经营分析☆ ◇301029 怡合达 更新日期:2025-05-03◇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自动化零部件研发、生产和销售,提供FA工厂自动化零部件一站式供应。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其他行业(行业) 7.43亿 29.66 --- --- ---
3C行业(行业) 7.21亿 28.81 2.56亿 28.94 35.43
新能源锂电(行业) 4.63亿 18.47 1.20亿 13.61 25.98
汽车行业(行业) 2.51亿 10.04 9629.42万 10.91 38.31
光伏行业(行业) 1.91亿 7.64 --- --- ---
半导体(行业) 1.35亿 5.39 --- --- ---
─────────────────────────────────────────────────
直线运动零件(产品) 6.64亿 26.50 2.44亿 27.63 36.75
铝型材及配件(产品) 4.32亿 17.24 9665.97万 10.95 22.38
机械加工件(产品) 3.38亿 13.51 1.12亿 12.72 33.20
传动零部件(产品) 2.85亿 11.39 1.21亿 13.74 42.52
电子电气类(产品) 2.39亿 9.53 --- --- ---
工业框体结构部件(产品) 1.94亿 7.74 --- --- ---
机械小零件(产品) 1.64亿 6.54 --- --- ---
其他(产品) 8721.94万 3.48 --- --- ---
气动元件(产品) 8011.57万 3.20 --- --- ---
其他业务收入(产品) 1498.68万 0.60 1281.26万 1.45 85.49
工业自动化设备(产品) 653.05万 0.26 --- --- ---
─────────────────────────────────────────────────
内销:华南地区(地区) 11.35亿 45.30 3.60亿 40.78 31.74
内销:华东地区(地区) 9.53亿 38.07 3.58亿 40.50 37.51
内销:华中地区(地区) 1.63亿 6.53 --- --- ---
内销:华北地区(地区) 1.15亿 4.58 --- --- ---
内销:西南地区(地区) 6782.38万 2.71 --- --- ---
内销:其他地区(地区) 5830.25万 2.33 --- --- ---
外销:亚洲(地区) 523.46万 0.21 --- --- ---
外销:欧洲(地区) 514.02万 0.21 --- --- ---
外销:北美洲(地区) 159.25万 0.06 --- --- ---
外销:南美洲(地区) 24.61万 0.01 --- --- ---
外销:大洋洲(地区) 9133.15 0.00 --- --- ---
外销:非洲(地区) 1055.36 0.00 --- --- ---
─────────────────────────────────────────────────
线下订单(销售模式) 19.78亿 78.99 6.69亿 75.74 33.80
线上订单(销售模式) 5.26亿 21.01 2.14亿 24.26 40.72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其他(补充)(行业) 5.05亿 41.07 2.01亿 45.89 39.82
3C+手机(行业) 3.67亿 29.86 1.31亿 29.77 35.53
新能源锂电(行业) 2.10亿 17.04 5518.39万 12.58 26.32
光伏(行业) 1.41亿 11.44 4479.96万 10.21 31.82
其他业务(行业) 731.54万 0.59 675.85万 1.54 92.39
─────────────────────────────────────────────────
其他(补充)(产品) 3.65亿 29.69 1.41亿 32.15 38.60
直线运动零件(产品) 3.32亿 26.95 1.23亿 28.02 37.05
铝型材及配件(产品) 2.17亿 17.63 4955.75万 11.30 22.84
机械加工件(产品) 1.68亿 13.65 5919.79万 13.50 35.25
传动零部件(产品) 1.41亿 11.49 5916.13万 13.49 41.85
其他业务(产品) 731.54万 0.59 675.85万 1.54 92.39
─────────────────────────────────────────────────
华南地区(地区) 5.38亿 43.75 1.73亿 47.58 32.14
华东地区(地区) 4.89亿 39.76 1.84亿 50.56 37.58
其他(补充)(地区) 1.96亿 15.89 7480.13万 --- 38.26
其他业务(地区) 731.54万 0.59 675.85万 1.86 92.39
─────────────────────────────────────────────────
线下订单(销售模式) 9.69亿 78.72 3.32亿 75.76 34.29
线上订单(销售模式) 2.62亿 21.28 1.06亿 24.24 40.60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新能源锂电(行业) 8.90亿 30.89 3.07亿 28.10 34.52
其他行业(行业) 6.59亿 22.88 --- --- ---
3C行业(行业) 5.93亿 20.58 2.22亿 20.32 37.48
光伏行业(行业) 4.22亿 14.66 1.43亿 13.04 33.75
汽车行业(行业) 1.93亿 6.71 --- --- ---
半导体(行业) 1.23亿 4.28 --- --- ---
─────────────────────────────────────────────────
直线运动零件(产品) 7.59亿 26.33 2.94亿 26.91 38.79
铝型材及配件(产品) 5.45亿 18.90 1.51亿 13.83 27.77
机械加工件(产品) 4.27亿 14.81 1.71亿 15.62 40.02
传动零部件(产品) 3.28亿 11.37 1.45亿 13.29 44.35
电子电气类(产品) 2.02亿 7.00 --- --- ---
工业框体结构部件(产品) 1.98亿 6.89 --- --- ---
机械小零件(产品) 1.92亿 6.65 --- --- ---
气动元件(产品) 1.07亿 3.72 --- --- ---
其他(产品) 8465.01万 2.94 --- --- ---
工业自动化设备(产品) 2270.51万 0.79 --- --- ---
其他业务收入(产品) 1769.46万 0.61 1638.85万 1.50 92.62
─────────────────────────────────────────────────
内销:华南地区(地区) 14.20亿 49.28 5.20亿 47.56 36.63
内销:华东地区(地区) 10.20亿 35.41 3.90亿 35.70 38.26
内销:华北地区(地区) 1.84亿 6.40 --- --- ---
内销:华中地区(地区) 1.41亿 4.89 --- --- ---
内销:西南地区(地区) 5041.25万 1.75 --- --- ---
内销:其他地区(地区) 4816.37万 1.67 --- --- ---
外销:亚洲(地区) 1345.51万 0.47 --- --- ---
外销:欧洲(地区) 241.29万 0.08 --- --- ---
外销:北美洲(地区) 145.86万 0.05 --- --- ---
外销:南美洲(地区) 1.46万 0.00 --- --- ---
外销:大洋洲(地区) 1.44万 0.00 --- --- ---
外销:非洲(地区) 102.17 0.00 --- --- ---
─────────────────────────────────────────────────
线下订单(销售模式) 23.84亿 82.74 8.87亿 81.13 37.21
线上订单(销售模式) 4.97亿 17.26 2.06亿 18.87 41.50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新能源(行业) 6.07亿 39.71 2.30亿 36.66 37.87
其他(补充)(行业) 4.70亿 30.80 2.16亿 34.47 45.91
3C行业(行业) 2.97亿 19.48 1.22亿 19.48 41.04
光伏产业(行业) 1.53亿 10.01 5878.39万 9.38 38.44
─────────────────────────────────────────────────
其他(补充)(产品) 5.91亿 38.71 2.63亿 41.95 44.46
直线运动零件(产品) 4.02亿 26.34 1.66亿 26.55 41.35
铝型材及配件(产品) 3.08亿 20.16 9716.68万 15.51 31.56
机械加工件(产品) 2.26亿 14.79 1.00亿 15.99 44.34
─────────────────────────────────────────────────
华南地区(地区) 8.47亿 55.47 3.40亿 54.28 40.14
华东地区(地区) 4.85亿 31.76 1.98亿 31.58 40.79
其他(补充)(地区) 1.95亿 12.77 8858.11万 14.14 45.41
─────────────────────────────────────────────────
线下销售(销售模式) 12.80亿 83.80 5.18亿 82.69 40.48
线上销售(销售模式) 2.47亿 16.20 1.08亿 17.31 43.83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2.8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1.23%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单位11 │ 14438.13│ 5.76│
│单位12 │ 3971.54│ 1.59│
│单位15 │ 3510.24│ 1.40│
│单位27 │ 3244.84│ 1.30│
│单位26 │ 2958.06│ 1.18│
│合计 │ 28122.80│ 11.23│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1.73亿元,占总采购额的12.23%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单位31 │ 6874.51│ 4.86│
│单位32 │ 3738.79│ 2.64│
│单位18 │ 2684.10│ 1.90│
│单位33 │ 2228.27│ 1.58│
│单位34 │ 1774.99│ 1.26│
│合计 │ 17300.66│ 12.23│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一)行业基本情况
1、行业概况
公司专业从事自动化零部件研发、生产和销售,提供FA工厂自动化零部件一站式供应,属于自动化设备
零部件行业。自动化设备零部件行业是自动化设备制造行业的重要配套产业,属于机械通用零部件制造行业
大类,下游客户主要为自动化设备厂商和终端设备使用厂商。
自动化设备行业的下游应用领域广泛,包括新能源锂电、3C、汽车、光伏、工业机器人、军工、医疗、
半导体、激光、食品和物流等众多行业。
随着国内适龄劳动力数量减少、劳动力成本上升,在《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等国家产业的
政策支持下,以及下游3C、手机、新能源锂电、光伏、汽车、半导体、工业机器人、军工、医疗等行业设备
国产替代、技术持续迭代等多方面因素的促进下,我国自动化设备行业的市场空间将保持稳中有升的态势,
与此同时,近年来我国优势行业加快了在海外的产能布局,这也将带动自动化设备零部件行业市场规模的增
长。
2、行业特点与发展趋势
(1)自动化零部件供给模式需要匹配长尾需求特征
由于自动化设备技术迭代周期短的原因,大部分自动化设备商对零部件的采购需求呈现非计划性、零散
化、长尾化的特征,即对于单一客户的需求而言,订单表现出小批量、低频次的特点;而对于全部客户的整
体需求而言,订单又表现出小批量、多批次、高频率的特征,传统的批量生产、批量供应模式或者非标零件
完全定制化模式,都难以在多样性、交付速度、交付质量、综合成本和一站式等几个维度上完全满足客户需
求,这就要求供给模式要能够匹配长尾需求特征,供应链需要被重构。
基于上述的需求特征,“非标零件标准化、零散订单集约化、交付形式平台化、供需双方赋能化”的体
系建设,改变了原有的供给模式,将客户由传统模式下的“零部件单独设计+线下多家供应商采购”方式,
转变为“零部件简单选型+线上线下一站式采购”的方式,有效缩短了客户设计、采购、交付时间,提升综
合效率。
(2)自动化零部件需求由简单化、通用化向多样化、专业化转变
随着人力成本的上升和企业转型升级需要,自动化设备逐步从应用于汽车、电子零部件、芯片等少数行
业扩大至各个细分行业,简单化、通用化的自动化零部件供应难以满足客户需求。随着自动化设备应用的广
泛性,总体需求量不断扩大。但由于各个细分行业对产品特性、工艺特点要求不同,自动化设备往往需要定
制化生产,对自动化零部件的多样性和专业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能够在短时间内采购到品类齐全、品
质更高、价格更低的自动化零部件,对自动化设备厂商形成了一定挑战。
(3)工业互联网平台重塑行业发展业态
工业互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日益成为新工业革命的关键支撑和深化“互
联网+制造”的重要基石。作为工业互联网重要组成部分,工业互联网平台正在重塑行业发展业态。我国工
业互联网平台应用不断向各个工业应用场景渗透,在工业生产工艺优化、企业运营管理决策优化、产品生命
周期管理,供应链纵深协同等方面都初步显现了应用价值。
依托供应链纵深协同,工业互联网平台可推动供应链上下游企业订单、生产、库存等信息的实时交互,
实现供应仓储、生产计划、物流配送的精准对接、快速响应和柔性供给,提高产业链整体协同水平和综合竞
争力。此外,工业互联网平台通过平台或连接协议打通上下游,可实现系统与上游供应商库存数据整合、与
下游客户采购系统对接,逐步将平台供应链打造成具有采购、审批、物流、结算于一体的集成系统。
(二)行业政策信息
自动化设备行业一直是国家重点鼓励、优先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现代化
产业体系,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数字中国;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推
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
、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
2021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了《“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其中明确提出要
坚定不移地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动产业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推动制造业产业模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
转变,提高质量、效率效益,减少资源能源消耗,畅通产业链供应链,助力碳达峰碳中和,促进我国制造业
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国家智能制造政策的全面落实,加速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为自动化设备零部件
行业等在内的智能制造相关行业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
2023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其中
提出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是主动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选择,是提高产业链供
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的重要举措,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制造强国建设的必然要求,关系现代化产业体系
建设全局。
2024年3月,国务院出台《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该方案聚焦工业母机、
农机装备等十大领域,由中央财政设立3000亿元专项资金用于支持设备更新,旨在大力促进先进设备的生产
与应用,推动先进产能比重持续提升。方案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以节能降碳、超低排放、安全生产、数字
化转型、智能化升级为重要方向,重点聚焦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电力、机械、航空、船舶、轻
纺、电子等行业,全力推动生产设备、用能设备、发输配电设备等的更新换代与技术改造。同时,加快推广
能效达到先进水平和节能水平的用能设备,分行业、分领域实施节能降碳改造。积极推广应用智能制造设备
和软件,加速工业互联网的建设与普及应用,培育数字经济赋智赋能的新模式。
2024年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
工业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
控化率分别超过90%、75%,工业大省大市和重点园区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重点行业能效基准水
平以下产能基本退出、主要用能设备能效基本达到节能水平,本质安全水平明显提升,创新产品加快推广应
用,先进产能比重持续提高。
同时,国家发布了《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
”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
计划(2021-2023年)》等一批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扶持政策,支持制造企业与互联网企业融合
发展。
(三)行业竞争格局
公司隶属于自动化零部件细分行业,产品具有种类多、规格杂、非标化等特点。因此,自动化零部件行
业产品需求和供应均较为分散,难以实现批量生产,行业内规模效应不显著。基于上述特点,在国内自动化
零部件行业,多数企业在各自细分行业领域供应一种或几种零部件产品。由于进入门槛较低,生产厂商数量
众多、平均规模较小,市场化程度较高,市场竞争激烈。
此外,我国自动化零部件行业市场分化日趋明显,德国、日本等国外公司在自动化零部件高端零部件领
域仍占据重要地位。但其基于中国本土产业设计的自动化零部件供应体系,存在生产和交付周期长、匹配性
较差等问题,难以满足中国自动化设备厂商日益增长的需求。
自动化设备所需零部件采购呈现专业化、小批量、多品种的特点,自动化设备行业在设计、选型和采购
过程中,往往会面临自动化零部件设计耗时长、采购成本高、品质不可控和交期不准时等共性问题。米思米
在行业中较早采用一站式供应多种零部件模式来解决上述问题,在全球市场形成了一定的先发优势和市场规
模。
在国内自动化设备零部件行业,公司较早采用与米思米类似的一站式供应多种零部件模式进行经营,在
国内市场具有一定的市场规模和本地化服务优势。怡合达作为国内FA工厂自动化零部件一站式供应商,从解
决行业共性问题角度出发,基于应用场景对自动化设备零部件进行标准化设计和分类选型,为客户提供一站
式采购服务,从而汇集各品类零散需求实现专业化和集约化,不断降低单位产品获客成本,严格把控产品品
质和交期,从而受到更多客户青睐,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四)公司的行业地位
历经十四余年不懈发展,公司已成为FA工厂自动化零部件领域具有一定行业影响力的品牌。公司持续加
大对标准设定、产品开发、供应链管理、智能制造、信息与数字化等方面的投入力度,在品类、交期、品质
、价格、服务等方面树立行业标准,积极推动行业发展。
由于在产品丰富度、品牌和客户、供应链管理、本地化服务、信息和数字化等方面存在较高壁垒,国内
尽管有类似公司,但普遍规模较小,公司位居行业头部序列。
近年来,公司及“怡合达FA工厂自动化零部件一站式采购电商平台”(www.yhdfa.com)先后入选了201
8年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两化融合服务联盟共同评选的“优秀工业电子商务平台案例”、2019
年工信部评定的“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项目”名单、2023年入选工信部第四批“服务型制造示
范企业”名单、2024年入选经东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评定的“2024年广东省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名单
。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主要业务情况
公司专业从事自动化零部件研发、生产和销售,提供自动化零部件一站式供应。公司深耕自动化设备行
业,基于应用场景对自动化设备零部件进行标准化设计和分类选型,通过标准设定、产品开发、供应链管理
、平台化运营,以信息和数字化为驱动,为自动化设备行业提供短交期、品类齐全、稳定可靠的自动化零部
件产品与服务,致力于成为值得客户信任的零部件一站式采购平台,推动自动化行业的技术进步。
经过十四余年发展,公司已逐渐成为FA工厂自动化零部件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一站式供应商:
1、公司基于对自动化设备所需零部件应用场景的研究,对各类自动化零部件进行专业的类别梳理,逐
渐建立起自动化零部件的标准化体系,编制了《FA工厂自动化零件》《工业框体结构部件目录手册》《FA电
子电气零件精选》等多本产品标准选型手册,以及基于用户使用习惯的电子化选型工具及插件。
2、公司以产品标准体系为基础,区分客户应用场景对原有非标准型号产品标准化、已有标准型号产品
系列化及模块化,并根据3D模型下载、客户现场走访调研反馈、电商平台数据,持续优化产品品类,强化产
品适用性,形成了独具特色并富有竞争力的产品开发体系。
3、公司建立了敏捷制造的自制供应和OEM供应、集约化采购的供应体系,通过供应商开发、品质管控、
仓储分拣管理,不断强化供应链能力,确保客户订单能够得到及时、准确、高质量的交付。
4、客户不仅能通过线下下单,还可以通过公司电商平台直接在线上完成产品选型、询价、订单生成、
款项支付等,并可实时获取批量订单报价、预计交期、物流等信息,便于客户对采购成本和交期的管理。
5、公司建立了高效、稳定的信息化管理系统,确保从订单、生产、采购、到交付的全环节信息化管理
,提高订单响应速度,缩短交付周期。此外,公司通过数字化产品数据库和电商交易系统,确保客户所选即
所需,提升客户设计、选型和采购效率。
(二)主要产品及其用途
公司主要提供FA工厂自动化零部件相关产品,按照自动化零部件功能特性划分,包括直线运动零件、传
动零部件、气动元件、铝型材及配件、工业框体结构部件、机械加工件、机械小零件、电子电气类、其他九
类产品。
鉴于机械加工件产品类别中的非标零部件呈现出未有标准型号、定制化程度高、需要单独生产加工以及
单散件等特征,与机械加工件产品类别中标准型号零部件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等存在较大差异,为更好
管理与开发机械加工件与非标零部件,公司将机械加工件产品类别的未有标准型号且客户定制化程度高的零
部件单独划分为非标零部件进行管理。
(三)主要经营模式
1、盈利模式
在FA工厂自动化零部件传统采购模式下,客户一般由工程师针对各个零部件分别制图、选型、提交需求
申请,由采购部门执行物料采购。在自动化零部件设计和采购过程中,客户往往面临设计耗时长、采购效率
低、采购成本高、品质不可控、交期不准时等共性问题。客户在使用公司提供的产品目录手册、3D选型光盘
(电子目录)、网上选型采购系统和其他辅助工具后,可以快速获取产品3D模型,线下或在线完成选型、下
单,并可即时获取报价、交期等信息。客户由传统模式下的“零部件单独设计+线下多家供应商采购”方式
转变为“零部件简单选型+线上线下一站式采购”方式,有效缩短客户设计、采购时间,提高效率。
2、开发模式
针对FA工厂自动化零部件专业化、个性化、多样化特点,公司从满足客户需求出发,以产品标准体系为
基础,区分客户应用场景对原有非标准型号产品进行标准化、对已有标准型号产品进行系列化和模块化,并
结合3D模型下载、客户现场走访调研反馈、电商平台数据,持续优化产品品类、标准,强化产品适用性。产
品标准化体系的建立,可以有效缩短工程师的设计时间,提高设计效率。同时,随着标准件在自动化设备应
用的比例扩大,设备稳定性得以持续提升。
公司建立了《FA新产品开发管理程序》《商品企划管理程序》《新产品研发管理程序》等制度,从产品
线宽度和单项产品深度两个维度开展产品开发工作。其中:在产品线宽度方面,公司侧重于提升细分品类SK
U数量和各品类产品的客户购买覆盖率(即单项产品的成交客户家数/总成交客户家数),由产品中心按照细
分品类进行产品开发工作,确定选型标准,并完成新产品立项申请工作。在单项产品深度方面,公司侧重对
产品工艺、性能和技术的研究,研发中心从工艺、材料、性能、精度、成本等方面着手,持续深化对自动化
设备零部件细分品类产品的理解和运用,掌握各项产品研发、生产的技术特性(即Know-How)。
公司构建起以客户需求为牵引、以产品中心和研发中心为执行、以产品宽度和深度建设为方向、以产品
客户购买覆盖率为反馈的产品开发体系。目前,公司下设69个产品中心,已成功开发涵盖196个大类、4437
个小类、230余万个SKU的FA工厂自动化零部件产品体系。自成立以来,公司先后编制了《FA工厂自动化零件
》《工业框体结构部件目录手册》《FA电子电气零件精选》等多本产品标准选型手册,努力推动怡合达产品
标准成为业内通用标准和使用标准之一。
3、供应模式
公司采取自制、OEM供应和集约化采购相结合的产品供应方式。其中,对于部分市场上供应零散、无统
一标准型号的FA工厂自动化零部件,公司一般进行自制或OEM供应;对部分市场上已有标准型号或成熟品牌
的FA工厂自动化零部件,公司一般进行集约化采购供应。公司是否外购FA物料直接销售主要取决于FA物料的
市场供应情况。如果FA物料设计缺少统一标准,产品系列多、可选型号广,公司选定部分型号产品,在标准
化设计和选型开发后,进行全工序自制或半成品追加工,以加快订单响应速度,即自制供应。如果公司综合
考虑市场需求、产能、生产成本、质量、交期等因素后,能够开发有合作意愿和能力的生产制造企业进行OE
M生产,公司将采用OEM采购的模式。公司在对产品进行标准化设计、产品选型以及确定工艺标准和质量控制
标准后,将交由OEM厂商进行生产。如果FA物料已有标准型号和成熟品牌,公司将采取集约化采购的模式。
4、销售模式
(1)销售方式
在FA工厂自动化零部件传统采购模式下,客户一般由工程师针对各个零部件分别制图、选型、提交需求
申请,由采购部门执行物料采购。公司通过对FA工厂自动化零部件类别的专业梳理,逐渐建立起自动化设备
零部件的标准化体系,编制了《FA工厂自动化零件》《工业框体结构部件目录手册》《FA电子电气零件精选
》等产品标准选型手册。产品目录手册不但包括产品型号、图片、材质、尺寸、公差等基本信息,还包括使
用示例、设计要素、工业标准等其他辅助信息。客户工程师只要从一览表中选择零部件的尺寸和式样,即可
完成产品选型。工程师由传统模式下零部件的单独画图设计转变为直接选型、一键推送采购,实现精准性、
效率性,避免传统采购因专业度差别而产生的信息误差问题。
此外,公司开发了3D选型光盘(电子目录)、DIY设计软件、网上选型采购系统(WOS)、选型计算软件
等一系列选型辅助工具。公司通过对产品数字化定义、存储和使用,逐步实现线下或在线选型、报价、下单
、3D模型下载等功能,并可即时获取报价、交期等信息,确保客户所选即所需,提升客户设计、选型和采购
效率,有效提高客户对采购成本和交期的把控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