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百洋医药(301015)经营分析主营业务

 

查询个股经营分析(输入股票代码):

经营分析☆ ◇301015 百洋医药 更新日期:2025-05-03◇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为医药产品生产企业提供营销综合服务。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药品、医疗器械等销售(行业) 74.87亿 92.50 25.83亿 89.88 34.50 品牌服务(行业) 5.81亿 7.18 2.78亿 9.68 47.87 其他服务(行业) 2603.13万 0.32 1248.52万 0.43 47.96 ───────────────────────────────────────────────── 药品(产品) 55.30亿 68.32 15.49亿 53.90 28.01 其他产品(产品) 13.72亿 16.94 8.77亿 30.53 63.97 医疗器械(产品) 5.86亿 7.24 --- --- --- 品牌服务(产品) 5.81亿 7.18 2.78亿 9.68 47.87 其他服务(产品) 2603.13万 0.32 1248.52万 0.43 47.96 ───────────────────────────────────────────────── 山东省(地区) 26.63亿 32.90 5.01亿 17.43 18.81 华东地区(除山东省外)(地区) 13.60亿 16.80 5.47亿 19.03 40.22 华北地区(地区) 8.21亿 10.14 3.01亿 10.48 36.68 华南地区(地区) 8.13亿 10.04 3.48亿 12.11 42.80 华中地区(地区) 6.48亿 8.00 --- --- --- 中国香港(地区) 5.32亿 6.57 --- --- --- 西南地区(地区) 5.03亿 6.22 --- --- --- 东北地区(地区) 4.34亿 5.37 --- --- --- 西北地区(地区) 3.11亿 3.84 --- --- --- 美国(地区) 520.35万 0.06 --- --- --- 国外其他地区(地区) 428.56万 0.05 --- --- --- ───────────────────────────────────────────────── 品牌产品销售推广业务分部(业务) 55.59亿 68.68 26.68亿 92.84 48.00 医药批发配送业务分部(业务) 21.36亿 26.39 1.77亿 6.17 8.30 医药及健康产品零售业务分部(业务) 3.73亿 4.61 1603.17万 0.56 4.29 其他业务收入(业务) 2603.13万 0.32 1248.52万 0.43 47.96 ───────────────────────────────────────────────── 品牌运营业务(销售模式) 55.59亿 68.68 26.68亿 92.84 48.00 批发配送业务(销售模式) 21.36亿 26.39 1.77亿 6.17 8.30 零售业务(销售模式) 3.73亿 4.61 1603.17万 0.56 4.29 其他业务收入(销售模式) 2603.13万 0.32 1248.52万 0.43 47.96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山东省(地区) 13.87亿 38.60 3.18亿 28.04 22.91 其他(补充)(地区) 13.05亿 36.32 5.58亿 49.26 42.76 华东地区(除山东省外)(地区) 5.26亿 14.64 1.27亿 11.24 24.20 华北地区(地区) 3.62亿 10.06 1.23亿 10.89 34.11 其他业务(地区) 1358.80万 0.38 643.36万 0.57 47.35 ───────────────────────────────────────────────── 品牌运营业务(业务) 22.84亿 63.53 10.07亿 88.86 44.10 批发配送业务(业务) 11.07亿 30.80 1.08亿 9.51 9.73 零售业务(业务) 1.90亿 5.30 1206.63万 1.06 6.34 其他业务收入(业务) 1358.80万 0.38 643.36万 0.57 47.35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药品、医疗器械等销售(行业) 68.40亿 90.43 19.20亿 84.68 28.07 品牌服务(行业) 6.94亿 9.17 3.37亿 14.86 48.58 其他服务(行业) 2996.23万 0.40 1029.71万 0.45 34.37 ───────────────────────────────────────────────── 药品(产品) 52.84亿 69.86 11.39亿 50.24 21.56 其他产品(产品) 9.93亿 13.13 6.13亿 27.05 61.74 品牌服务(产品) 6.94亿 9.17 3.37亿 14.86 48.58 医疗器械(产品) 5.63亿 7.44 --- --- --- 其他服务(产品) 2996.23万 0.40 1029.71万 0.45 34.37 ───────────────────────────────────────────────── 山东省(地区) 33.61亿 44.43 4.91亿 21.64 14.60 华东地区(除山东省外)(地区) 8.45亿 11.17 4.10亿 18.06 48.47 华北地区(地区) 6.91亿 9.14 --- --- --- 华南地区(地区) 6.67亿 8.82 --- --- --- 华中地区(地区) 5.09亿 6.73 --- --- --- 东北地区(地区) 4.32亿 5.71 --- --- --- 西南地区(地区) 3.87亿 5.12 --- --- --- 中国香港(地区) 3.62亿 4.79 --- --- --- 西北地区(地区) 3.00亿 3.96 --- --- --- 美国(地区) 662.30万 0.09 --- --- --- 英国(地区) 293.05万 0.04 --- --- --- ───────────────────────────────────────────────── 品牌产品销售推广业务分部(业务) 44.00亿 58.17 18.99亿 83.78 43.17 医药批发配送业务分部(业务) 27.74亿 36.68 3.37亿 14.88 12.16 医药及健康产品零售业务分部(业务) 3.60亿 4.76 2013.69万 0.89 5.59 其他业务(业务) 2996.23万 0.40 1029.71万 0.45 34.37 ───────────────────────────────────────────────── 品牌运营业务(销售模式) 44.00亿 58.17 18.99亿 83.78 43.17 批发配送业务(销售模式) 27.74亿 36.68 3.37亿 14.88 12.16 零售业务(销售模式) 3.60亿 4.76 2013.69万 0.89 5.59 其他业务收入(销售模式) 2996.23万 0.40 1029.71万 0.45 34.37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品牌产品销售推广业务分部(产品) 20.41亿 56.16 9.01亿 83.66 44.15 医药批发配送业务分部(产品) 14.02亿 38.57 1.55亿 14.43 11.09 医药及健康产品零售业务分部(产品) 1.77亿 4.86 1456.45万 1.35 8.24 其他(补充)(产品) 1475.56万 0.41 599.17万 0.56 40.61 ───────────────────────────────────────────────── 其他(补充)(地区) 16.03亿 44.10 6.48亿 60.11 40.40 山东省(地区) 14.29亿 39.32 2.07亿 19.18 14.46 华东地区(除山东省外)(地区) 6.02亿 16.58 2.23亿 20.71 37.03 ───────────────────────────────────────────────── 品牌运营业务(业务) 20.41亿 56.16 9.01亿 83.66 44.15 批发配送业务(业务) 14.02亿 38.57 1.55亿 14.43 11.09 其他(补充)(业务) 1.92亿 5.27 2055.63万 1.91 10.73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21.68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6.78%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客户一 │ 79070.36│ 9.77│ │客户二 │ 51495.96│ 6.36│ │客户三 │ 33360.43│ 4.12│ │客户四 │ 29489.96│ 3.64│ │客户五 │ 23368.70│ 2.89│ │合计 │ 216785.41│ 26.78│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19.30亿元,占总采购额的40.38%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供应商一 │ 70765.66│ 14.80│ │供应商二 │ 49243.68│ 10.30│ │供应商三 │ 39764.86│ 8.32│ │供应商四 │ 20256.39│ 4.24│ │COSMAXNBT,INC. │ 12994.40│ 2.72│ │合计 │ 193024.98│ 40.38│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医药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国计民生、经济发展息息相关,是推动健康中国建设的重 要保障。2024年,国家政策对医药行业的支持力度持续加大,尤其在创新药械领域,政策红利不断释放。20 24年,创新药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还被纳入具有生产跃迁意义的“新质生产力”范畴。7月,国务院 印发《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方案指出要全链条强化政策保障,统筹用好价格管理、医保支付 、商业保险、药品配备使用、投融资等政策,优化审评审批和医疗机构考核机制,合力助推创新药突破发展 。同月,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印发优化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审批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进一步深化药品 审评审批制度改革,提高审评审批效率,优化创新药临床试验管理,助推医药科技创新。3月,国务院印发 《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提出加强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医疗 卫生机构装备和信息化设施迭代升级,鼓励具备条件的医疗机构加快医学影像、放射治疗、远程诊疗、手术 机器人等医疗装备更新改造。1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 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加大对药品医疗器械研发创新的支持力度、提高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质效,从制 度设计上鼓励和激发创新,为产业发展提供透明稳定可预期的政策环境。这些政策的密集出台,为医药行业 的创新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进一步推动我国医药产业在全球市场中的竞争力。 公司所处行业为医药流通行业,又称医药商业行业,处于医药行业的流通环节,传统的医药流通行业包 括医药批发行业和医药零售行业两个子行业。政策与药企自身诉求驱动医药行业分工细化,产业链裂变正当 时,随着医药行业进入专业分工时代,传统医药商业模式朝精细化方向转型,传统的医药批发及零售平台已 经难以充分满足医药产品的商业化需求、为产品带来增值服务,品牌运营专业化服务在流通环节的作用愈加 明显,品牌运营行业已经成为医药流通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4年7月,公司完成对百洋制药的收购。百洋制药作为专注于中药现代化和缓控释制剂研发生产的医 药制造企业,凭借其在现代化中药和高端缓控释制剂领域的技术优势,持续推动医药源头创新成果的技术开 发和生产转化,其核心产品扶正化瘀片(胶囊)是国家医保和基药品种,也是唯一获得FDA批准的在美国完 成Ⅱ期临床的肝病领域中成药,在抗肝纤维化领域占据领先地位;其一天一次的降糖药物奈达是国内首个获 批的渗透泵控释剂型二甲双胍,并于2023年进入国家医保目录。此次收购丰富了公司的产品结构,延伸了公 司的产业链布局,公司从医药商业化平台升级为支持源头创新的医药商业化平台加产业化平台。收购完成后 ,百洋制药相关业务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并入公司品牌运营业务板块。 百洋医药的主营业务划分为品牌运营、批发配送及零售三个板块,其中品牌运营是公司的核心业务。受 益于带量采购持续推进、新药审批加快等医疗政策改革的影响,公司核心品牌运营业务维持高景气。2024年 品牌运营业务的收入占比为68.68%,毛利额占比超过90%,系公司的主要收入利润来源。 (一)品牌运营行业概况 医药产业链分工的逐渐细化,带来了医药品牌运营服务的旺盛需求。产品质量与疗效是医药生产企业的 生存关键,医药产品的研发与生产面临着巨额投入的资金压力,由于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研发生产支出的 不断提升大幅压缩了传统医药生产企业在产品推广及销售方面的支出。因此,医药行业正逐步从研发、生产 及销售一体化的传统经营方式向专业化、平台化的方向发展,已初步形成了研发平台、生产加工平台、推广 销售平台共生发展的行业格局,专业的销售推广平台已成为医药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成熟的医药流通市 场(如美国),医药生产企业会将产品推广服务外包给品牌运营公司,并支付一定销售比例的服务费,如: 2016年,默沙东对其销售团队裁员1200余人,并与InVentivHealth(INCR)签约合作,由InVentivHealth为 其提供品牌运营服务。 国内医药品牌运营服务的需求主要来自以下三个方向: 一是跨国药企。伴随着医药市场的国际化,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的跨国药企,由于对中国的市 场需求了解不足,出于对药品研发趋势判断风险的考虑,更愿意付出一定成本,把专业的产品推广及销售工 作交给专业的公司去完成,而自身专注于药品的研发与生产。我国是药品进口大国,更是跨国药企看重的目 标市场,因此国内的推广及销售需求应运而生。 二是国内Biotech。受益于医药审批制度改革的影响,近年来中国创新药出现井喷现象,国内医药创新 浪潮中大批Biotech兴起,陆续进入商业化阶段,为品牌运营行业贡献增量。从国内创新型药企的经营情况 来看,公司研发实力强劲,但在产品商业化经验上相对缺乏,销售队伍的有效搭建和运行存在挑战,整体销 售费用率维持高位,商业化效率低于专业品牌运营平台,创新药企与优势商业药企合作是大势所趋。 三是国内传统药企。传统医药生产企业的销售团队通常以面向大城市的大医院市场为主,很多医药生产 企业通过大客户管理方式,建立了成熟的医院渠道推广模式。但是随着医药分开、集中采购政策的全面推行 ,大量的处方药流向院外市场,倒逼药企寻求院外市场的发展。在面向零售渠道时,大客户管理方式的投资 回报大幅下降,难以充分发挥作用。因此,为满足医院渠道和零售渠道的差异化推广需求,很多医药生产企 业会选择自有销售推广团队和外部销售推广团队相结合的方式。 品牌运营商已成为越来越多医药生产企业进行产品市场推广与销售的重要选择。通过和医药生产企业签 署推广协议、代理协议或通过参股、控股、品牌收购等方式直接持有品牌,品牌运营公司可以为医药产品的 流通提供专业的消费者教育、产品学术推广、营销策划、产品分销、商务接洽、流向跟踪等服务,最终实现 医药产品的市场推广,加速药品的终端销售。 品牌运营商是医药行业专业化、精细化发展下的产物,其核心竞争力在于专业推广优势以及成本优势, 本质上是通过营销组织架构的优化、执行力的提升以及专业人才和技术的引进,进一步发掘医药产品市场潜 力,有效降低医药产品的销售成本,提升行业运营效率,促进行业规范化发展。 (二)行业规模 医药行业与居民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息息相关,在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健康意识不断增强等背景下,国内医疗卫生投入规模持续上升,为医药品牌运营行业提供了稳定的市场需 求。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24年末,我国总人口数14.08亿人,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3.10亿人,占比22.0% ,人口基数庞大且人口老龄化趋势显著。同时随着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健康意识不断增强,我国居民每 年在医疗保健方面的支出呈增长态势,2024年我国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为2547元,占人均消费支出的 比重为9.0%,医疗保健未来需求仍有较大空间,为医药品牌运营行业发展提供充足动力。 全球及中国医药市场规模总体呈现增长趋势。据Frost&Sullivan数据,2020年全球医药市场规模已达 到12988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全球医药市场规模将达到17114亿美元,2020年至2025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 5.7%;预计到2030年,全球医药市场规模将达到21059亿美元,2025年至2030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4.2%。据F rost&Sullivan数据,2017年至2021年,中国医药行业的市场规模从14304亿人民币增长至15912亿人民币, 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7%;未来我国医药市场将以超过全球医药市场的增速扩容,2021年至2025年和2025年至 2030年的年复合增长率分别达到6.7%和5.8%,市场规模于2025年和2030年分别增至20645亿人民币和27390亿 人民币。 为进口药品提供品牌运营服务是品牌运营行业的重要需求来源。我国一直是医药品进口大国,近十年药 品进口金额保持高速增长。根据海关总署统计,2024年我国医药品进口3640.18亿元。随着医药市场的国际 化,跨国药企存在对中国市场需求了解不足及产品推广销售成本过高的顾虑,因此产生寻求国内合作伙伴的 需求。未来进口药品规模的增长,将促进医药品牌运营行业规模的整体提升。 在国内市场方面,伴随着药品加成取消、医药分开、两票制、带量采购等一系列医疗政策改革的推进, 医药市场竞争加剧,促使医药研发和生产企业更加注重效率,因此提出品牌运营服务的需求。同时,中国医 药创新领域借助政策和资本支持取得了高速发展,2024年首次申报上市的国产创新药数量为40个,国产新药 获批数量持续保持增长,创新药的研发质量不断提升。据相关数据预测,2030年中国创新药市场份额将提升 至70%,仿制药将下降至25%,国内创新药市场的发展潜力巨大。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测算,到2028年,中国 创新药行业市场规模或将达到17916亿元,市场前景广阔。伴随着产业上游对第三方医药品牌运营的需求不 断增长,我国医药品牌运营行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品牌运营行业规模持续扩容,预计将保持快速增长的 发展趋势。 医药领域作为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中国最有希望的产业之一,而规范、效率 、创新以及增长则是中国医药市场长期的主旋律,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正在政策和科技的驱动下快速迭代升级 。公司多年积累的品牌商业化能力因为规范并能帮助行业提升效率而价值凸显,处在快速发展的轨道上。通 过专业的市场研究及品牌筛选能力,公司能够对国内外医药领域的行业政策和市场动态进行紧密追踪并做出 实时分析,同时结合数据分析能力,寻找符合公司战略布局的品类领域,公司已成功运营出数十个国内外知 名医药产品。公司以“通过为全社会提供更好的医疗健康产品和服务,以专业的管理优化健康产业资源配置 ,持续推动医药科技创新,使企业员工高质量地生活”为使命,坚持“智慧成就健康”的信仰,未来,公司 会积极响应国家政策,顺应宏观发展趋势,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积极探索创新发展路径,以科技创新不断优 化医疗场景。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公司主营业务 公司深耕优质医药产品领域,秉持让优质医药产品实现“不知道的人知道,不想买的人想买,想买的人 买得到”的商业化目标,通过持续不断的挖掘与推广新品牌,将优质的医药产品推向市场,致力于成为医药 产品及消费大健康产品快速抵达下游消费者的“品牌高速公路”,助力优质的医药产品得到国内消费者快速 认同,为中国老百姓的健康保驾护航。公司主营业务涵盖品牌运营、批发配送及零售三个板块。公司不断聚 焦核心业务品牌运营业务,报告期内品牌运营业务收入占比为68.68%;若还原两票制业务后计算,品牌运营 业务收入占比为70.42%,毛利额贡献占比超90%,为公司首要利润贡献来源,业务结构优化趋势明显。 1、品牌运营业务 医药产品的品牌运营是公司的核心业务。2024年,公司新增运营品牌ZapMedical的ZAP-X火星舟放射外 科机器人以及华昊中天的优替帝。随着医药行业产业链的分工不断细化,品牌运营已成为医药产品从研发生 产到实现销售过程的重要环节。通过为医药品牌提供全方位的消费者教育、产品学术推广、营销策划、产品 分销、商务接洽、流向跟踪、供应链管理等增值服务,公司可全面塑造消费者对医药品牌及产品的认知,最 终将优质的医药产品推送给目标人群。经过多年运营,公司已成功孵化迪巧、泌特等旗帜产品,品牌运营能 力逐步得到了众多国内外知名公司的认可。近年来,公司不断扩大与主流制药企业的合作,公司专业的商业 化平台能力获得了众多主流上游药企的认同,不仅有像罗氏制药、安斯泰来、阿斯利康等全球知名的跨国企 业将重要的产品全渠道委托给公司,更有越来越多初创期的创新药企业寻求合作。公司自有品牌扶正化瘀、 纽特舒玛等产品也持续保持快速成长。目前公司已在OTC及大健康、OTX等处方药、肿瘤等重症药、高端医疗 器械四大品类形成多品牌矩阵,相关领域产品也在不断增加。 公司的品牌运营业务以零售渠道为特色,实现全渠道布局,在零售终端、主流医院、电商以及基层/深 度市场等均具有专业的团队覆盖,形成了成熟的营销模式和领先的推广能力。公司自成立以来即开展OTC类 产品以及处方药产品的品牌运营服务,在零售终端和医院渠道均沉淀了专业营销推广经验,包含品牌场景化 活动、店员教育、消费者教育以及学术活动等。近年来,伴随着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公 司积极开展电商营销推广,积累了丰富的运营案例和方法论。与此同时,在核心渠道发展的过程中,公司不 断拓展和深化渠道布局,开拓基层/深度市场的营销推广服务。 2、批发配送业务 公司建立了现代化的物流配送信息监控管理流程,做到集中管控、全程追溯、管理提高、成本优化的同 时,确保公司将医药产品安全、快速、准确配送至医院及零售药店。公司的批发配送业务主要以青岛为中心 ,辐射周边地市的二级以上医院、社区诊所及药房等,批发配送的产品包括药品、中药饮片、医疗器械、诊 断试剂、医用耗材等。目前公司正基于历史形成的客户关系和结构,将低毛利的配送业务向高毛利的区域品 牌业务转型,通过区域品牌的代理,提升盈利能力。 3、零售业务 公司的零售业务主要通过“线上平台+线下门店”的方式,为消费者提供便捷的购买渠道。公司一方面 通过开设能够提供高附加值的临床药品和药事服务的自有DTP药房,打通线下零售渠道;另一方面通过建立B 2C电商平台和在天猫、京东等知名第三方电商平台上开设的电商旗舰店进行线上零售,为大健康产品提供线 上销售平台,为消费者提供便捷的购买渠道。 公司作为支持源头创新的医药产业化平台,业务涵盖医学创新成果的产品开发、生产制造和商业化运营 ,切实以科技创新优化医疗场景。公司依托成熟、专业的商业化能力和覆盖全国的营销网络,不断推进优质 医药健康产品加速导入临床应用场景,以满足全社会多样化的健康需求。 (二)报告期公司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核心业务板块品牌运营保持稳健增长,主力品牌处于成长期且已形成品牌矩阵,增长动 能持续增强;批发配送业务板块持续压缩,公司积极应对市场需求疲软及政策调控的双重调整,从传统的批 发配送业务向区域品牌业务进行优化升级,经营质量稳步提升;零售业务板块保持稳定。2024年,公司实现 营业收入80.94亿元;若还原两票制业务后计算,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5.72亿元。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 东的净利润6.92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6.56亿元,同比增长3.37%。 1、品牌运营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的核心业务品牌运营业务实现营业收入55.59亿元,同比增长9.17%,若还原两票制业务后 计算,品牌运营业务实现营业收入60.37亿元。品牌运营业务毛利率为48.00%,毛利额实现26.68亿元,毛利 额占比达92.84%,是公司的主要利润来源。 公司核心品牌迪巧系列实现营业收入21.01亿元,同比增长10.73%,若还原两票制业务后计算,实现营 业收入22.03亿元,同比增长10.87%。迪巧作为公司的核心品牌,2024年公司持续深耕其“进口钙领导者” 定位,不断强化产品生命周期管理与数字化营销能力,实现迪巧OTC、保健品、跨境食品及小黄条系列产品 的持续增长。在品规方面,迪巧推出新品规小粉条液体钙,满足女性群体特别是孕妇群体的补钙需求。在品 牌影响力方面,迪巧在2024年3-6月独家冠名芒果TV创新女性综艺《是女儿是妈妈》,通过节目播放广泛触 达年轻女性的同时拉高品牌势能。在品牌力打造方面,迪巧延续与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合作,第八年推进“ 中国儿童身高促进计划”,创新打造“321全国儿童长高日”IP;在六一儿童节期间,向七个城市开展以“ 益起长高”为主题的公益主题捐赠,获得主流权威媒体高度赞誉;联合权威调研机构益普索,进行身高管理 现状调研并发布《2024儿童身高现状报告》,通过了解国内儿童和少年身高现状,洞察家长们在身高管理方 面的需求和挑战,共同助力中国儿童少年健康成长,进一步夯实品牌在儿童长高领域的领导地位。在医院方 面,迪巧携手权威医学媒体《中华医学信息导报》,共同举办“迪启希望·巧护新生”第五届产科危急重症 病例交流大赛项目,成功开展多场省市级比赛以及区域赛,为产科危急重症的处理和临床经验交流搭建了学 术平台,助力中国产科医学的发展和年轻医生的培养。在零售方面,公司在全国开展了多场社区科普活动, 传播推广儿童身高管理专业知识,与多家连锁药店深度合作,开展儿童身高管理专业知识培训,并帮助多家 连锁药店店员学习和考取了“儿童身高管理师”证书,进一步提升了为消费者服务的专业能力。迪巧,连续 8年成为国内“进口钙”第一品牌,再次反映了市场对迪巧品牌的认可,核心产品更是获得行业、店员以及 消费者推荐:成人迪巧入围西普会2024成人钙补充剂品牌榜,并获得中国非处方药协会维生素和矿物质综合 排名第三位置;儿童迪巧入围西普会2024儿童钙补充剂品牌榜,获得第三届OTC大会最受药店欢迎的明星单 品,以及中国非处方药协会儿科类第二名位置;迪巧小黄条获得营养品情报主办绿橄榄奖年度儿童长高产品 力大奖;新品迪巧小粉条获得年度女性健康产品力大奖。 海露实现营业收入7.36亿元,同比增长14.89%。2024年公司与上游品牌商积极配合,推动海露在零售的 持续增长。 结合上游品牌商对海露产品电视广告的播放,公司在零售药店积极推动“温和护眼、常滴海露”的品牌 宣传,拓展线下药店的覆盖,提升消费者的可购买力度,同时公司与线上O2O的投放做好积极的配合,提升 产品的可及性。公司通过参与“西普会、西鼎会”等行业会议,积极向药店宣传海露品牌,并在药店终端开 展店员的培训工作,突出海露产品优势和适用人群,助力产品的持续增长。2024年海露获得“中国非处方药 协会”化学药眼科类第一品牌称号。 扶正化瘀实现营业收入6.31亿元,同比增长16.62%。作为“抗纤品类第一品牌”,扶正化瘀始终坚持“ 用证据展示中药力量”,坚持推广双抗理念,建立品牌差异化,突出扶正优势。2024年,公司与中联肝健康 促进中心合作开展“肝硬化规范化诊疗培训”项目,提高基层医院对肝硬化规范诊疗的认知;与中国药师协 会合作开展“合理用药”项目,提高产品的可及性;联合肝胆相照平台开展双抗新生代·全国中青年医师肝 病临床案例菁英赛、医战到底—线上模拟诊疗经验交流会,培养中青年医生,展示优质双抗治疗案例。同时 公司参与《中华肝脏病杂志》组织的慢乙肝指南巡讲项目,通过指南巡讲城市会、院内会,不断加强双抗理 念教育,提升产品影响力及品牌价值,稳住了NO.1的市场地位。 安斯泰来系列实现营业收入5.02亿元,同比增长34.49%,若还原两票制业务后计算,实现营业收入7.02 亿元,同比增长29.19%。在医院原点市场,公司围绕目标科室开展常见泌尿疾病基层诊疗巡讲等各类学术交 流项目,为疾病的规范诊疗、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树立哈乐产品“原研品质”的 品牌地位。在零售市场,公司利用数字化能力,精准优化零售市场门店布局,提升患者购药的方便性和产品 的可及性;在零售端针对驻店药师和店员,积极开展店员培训,提升药店对患者的专业服务能力。同时,公 司在各渠道联合贝坦利、卫喜康等泌尿系产品,形成产品矩阵,满足客户多层次的健康需求。 纽特舒玛实现营业收入1.21亿元,同比增长45.40%。2024年公司持续打造纽特舒玛“医用级营养品”的 品牌定位。 在医院渠道,参加全国大型学术会议增加品牌曝光,坚持开展科室会等专业化学术推广,推动一线临床 医生营养观念提升和营养诊疗普及。在线上渠道,通过深耕细作和场景化内容营销,销售规模取得一定突破 ,品牌会员资产持续积累。在传播方面,公司在小红书等平台开展内容营销,推动纽特舒玛品牌线上声量持 续增长。2024年11月,纽特舒玛获得沙利文“认证进口纯乳清蛋白粉中国销售额第一”的荣誉,纽特舒玛产 品收入规模取得了持续增长。 多年来,基于百洋的“品牌管理体系”,通过发挥百洋“数字化能力”,依据“产品生命周期”合理配 置资源,使得众多品牌在百洋“生态化组织”的团队推动下,实现了增长,逐渐打造出了骨健康、消化、代 谢病、肝病、眼科等众

www.chaguwang.cn & ddx.gubit.cn 查股网提供数据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