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300811 铂科新材 更新日期:2025-11-01◇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合金软磁粉、合金软磁粉芯及相关电感元件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5-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电子元器件(行业)                         8.59亿        99.75       3.42亿        99.85      39.80
其他业务(行业)                         211.32万         0.25      52.54万         0.15      24.86
─────────────────────────────────────────────────
金属软磁粉末制品(产品)                   8.32亿        96.69       3.28亿        95.80      39.40
金属软磁粉(产品)                      2638.07万         3.07    1383.81万         4.04      52.46
其他(含其他业务收入)(产品)            211.64万         0.25      52.69万         0.15      24.90
─────────────────────────────────────────────────
中国(含中国港澳台地区)(地区)           8.25亿        95.80       3.27亿        95.66      39.71
其他(补充)(地区)                      3402.42万         3.95    1434.48万         4.19      42.16
其他业务(地区)                         211.32万         0.25      52.54万         0.15      24.86
─────────────────────────────────────────────────
直销模式(销售模式)                       8.36亿        97.15       3.35亿        97.96      40.10
其他(补充)(销售模式)                  2241.11万         2.60     644.35万         1.88      28.75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211.32万         0.25      52.54万         0.15      24.86
─────────────────────────────────────────────────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电子元器件(行业)                        16.60亿        99.80       6.75亿        99.78      40.69
其他业务收入(行业)                     326.39万         0.20     148.69万         0.22      45.56
─────────────────────────────────────────────────
金属软磁粉末制品(产品)                  16.20亿        97.40       6.55亿        96.72      40.41
金属软磁粉(产品)                      3994.40万         2.40    2069.76万         3.06      51.82
其他(含其他业务收入)(产品)            329.59万         0.20          ---          ---        ---
─────────────────────────────────────────────────
中国(含中国港澳台地区)(地区)          16.19亿        97.36       6.60亿        97.45      40.74
境外(地区)                            4067.02万         2.45          ---          ---        ---
其他业务收入(地区)                     326.39万         0.20     148.69万         0.22      45.56
─────────────────────────────────────────────────
直销模式(销售模式)                      16.25亿        97.71       6.63亿        98.00      40.82
经销模式(销售模式)                    3488.36万         2.10          ---          ---        ---
其他业务收入(销售模式)                 326.39万         0.20     148.69万         0.22      45.56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电子元器件(行业)                         7.95亿        99.83       3.22亿        99.84      40.48
其他业务(行业)                         137.71万         0.17      51.56万         0.16      37.44
─────────────────────────────────────────────────
金属软磁粉末制品(产品)                   7.81亿        98.08       3.15亿        97.60      40.28
金属软磁粉(产品)                      1385.91万         1.74     719.79万         2.23      51.94
其他(产品)                             139.56万         0.18      52.72万         0.16      37.78
─────────────────────────────────────────────────
境内销售(地区)                           7.02亿        88.23       2.73亿        84.64      38.83
其他(补充)(地区)                      9231.67万        11.60    4896.37万        15.20      53.04
其他业务(地区)                         137.71万         0.17      51.56万         0.16      37.44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电子元器件(行业)                        11.56亿        99.80       4.58亿        99.76      39.59
其他业务收入(行业)                     235.60万         0.20     110.16万         0.24      46.76
─────────────────────────────────────────────────
金属软磁粉芯(产品)                      10.26亿        88.59       4.00亿        87.13      38.96
磁性电感元件(产品)                       1.03亿         8.87    4334.76万         9.45      42.19
金属软磁粉(产品)                      2711.48万         2.34    1458.26万         3.18      53.78
其他(包含其他业务收入)(产品)          236.57万         0.20          ---          ---        ---
─────────────────────────────────────────────────
境内销售(地区)                          10.49亿        90.57       4.15亿        90.34      39.51
境外销售(地区)                           1.07亿         9.23          ---          ---        ---
其他业务收入(地区)                     235.60万         0.20     110.16万         0.24      46.76
─────────────────────────────────────────────────
直销模式(销售模式)                      11.05亿        95.36       4.39亿        95.70      39.75
经销模式(销售模式)                    5142.65万         4.44          ---          ---        ---
其他业务收入(销售模式)                 235.60万         0.20     110.16万         0.24      46.76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7.85亿元,占营业收入的47.18%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客户1                                         │              22419.84│                 13.48│
│客户2                                         │              17730.38│                 10.66│
│客户3                                         │              16460.50│                  9.90│
│客户4                                         │              11144.79│                  6.70│
│客户5                                         │              10706.96│                  6.44│
│合计                                          │              78462.47│                 47.18│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2.98亿元,占总采购额的50.91%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供应商1                                       │              12250.88│                 20.90│
│供应商2                                       │               7723.52│                 13.18│
│供应商3                                       │               4394.47│                  7.50│
│供应商4                                       │               3268.58│                  5.58│
│供应商5                                       │               2196.63│                  3.75│
│合计                                          │              29834.08│                 50.91│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5-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主要业务                                                                            
    公司主要从事金属软磁粉、金属软磁粉芯及芯片电感等磁元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电能变换各环节
电力电子设备或系统实现高效稳定、节能环保运行提供高性能软磁材料、电感以及整体解决方案。公司通过
提供解决方案服务促进产品预研与销售,满足客户在金属软磁粉、金属软磁粉芯和电感元件上的产品需求。
    (二)主要产品及用途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金属软磁粉、金属软磁粉芯及芯片电感等磁元件。公司产品及解决方案被广泛应用于
光伏发电、新能源汽车及充电桩、数据中心(UPS、服务器电源、GPU芯片电源)、AI、智能驾驶、储能、通
讯电源、变频空调、消费电子、电能质量整治(有源电力滤波器APF)、轨道交通等领域,属于碳中和和AI 
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                                                                          
    公司主要产品的具体情况如下:                                                              
    1、金属软磁粉芯                                                                           
    金属软磁粉芯是指将符合性能指标的金属软磁粉采用绝缘包覆、压制、退火、浸润、喷涂等工艺技术所
制成的磁芯,是电感元件的核心部件之一。电感元件是用绝缘导线绕制成一定圈数的线圈,线圈内插入磁性
材料所构成的电子元件。电感在电路中主要起到储能、滤波、振荡、延迟、限波等作用,此外还有过滤噪声
、稳定电流及抑制电磁波干扰等作用。公司始终以终端应用需求为产品开发导向,以精密制造工艺为支撑,
从“铁硅1代”金属磁粉芯开始,不断迭代升级至“铁硅5代”,建立了一套全球领先的可覆盖5kHz~10MHz频
率段应用的金属磁粉芯体系,可满足众多应用领域的性能需求,牢牢抓住终端用户。                    
    2、芯片电感                                                                               
    基于公司在金属软磁材料产品的持续迭代和性能领先,公司针对芯片电感开发出适用开关频率可达5KHz
~10MHz的金属软磁复合材料,为金属软磁材料进入更高频率段的半导体应用领域提供了可能性。在此基础上
,公司经过多年的潜心研发,结合独创的高压成型结合铜铁共烧工艺,制造出了具有更高效率、小体积、高
可靠性和大功率的芯片电感产品,从而为芯片供电模块向小型化、高功率化方向的快速发展提供必要条件,
也为公司开启了一条更加广阔的服务半导体供电领域的新赛道,并最终完成了公司从发电端到负载端电能变
换(包括DC/AC,AC/AC,AC/DC,DC/DC)全覆盖的产品线布局,现已发展为公司的第二条增长曲线,对公司
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芯片电感起到为GPU、ASIC、DDR、FPGA、CPU等芯片前端供电的作用,而金属软磁材料制成的芯片电感 
由于具有小型化、耐大电流的特性,更加适用于GPU、人工智能、自动驾驶、AI服务器、AI笔记本、通讯电 
源、矿机等大算力应用场景,市场前景非常广阔,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随着芯片制程的不断微型化并开始向3纳米迈进,芯片电压越来越低,对芯片供电模块的核心元件
芯片电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前期主流的芯片电感主要采用铁氧体材质,但随着电源模块的小型化、低电压
、大电流的发展趋势,铁氧体材料受限于其饱和磁通密度低等条件制约,已经很难满足后续发展需求,而基
于金属软磁材料开发的芯片电感具有低电压、大电流、小体积的优势,更加符合未来大算力的应用需求。  
    (2)随着AI、5G和IOT时代的到来,仅靠云计算中心集中存储、统一计算或集中式的模式已经无法满足
终端设备对于时效、容量、算力的需求。云边端协同方案的出现,即将AI算力下沉到边缘,在靠近终端用户
的边缘集群进行数据本地处理,减少数据传输成本和存储成本,提高本地算力和边缘智能,处理实时性要求
高的场景需求,同时边缘侧和云端数据保持同步,云端集群提供更强大的算力支撑。在这样的算力发展趋势
下,越来越多的算力需求下沉到边缘和终端,意味着会需要更多的大算力芯片,以及更多的芯片电感等元件
提供算力支撑。                                                                                
    3、金属软磁粉                                                                             
    金属软磁粉是一种包含铁、硅及其他多种金属或非金属元素的粉末,其成分、纯度、形貌等关键指标,
直接决定着软磁材料的性能,进而对功率电感元件的转换效率与可靠性产生根本性影响。依托十余年的技术
沉淀,公司已构建起一套完整的金属软磁粉研发与制造体系。                                        
    在材料端,通过多组分合金设计,公司实现了高饱和磁感应强度(Bs≥1.5T)与低矫顽力(Hc≤100A/m
)的优化组合,为材料性能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工艺端,凭借真空熔炼、气雾化、水雾化及高能球磨等核心
技术,能够精准控制粉末的粒径和含氧量,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在应用端,随着AI技术的迅猛发展,对
电子元器件提出了小型化、高频化、高功率密度等更高要求,金属软磁粉末制造的一体成型电感凭借其高感
量、耐大电流、低漏磁等优势,成为满足现代电子设备高性能需求的关键元件,公司已形成覆盖消费电子、
汽车电子、新能源等多个场景的产品矩阵,其中包括低损耗铁硅粉、耐大电流铁硅铬粉以及高频特性优异的
非晶纳米晶粉。特别是公司自主研发的铁硅铬粉凭借其高球形度、比进口产品更高饱和磁感应强度(Bs≥1.
5T)及优异的防锈性能,已通过头部客户认证并成功实现进口替代,正加速推进进口替代进程。另外,还有
公司自主研发的非晶纳米晶粉末,其高频低损耗等特性达到了行业领先水平,已顺利进入量产导入阶段,目
前正处于快速放量过程中,进一步丰富了公司在高端软磁材料领域的产品布局,为公司拓展高频应用领域筑
牢了根基。                                                                                    
    (三)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                                                                  
    公司管理团队始终秉承“让电更纯·静”的创业初心,坚持以技术开发和产品创新为核心驱动,持续着
力打造金属软磁粉芯、芯片电感、金属软磁粉末三条增长曲线,经营工作稳步推进。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
业收入8.61亿元,同比增长8.1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1亿元,同比增长3.28%,经营业绩
总体呈现稳步增长趋势,并达到了同期历史新高。具体业绩驱动因素如下:                            
    1、报告期内,金属软磁粉芯保持稳健增长,实现销售收入6.57亿元,同比增长11.97%,进一步巩固公 
司在金属软磁粉芯行业中的市场领先地位。其中,通讯、服务器电源及UPS应用领域,在新基建和人工智能 
持续爆发等积极因素的推进下,销售收入同比取得高速增长;新能源汽车及充电桩领域,持续取得了比亚迪
、华为等品牌的认可,同时海外市场也取得了包括特斯拉等在内的系列重大突破,销售收入同比取得高速增
长;光伏及储能领域,由于报告期内全球装机总量继续保持增长,尤其是中国光伏装机量上半年呈现爆发式
增长,公司在该领域继续保持超高市场占比,销售收入同比取得稳步增长;空调应用领域,由于报告期内公
司产能整体处于紧张状态,公司采取主动放弃部分低价市场的竞争策略,报告期内销售收入同比有所下滑。
    2、报告期内,电感元件实现销售收入1.76亿元,同比下降9.71%,主要系从2024年四季度到今年一季度
期间,模组类客户在进行新老方案的切换,在方案切换的过程中公司订单短期受到一定程度影响。随着新方
案的切换完成,二季度出货开始逐步恢复,并持续保持增长态势。其中,在客户拓展方面,公司芯片电感产
品除了与MPS等现有客户不断深化合作外,报告期内还与伟创力(Flex)等多家全球知名厂商建立了合作关 
系。在应用领域拓展方面,公司持续开发新品并向市场交付大量的样品,不断开拓更多应用领域,比如ASIC
、光模块、DDR、消费电子等,为后续更多的项目实现量产做准备。尤其是在ASIC领域,随着谷歌、亚马逊 
、Meta和微软等AI巨头都在加速大规模部署自研ASIC芯片,市场普遍预计ASIC将在2026年迎来重要转折点,
在AI服务器中的应用占比将大幅提升,将给公司的芯片电感带来巨大的市场机会。在研发方面,公司持续加
大基础材料的研发力度,实现了金属软磁材料性能上的巨大突破,为公司芯片电感在更多的应用场景提供最
佳解决方案打下坚实基础。在产能建设方面,公司一方面加速推进新型高端一体成型电感建设项目的建设,
另一方面在原有产线上持续加大设备投资力度以及提升设备自动化水平以提升产能,为GPU的市场持续增长 
以及其他应用领域的量产做好准备。                                                              
    3、报告期内,金属软磁粉末取得了较大的增长,实现销售收入2,638.07万元,同比增长90.35%。主要 
得益于新能源汽车、AI服务器等新兴应用领域对高性能软磁材料的旺盛需求,以及公司在产品性能提升和客
户拓展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为持续巩固市场领先地位并把握行业发展机遇,公司在报告期内持续筹建新粉
体工厂,该项目采用“总体规划、根据市场需求分期实施”的建设策略,报告期内已有多条非晶纳米晶和水
雾化铁硅铬粉末生产线建设完成并投入生产,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预计该生产基地建成后,将有效缓解
当前产能紧张的局面,还将为公司开拓高端应用市场提供有力支撑。                                  
    未来,随着公司金属软磁粉芯的稳步发展,芯片电感进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金属软磁粉末产能释放及
市场认可度的提升,公司的三条增长曲线模型构建日趋成熟,我们有信心和能力保持业绩的长期稳健增长。
    (四)“梧桐树”业务发展规划                                                              
    公司秉承“让电更纯·静”的创业初心,坚持以技术开发和产品创新为核心驱动,以成为金属软磁材料
及应用专家为发展目标。在上述目标指引之下,公司逐步打造和落实“梧桐树”业务发展规划,即以材料技
术(气雾化、水雾化和高能球磨)、预处理技术(新树脂、绝缘包覆)和成型技术(流延工艺、模压成型、
热等静压)等技术和工艺为“组分”打造综合性的“沃土”——金属软磁粉末制备平台;在金属软磁粉末制
备平台的基础上,将“沃土”的不同“组分”进行有机组合,并结合特定的自有或引进工艺,滋养出金属软
磁粉芯、芯片电感、金属软磁粉末等业务条线的“梧桐树”;在业务条线的“梧桐树”上,针对不同的行业
特点、应用场景和客用户需求,开发设计生产出多种性能、规格和型号的特定产品“果实”,以此更好地吸
引和服务客户及用户,并实现与客户及用户的协同发展,正所谓“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技术研发优势                                                                          
    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始终将技术创新作为发展驱动力,坚持自主研发为主,高校协同开发为辅
,深入原子层面研究材料特性,不断打磨升级核心技术,通过持续性的技术开发投入,目前已积累了低氧精
炼、气雾化喷嘴、超细粉制备、粉体绝缘、高密度成型和铜铁共烧一体高压成型等关键核心技术,为提高产
品品质、丰富产品系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相关核心技术还取得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及中国
专利优秀奖等荣誉。与此同时,公司通过大力引进全球行业优秀研发人才,保持自身技术的前沿性和领先性
。                                                                                            
    (二)协同优势                                                                            
    通过对金属软磁粉末核心制备技术及应用、金属软磁粉芯压制技术工艺及应用和电力电子技术应用的掌
握,公司整合了磁性材料产业链从磁粉到电感元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环节,通过多年在技术、应用、市场
等方面的积累,具备了同客户及用户协同发展的能力。通过协同发展的模式,公司可以从磁性材料原材料到
电感元件的各环节进行生产成本和品质的控制,更好满足客户或用户在时间、成本、效率、性能方面对产品
的要求,使公司金属软磁材料及电感元件在性能占优的前提下更具性价比优势,从而具备了较强的市场竞争
力和应用领域拓展能力。                                                                        
    (三)行业先发优势                                                                        
    伴随新能源及绿色节能环保产业的快速发展,其电气系统必须具备高电能质量和高运行效率,因此需要
通过高性能的半导体微处理器和软件技术以及大功率环境下的电能存储和变换来实现。为了满足这一新的能
量应用需求趋势,公司致力于率先寻求与应用行业的先进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在电源、电感元件以及电感磁
性材料的技术方案等方面进行设计和产品创新。依托敏锐的行业洞察能力及行业需求获取能力,公司积极开
拓金属磁粉芯的适配行业,从成立至今引领了金属软磁粉芯在变频空调、光伏逆变器、UPS、新能源汽车和 
半导体行业的应用。行业开拓的经验及不同行业的产品适配能力,是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四)用户优势                                                                            
    公司在成立之初就建立了以用户需求为中心,辐射下游产业链的营销路线。公司依托优异的产品性能及
长期可靠的的供货能力,积累了大批下游优质用户,对于公司在行业中的不断发展以及市场拓展起到了积极
的促进作用。优质的用户资源及多年的用户需求的数据积累,奠定了公司技术创新、市场开拓及品牌建设等
方面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基石。目前,公司已与ABB、比亚迪、格力、固德威、华为、锦浪科技、美的、麦格 
米特、MPS、TDK、台达、威迈斯、阳光电源、伊顿及中兴通讯(按字母排序,排名不分先后)等一大批国内
外知名厂商开展了广泛的技术和市场合作。基于对产品性能、供货能力及供应商转换成本的考量,下游客户
通常会与供应商保持相对稳定的合作关系,因此公司得以持续积累优质用户资源。同时公司通过与用户的技
术合作来增强用户粘性,促进公司业绩稳定的向上发展。                                            
    (五)产品质量控制优势                                                                    
    随着公司对市场空间的进一步拓展,应对的客户要求越来越广泛,客户对产品的性能要求也各不相同,
为此,公司一直十分重视产品质量管理,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并且按照体系管理的要求策划、
制定和实施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同时,还配备了先进的检测分析设备,对来料和产品生产过程进行全方位
的质量检验和监控。公司先后通过了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IATF16949质量管
理体系。在多年的生产过程中,公司凭着自身的技术积累通过大量的试样试验,不断对生产设备进行改造和
优化,为产品的质量提供可靠的保证。                                                            
    (六)管理团队优势                                                                        
    公司拥有一支经验丰富且非常稳定的管理、营销及研发人员队伍,创始团队对公司长期发展充满信心,
管理团队具备丰富的生产管理、品质管理、销售管理和产品开发等经验,对于行业政策和未来发展趋势具有
很好的把握和理解,对公司有清晰的战略定位。主要管理人员和业务骨干均具有多年材料行业的工作经验,
对行业有着深刻的认识和高度的敏感。公司梯队结构合理,具备较强的行业趋势研判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
及坚韧的战斗力,为公司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提供的任何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原创性等,投资者使
 用前请自行予以核实,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本公司
 不对因上述信息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2、本公司无法保证该项服务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
 性、安全性以及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3、本公司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本公司不对投资者依
 据上述信息进行投资决策所产生的收益和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应谨慎至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