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中科信息(300678)经营分析主营业务

 

查询个股经营分析(输入股票代码):

经营分析☆ ◇300678 中科信息 更新日期:2025-05-03◇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以智能识别及分析技术为核心,为客户提供信息化解决方案(包括软件及硬件)及相关服务。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烟草行业(行业) 1.46亿 28.82 3723.16万 35.61 25.48 政府及事业单位(行业) 1.43亿 28.15 1142.40万 10.93 8.00 数字会议(行业) 1.33亿 26.26 4737.07万 45.31 35.57 其他行业(行业) 4584.79万 9.04 563.95万 5.39 12.30 油气行业(行业) 3914.79万 7.72 289.24万 2.77 7.39 ───────────────────────────────────────────────── 信息化解决方案(产品) 3.11亿 61.27 5486.93万 52.48 17.66 技术服务与开发(产品) 1.90亿 37.54 4420.54万 42.28 23.22 其他业务(产品) 601.61万 1.19 548.35万 5.24 91.15 ───────────────────────────────────────────────── 西南(地区) 3.50亿 69.01 6450.02万 61.69 18.43 西北(地区) 5626.66万 11.10 1953.28万 18.68 34.71 华东(地区) 3113.83万 6.14 --- --- --- 华北(地区) 2862.76万 5.65 --- --- --- 华南(地区) 2804.76万 5.53 --- --- --- 华中(地区) 994.76万 1.96 --- --- --- 东北(地区) 306.95万 0.61 --- --- --- ───────────────────────────────────────────────── 直销(销售模式) 5.07亿 100.00 1.05亿 100.00 20.62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政府及事业单位(行业) 4911.40万 32.40 1080.61万 24.11 22.00 数字会议(行业) 4873.15万 32.15 2070.38万 46.19 42.49 烟草行业(行业) 3539.33万 23.35 1381.17万 30.81 39.02 其他行业(行业) 1142.62万 7.54 -197.76万 -4.41 -17.31 油气行业(行业) 690.37万 4.55 147.84万 3.30 21.41 ───────────────────────────────────────────────── 信息化解决方案(产品) 9759.63万 64.39 3228.05万 72.02 33.08 技术服务与开发(产品) 5077.93万 33.50 1068.24万 23.83 21.04 其他(产品) 319.31万 2.11 185.95万 4.15 58.23 ───────────────────────────────────────────────── 西南(地区) 1.06亿 70.11 2355.51万 52.55 22.17 华北(地区) 2155.17万 14.22 1222.23万 27.27 56.71 华东(地区) 1055.52万 6.96 458.35万 10.23 43.42 西北(地区) 837.00万 5.52 217.08万 4.84 25.94 东南(地区) 244.97万 1.62 176.23万 3.93 71.94 东北(地区) 237.98万 1.57 52.82万 1.18 22.20 ───────────────────────────────────────────────── 直销(销售模式) 1.52亿 100.00 4482.24万 100.00 29.57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烟草行业(行业) 2.01亿 34.02 7238.27万 48.99 35.98 政府及事业单位(行业) 1.55亿 26.24 1433.67万 9.70 9.24 数字会议(行业) 1.17亿 19.80 4707.87万 31.87 40.20 油气行业(行业) 6883.53万 11.64 1394.51万 9.44 20.26 其他行业(行业) 4909.69万 8.30 --- --- --- ───────────────────────────────────────────────── 信息化解决方案(产品) 4.24亿 71.65 9252.64万 66.90 21.84 技术服务与开发(产品) 1.63亿 27.53 4146.04万 29.98 25.46 其他(产品) 481.22万 0.81 431.04万 3.12 89.57 ───────────────────────────────────────────────── 西南(地区) 3.91亿 66.19 6057.64万 43.80 15.47 华东(地区) 6873.99万 11.62 3622.69万 26.20 52.70 华北(地区) 5586.97万 9.45 1081.21万 7.82 19.35 华南(地区) 3574.38万 6.04 1575.68万 11.39 44.08 华中(地区) 2364.81万 4.00 908.65万 6.57 38.42 西北(地区) 1554.59万 2.63 568.27万 4.11 36.55 东北(地区) 39.51万 0.07 15.57万 0.11 39.40 ───────────────────────────────────────────────── 直销(销售模式) 5.91亿 100.00 3669.07万 26.53 6.20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数字会议(行业) 8846.08万 56.90 1810.65万 43.15 20.47 烟草行业(行业) 3734.55万 24.02 1358.12万 32.37 36.37 政府及事业单位(行业) 1769.67万 11.38 753.02万 17.95 42.55 其他行业(行业) 744.99万 4.79 214.25万 5.11 28.76 油气行业(行业) 451.29万 2.90 --- --- --- ───────────────────────────────────────────────── 信息化解决方案(产品) 1.07亿 68.63 2271.94万 54.14 21.29 技术服务与开发(产品) 4620.49万 29.72 1680.66万 40.05 36.37 其他(产品) 256.10万 1.65 --- --- --- ───────────────────────────────────────────────── 西南(地区) 8324.81万 53.55 1873.83万 44.66 22.51 华北(地区) 3546.46万 22.81 837.43万 19.96 23.61 华东(地区) 1343.26万 8.64 --- --- --- 东南(地区) 778.97万 5.01 --- --- --- 西北(地区) 624.51万 4.02 --- --- --- 华中(地区) 525.94万 3.38 --- --- --- 华南(地区) 347.14万 2.23 --- --- --- 东北(地区) 55.49万 0.36 --- --- ---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1.1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2.44%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客户1 │ 5624.52│ 11.09│ │客户2 │ 1741.47│ 3.43│ │客户3 │ 1370.54│ 2.70│ │客户4 │ 1350.91│ 2.66│ │客户5 │ 1287.77│ 2.54│ │合计 │ 11375.20│ 22.44│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0.33亿元,占总采购额的13.49%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999.17│ 4.04│ │第二名 │ 676.11│ 2.73│ │第三名 │ 658.11│ 2.66│ │第四名 │ 504.82│ 2.04│ │第五名 │ 496.82│ 2.01│ │合计 │ 3335.03│ 13.49│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1.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正与千行百业深度融合,成为经济结构转型 升级的新支点。 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 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旨在探寻智能 的实质,在此基础上生产出与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学习、计算 机视觉、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等。其产业链可分为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其中基础层 主要包括AI芯片、传感器、大数据、云计算及5G通信等;技术层主要包括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自然语言 处理、机器学习、知识图谱等;应用层主要包括智慧城市、智能制造、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安防、智 慧物流、智慧金融等产业。算法、算力和数据被认为是人工智能发展的三驾马车,也是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的 重要基础。 2.人工智能产业链 人工智能产业链上游是基础层,主要指计算平台和数据中心提供数据和算力支持,包括AI芯片、云计算 、传感器、数据类服务等技术;中游是技术层,指AI算法和技术,主要技术包括计算机视觉(图像识别与分 析)、智能语音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语音识别与合成)、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分析决策及行动)等;下 游是应用层,是将人工智能技术和具体场景结合研发的产品和服务,是人工智能产业的自然延伸,主要应用 场景有医疗、交通、金融、家居、教育、安防等方面。 3.产业市场规模 近年来,中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稳步增长,展现了该行业的蓬勃发展和广阔前景。人工智能技术的 创新和应用的拓展是推动产业规模增长的核心驱动力;政府对人工智能产业的政策扶持,如投资基金、财税 支持、算力补贴等,为行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2023年,宏观经济环境逐步回暖,以及政府对人工智能产 业的利好政策持续释放;随着数字化转型加速,在以人工智能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驱动下 ,市场对于人工智能的需求显著增强。2023年,中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为1751亿元,同比增长11.9%。 受益于数据、算法和算力三方的共同发展,人工智能应用逐渐成熟,既催生了新的市场,也为传统产业的发 展注入了活力。据公开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市场规模达7470亿元,同比增长41.0%,预计202 5年达10457亿元,占全球比重达20.9%。人工智能将助力传统产业降低成本并提高效能,从而实现行业的智 能化升级。未来,人工智能行业有望迎来更有利的发展环境,为中国乃至全球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带来更 多可能。 4.发展政策 近年来,我国人工智能行业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国家产业政策的重点支持,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支 持的相关政策支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与创新,《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促进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 融合的指导意见》《关于支持建设新一代人工智能示范应用场景的通知》《关于加快场景创新以人工智能高 水平应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新型数据中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等产业政 策为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提供了明确、广阔的市场前景和长期的政策保障。2024年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 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强基础研究和关 键核心技术攻关,超前布局重大科技项目,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开展“人工智能 +”行动,培育未来产业,以“人工智能+”带动产业升级。会议提出“人工智能+”更加注重技术的深度融 合和创新应用,能够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体现了国家对于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 力发展的坚定决心。“人工智能+”行动部署,意味着我国将加快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动其与千行 百业深度融合,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能与活力;培育未来产业和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将为我国长 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提升我国在全球科技博弈中的竞争力与影响力。 《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规划》和“十四五”规划出台后,各省市政府积极响应中央提出的人工智能 产业发展目标,并发布当地的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发展目标,上海人工智能产业规模2024年已突破4000亿元, 同比增长超过7%,提前完成“十四五”目标,预计2025年末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突破4500亿元;北京和广东产 业规模预计突破3000亿元;湖北预计达成1500亿元的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其他省市也在人工智能芯片、机器 人、算力、AR/VR等方面做出规划。 5.发展前景 我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在培育新质生产力、塑造新动能方面的重要作用。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 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将对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产生深远影响,我国已将人工智能提升至 发展战略层面。2024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有关工作,强调以人工 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加快重点行业智能升级,大力发展智能产品,高水平赋能工业制造体系。当 前,人工智能正处于迈向通用智能的初始阶段,并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关键动力。人工智能产业以 人工智能软件系统开发及相应信息技术服务行业为产业核心,覆盖上游硬件、下游应用。受益于计算机视觉 、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当前我国人工智能软件系统及服务已广泛地渗透和 应用于诸多垂直领域,其中国内渗透率比较高的应用场景主要包括互联网、电信、党政和金融领域等,行业 应用渗透率都在60%以上,其中互联网行业人工智能渗透率更是高达89%。受益于算法、数据和算力三方的共 同发展,人工智能应用逐渐成熟,既催生了新的市场,也为传统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人工智能将助力传 统产业降低成本并提高效能,从而实现行业的智能化升级。赛迪顾问举办的“2025IT趋势”发布会上,人工 智能与大数据研究中心认为,中国人工智能产业未来10年将呈现出显著的增长趋势,并在全球市场中占据重 要地位。到2035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预计将增长至17295亿元。 (二)所处行业发展情况 根据中国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公司主营业务属于“软件与信息技 术服务业”(分类代码:I65),面向智慧政务、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慧健康四大业务板块,为现场会 议领域、烟草领域、印钞检测领域、油气领域、政府及其他领域的行业客户提供信息化解决方案(包括软件 及硬件)及相关服务。 1.行业概况 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是指利用计算机、通信网络等技术对信息进行生产、收集、处理、加工、存储、 运输、检索和利用,并提供信息服务的业务活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产业链上游包含生产原材料、加 工服务、通用产品及开源技术;下游应用领域包含政府、电信运营商和企业等。其中生产原材料包含芯片/ 元器件、各类功能模块、内存卡、PCB和机框等;加工服务包含贴片、焊接和金属外壳的加工等;通用产品 包含服务器、存储设备、操作系统、数据库、光盘等;开源技术包含虚拟化、云计算、大数据等。 根据工信部最新数据,2024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全年软件业务收入达 137276亿元,同比增长10.0%,其中利润总额为16953亿元,同比增长8.7%。软件业务出口保持正增长,达到 569.5亿美元,增幅为3.5%。软件产品收入稳健增长至30417亿元,占全行业收入的22.2%。工业软件和基础 软件分别实现2940亿元和1919亿元的收入,增长率分别为7.4%和6.9%。信息技术服务收入达92190亿元,同 比增长11.0%,占全行业的67.2%。云计算、大数据服务及电子商务平台技术服务等细分领域均实现两位数增 长。信息安全产品和服务收入为2290亿元,增幅5.1%。嵌入式系统软件收入为12379亿元,增长11.8%。 2.行业特点 (1)高技术壁垒特点 近年来,伴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需要,企业对IT服务的需求由单一技术层面拓展到业务的经营管理层面 ,具有端到端的、具有行业属性的一体化解决方案盛行,标准化产品与定制化服务相结合的服务模式成为重 要趋势。软件服务企业对下游客户的产业链整合能力以及行业知识积累成为关键壁垒。同时,软件服务业属 于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下游提供技术解决方案涉及多个技术领域,是多学科相互渗透、相互交叉形成的高新 技术产业,对企业的研发创新能力有较高要求。且软件行业技术发展日新月异,随着5G等新兴技术渗透的加 速,行业壁垒进一步升高,对软件服务商的整体技术方案解决能力以及快速响应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产品 的升级换代需要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作为支撑,才能保持公司产品的技术领先优势。因此,本行业具有较高 的技术壁垒。 (2)行业周期性特点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受经济周期的影响比传统的制造业要小,尤其是电子政务、工业信息化等领域均 为国家重点发展的信息化领域,具有较强的抗周期性。从事电子政务、工业信息化等领域业务的软件和信息 技术服务企业,由于服务的需求主体主要是政府部门和大型企业,而其信息化建设投资行为的特殊性决定了 这些企业的业务具有一定的季节性特征。一般而言,政府部门和大型企业在上一年末或当年年初确定信息化 投资计划,在当年第二季度实施供应商招标,在当年四季度进行项目验收结算。由于项目的规模、复杂程度 及合同实施周期的差异,部分大型项目存在跨期验收结算的情况。由于政府和大型企业客户项目验收和合同 款项支付多数集中在年末,因此为此类客户服务的企业的营收确认、利润实现及现金流量等均呈现出一定的 季节性。 3.发展政策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属于国家鼓励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支柱产业,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展全局,受到国家行业政策的大力支持,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4.发展趋势 (1)产业延续稳健发展态势,关键软件深化数实融合应用,新兴赛道加速产业创新升级新一轮科技革 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发展,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稳步推进,软件产业迎来新的发展 机遇。一方面,随着“两重”“两新”等政策效果持续释放,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不断提速,关键软件应用 将进一步深入推进,数实融合有望实现质的飞跃。另一方面,顺应前沿技术发展趋势,软件产业新体系将加 快构建,中国软件名城等重点区域立足地方特色和产业基础,培育发展通用智能、卫星互联网、量子信息等 新兴赛道,错位竞争、协同发展新格局加快形成。 (2)生成式人工智能引领软件开发变革,智能应用场景加速拓展产业升级迈向数智化新阶段 软件产业将迎来人工智能驱动的全方位变革。一方面,智能技术将加速渗透软件全生命周期,软件工程 迈入“人机协同+机器自组织”新阶段,随着云成为算力供给的核心基础设施,基于云的软件创新与推广体 系将加快建立。另一方面,人工智能与行业知识融合应用将持续深化,推动行业软件加速向标准化、智能化 方向演进,在智能制造、能源电力、交通驾驶等领域催生出一大批新模式、新业态,助力传统产业数智化转 型升级。 (3)关键软件创新驱动迸发,应用效能深入释放,政策牵引与新技术变革协同助力发展 在产业政策牵引和新技术变革双重助推下,关键软件产品将实现快速创新迭代,有效满足千行百业应用 需求。一方面,《工业重点行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指南》等文件的出台,将推动关键软件更新换代, 在细分领域形成示范应用标杆。另一方面,AI大模型以及开源模式将在进一步提升新产品开发效率、赋能关 键软件产品智能化升级中,持续加速软件产业发展变革。 (4)软件能力加速赋能硬件,生态优势成为竞争护城河,一体化布局将引领产业变革 软硬融合程度将进一步加深,推动IT产业智能化应用落地。个人消费领域,智能家居、智能汽车等领域 将强化机器学习、大模型等软件能力,提供个性化的自然交互服务,打造软硬一体化生态行业应用领域,软 件将持续赋能硬件产品实现突破式发展,例如无人机飞控规划、数据分析、仿真平台等软件将引领行业发展 ,机器人操作系统将成为人形机器人的核心软件,元宇宙操作系统、应用生态与硬件深度融合。 (5)软件企业积极迈出国门,海外业务创新扩容,国际市场为产业发展开拓新空间 更多软件企业将加快国际化布局,我国软件产业国际影响力将进一步扩大。除了传统的产品出口和技术 服务输出外,联合研发、跨境投资并购等形式有望成为新的趋势。随着全球数字化转型加速,尤其是发展中 国家在基础设施数字化升级、公共服务智能化等方面释放巨大需求,我国的智慧交通、数字政务、教育信息 化等领域优质解决方案服务商将迎来发展机遇。 (6)产业生态日趋健全,要素价值得到更好释放,校企合作成为生态建设的重要模式 以校企深度合作为特征的产业生态建设将迈向新高度。高校和企业合作更加紧密多元,围绕技术创新、 人才培养、产品推广、标准建设、品牌塑造等领域催生更多成果。与此同时,校企合作将带动政、产、学、 研、用各方主体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形成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良好局面,进一步促进关键技术突破 、创新成果转化应用、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为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5.行业发展前景 软件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灵魂,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底座,是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 中国建设的关键支撑。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是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产 业,具有技术更新快、产品附加值高、应用领域广、渗透能力强、资源消耗低、人力资源利用充分等突出特 点。发展和提升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对于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国家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具有重 要意义。 根据《“十四五”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十四五”时期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要实 现“产业基础实现新提升,产业链达到新水平,生态培育获得新发展,产业发展取得新成效”的“四新”发 展目标。到2025年,规模以上企业软件业务收入突破14万亿元,年均增长12%以上,工业APP突破100万个, 建设2~3个有国际影响力的开源社区,高水平建成20家中国软件名园。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公司技术主线 公司核心技术是高速机器视觉与智能分析,是应用于高速连续制造业生产质量实时检测的一种机器视觉 技术,具有更高的识别检测精度与速度。 通常,机器视觉指一种应用于工业和非工业领域的硬件和软件组合,它基于捕获并处理的图像为设备执 行其功能提供操作指导。本质上是为机器植入“眼睛”和“大脑”。其中“眼睛”指图像采集硬件(相机、 镜头、光源等),“大脑”指图像处理算法和软件。因此,机器视觉系统主要包括成像系统、视觉控制系统 (视觉处理分析软件及视觉控制器硬件)。成像系统由光源及光源控制器、镜头、相机等硬件构成;视觉控 制系统负责对形成的图像进行分析处理、输出分析结果至智能设备的其他执行机构。 机器视觉包括识别、测量、定位和检测等四大应用场景,在工业领域应用占比分别是24%、16%、10%和5 0%。在实现难度方面,识别功能相对最简单,检测功能难度最大、但应用最广。检测主要是针对目标物体的 表面状态,判断产品是否存在缺陷,通常用于零部件缺陷、污染物、功能性瑕疵检测等。 机器视觉系统的特点是提高生产的柔性和自动化程度。在一些不适合于人工作业的危险工作环境或人工 视觉难以满足要求的场合,常用机器视觉来替代人工视觉;同时在大批量工业生产过程中,用人工视觉检查 产品质量效率低且精度不高,用机器视觉检测方法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的自动化程度。而且机器视 觉易于实现信息集成,是实现计算机集成制造的基础技术。可以在最快的生产线上对产品进行测量、引导、 检测和识别,并能保质保量地完成生产任务。 公司的高速机器视觉与智能分析技术采用了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技术,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运用不同的算 法,帮助传统制造行业在产品的高速生产过程中进行质量在线精准检测,自动识别产品的缺陷状况和分类剔 除,或者自动控制温度、湿度、添加辅料等,可以使生产效率与管理质量实现质的飞跃,有效实现工业自动 化和智能化。目前,公司将该技术主要应用到印钞、烟草、新能源电池、汽车玻璃、电子玻璃、半导体生产 等高端连续制造业的产品质量检测场景;拓展应用到大型集中式现场会议选举场景,有效提升了电子选举系 统的可靠性、准确性和稳定性;智能识别与分析技术应用到油气生产等高危生产场景,对作业人员不安全行 为进行识别判断,有效保障安全生产。 (二)公司主营业务及架构 公司主营业务是以智能识别及分析技术为核心,为客户提供信息化解决方案(包括软件及硬件)及相关 产品与服务,目前主要应用在现场会议领域、烟草领域、印钞检测领域、油气领域、政府及其他领域。 (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以创新作为发展的驱动源泉,不断加大研发投入。由中国科学院张景中院士领衔的人工智能团队通 过持续创新,不断将新的研发成果推广应用到行业信息化建设中,带动技术水平与产品质量不断提升,使公 司在高速机器视觉与智能分析领域继续保持国内领先水平。公司作为国内优秀行业信息化解决方案、智能化 工程和相关产品与技术服务提供商的地位持续巩固。 (1)应用于现场会议领域的数字会议系列产品与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 数字会议系列产品:以电子票箱和计票通为核心产品的集中式电子选举系统;以手持式表决器、桌面式 表决器、升降式智能表决终端、嵌入式智能表决终端及远程表决子系统为主要产品的代表大会和常委会电子 表决系统;以发言、扩声和同声传译系统为主要产品的音频系统;以人脸识别报到机为核心产品的会议报到 系统;以智能会议通为核心产品的无纸化会议系统。 整体解决方案:选民登记、人事任免、事项表决、人员报到、电子阅文、发言扩声、同声传译、大屏显 示、摄像监控等全方位会务服务的整体解决方案。 报告期内,公司始终服务于党和国家重大会议需求,圆满保障了2024年全国两会和相关部委级、70个省 级及副省级重大会议的技术保障和服务任务。建立和完善了区域化服务体系、服务标准和激励机制,设立华 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西北和东北7个大区服务机构,会议服务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升。同时加大 市场开拓力度,持续推进营销队伍建设,核心业务规模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率持续攀升,新兴业务蓬勃发 展,数字会议业务整体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2)应用于烟草领域覆盖农-工-商全产业链的信息化产品与整体解决方案 烟草信息化产品:服务于烟草农业领域的烟叶种植专家分析、病虫害防护、产量预测、智慧阳光收购、 不适用烟叶处理、烟叶质量追溯和烟叶复烤生产运营等产品;服务于烟草工业制造领域的卷包数据采集、原 辅材料跟踪、防差错管理、设备管理、智慧工艺分析、数字化仓储、数字车间管理、物流管控、虫情检测、 在线自动取样检测、产品研发、全生命周期质量管控和科技创新管理等产品;服务于烟草工业制造和物流领 域的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研发的烟支外观检测系统、无损检测系统、二维码质量等级管理系统以及封装缺条监 测系统。 卷烟外观智能检测产品:用于常规卷烟、低温加热不燃烧卷烟、雪茄烟、常规滤棒、特种滤棒等物理参 数的智能检测仪器,在线自动取样检测系统,新型材料包括爆珠产品的智能检测仪器,原辅材料的智能检测 仪器,高速在线智能检测设备和生产线智能检测设备。 整体解决方案:为烟草行业提供包括农业、工业和商业全产业链信息化建设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包括烟 草信息化建设规划、新数据基础平台建设、烟草企业数字化转型规划、烟草企业软件系统设计规划、行业应 用定制化开发服务、信息化软硬件集成服务和信息化运维服务等相关解决方案,服务于烟草行业信息化的“ 规划-实施-维护”全生命周期;基于信创环境的信创应用兼容适配系统、基于AI核心技术的园区智慧安防 、基于自动化和智能化物理检测仪器及检测系统、基于工业

www.chaguwang.cn & ddx.gubit.cn 查股网提供数据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