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国瑞科技(300600)经营分析主营业务

 

查询个股经营分析(输入股票代码):

经营分析☆ ◇300600 ST瑞科 更新日期:2025-05-03◇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船舶及海洋工程电气、自动化系统及其系统集成的研发、生产、销售及综合技术服务。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船舶配套设备制造(行业) 2.62亿 94.31 7421.33万 92.26 28.35 其他(行业) 1579.56万 5.69 --- --- --- ───────────────────────────────────────────────── 船舶配电系统(产品) 1.54亿 55.49 4266.59万 53.04 27.70 船舶机舱自动化系统(产品) 1.08亿 38.82 3154.74万 39.22 29.28 航天自动化系统(产品) 1008.14万 3.63 283.85万 3.53 28.16 其他业务收入(产品) 571.41万 2.06 338.79万 4.21 59.29 ───────────────────────────────────────────────── 内销(地区) 2.78亿 100.00 8043.97万 100.00 28.98 ───────────────────────────────────────────────── 直销(销售模式) 2.78亿 100.00 8043.97万 100.00 28.98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船舶配电系统(产品) 8429.50万 67.93 --- --- --- 船舶机舱自动化系统(产品) 3768.36万 30.37 --- --- --- 房屋及设备出租收入(产品) 114.60万 0.92 --- --- --- 材料及备件销售(产品) 89.68万 0.72 --- --- --- 其他(产品) 6.79万 0.05 --- --- ---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船舶配套设备制造(行业) 1.96亿 100.00 6736.18万 100.00 34.34 ───────────────────────────────────────────────── 船舶配电系统(产品) 9393.79万 47.89 2411.44万 35.80 25.67 船舶机舱自动化系统(产品) 9387.10万 47.85 3757.05万 55.77 40.02 其他业务收入(产品) 835.62万 4.26 567.69万 8.43 67.94 ───────────────────────────────────────────────── 内销(地区) 1.96亿 100.00 6736.18万 100.00 34.34 ───────────────────────────────────────────────── 直销(销售模式) 1.96亿 100.00 6736.18万 100.00 34.34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船舶配电系统(产品) 4505.59万 55.13 1156.31万 40.14 25.66 船舶机舱自动化系统(产品) 3234.55万 39.58 1512.89万 52.52 46.77 其他业务收入(产品) 431.81万 5.28 211.60万 7.35 49.00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1.15亿元,占营业收入的41.34%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客户1 │ 6100.50│ 21.98│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 │ 2519.54│ 9.08│ │客户9 │ 1199.25│ 4.32│ │客户10 │ 832.39│ 3.00│ │客户11 │ 823.01│ 2.97│ │合计 │ 11474.70│ 41.34│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0.37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4.07%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众业达供应链管理(苏州)有限公司 │ 984.27│ 6.43│ │江苏金奕达铜业股份有限公司 │ 947.07│ 6.19│ │苏州佰仕特电气有限公司 │ 654.70│ 4.28│ │南通源腾机电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 640.20│ 4.18│ │石家庄市众业达电气自动化有限公司 │ 456.69│ 2.98│ │合计 │ 3682.93│ 24.07│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作为船舶电气与自动化系统专业供应商,是专门从事船舶及海洋工程电气、自动化系统及其系统集 成的研发、生产、销售及综合技术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主要产品包括:船舶配电系统及船舶机舱自动 化系统等。船舶电气与自动化行业的上游行业包括电子元器件、电机、继电器、断路器及船用配电装置中的 零部件和关键部件加工业;下游行业主要为造船业、航运业、海洋石油勘探业、拥有监管船舶的政府部门及 海军等。 本公司下游主要为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因此直接受该行业周期性变化影响。其中,民用船舶制 造业中商用运输船主要受世界贸易发展形势、航运市场周期性波动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等因素影响,下游配 套行业亦随之呈现明显的周期性特征。而民用船舶制造业中的公务船、海工船则主要受国家海洋战略影响, 与国民经济周期性变化相关度不大。军用舰船则与国家国防政策和预算以及国际海洋关系紧密相关,与国民 经济周期性变化的相关度较小。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则主要受全球能源价格波动尤其是石油价格波动影响。 (一)报告期内船舶工业总体运行情况 2024年,中国船舶工业延续高质量发展态势,在核心运营指标、国际竞争地位及产业结构升级等方面均 取得突破性进展。2024年,全国造船完工量4818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3.8%;新接订单量11305万载重吨,同 比增长58.8%;截至12月底,手持订单量2087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49.7%。由上述数据可以看出,船舶行业 已突破周期性调整拐点,进入快速上升通道,未来可期。 2024年,船舶工业经济运行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我国船企国际竞争力持续领跑 根据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统计(CANSI),2024年,我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以载 重吨计分别占全球总量的55.7%、74.1%和63.1%,2024年我国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均创我国造船史的最 好水平,三项指标已连续15年保持全球首位。 2.船舶行业景气度较高 2024年造船行业景气度处于本轮周期开始以来最高。分船型看,2024年集装箱船新接订单受红海改道影 响大幅高增,油轮、集装箱紧接其后。从量上看,集装箱、散货船、油船、LNG船新接订单景气度分别处于 历史分位的96%、68%、92%、96%(以DWT计)。2024年全球新船价格指数、二手船价格指数保持较强劲的增 长势头,新船价格指数趋近历史高点,单船成交均价远超历史峰值。2024年12月底,克拉克森新船价格指数 升至189.16点,较年初增长4.9%,较2008年的历史峰值差距不足2%。若以合同金额计算,单船均价(1000总 吨及以上)达8447.6万美元,较2008年5085.4万美元增长66.1%,比2022年创下的前高值6621.2万美元超出27 .6%,远高于过去10年5062.3万美元的平均水平。 3.高端化转型取得新进展 2024年,我国船企抓住市场回升机遇,巩固散货船优势地位,共承接散货船3219万载重吨,占全球总量 的76.4%。集装箱船订单实现超越,共承接集装箱船2738万载重吨,占全球总量的60.9%,其中,15000标准 箱(TEU)及以上超大型集装箱船69艘,占全球份额49.6%。在高端船型细分市场上持续发力,承接化学品船 、汽车运输船、海工辅助船和多用途船订单按载重吨计分别占全球总量的72.7%、76.6%、64.7%和63.3%。此 外,新接订单中,我国在高端船型的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万箱以上集装箱船占到全球市场的43.9%。 4.智能化和绿色化成主流趋势 2024年,我国船企巩固优势船型地位,抓住细分市场轮动机遇,新船订单结构不断优化。在全球18种主 要船型中,我国有14种船型新接订单位居全球首位。LNG、甲醇动力等绿色船舶订单快速增长,氨燃料预留 、氢燃料电池等零碳船舶订单取得突破,新接绿色船舶订单国际市场份额达到78.5%,实现了对主流船型的 全覆盖。全球最大700箱纯电动力集装箱船、全球最大5400马力纯电拖轮、国内首艘500千瓦氢燃料电池动力 船等研制完成并投入使用。 (二)面临的主要问题 1.安全生产管理压力 船舶行业安全生产形势整体向好,但局部地区和部分企业仍存在一些问题和隐患。随生产任务激增,工 人加班与交叉作业增多,疲劳作业及安全风险显著加剧,尤其在油漆喷涂、动火、高空、密闭空间及吊装等 关键环节隐患突出。同时,随着行业发展,新员工数量攀升,其经验不足、安全意识薄弱、风险辨识能力低 ,叠加企业安全培训滞后等问题亟待解决。 2.履约交付能力挑战 船舶行业整体手持订单同比持续攀升,产能负荷处于高位运行,交付压力不断增加。同时,随着超大型 集装箱船、汽车运输船、双燃料船舶等高端船型的批量建造,船舶企业生产运营复杂度显著提升,对船舶企 业在生产调度、供应链保障及市场接单等方面的综合运营能力提出更严苛挑战。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公司主营业务情况 公司致力于创建受社会尊敬、让员工自豪、中国最具竞争力的国际一流的海事电气、自动化产品和系统 解决方案提供商。作为船舶电气与自动化系统专业供应商,是专门从事船舶及海洋工程电气、自动化系统及 其系统集成的研发、生产、销售及综合技术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未发生改变,公 司主要产品包括:船舶配电系统、船舶机舱自动化系统及航天自动化系统等。 1.船舶配电系统 船舶配电系统主要由电源、配电装置、电网与负载四个部分组成。 其中,电源是将机械能、化学能等能源转变成电能的装置,船上常用的电源装置是柴油发电机组、蓄电 池、稳压电源、中频电源、逆变器等。配电装置是对电源和负荷进行分配、监视、测量、保护、转换、控制 的装置。配电装置主要可分为主配电板、应急配电板、分配电板(动力、照明)、充放电板等。电网是全船 电缆电线的总称。船舶负载大体可分成舱室机械、甲板机械、船舶照明、通导设备及其他用电设施。公司的 产品主要包括中压配电板、主配电板、应急配电板、岸电箱、分配电箱、组合启动屏、磁力起动器、电工试 验板、航空直流电源、逆变电源、变频器、不间断电源、充放电装置及可控直流电源模块等。 2.船舶机舱自动化系统 船舶机舱自动化系统设置的目的在于避免船员判断和操作失误,减轻船员体力消耗,提高船员反应速度 。机舱自动化系统的配置在船东订货技术规格书中有不同约定,必须满足有关船级社的规范要求,其主要系 统配置如下: (1)主推进装置自动化系统;(2)主柴油发电机及电站自动化系统;(3)应急柴油发电机自动化系 统;(4)艏侧向推进装置遥控系统;(5)舰船自动减摇鳍/减摇水舱系统;(6)探火、易燃易爆气体探测 、浸水报警、消防灭火等损害管制系统;(7)甲板机械自动化系统;(8)冷藏、空调、通风、辅锅炉或废 气热油锅炉自动化系统;(9)焚烧炉、舱底水、生活污水、油净化器等环保设备自动化系统;(10)二氧 化碳、氮气等惰性保护气体发生器系统;(11)离子膜海水制淡系统;(12)液货/干货(横向、纵向、垂 直)补给系统;(13)直升飞机支援系统;(14)燃油/滑油输送阀控系统;(15)疏水/压载阀控系统;( 16)液货阀控系统;(17)全船监测报警、打印系统;(18)冷藏集装箱控制监测系统;(19)其它辅助系 统,如传令、呼叫、时钟、监护等系统。 公司产品主要涉及机舱监测报警系统、电机集中监控装置、船舶远程状态监测管理系统、臭氧消毒保鲜 装置、驾驶室控制台、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机舱组合报警系统、舱室浸水报警装置、通用报警系统、冷库呼 叫系统、病员呼叫系统、轮机员语音呼叫系统等。 3.航天自动化系统 公司航天自动化系统产品主要涉及操作仿真训练系统、科研教学系统、半实物仿真模拟系统、地面控制 系统、数据处理系统等。 (二)公司主要经营模式: 1.销售模式 公司为船东、造船厂、船舶设计院等供应船舶配电系统、船舶机舱自动化系统,为科研院所等供应航天 自动化系统。历经30多年发展,公司已经形成了丰富的客户网络、业务渠道、合作伙伴、并树立了良好的口 碑。公司通过上述渠道可以获取大量的经营信息,并不断寻找潜在客户,向潜在客户推荐公司的产品和服务 ,努力开拓新客户。 公司销售模式为直销,不设经销商。公司的营销团队和技术团队定期走访传统客户和业务伙伴,为客户 介绍新的产品,及时了解客户的需求,并积极引导客户的需求。同时,公司的营销团队密切跟踪市场动态和 客户需求,一旦发现经营信息,营销团队和技术团队即与客户建立密切的沟通,准确了解客户意图,为客户 提供技术方案、设备选型等服务和帮助,加快将客户意图转换成订单。公司的营销团队在营销过程中,注重 发挥公司电气自动化全船打包的优势,以点带面,积极争取销售规模的最大化。公司营销人员和技术人员负 责与客户洽谈合作意向,再与客户签订技术协议后参与竞标。公司中标后与客户签订销售合同,以销定产。 2.研发模式 公司始终坚持科技创新驱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专注自主研发,并利用与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等建立 的产学研合作平台进行合作研发,包括共建机构、联合开发与项目合作等,并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研发 投入与人才引进,不断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充分挖掘技术附加值。 3.采购模式 公司实行集中采购与订单采购相结合的模式,以订单采购为主,定期进行合格供方考核,严格控制供应 商准入管理,切实保障物料的质量与到货的及时性,并不断优化采购渠道,有效控制采购成本。公司制定了 《外部供方能力评价和管理程序》、《采购管理制度》及《采购控制程序》等规章制度对采购过程实施有效 管理,因特殊原因选择名录以外的供应商,应办理审批手续后方可临时采购。公司产品为非标类产品,采取 “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原材料及零部件等物资的采购也基本采用“以产定购”的采购模式,而部分通用 型的原材料或零部件,如铜板、铜排、电线电缆、小型继电器、接线端子及门锁铰链等,会采取一定的库存 采购。 4.生产模式 公司产品以定制为主,通常按照“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主要根据客户订单要求和中标项目排程制定 生产计划,组织产品生产、软件平台开发和项目设计、施工。对于部分结构件的喷漆、电镀锌等工序则采用 外协加工方式完成。公司也积极探索由定制化转向小批量化、标准化、模块化,提高相关产品的集成度、可 复制性与推广应用程度,不断优化生产模式。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市场和行业资源优势 公司在舰船配套行业领域具备一定资源优势。公司从舰船电器配套产品起步,经过多年经营,公司与科 研院所及船厂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凭借过硬的产品质量和优质服务,在舰船配套领域赢得了较高的 市场认同和良好声誉。在民用船舶市场,公司自2005年起重点开拓海事、海监、渔政等公务船及工程船领域 ,成功开发了一批定位中高端的优质客户群,进一步巩固了市场地位。 (二)相对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 公司经过多年积累,已构建了相对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并打造了一支涵盖电气、自动化、软件、电力 电子、结构等多个领域的专业技术团队。公司坚持自主创新,产品实现了从元器件到中低压配电和自动化成 套产品,再到船舶系统集成的覆盖,广泛应用于舰艇、军辅船、公务船、海洋工程船、海洋平台和各类民用 船舶。此外,公司还与国内知名高校广泛开展产学研合作,紧跟船舶电气及自动化领域最新发展,开展相关 技术研究。 (三)船舶电气产品全链条生产能力 公司现有生产用厂房面积约62000平方米,主要设置了钣金车间、机加工车间、成套车间、开关车间、P CB车间、计算机车间、喷塑车间和UUV车间等。公司作为专业的舰船电气设备制造商,配置有行业内较为齐 全的数字化生产制造设备,从整体加工能力来看,具备生产非标及标准化电气产品的能力,也能满足部分特 殊产品的生产需求,初步具备了船舶电气产品全链条生产能力。 (四)行业领先的质量与检测体系 公司于1998年建立质量体系,并通过中国船级社ISO9002质量体系的第三方认证,于2003年通过中国新 时代公司GJB9001质量体系的第三方认证,公司生产的产品均满足相应的规范,通过“CCS”、“LK”、“DN V”、“GL”、“ABS”、“BV”、“NK”、“LR”等中外船级社的检验。公司拥有获得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 可委员会实验室认证的CNAS实验室,检测中心具备机械环境、气候环境、电磁环境、温升和防护等级等项目 的试验能力,检测对象包括专用设备和系统、船舶设备、专用设备这三大类别。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2024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在公司董事会战略引领与全体股东信任支持下,管理团队与全体员 工同心同力,以"稳中求进、创新突破"为工作主线,聚焦主业精准发力,深化创新驱动发展,优化运营提质 增效,实现经营质效稳步提升。现将本年度主要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经营业绩稳中有进,持续增强发展韧性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7551344.67元,同比增长41.49%;扣非归母净利润-31560405.49元,同 比减亏31.21%;报告期末,公司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合计达1002837284.33元,较期初增长6.58%。核心财 务指标稳健增长,资产负债结构持续优化,展现出较强的经营韧性和发展后劲。 二、纵深推进市场拓展,突破发展新兴领域 (一)全力拓展市场 2024年,公司坚持中高端市场定位和高品质产品理念,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一流的海事电气、自动化产品 和系统解决方案。公司紧扣市场脉搏,把握船舶行业景气周期,报告期内营业收入实现了较大幅度增长。积 极拓展市场渠道,与船东、船厂、船舶设计院等保持良好交流沟通,通过开展技术协同,项目前端介入率大 幅提升。深化战略合作,与多家行业龙头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加快国际布局,着眼 全球船舶行业景气周期,推进全球联保网点建设,加快推进产品市场全球化建设。 (二)发展新兴领域 2024年,基于公司多年积累的技术能力,公司产品在非舰船领域取得了较大突破。能源装备领域,配套 核电项目配电和断路器产品,核电配套业务实现新突破;新能源领域,以公司断路器产品为核心的风电变流 器配套通过国内头部风电设备企业认证,2025年有望在风电领域实现应用;航空航天领域,公司组建了专业 团队开拓市场,与航天相关院所紧密合作,产品成功切入航空航天训练保障业务,2025年航空航天领域业务 预计将实现大幅增长。 三、持续构筑技术壁垒,彰显创新驱动成效 (一)完善研发体系 2024年,公司制定实施了科研发展规划,全年研发投入2309.63万元,实施重点研发项目二十余项。报 告期内,公司新增发明专利11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外观专利1项,均原始取得。截至2024年末,公司累计 拥有软件著作权116项;专利85项,包括47项发明专利(含国防)、32项实用新型专利和6项外观设计专利。 另有26项专利申请正在审查过程中。 (二)实现技术突破 在积极开拓市场的同时,公司也高度重视技术创新突破,强化技术创新攻关,不断提升企业硬实力。报 告期内,公司自主研发的LNG船用防爆电液执行器产品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新一代智能机舱系统能 耗显著降低。 (三)构建创新平台 子公司杭州海创先后通过了浙江省创新型中小企业、浙江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杭州市高新技术企业研 发中心等资质认定,完成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复审,为公司高能级科创平台建设增添助力;基于国产软硬件 的船舶机舱监测报警系统已通过浙江省首台(套)装备认定;承担的浙江省“领雁”项目通过省中期检查, 获得财政资金支持。 四、深耕细作精益管理,全面提升运营质效 (一)大力推进降本增效 为进一步提升公司产品竞争力,实施"成本倒逼"机制,围绕研产供销各个环节,打造更加匹配业务发展 的组织模式、生产管理模式、采购模式和营销模式,通过设计优化、集中采购、工艺改进等举措,有效推进 多个项目实现降本。 (二)加大应收账款回款力度 公司积极应对长账龄应收账款回款工作,成立工作专班,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回款工作,全面梳理账 面应收账款,制定催收方案,明确责任人与分管领导,加大走访频率、实地对接沟通,通过积极协商、法律 诉讼等方式,全力推进回款工作,2024年共回款2.65亿元。 (三)强化人才梯队建设 健全完善公司培训体系,推广应用师徒制培养模式,强化实战练兵,发挥成熟人才传帮带作用,让员工 在项目实战中得到历练。聚焦产业工人能力建设,成功争取到技师等级的自主评定资格并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加大内部人才挖掘力度,为想干事、能干事的人提供舞台和成长机会,着力营造发现人才、重视人才的浓 厚氛围,团队凝聚力持续加强。 五、完善风险防控体系,筑牢合规经营根基 (一)构建全面风险防控体系 建立分级风险管控机制,对发现的隐患问题实行清单化管理,逐一闭环销号。完成多项安全隐患整改, 全年安全生产零事故。 (二)强化合规治理 2024年,公司管理层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在处理业绩补偿款履约和公司股票被深交所实施 其他风险警示等事宜中,按规定做好信息披露,妥善处理保密风险、诉讼风险,向市场传递大股东发展上市 公司的决心、信心和能力。加强合同评审环节中对资金及盈利的管理,提升合同质量,加强对应收账款节点 管理,促进资金回流。修订完善内控制度,开展合规培训,全年未发生经营、稳定、合规、舆情、信披等风 险事件。 ●未来展望: (一)公司发展战略愿景 公司的愿景是成为全球领先的船舶及海事电气自动化解决方案提供商,为船舶行业提供高效、可靠、绿 色、智能的电气自动化产品和服务,成为长三角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典范企业。 围绕这一愿景,公司将以技术创新为锚,通过持续创新与技术迭代,持续加大研发力度,打造更为先进 的电气自动化产品,提升船舶智能化水平,降低能耗与运营成本,减少环境污染,推动船舶电气自动化向高 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将以客户为帆,努力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解决方案,涵盖船舶电力系统设计、 电气设备供应、自动化控制系统集成和智能管理平台开发,积极与船舶制造商、船东、船级社等产业链伙伴 深度合作,促进船舶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未来,公司希望成为国内船舶电气自动化领域的领军企业,推动船舶行业向智能化、绿色化、可持续方 向迈进,加快国际化步伐,助力全球航运业高质量发展。 (二)2025年度经营计划 1.挖存量、拓增量,全力拓展市场 公司将围绕公司战略目标,全力抢订单拓市场。持续拓展传统业务规模,紧盯国家重点发展的豪华邮轮 、LPG、LNG等船型的配套产品,逐步向油、集、散等传统船舶中端市场渗透。大力开拓新领域新业务,在航 空航天、核电风电、轨道交通等领域持续发力、争取更多订单,力争在新领域实现业绩增长、规模扩张。此 外,在新能源船领域,发挥公司多年积累的技术能力,努力形成一批专利技术成果、向市场推出一批装备产 品,助力开拓新能源船舶市场业务。 2.抓科创、释潜能,全力增强内功 加大科技研发投入,聚力突破关键技术,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通过对产品进行设计优 化、工艺提升,推动现有产品降本增效;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和产学研合作,主动深化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 所的技术合作、人才交流,释放创新潜能,逐步构建“产学研贯通、上下游一体”的科创链条,为实现技术 攻关提供支持;重点布局新能源船舶产业,持续强化动力系统技术攻关,围绕船舶三电系统,着力推进技术 创新、应用场景拓展、科技成果转化、测试验证体系完善及专业化人才培养,积极与上下游企业进行协同创 新,构建完整的产业链合作体系,为新能源船舶的推广应用提供全方位的解决方案。 3.优组织、强人才,激活发展动能 根据公司发展战略,以扁平化、高效能为目标,推进组织架构调整,缩短决策流程、提高执行效率,优 化人力资源配置,将人才选出来、用起来,配套出台薪酬、绩效等管理办法,全面激发干部职工的创业动能 ,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活力。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提供的任何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原创性等,投资者使 用前请自行予以核实,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本公司 不对因上述信息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2、本公司无法保证该项服务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 性、安全性以及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3、本公司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本公司不对投资者依 据上述信息进行投资决策所产生的收益和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应谨慎至上。

www.chaguwang.cn & ddx.gubit.cn 查股网提供数据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