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富祥药业(300497)经营分析主营业务

 

查询个股经营分析(输入股票代码):

经营分析☆ ◇300497 富祥药业 更新日期:2025-05-03◇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特色抗菌原料药及其中间体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医药制造业(行业) 9.18亿 77.94 1.32亿 115.55 14.33 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行业) 2.53亿 21.45 -2119.04万 -18.61 -8.39 CDMO(行业) 719.20万 0.61 348.34万 3.06 48.43 ───────────────────────────────────────────────── 中间体(产品) 5.94亿 50.42 6842.44万 60.10 11.52 原料药(产品) 3.03亿 25.74 5606.27万 49.25 18.49 电解液添加剂(产品) 2.53亿 21.45 -2119.04万 -18.61 -8.39 制剂类(产品) 1604.18万 1.36 758.88万 6.67 47.31 CDMO(产品) 719.20万 0.61 348.34万 3.06 48.43 其他(产品) 489.87万 0.42 -52.65万 -0.46 -10.75 ───────────────────────────────────────────────── 国内销售(地区) 8.12亿 68.90 5322.84万 46.76 6.56 国外销售(地区) 3.66亿 31.10 6061.40万 53.24 16.55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中间体(产品) 3.87亿 56.70 4055.50万 57.16 10.48 原料药(产品) 1.70亿 24.87 4029.38万 56.80 23.74 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产品) 1.12亿 16.47 -1436.26万 -20.24 -12.78 制剂(产品) 808.13万 1.18 358.09万 5.05 44.31 其他业务收入(产品) 270.50万 0.40 -42.89万 -0.60 -15.85 CDMO(产品) 260.11万 0.38 130.60万 1.84 50.21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医药制造业(行业) 13.21亿 82.08 1.84亿 107.72 13.95 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行业) 2.75亿 17.09 -1913.43万 -11.19 -6.96 CDMO(行业) 1331.84万 0.83 592.87万 3.47 44.52 ───────────────────────────────────────────────── 中间体(产品) 8.89亿 55.23 9903.47万 57.90 11.14 原料药(产品) 3.95亿 24.54 7004.35万 40.95 17.73 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产品) 2.75亿 17.09 -1913.43万 -11.19 -6.96 制剂类(产品) 2473.38万 1.54 1669.13万 9.76 67.48 CDMO(产品) 1331.84万 0.83 592.87万 3.47 44.52 其他(产品) 1252.70万 0.78 -151.13万 -0.88 -12.06 ───────────────────────────────────────────────── 国内销售(地区) 9.51亿 59.09 6745.34万 39.43 7.09 国外销售(地区) 6.59亿 40.91 1.04亿 60.57 15.73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中间体(产品) 4.73亿 55.30 5203.81万 62.76 11.00 原料药(产品) 2.07亿 24.15 2716.50万 32.76 13.15 电解液添加剂(产品) 1.38亿 16.09 -1073.06万 -12.94 -7.79 制剂(产品) 1628.48万 1.90 1174.71万 14.17 72.14 其他业务收入(产品) 1029.29万 1.20 -92.21万 -1.11 -8.96 CDMO(产品) 887.77万 1.04 388.12万 4.68 43.72 其他(产品) 264.86万 0.31 -25.66万 -0.31 -9.69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5.0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43.18%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13556.29│ 11.51│ │第二名 │ 12106.60│ 10.28│ │第三名 │ 9447.34│ 8.02│ │第四名 │ 8708.61│ 7.39│ │第五名 │ 7036.42│ 5.97│ │合计 │ 50855.26│ 43.18│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4.08亿元,占总采购额的50.55%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16416.24│ 20.34│ │第二名 │ 15513.26│ 19.22│ │第三名 │ 4043.73│ 5.01│ │第四名 │ 2490.79│ 3.09│ │第五名 │ 2342.41│ 2.90│ │合计 │ 40806.44│ 50.55│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2024年,面对深刻变革与不确定性交织的外部环境,公司所处行业市场竞争加剧。公司管理层以战略定 力锚定发展航向,系统性推进三大业务板块协同发展,以精细化运营深度挖掘利润空间,多措并举强化竞争 优势,为穿越周期性挑战、迈向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公司始终秉持长期主义发展观,在深耕存量市场的同时,以前瞻性布局持续培育增量空间,为可持续高 质量发展锻造核心引擎。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7784.66万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27210.06 万元。 (一)主要业务经营情况 1、医药制造(原料药、中间体)业务 报告期内,医药市场环境复杂严峻、市场竞争激烈,公司4-AA等产品价格处于低位,使得医药制造业务 销售收入同比有所下降;同时医药部分产品主要原材料6-APA等价格持续处于高位,挤压了公司利润空间。2 024年度,医药制造业务实现销售收入91800.92万元,占公司营业收入比重77.94%。 公司深耕医药制造业务,持续优化生产工艺,努力降低产品生产成本;同时根据产品产业链延展,不断 开拓新产品。报告期内,公司子公司祥太科学三氮唑新工艺他唑巴坦原料药产量和单批收率持续攀升,并实 现了从传统非无菌原料药到无菌原料药的跨越,无菌他唑巴坦钠取得市场准入资质后实现连续量产,且下游 客户新增合格供应商工作推进顺利;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羧酸系列项目顺利完成安装、调试和试生产工作, 产品质量符合要求,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实现了公司产业链的强链、补链和延链;西他沙星原料药项目更是超 额完成了年度目标产量,原料成本同比大幅下降。与此同时,公司与江西师范大学陈芬儿院士团队达成合作 ,共同致力于全连续流酶法不对称工艺工业合成技术在培南系列关键中间体商业化生产中创新应用。这一革 命性技术的引入,将不仅大幅提升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和效率,更能将培南产品关键中间体的生产成本预计降 低15%-20%,有力提升公司培南产品市场竞争力。 此外,公司产品下游新药不断获批上市,如2024年5月,国家药监局批准一类创新药注射用舒巴坦钠-注 射用度洛巴坦钠上市;2024年12月,国家药监局批准注射用亚胺西瑞(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瑞来巴坦)上市 ;2025年2月,国家药监局批准新药注射用头孢洛生-他唑巴坦钠上市,这将有力带动上游原料药及中间体产 品的市场需求,为公司未来的增长打开了新的空间。 2、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业务 2024年,公司新能源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业务实现销售收入25264.54万元,占公司营业收入比重21.45% 。新能源锂电池材料产业链在行业底部区间持续运行,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价格下滑,使得公司锂电池电解 液添加剂产品出货量虽然实现新高,达6525吨,同比增长28%,但销售收入同比下滑。 面对行业挑战,公司积极开拓市场,提高产能利用率,加强重点客户和国际市场的开发和维护。报告期 内,公司子公司富祥科技成功通过欧盟REACH认证,代表富祥科技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VC产品符合欧盟法规 标准,可以在欧盟境内自由销售,拓展了海外高质量规范市场;同时,VC产品也通过了IATF16949国际汽车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标志着富祥科技从产品研发、采购、生产、检验等各方面都满足汽车行业对供应链所设 定的严苛质量要求,获取了汽车供应领域的“通行证”。 3、合成生物领域微生物蛋白业务 在政策层面,2024年8月,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落实大食物观相关工作。会 议指出,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 举措。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践行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意见》。公司建设的年产2万 吨微生物蛋白项目,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符合国家重大战略目标,旨在提升粮食资源安全保障能力, 实现在合成生物领域的高水平科技的自强自立,属于国家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范畴,获得了有关部门的政 策和资金支持。 在核心菌株方面,公司开发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生产菌株——短柄镰刀菌,并已向包括中国 在内的9个国家和地区申请专利,并已取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的发明专利。 在技术创新方面,公司“短柄镰刀菌发酵生产微生物蛋白关键技术及工业化应用”项目通过中国轻工业 联合会的鉴定,鉴定意见认为“短柄镰刀菌发酵生产微生物蛋白关键技术及工业化应用”项目整体技术达到 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微生物生产高质量蛋白菌种选育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荣获2024年中国食品科技十 大进展。 在行业地位及市场拓展方面,公司是国内微生物蛋白行业的先行者、领跑者。2024年5月18日,公司承 办了首届全国微生物蛋白技术创新及产业发展大会。大会上,由数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清平、陈坚、谢明 勇)、专家、学者及分析师等专业人士进行蛋白相关专题报告,公司代表也在大会上报告了富祥微生物蛋白 产业发展进程,提升了公司在微生物蛋白行业的影响力;会上公司还与香港绿客盟有限公司、马来西亚Ulti meat等微生物蛋白食品饮料应用领域的产业合作伙伴代表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除此之外,公司作为国内微生 物蛋白先行者,已收到国内外多家大型综合食品企业、健康新饮食领军企业、特殊需求单位等送样邀请,公 司正配合下游合作伙伴共同推进微生物蛋白原料在国内外食品应用领域的产品研发与市场推广,积极促进微 生物蛋白产业发展,并为公司未来业绩增长赋能。在质量方面,公司高度重视质量体系管理,严格控制产品 质量,积极做好产品相关注册申报、认证等工作。目前公司未冉蛋白已通过国际清真食品(HALAL)认证和 犹太洁食(KOSHER)认证,以及国际食品安全管理体系(ISO22000)、全球权威食品安全管理体系(HACCP )、英国零售商协会食品技术标准(BRC)和安全优质食品(SQF)四大食品安全体系认证。同时,公司未冉 蛋白已通过美国SELF-GRAS认证,并已递交国内新食品原料注册认证,取得国家卫健委出具的新食品原料注 册受理通知。 (二)其他经营情况 1、坚持创新驱动,获得政府及行业认可 根据江西省工信厅发布的《关于江西省第六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复 核通过企业名单的公示》,公司入选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体现出有关政府部门对公司在医药 抗感染细分领域的核心竞争力、研发创新能力、未来发展前景等方面的充分认可及高度肯定。另外,根据中 国医药健康信息平台——米内网发起主办的“中国医药工业百强系列榜单”,公司再次荣登2023年度“中国 化药企业TOP100排行榜”,公司创新驱动力及专业推广力持续获得医药行业认可。 2、省级化工园区认定,推动公司子公司高质量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子公司富祥科技、富祥生物以及公司参股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江西凌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所在的景德镇陶瓷工业园区鱼山医药产业园被认定为江西省化工园区,作为园区的核心企业集群,公司依托 省级化工园区的载体优势不断推进各项目建设,打造锂电新材料、微生物蛋白重要生产基地和生物医药创新 发展高地。 3、积极实施增持计划,彰显未来业务发展信心 公司管理层基于对公司业务未来发展的信心和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同时为提振投资者信心,维护股东 特别是中小股东的利益,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副董事长及全体高级管理人员集体发布增持 计划,上述人员累计增持280.06万股,累计增持金额2872.98万元,增持计划已按时完成。 4、合理、谨慎计提资产减值,新业务持续拓展费用增加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及公司会计政策等相关规定,基于谨慎性原则,公司根据存货跌价测试结果及长期资 产减值测试结果,对部分存货及长期资产计提了减值准备,合计金额15672.05万元;同时,近年来公司大力 拓展新能源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业务和微生物蛋白等新业务,相关固定资产折旧导致成本增加,同比增加金 额1194.81万元。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1、医药制造业 医药行业被称为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未来发展的总体趋势非常明确,医疗保障覆盖面及保障力度不断 加大、人口老龄化、城市化、健康意识的增强以及慢病患病率的不断扩大促使医药需求持续增长。当前,全 球原料药市场规模稳步增长,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的数据,2022年全球原料药市场规模为2040亿美元,近6 年复合增长率为6%。原料药是我国医药行业的基础,近年来国家原料药发展政策出台、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常 态化推进等多因素推动原料药行业高质量发展。 公司产品属于抗生素领域。抗生素产品和市场相对成熟,行业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2022年我国抗生素 市场规模达到1945亿元,行业整体增速保持在4%以上。?-内酰胺类抗生素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碳青 霉烯类等大类,是应用时间最长,范围最广泛的抗生素。随着致病菌与某种抗菌药物多次接触后,致病菌对 该种药物的敏感性下降甚至消失,致使该药物对致病菌的药效降低甚至出现无效情形。β-内酰胺类抗菌药 物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联合组成复方制剂是解决耐药性的有效方法和重要途径。在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 制剂中,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和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的应用较为广泛,根据米内网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 公立医疗机构终端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注射剂销售额超过70亿元,头孢哌酮舒巴坦注射剂销售额保持稳步增长 ,2023年首度突破90亿元,同比增长13.39%。且相关新型复方制剂如注射用头孢洛生他唑巴坦钠他唑巴坦、 注射用舒巴坦钠度洛巴坦钠、注射用亚胺西瑞(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瑞来巴坦)等也不断在推出,市场不断 扩容。全球培南制剂相关市场规模巨大,并仍保持着可观增长。目前全球已有美罗培南、法罗培南、厄他培 南等多个培南类抗生素上市,根据米内网中国公立医疗机构药品终端数据显示,注射用美罗培南2022年销售 额超过68亿元,同比增长9.52%。 此外,CDMO市场空间大,成长性好。创新研发的热潮下,医药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制药产业链中的分 工逐渐专业化、精细化、定制化。根据Frost&Sullivan(沙利文咨询)预测,2017-2022年全球医药CDMO市 场规模从394亿美元增加至749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3.7%,预计到2030年全球医药CDMO市场规模将达 到2310亿美元。 2、锂离子电池产业链相关业务 电解液产业链上游为溶质、溶剂、添加剂等化工原材料;中游为电解液制备,通过不同的配比和添加剂 使电解液拥有不同的特性及功能;下游为电池领域,包括动力电池、储能电池、消费电池等。根据中国汽车 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销量为791.3GWh,同比增长28.4%;根据高工产 研储能研究所(GGII)调研统计,2024年上半年中国储能锂电池出货量116GWh,同比增长41%,预计2024年全 年储能锂电池出货量超240GWh。虽然现阶段因参与者和资本大量涌入,电解液添加剂行业竞争激烈,但动力 电池、储能电池等下游领域出货量保持持续增长,长期将拉动上游电解液添加剂的市场需求。 近年来,传统畜牧业产生的温室气体占据全球15%,已超过地球所有交通工具排放量之和,全球每年耕 地荒漠化中有30%因畜牧业所致,畜牧业每分钟消耗全球约7个足球场大小的森林植被。人口规模激增带来的 肉类需求持续上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自然生态平衡,因此,发掘更多的“食品新能源”成为迫切的需求。 另一方面,蛋白质的充足供给问题也将成为一大难题,GoodFoodInstitute(优质食品研究所)曾指出,如 果没有替代蛋白,到2050年地球将无法养活全球近100亿人口。亚洲研究参与组织的研究报告指出,新蛋白 将在亚洲国家应对气候危机中发挥关键作用。 因此,近年来我国出台多项政策支持人造蛋白行业发展。2022年习主席在参加政协农业界、社会福利和 社会保障界委员联组会时讲到“要树立大食物观”,要向耕地草原森林海洋、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 蛋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指出包括合成生物学在内的生物 经济是未来公司经济转型的新动力,并提出了探索研发“人造蛋白”等新型食品,实现食品工业迭代升级, 降低传统养殖业带来的环境资源压力。2023年9月27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上海市加快合成生物 创新策源打造高端生物制造产业集群行动方案(2023-2025年)》,明确提出在消费品领域,重点发展人造 肉、特医食品和保健食品等细分赛道。2024年8月,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落实大 食物观相关工作。会议指出,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举措。2024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践行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 意见》。2025年4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明确提 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并强调“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全方 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发展生物科技、生物产业,壮大食用菌产业,推进合成生物产业化”等核心 任务。 替代蛋白根据制造原料来源可分成四大品类:植物蛋白、微生物蛋白、昆虫蛋白和细胞蛋白。根据BCG (波士顿咨询)和BlueHorizon首次联合发布研究报告,指出消费者推动了植物、微生物和动物细胞替代蛋 白的空前增长,到2035年,替代肉类、鸡蛋、乳制品和海鲜产品的市场将达到至少2900亿美元,其中,微生 物发酵蛋白将达到22%的市场占有率。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公司主营业务及行业地位、主要产品及其用途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业务为从事抗感染药物原料药、中间体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在技术同源的基础上 ,拓展化学合成与生物合成的应用领域,大力发展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业务和拓展合成生物学微生物蛋白业 务。主要业务和经营模式未发生变化。 1、医药制造业 (1)β-内酰胺酶抑制剂 β-内酰胺类酶抑制剂主要用于与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制成复方制剂,从而解决致病菌对该类抗菌药物 的耐药性问题。目前主流的复方制剂主要由舒巴坦、他唑巴坦和β-内酰胺类抗生素组合形成。 舒巴坦系列:产品主要包括舒巴坦、托西酸舒他西林等。公司是国内舒巴坦领域唯一通过国际市场认证 的供应商,产品质量保障和成本控制能力居于业内前列。舒巴坦可组成的复方制剂包括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 、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阿莫西林钠舒巴坦钠、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等。 他唑巴坦系列:产品主要包括他唑巴坦、他唑巴坦二苯甲酯、青霉烷亚砜酸二苯甲酯等,目前公司三氮 唑新工艺他唑巴坦和他唑巴坦钠也已获批上市。公司是他唑巴坦全球主要供应商之一。他唑巴坦可组成的复 方制剂包括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头孢他啶他唑巴坦钠等。 (2)碳青霉烯类(培南系列)药物 碳青霉烯抗菌药物,也称培南类抗菌药物,属于非典型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在数百种β-内酰胺中, 培南类药物具有最广谱的活性以及对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细菌的最大效力,通过与青霉素结合蛋白结合 来杀死细菌,从而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当感染患者病情严重或被怀疑携带耐药菌时,它们通常被用作“ 最后一道防线”或“万不得已的抗生素”。公司是国内为数不多的从起始原料到下游原料药全产业链布局的 碳青霉烯类培南系列产品生产商,拥有起始物料4AA、A9、美罗培南母核、培南侧链等产能。并正在通过项 目建设,将延伸至下游更高附加值的美罗培南原料药,在碳青霉烯抗菌药物领域实现从起始原料到下游原料 药全产业链布局。 (3)抗病毒药物中间体 公司抗病毒中间体产品包括洛韦系列和那韦系列。洛韦系列产品主要包括鸟嘌呤、双乙酰鸟嘌呤、双乙 酰阿昔洛韦等洛韦类药物高级中间体;那韦系列产品包括氯酮、氯醇、2R-环氧化物等。 2、锂离子电池产业链相关业务 公司生产的锂离子电池材料主要为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添加剂,包括碳酸亚乙烯酯(VC)和氟代碳酸乙烯 酯(FEC)等,产品广泛应用于锂离子动力电池、储能电池、消费电池等领域。VC是一种锂电池电解液核心 成膜助剂,是锂电池电解液中的核心添加剂,能够在锂电池初次放电中在负极表面发生电化学反应形成固体 电解质界面膜(SEI膜),能有效抑制溶剂分子嵌入,从而避免引发电极材料溶剂化学反应并造成电池循环 等性能下降。FEC是一种为高倍率动力型锂离子电池用电解液定向开发的核心添加剂,是实现锂电池高安全 性、高倍率的主要保证,能增强电极材料的稳定性。VC和FEC由于成熟的工艺、明确且可靠的成膜性能,且 价格适中,因而成为目前电解液中使用量最大的两种添加剂。公司对于电解液添加剂产品涉及的卤化等化学 反应、物料分离、产品提纯等工艺环节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同时具有多个生产基地,能够联合运作。目前 ,公司正在进行锂电池电解液产业链横纵向布局,致力于打造锂电池电解液原料一站式供应平台。一方面不 断扩展电解液添加剂品种,现已构建从EC—CEC—VC/FEC产品链以及相关副产物循环利用体系。公司在子公 司富祥(山东)和富祥科技分别投资建设了“年产6000t锂电池添加剂项目”和“年产10000吨VC和2000吨FE C项目”。报告期内,公司已形成年产8000吨VC产品及3700吨FEC产品的产能。另一方面,公司开始拓展电解 液溶质产品,基于双氟磺酰亚胺锂产品高导电率、高化学稳定性、高热稳定性的优点,且更契合未来高性能 、宽温度和高安全的锂电池发展方向,公司计划投资建设年产2万吨硫酰氟和1万吨双氟磺酰亚胺锂项目。 3、微生物蛋白业务 公司主要从事替代蛋白中的微生物蛋白业务,根据菌体蛋白的种类又可以分为酵母蛋白、微藻蛋白和丝 状真菌蛋白。公司微生物蛋白属于丝状真菌蛋白,其生产过程效率高、可持续、不添加抗生素。公司产品具 备高蛋白质、高膳食纤维、低糖、低脂肪、零胆固醇等特点,氨基酸组成与人体需求接近,可以广泛应用于 “人造肉”、蛋白饮品、休闲食品、保健品、宠物食品等领域。公司微生物蛋白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 有利于实现中国合成生物领域自强自立,因符合国家重要战略方向,属于国家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范畴, 获得了有关部门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公司采用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将微生物蛋白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液通过酶转化技术生产符合国家 标准要求的氨基酸水溶肥,不仅实现了资源的综合利用与清洁生产,同时又能有效提升经济效益。氨基酸水 溶肥含有植物生长所需的17种氨基酸,其中谷氨酸等尤为丰富,此外还含有丰富的小肽、核酸、有机酸等营 养物质,对植物的生长、生理代谢有明显的促进效果,尤其在促进生根、光合作用、增加叶绿素、提高作物 抗逆能力等方面表现优异。 公司是国内首家实现丝状真菌蛋白吨级产业化的企业,目前已有产能1200吨/年。公司将根据市场需求 和未来产业发展趋势,公司正在建设年产20万吨微生物蛋白及资源综合利用项目(一期),项目建成后,将 形成年产2万吨微生物蛋白和5万吨氨基酸水溶肥的产品规模。 (二)主要经营模式 1、医药制造业 (1)销售模式 公司产品销售主要采用以直销为主的方式。公司设立专门的销售部门及销售子公司负责主要产品的对外 销售,通过参加世界制药原料展(CPHI)等专业展会、积极走访潜在用户、通过互联网电子商务等方式获取 客户。当客户向公司进行采购时,销售业务人员首先与客户沟通产品质量要求、交货期限要求等需求,随后 与质量部门、生产部门进行协调,如确认可如期交货,便与客户签订销售合同,积极备货完成销售。 (2)生产模式 公司主要产品生产采用“以销定产”为主的原则。公司每年12月根据以往销售情况及对下年市场形势的 预测,编制下一年度生产计划,并将生产任务分解至各月;实际执行时,公司会以生产计划为基础,结合在 手订单和预计销售情况制定月度生产计划、组织生产。在生产过程中,公司严格执行质量GMP和安全EHS管理 规范要求,建立和完善了相关生产管理、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的模式、流程,并严格实施;生产部门、质量 部门密切配合,确保了产品按照批准的工艺规程,规范进行生产、贮存,保证了产品质量。 (3)采购模式 公司原材料采购主要由采购部门负责,并结合自身特点及相关管理要求,制定了《供应部岗位制度》《 供应商评价制度》《采购合同制度》《物料采购管理规程》等相关采购管理制度。 1)采购计划的制定:每年12月,公司根据当年销售情况及自身对市场需求的预测,制定下一年度的销 售计划、生产计划以及原材料采购计划。同时,公司采购部门还逐月根据次月销售计划、生产部门原材料需 求情况及原材料库存,制定月度采购计划。 2)供应商的选择与评价:公司对原材料供应商的选择、评定较为严格,已由质量、采购、生产等部门 共同制定了《合格供应商名录》并建立了供应商定期评价制度。原则上公司不向未列入名录的企业进行原料 采购。依照《供应商评价制度》,公司根据供应商产品质量水平、供货情况、采购价格、资信情况等,对《 合格供应商名录》内的供应商实行分类管理(A、B、C类),重点加强与质量良好、供货及时、价格合理的A 类优质供应商合作,对于质量差、整改不及时的C类供应商则从名录中予以剔除。对新的原料供应商,公司 则要求对方提供小样进行检测和小试试用,合格并经公司质量部门审批确认后,才可经过规定程序列入合格 供应商名录实施采购。 3)采购、验收入库与货款支付:公司主要通过询价及关键原料进行竞价方式进行原材料采购,采购部 门依据月度采购计划,在充分了解相关原材料价格走势,并向合格供应商名单中有关供应商进行询价后,选 择质优价廉的供应商进行采购。所购原材料到厂后,所有批次均需由质量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入库、发放、 使用及付款。公司对每种原料均建立了相应质量标准,货款支付方式包括银行承兑汇票、银行电汇等。 2、锂离子电池产业链相关业务 (1)销售模式 公司主要以销售、研发、品质、技术支持等部门相协同的机制,根据客户对产品的需求,组建工作小组 ,形成以销售为主导,研发和品质为保障,技术支持为支撑的销售模式,为客户提供高性价比的产品服务。 公司贴近客户需求,及时掌握客户对产品品质的反馈、产品类型的需求变动等情况,以便快速地对客户反馈 做出反应,更好地为客户提供销售与技术服务,与客户建立紧密高效的合作关系。 (2)生产模式 公司根据以销定产的生产原则,每月按照销售计划统筹规划,根据产线情况编排生产计划并提报原辅料 需求至采购部门,车间管理部按生产计划进行生产,完成计划产量,各部门紧密协调,以更为灵活调配的生 产模式来满足市场需求。 (3)采购模式 原材料采购计划主要根据销售订单和市场销售预期来制定,包括定期采购和临时采购。随着下游应用市 场的蓬勃发展和产品工艺方法的逐渐成熟,为保证生产计划如期执行并控制原材料采购成本,公司建立了标 准化采购流程。 3、微生物蛋白业务 (1)销售模式 公司采取直销的销售模式。直销模式即公司产品直接销售给终端客户,主要包括肉制品生产厂商、休闲 食品生产厂商等。 (2)生产模式

www.chaguwang.cn & ddx.gubit.cn 查股网提供数据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