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300241 瑞丰光电 更新日期:2025-05-03◇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LED封装技术的研发和LED封装产品制造、销售,提供从LED封装工艺结构设计、光学设计、驱动设计、散热
设计、LED器件封装、技术服务到标准光源模组集成的LED光源整体解决方案。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LED行业(行业) 13.58亿 87.89 3.16亿 87.83 23.26
其他行业(行业) 1.87亿 12.11 4376.01万 12.17 23.40
─────────────────────────────────────────────────
LED产品(产品) 13.58亿 87.89 3.16亿 87.83 23.26
电子纸产品(产品) 1.35亿 8.73 --- --- ---
其他(产品) 5214.04万 3.38 2967.37万 8.25 56.91
─────────────────────────────────────────────────
珠三角(地区) 6.83亿 44.22 1.05亿 29.34 15.44
中国大陆以外地区(地区) 2.93亿 18.96 1.09亿 30.43 37.36
中国大陆其他(地区) 2.86亿 18.53 9009.50万 25.06 31.48
长三角(地区) 2.83亿 18.29 5451.17万 15.16 19.29
─────────────────────────────────────────────────
直销(销售模式) 14.20亿 91.92 3.21亿 89.43 22.64
经销(销售模式) 1.25亿 8.08 --- --- ---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LED产品(产品) 6.29亿 88.95 1.58亿 90.36 25.08
电子纸产品(产品) 4898.73万 6.93 356.64万 2.04 7.28
其他业务(产品) 2913.94万 4.12 1325.72万 7.60 45.50
─────────────────────────────────────────────────
直销(销售模式) 6.20亿 87.76 --- --- ---
经销(销售模式) 5737.34万 8.12 --- --- ---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2913.94万 4.12 1325.72万 7.60 45.50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LED行业(行业) 12.22亿 88.75 2.22亿 88.83 18.16
其他行业(行业) 1.55亿 11.25 2789.94万 11.17 18.01
─────────────────────────────────────────────────
LED产品(产品) 12.22亿 88.75 2.22亿 88.83 18.16
其他(产品) 7824.95万 5.68 2669.24万 10.68 34.11
电子纸产品(产品) 7669.89万 5.57 120.70万 0.48 1.57
─────────────────────────────────────────────────
珠三角(地区) 5.44亿 39.51 3437.23万 13.76 6.32
中国大陆以外地区(地区) 2.88亿 20.88 1.01亿 40.37 35.08
长三角(地区) 2.87亿 20.85 5513.27万 22.07 19.20
中国大陆其他(地区) 2.58亿 18.76 5948.47万 23.81 23.02
─────────────────────────────────────────────────
直销(销售模式) 13.23亿 96.09 2.37亿 94.70 17.88
代销(销售模式) 5383.06万 3.91 --- --- ---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显示LED(产品) 2.85亿 41.93 2943.59万 30.79 10.34
照明LED(产品) 1.99亿 29.36 1823.16万 19.07 9.14
其他LED(产品) 1.62亿 23.86 3454.22万 36.13 21.32
其他(补充)(产品) 3290.73万 4.85 1338.36万 14.00 40.67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3.22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0.84%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客户1 │ 8065.26│ 5.22│
│客户2 │ 8026.33│ 5.20│
│客户3 │ 5859.15│ 3.79│
│客户4 │ 5566.67│ 3.60│
│客户5 │ 4679.68│ 3.03│
│合计 │ 32197.09│ 20.84│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2.51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4.95%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供应商1 │ 10858.70│ 10.80│
│供应商2 │ 3723.54│ 3.70│
│供应商3 │ 3698.39│ 3.68│
│供应商4 │ 3641.97│ 3.62│
│供应商5 │ 3164.75│ 3.15│
│合计 │ 25087.35│ 24.95│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LED被称为第四代光源,是一种能将电能转化为光能的半导体器件,其节能、环保、安全、寿命长、低
功耗等特性受到青睐,主要应用于照明、显示、背光源、装饰、汽车照明等领域,LED产业链分为衬底、外
延片、芯片制造、封装与应用五大环节,瑞丰光电目前处于LED封装和应用环节。
1、公司行业地位
公司于2002年底建立SMDLED生产线,是国内最早从事SMDLED封装的企业之一,是国内SMDLED封装领域的
先行者及LED封装领域的技术领先者。公司积极进行技术和产品创新,打造了一流的国家级LED研发中心并于
2015年获得CNAS认可,2018年12月公司被广东省科学技术厅认定为广东省LED电视背光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019年公司荣获“深圳创新企业70”强称号。公司采用“以业务流程促进业务协同”和“以数据驱动促进
业务决策”为建设理念持续扩产、对外投资合作和新产品开发等战略措施提升公司行业市场地位。优化产品
结构,围绕各项财务指标强化经营,公司行业竞争力正在继续稳步提升。
2、创新驱动产业,发展持续向好
(1)MiniLED显示加速渗透,市场空间广阔
MiniLED背光与目前主流显示技术LCD相比,可以分区调光,具备更优良的显示效果,响应速度有着数量
级的提升,屏幕可以更轻薄,并且随着功耗的大幅度降低,可以延长电池续航时间。与OLED显示屏对比,Mi
niLED在同时保持着出色显示效果和柔性下,拥有更快响应速度、更高高温可靠性,寿命长、无烧屏问题。M
iniLED直显相比小间距LED的重要特征在于去封装化,主要定位高端小间距LED商用市场,能够实现更高的分
辨率和显示效果。
受益于行业景气度及产能扩张,MiniLED产值将高速增长。根据亿渡数据,2021年中国LED产值约为7280
亿元,预计2026年将增长到9291.45亿元,预计2026年MiniLED背光模组市场空间将达到1250亿元,其中大尺
寸背光模组市场规模为900亿元,中尺寸背光模组市场规模为350亿元。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彩电
市场零售量为3086万台,零售额同比大幅增长15.7%,达到1271亿元,其中2024年中国彩电MiniLED市场销量
规模为556万台,占整体彩电市场的18.0%,销量份额对比2023年同期大幅增长15%。根据洛图科技预测,202
5年,中国市场MiniLED电视销量仍将高速增长,销量逼近800万台,渗透率超过20%。公司作为2023年中国电
子视像行业协会Mini/MicroLED显示产业分会(简称CMMA)组织制定的《MiniLED背光液晶显示器技术规范》
联合参编企业,积极参与推动MiniLED显示产业的建设和发展,填补MiniLED显示产业空白,进一步推动产业
实现良性和标准化发展。公司作为首批布局MiniLED的企业,可提供从LED封装工艺结构设计、光学设计、驱
动设计、散热设计、LED器件封装、技术服务到标准光源模组集成的LED光源整体解决方案,不断推进轻薄化
、高亮/节能以及产品物料方案的研发创新,力求在技术层面实现全面升级,打造差异化产品优势。
(2)MiniLED背光开启车载显示新战场
随着新能源与智能驾驶汽车的渗透,车载显示技术正迎来新一轮的升级与变革。大屏多形态化、高清化
、薄型化、高亮度、高对比度等成为当下车载显示技术的发展趋势。凭借亮度、可靠性等优势,MiniLED背
光有望快速渗透车载显示市场。
车载显示屏的使用环境相较于家用、商用显示环境更为复杂多变,如高低温、高湿度、强光照等,因此
可靠性和亮度是车载显示屏的核心指标。与传统LCD车载屏相比,MiniLED车载屏具有高对比度、高亮度、广
色域的优点,显示效果更好。MiniLED背光可实现对单独光源的主动控制,通过减少LED的点亮数量来降低屏
幕的功耗和发热,降低汽车功耗。相较于0LED车载屏存在亮度低、不耐高温、寿命较短等问题,MiniLED车载
屏在稳定性、亮度上具有优势,亮度最高峰值可达1000nits,动态对比度更是超越10000:1,在强光照环境
下,屏幕显示更为清晰。同时,无屏闪可有效减轻驾驶员的用眼疲劳,提供更安全的驾驶环境。MiniLED作
为唯一能与OLED相媲美的显示技术,凭借亮度高、对比度强、功耗低、柔性等显著优势,同时避免了OLED长
期存在的烧屏、亮度不足、成本高等痛点,MiniLED车载背光正逐步赢得车企青睐。
公司自2016年开始布局MiniLED技术,在MiniLED背光领域拥有硬核的研发实力和丰富的技术经验积累。
针对车载显示场景,从产品结构创新、成本优化等维度提速MiniLED车载显示“上车”。公司通过在封装结
构(超薄OD0mm设计)、光学结构和材料(KSF荧光粉技术+β-Sialon荧光粉)上创新,赋予背光模组薄型化
、轻量化、高色域、亮度均匀度更高,并结合终端客户需求对MiniLED背光技术工艺迭代、驱动设计方案整
合,推出MiniLEDCOB蓝光/白光等多种技术产品方案,通过创新COB白光技术去除QD膜片,提高光学转换率及
亮度,结合MiniLED背光超薄OD0解决方案,实现强光下画面清晰可视,满足轻薄化和高亮低耗需求的同时,
有效提高量产效率和产品良率,确保高可靠性。
(3)车用照明,聚焦盈利新赛道
2024年,全球汽车市场销量继续成长,TrendForce集邦咨询预计,2025年全球新车市场销量进一步增长
,达9060万辆,同比增长2.4%。尤其是新能源车的销售,2024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达到1629万辆,同比增长
25%。其中,中国市场占比进一步扩大至67%,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车市场。2025年新能源汽车在中国新车
市场的占比将达50%。汽车市场销售情况旺盛带来了积极的连锁效应,车灯、车用LED等需求同步增长,车灯
成为了如今整车造型中较大的亮点与卖点,市场对于汽车照明技术的需求越加庞大。
作为国内较早布局车用LED的企业,公司通过不断深耕LED技术,完善车规级LED产品布局,针对车用LED
小型化、功率化、集成化发展趋势,提供整体的解决方案,并拥有独立完善的车规生产制造和检测体系,确
保每一颗车用LED光源的一致性、稳定性和可追溯性。公司通过多年与客户良好的合作,积累了大批国内外
车用LED领域客户,早在2006年便进入韩国现代汽车体系,成为现代全球LED供应商中唯一中国厂家,于2008
年进入日本市场,和日产NISSAN联合开发成功汽车MiniLed格栅灯,于2020年在美国CES2000发布全球首家间
距0.39毫米的MiniLed方案,为车用照明提供更多应用方案。2021年公司通过法雷奥审核并成功进入供应链
体系。2022年,公司发布全球首台P0.68像素化尾灯产品并量产。目前车用LED事业部产品已可为全车照明+
车载显示系统提供解决方案。
(4)把握新型显示新机遇
电子纸产品是“双碳”目标的解决方案之一,电子纸低电量消耗的优点天然响应了国家要全面贯彻新发
展理念做好碳中和的工作。电子纸低电量消耗的优点使其可以仅在太阳能电力的供应下正常工作,DKE官网
数据显示,32寸液晶电子纸看板系统户外功耗为200W,室内功耗为50W;而相同尺寸的电子纸显示系统在户
外或室内更新画面时功耗为23.7W,而当画面不变时,功耗仅为1.3W。随着电子纸技术的成熟和全彩色技术
的进展,电子纸站牌领域将拥有更大的市场空间。
相比于需要背光模组或自发光的LCD或OLED等显示屏幕,电子纸的反射式显示方式不伤眼、无闪烁,且
可视角度几乎达到180,适合长时间阅读。这使得电子纸在替代液晶平板、电脑等设备实现线上教学、考试
等方面拥有较大的市场空间,从而改变大部分电子产品因伤眼被限制进入教育行业的现状。中国在教育信息
化中投入的经费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随着电子纸技术逐渐成熟,电子纸屏幕有望逐步扩大其在智慧教育显
示设备中的应用空间,为更多青少年减负和改善视力。目前行业在电子纸彩色化的转型会进一步加快无纸化
替代并为行业带来新的增长机遇。
公司敏锐把握新型显示机遇,在2022年组建了专业的触显团队及触显智能化工厂,深入电子纸技术的研
发与应用,不断推动产品创新与升级。目前公司触显业务包含超薄超窄外挂式触控、黑白电子纸、彩色电子
纸、全贴合功能模组等产品,产品主要应用于学习办公平板、电子纸标签、电子纸相框、电子纸广告牌等各
个领域。
3、行业政策
LED行业是我国光电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届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中,LED均作为规划中提及内容
的重要组成部分出现。近年来,我国发布和实施一系列政策与指导意见的发布,为LED行业提供了财政、技
术等多方面的支持,为企业研发与生产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促进了我国LED行业的快速发展。
2021年广东省发布的《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之中,广东省明确表示要重点支持发
展OLED、AMOLED、MicrOLED、OLED、印刷显示、量子点、柔性显示、石墨烯显示等新型显示技术。
2023年8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电子信息制造业2023—2024年稳增长行动方案》,2023至2024年计算
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平均增速5%左右,电子信息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突破24万亿
元。《方案》聚焦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服务器等领域,推动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
、新兴产业建链,促进产业链上中下游融通创新、贯通发展,全面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
2024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等六部门发布《重点用能产品设备能效先进水平、节能
水平和准入水平(2024年版)》,明确了工业设备、家用电器、照明器具等6大类43种用能产品设备能效要
求。照明产品能效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强制性标准是国家对照明产品的最低能效要求,产品
必须满足才能上市销售。未来照明产品能效标准将更加严格,推动照明产品的能效提升。
2024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科技部等七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
实施意见》,提出加快量子点显示、全息显示等研究,突破MicroLED、激光、印刷等显示技术并实现规模化
应用,实现无障碍、全柔性、3D立体等显示效果,加快在智能终端、智能网联汽车、远程连接、文化内容呈
现等场景中推广。
2024年3月21日,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等五部门印发《深圳市关于推动超高清视频显示产业集群高质
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其措施重点支持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TFT-LCD)、次毫米/微米发光二极管(Mini/M
icro-LED)、近眼显示、激光显示、超薄化透明显示等领域技术、工艺攻关、提升,零部件及产品的研发、
制造、应用等环节,超高清视频显示领域技术、工艺攻关、提升,零部件及产品的研发、制造与应用。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主要业务及模式
1、主要业务
公司是专业从事LED封装及提供相关解决方案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也是国内封装领域领军企业。报
告期内,公司的主营业务为LED封装技术的研发和LED封装产品制造、销售,提供从LED封装工艺结构设计、
光学设计、驱动设计、散热设计、LED器件封装、技术服务到标准光源模组集成的LED光源整体解决方案。作
为全球光电技术的创新型科技企业,公司以“创新科技丰富人类生活”为使命,深耕LED光源及产品解决方
案,业务覆盖LED照明、车用、触显、MiniLED显示等前沿领域,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品质、高附加值的创新
产品方案,引领行业发展。
公司业务大类主要分为LED产品及电子纸产品,LED产品包含背光LED、CHIPLED、RGBLED、MiniLED业务
。其他LED包括车用LED、红外LED,激光业务等。其中背光LED业绩占比逐年增加,照明LED则更聚焦高光效
、高显指市场,公司高光色品质LED产品的光效始终位列行业第一梯队。针对MiniLED产品,公司基于多年技
术和经验积累,逐步推出车载超薄MiniLEDCOB背光、像素化智能尾灯、动态车标、MiniLED车载氛围灯等创
新产品方案,在2024年,公司MiniLED背光产品系列成功通过AEC-Q102车规级可靠性认证,并已量产应用于
终端车型。针对触显产品业务,公司与元太、联积等行业龙头企业达成战略合作,聚焦电子纸变色膜模组与
MINILCM显控一体模组两大板块的布局方向,推动产品在教育学习机、手机消费电子、汽车、家居及外观装
饰等领域的广泛应用。目前,公司将重点在车用照明与显示、MiniLED、触显电子纸等新兴领域进行研发与
业务布局,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和持续盈利能力。
2、业务模式
(1)采购模式
公司原材料采购由供应链管理部根据公司生产计划、需求和原材料市场的变化情况,自行组织采购,主
要以如下方式进行:
定期采购:供应链管理部根据每季度的原材料需求及销售订单,基于对合格供应商交货期限、货物品质
的信任,结合价格采取每月下订单的方式采购除芯片、支架等核心原材料以外的原材料及其他小批量的原材
料,保证了公司非核心原材料的定期足量供应。
无定额/定额合同采购:供应链管理部根据每季度芯片、支架等核心原材料需求及销售订单,考虑到核
心原材料的市场供需状况,基于对合格供应商生产能力、货物品质及服务能力的信任,结合价格采取定额或
不定额的方式采购大批量的芯片、支架等核心原材料,保证了核心原材料能够适时满足生产需要。
(2)生产模式
公司主要生产SMDLED、MiniLED、红外、触控贴合、VCSEL、特种封装光源,全部用于对外销售。公司采
取以销定产、批量生产的生产模式。销售部门根据客户需求制订销售计划,制造系统根据销售计划和实际库
存情况制订生产计划和采购计划,生产部门根据生产计划组织产品生产。
(3)销售模式
公司产品的销售由销售部负责。公司的销售模式以直接销售为主,代理销售(经销)为辅。直接销售主
要面对大陆地区市场终端客户,根据客户要求提供产品,能更好地建立客户关系,更好地为客户提供相关服
务。代理销售主要针对大陆以外地区市场和小部分的大陆地区市场,公司为更有效的实现销售,通过代理商
等渠道进行分销来完成产品销售。
(二)报告期内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
公司依托研发实力,以事业部作为实施载体,大力拓展MiniLED业务,依据客户需求有序扩产,立足于L
ED封装业务,积极拓展模组业务。在业务布局上,公司着重投入MINILED背光、直显、触显、激光以及车用
业务。通过优化调整组织架构与运营管理模式,充分运用信息化、自动化手段,构建高效的智能化制造、品
质管控及研发管理体系,以此提升内部运作效率,降低运营成本。通过上述举措,公司经营业绩显著提升,
企业内在价值进一步增强。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核心竞争力未发生重大变化,也未发生因核心管理团队或关键技术人员离职、设备或技
术升级换代、特许经营权丧失等导致公司核心竞争力受到影响的情况。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一)概述
2024年公司全年营业收入为154465.51万元,较上个报告期同期增长12.17%;毛利率23.27%,较上个报告
期提升5.13个百分点;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58.45万元,较上个报告期增长168.76%。归属于母公司
股东的净利润增长的主要原因:部分产品线2024年销售额有较大的增幅,产能利用率提升,单位成本随之下
降;同时,与2023年相比,公司产品结构中较高毛利产品部的销售额占比有所提高。
在报告期内,公司LED产品实现销售收入135762.27万元,较上个报告期增长11.08%;占主营业务收入的
90.96%;本报告期LED产品毛利率23.26%,较上个报告期提升5.10个百分点。
在报告期内,公司电子纸产品实现销售收入13489.21万元,较上个报告期增长75.87%;占主营业务收入9
.04%;本报告期电子纸产品毛利率10.44%。
公司一方面对现有技术不断升级创新,积极布局新兴技术,提升产品附加值;另一方面坚持优化业务组
合、提升内部运营效率,降低公司运营成本,本报告期毛利率有了较大的提升。公司主要经营情况如下:
(1)报告期内,公司照明产品盈利水平比上个报告期有所提升,主要是公司于2023年中针对照明车间
进行了撤并整合,降低了运营成本,并优化了产品及客户结构。
(2)报告期内,公司Mini背光产品销售额较上个报告期提升57%,毛利率比上个报告期有较大提升,主
要因供应链逐步完善,且在技术与成本方面持续优化。MINILED已广泛进入电视、笔记本电脑、电竞及车载
显示等领域,市场整体呈现强劲增长势头。
(3)报告期内,车用LED销售收入较上个报告期提升44%,公司在维护存量客户的基础上,积极拓展新
客户,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4)报告期内,电子纸业务积极拓展新客户,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销售额取得较大的提升。
(二)报告期内主要事项
1、进一步提升智能制造水平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提升智能制造水平,推进生产全流程的精益化管理,以高精度的全面自动化为目标
,打造精细、柔性、智能的数字化车间,达到智能制造三级成熟度的标准,有效降低综合生产成本,切实促
进生产效率及产品良率的提升,增强产品快速交付能力。
公司高度重视人才梯队管理与发展,进一步完善选人用人机制及绩效管理体系,持续提升整体管理水平
。2024年公司向核心人员及管理层推行股票期权与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将员工个人利益与公司长远发展紧
密绑定,有效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创造力。同时,公司持续加强内控体系建设,强化内部审计监督力度
,确保公司及子公司各项内控制度得以有效落实,为公司稳健发展保驾护航。
2、深耕存量客户,积极开拓新客户
公司在LED行业深耕多年,积累了丰富的行业服务经验,能够针对客户的不同需求快速响应,为客户提
供高质量的LED光源整体解决方案。多年来公司凭借过硬的产品研发与制造能力及高品质的服务,赢得了众
多国内外客户的信任,并与之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3、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公司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同时拥有国家级实验室,公司始终将创新与品质放在首位。为持续提升
产品竞争力,公司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完善研发管理体系,积极探索行业前沿技术,开发技术创新驱动未来
发展。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达96080031.41元,占销售收入的6.22%。截至2024年底,公司拥有授权有效专
利322项,其中有效发明专利48项,实用新型专利233项,其他专利48项。公司研发团队在MiniLED背光及显
示技术开发、MicroLED封装技术开发、车载显示产品开发、智能LED车大灯产品开发、电子纸及变色膜技术
开发等领域的研发工作将持续为公司创造价值。
4、创新驱动,把握市场机遇
2024年公司成立了湖北汽车电子公司,全力布局车用LED业务,致力于提升国产车灯在全球市场的竞争
力。全力布局车用LED业务。随着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作为人车交互界面中
最为直观的感知触点,车载光应用体系已从传统的安全警示与基础照明功能,跃升为人机协同的关键媒介。
公司顺应市场需求,推出了交互屏LED解决方案,采用灯珠到模组一体化结构设计,实现“见光不见灯”的
效果,使车型设计更加突出,同时可与车载系统联动,设置像素化图案,实现个性化智能灯语显示,由内至
外赋予汽车智能交互更多潜能。
针对车用外饰照明,公司推出了ADB矩阵光源/模组、二代陶瓷大功率技术、金刚石基超大功率密度封装
新品,为汽车大灯、投影灯等提供高品质、高可靠性LED光源的产品解决方案。其中,车规级ADB模组产品基
于微米级像素间距的精细分区照明能力,可实现全路况精准光束控制;动态规避眩光的同时,为驾驶员提供
最佳照明效果,提升行车安全性。最新迭代的第二代车规级陶瓷大功率车灯技术,基于陶瓷基板+前装热压
共晶封装工艺,能够实现光色持久稳定及超强散热性能,拥有1-5芯全功率覆盖的产品矩阵,实现完美国产
替代及车规级可靠性保证,重新定义车灯品质标准。
车载氛围灯作为汽车内饰重要组成部分,公司拥有从单色到全彩的光源方案,推出的SmartRGB氛围灯采
用3535-双线控制型ICLED技术,具备RGB三路独立驱动、256灰阶、省电模式、睡眠模式等特性,助力打造汽
车品质感,为用户带来更加舒适愉悦的驾乘体验。
新能源与智能驾驶汽车的快速发展也对车载显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技术门槛高、验证周期长,成为了
国产LED光源进军汽车供应链的主要挑战。2024年一季度,公司MiniLEDCOB蓝光/白光背光系列成为业界首家
通过第三方机构AEC-Q102车规级可靠性认证的产品,进一步助力公司构建从芯片、封装、模组至应用全链条
把控的车规光源技术方案,为加速渗透车载光源市场奠定坚实基础。针对中控、仪表、HUD、悬浮显示等车
载显示场景的高可靠性需求,公司推出一系列具备高光效、高信赖性、符合AEC-Q102车规要求的MiniLED背
光产品,助力车载显示市场实现高清化、超薄化及高性能迭代升级。截至目前,公司凭借多年来的高质量标
准和创新技术,已连续取得AEC-Q102、IATF16949、VDA汽车质量管理标准等认证。
●未来展望:
(一)未来发展战略
根据市场调查机构Gartner的数据,全球半导体收入预计将在2025年增长12.6%,达到7050亿美元。随着
知名厂商搭载MiniLED显示技术的消费电子产品推出,各路厂商纷纷提速跟进,根据高工产研LED研究所预测
数据显示,2025年全球MiniLED市场规模将达到53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85%。
公司MiniLED背光系列广泛应用于大尺寸TV、中尺寸笔电、显示屏、小尺寸相机屏幕、无人机控制屏、
平板面板、车载屏幕、VR等产品上;MiniLED直显可应用于8K超清大屏以及军工航天、消费电子等各类微屏
、柔性屏需求端。公司与多家全球知名企业建立合作并有部分终端产品上市,未来公司将继续实施大客户战
略,通过创新项目的产品研发和量产,与全球领先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普及,车用照明趋势朝向个性化(Personalization)、沟通显示(CommunicationD
isplay)与驾驶辅助(DriverAssistance)的发展。作为国内较早布局车用LED的企业,公司不断完善车规级LE
D产品系列。迎合车用LED小型化、功率化、集成化发展趋势,产品通过AEC-Q102认证,可以提供全车照明+
车载显示系统全套解决方案,未来将持续聚焦和推进汽车全域智能照明与显示的创新产品应用,建立全球合
作伙伴生态,以科技创新提供高品质、高价值的创新产品方案,助力客户打造更多汽车创新项目成果,实现
合作共赢,满足更多汽车市场智能化、个性化需求。
2022年1月,工信部电子信息司提出要加强MicroLED、电子纸、硅基OLED、印刷显示等前瞻性产业布局
,为电子纸的产业发展提供了积极助力。顺应“双碳”潮流,电子纸新产品、新技术正在加速走向市场化。
根据CINNO数据显示,预计未来几年电子纸模组出货量仍将保持高速增长,2021-2025年CAGR将达到46%。根
据ePaperInsight最新预测数据显示,未来几年全球电子纸产业整机市场规模依旧保持高速增长,至2025年
全球电子纸整机市场规模将有望超110亿美元。
2025年公司将继续立足LED封装业务,积极拓展模组业务,重点投入MINILED背光、直显、触显、车用、
激光业务;通过组织机构和运营管理模式的优化调整,运用信息化、自动化,打造高效的智能化制造、品质
、研发管理能力;提升内部运作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努力提升公司经营业绩和企业内在价值。
(二)2025年度经营计划
为了更好地达成战略意图,2025年公司将从以下方面着手:
1、持续加大与国内外一线品牌的合作深度,以客户为中心,优化大客户的管理机制,战略性产品覆盖
头部客户,力求锁定中长期可观的增长空间;
2、着力打造跨部门的协同机制,促进市场、研发、销售等不同职能团队间的信息共享交流,推动多维
度的市场洞察能力建设,将市场洞察成果切实转化为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