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300044 ST赛为 更新日期:2025-09-17◇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人工智能、大数据、智慧城市、文化教育。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5-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智慧城市领域(行业) 3738.09万 59.92 2268.95万 87.06 60.70
其他领域(行业) 2410.15万 38.63 302.91万 11.62 12.57
人工智能领域(行业) 90.36万 1.45 34.21万 1.31 37.86
─────────────────────────────────────────────────
智慧城市(产品) 3738.09万 59.92 2268.95万 87.06 60.70
其他(产品) 2410.15万 38.63 302.91万 11.62 12.57
其他(补充)(产品) 90.36万 1.45 34.21万 1.31 37.86
─────────────────────────────────────────────────
华北(地区) 2240.63万 35.92 1972.04万 75.67 88.01
华中(地区) 2109.72万 33.82 443.00万 17.00 21.00
华南(地区) 1140.60万 18.28 93.89万 3.60 8.23
华东(地区) 685.29万 10.98 78.09万 3.00 11.39
西北(地区) 61.06万 0.98 18.84万 0.72 30.86
西南(地区) 1.30万 0.02 2130.39 0.01 16.45
─────────────────────────────────────────────────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智慧城市领域(行业) 8883.94万 62.00 608.23万 41.33 6.85
其他领域(行业) 5112.24万 35.68 770.53万 52.35 15.07
人工智能领域(行业) 332.08万 2.32 93.04万 6.32 28.02
─────────────────────────────────────────────────
智慧城市(产品) 8883.94万 62.00 608.23万 41.33 6.85
其他(产品) 5112.24万 35.68 770.53万 52.35 15.07
人工智能(产品) 332.08万 2.32 93.04万 6.32 28.02
─────────────────────────────────────────────────
华南(地区) 6283.57万 43.85 -165.71万 -11.26 -2.64
华北(地区) 5144.39万 35.90 4368.89万 296.84 84.93
华中(地区) 4317.14万 30.13 800.99万 54.42 18.55
西南(地区) 191.33万 1.34 -194.13万 -13.19 -101.46
西北(地区) 3.95万 0.03 1.05万 0.07 26.59
海外(地区) 1.36万 0.01 6997.90 0.05 51.43
华东(地区) -1613.47万 -11.26 -3340.00万 -226.93 207.01
─────────────────────────────────────────────────
直销(销售模式) 1.43亿 100.00 1471.80万 100.00 10.27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智慧城市领域(行业) 1.08亿 78.90 3538.89万 84.97 32.78
其他领域(行业) 2523.46万 18.44 412.48万 9.90 16.35
其他业务(行业) 309.89万 2.26 -125.89万 -3.02 -40.63
─────────────────────────────────────────────────
智慧城市(产品) 1.08亿 78.90 3538.89万 84.97 32.78
其他(产品) 2523.46万 18.44 412.48万 9.90 16.35
人工智能(产品) 364.11万 2.66 213.70万 5.13 58.69
─────────────────────────────────────────────────
华南(地区) 5739.94万 41.95 134.72万 3.23 2.35
华中(地区) 3013.11万 22.02 1051.22万 25.24 34.89
华北(地区) 2626.65万 19.20 2270.70万 54.52 86.45
华东(地区) 2148.15万 15.70 895.04万 21.49 41.67
西南(地区) 155.14万 1.13 -186.60万 -4.48 -120.28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智慧城市领域(行业) 3.01亿 67.15 9512.74万 67.90 31.61
其他领域(行业) 1.13亿 25.17 3271.34万 23.35 29.00
人工智能领域(行业) 3439.92万 7.68 1226.66万 8.76 35.66
─────────────────────────────────────────────────
智慧城市(产品) 3.01亿 67.15 9512.74万 67.90 31.61
其他(产品) 1.13亿 25.17 3271.34万 23.35 29.00
人工智能(产品) 3439.92万 7.68 1226.66万 8.76 35.66
─────────────────────────────────────────────────
华东(地区) 2.59亿 57.75 7672.09万 54.76 29.64
华南(地区) 7374.74万 16.46 789.42万 5.63 10.70
华北(地区) 6121.28万 13.66 4570.64万 32.62 74.67
华中(地区) 5199.76万 11.60 1226.07万 8.75 23.58
西南(地区) 144.08万 0.32 -253.10万 -1.81 -175.67
西北(地区) 95.41万 0.21 5.61万 0.04 5.88
─────────────────────────────────────────────────
直销(销售模式) 4.48亿 100.00 1.40亿 100.00 31.26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1.2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84.34%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单位1 │ 5936.20│ 41.43│
│单位2 │ 3994.66│ 27.88│
│单位3 │ 1186.43│ 8.28│
│单位4 │ 562.75│ 3.93│
│单位5 │ 403.67│ 2.82│
│合计 │ 12083.71│ 84.34│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0.57亿元,占总采购额的44.48%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单位1 │ 3021.19│ 23.50│
│单位2 │ 1099.23│ 8.55│
│单位3 │ 707.96│ 5.51│
│单位4 │ 459.30│ 3.57│
│单位5 │ 430.77│ 3.35│
│合计 │ 5718.45│ 44.48│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5-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1、业务概述
公司坚持人工智能的核心发展战略,全面推进相关技术与产业布局,致力于成为人工智能软硬件产品和
综合解决方案的领先提供商。以人工智能算法为核心技术支撑,公司自主研发建图、导航、定位、识别、决
策等一系列关键技术,重点聚焦机器视觉、自主导航、智能控制、数据分析等核心领域,自主研发制造适用
于不同场景的机器人和无人机硬件产品,以及图像及视频识别系统、飞行区智能安全防范系统等配套软件产
品;另一方面,公司积极将人工智能核心技术和产品赋能轨道交通、智慧城市和工业运维等传统业务场景,
自主研发了大数据分析平台、公共信息平台、地理信息共享平台以及智慧旅游、智慧社区等智能应用平台软
件,持续推进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落地。公司依托在工业自动化、软件开发和人工智能算法方面的丰富经验
和技术积累,结合对行业应用场景的深入理解和持续拓展,目前已经形成“以人工智能算法为核心、自研软
硬件产品协同创新、多场景融合赋能”的智慧城市场景业务体系,全面支撑无人机、工业机器人、轨道交通
等多个重点业务板块的发展。
2、主要产品及平台
公司围绕人工智能核心发展战略,深耕人工智能核心技术,坚持市场导向,持续推进人工智能产品的研
发与迭代,目前已形成包括无人机、机器人、智能视频分析平台为主的产品线。
2.1人工智能硬件产品
目前,赛为智能已研制开发出多款工业巡检机器人,并自主研发巡检运维平台,可以面向电力、冶金、
轨道交通等多类不同的工业应用场景,替代人工在高温高危、易燃易爆等场景中完成巡检任务,实现“机器
代人”和“无人值守”的智能化运维模式,降低人工成本,提高运维效率,保障安全生产,促进节能环保。
相关产品如下:
(1)挂轨式巡检机器人系列
变配电房/数据中心机器人GE100和GE200、隧道/管廊巡检机器人SE100和SE300、隧道/管廊消防机器人S
E400、皮带机巡检机器人SP100,挂轨式巡检机器人可应用于数据中心机房、变配电房、地下电缆隧道、地
铁隧道、城市综合管廊、输煤桥、输送系统等复杂或环境恶劣的场景。
(2)轮式巡检机器人系列
室外巡检机器人NB100、机房巡检机器人LE100和LE200、室外巡检机器人NB600,可用于变电站、升压站
、油田、化工场站、园区、车站、警用巡逻、电力机室、数据中心、工厂巡检等场景。
(3)挂轨防爆巡检机器人系列
防爆巡检机器人GB100(防爆标志:ExdbibmbIICT4Gb),可用于焦化地下室、加热炉、石化管道等高温
且存在易燃易爆气体和粉尘等安全隐患的场景。
2.2人工智能平台产品
在图像与视频分析产品方面,公司组建了人工智能算法团队,主攻深度学习、机器视觉、智能视频分析
等核心技术方向,并主导建设了广东省智能视频分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开展复杂环境下人脸识别、人
体多姿态检测、智能视频行为分析等为主要研究方向,致力于推动智能视频分析技术在作业安全保障、国家
应急体系、平安城市、平安建设、科技强警等领域的应用。
在工业运维领域,面向冶金、能源、金融及轨道交通等产业的数智化转型升级需求,围绕安全生产、节
能环保等目标,依托先进的机器视觉及视频图像分析技术和大数据平台,深入融合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构建
远程运维系统。系统通过打通机器、设备、人员、环境等信息,创新性实现机器人、设备与存量工控系统及
外部数据源的整合和统一管理,解决掉信息孤岛的痛点,构建全域协同的运维体系,完成对远程生产及设备
的实时监测、预警、诊断、优化、维护、能源管理等,实现全场景、多维度数据动态可视化,为客户提供覆
盖工业设备数据采集与分析、状态在线监测、故障预警等一体化预测性智慧运维解决方案,并延伸提供数据
分析可视性、智慧预警与决策等多种增值服务,助力工业设备智慧化转型升级、安全风险主动预防和预测性
维护,推动传统行业的智能化升级和数字化转型。
在低空安全领域,公司聚焦机场飞行区安全保障需求,在多个机场野生动物智能监测系统落地案例基础
上,拓展业务场景至跑道、净空、围界等关键区域。基于图像算法开发跑道异物监测、净空安全监测、围界
安防监控功能,进一步整合业务流程,实现与现场设备的智能联动,打造基于“云-端”互联架构的机场飞
行区智能安全防范体系,提升机场运行品质和安全绩效。系统从精准感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技术入手,
具有建设运营成本低、准确性高、漏检率低的优点,可以高效实现有据可查、有史可依的管控效果,切实提
升低空安全防范管理水平。在安全生产领域,公司开发了作业线上安全检查智能核查方法,有效整合人脸识
别算法、工单签名OCR算法、作业风险识别算法并完成部署,实现对作业人员身份、操作凭证和现场风险的
智能化核验,取得较好应用效果。基于语义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实现计划与作业文件等相关信息的数据匹
配,为督促外单位提高作业合规性提供数据支持,进一步增强现场作业风险识别能力。该技术成果具备良好
的可复制性和拓展性,可进一步推广至安全监管领域,依托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施工过程的智能监控与风险防
控,有效保障作业安全管理。
面向公共安全领域,公司开发了基于深度学习的轨道交通重点区域乘客危险动作识别及安全预警系统和
客流统计分析管理系统,通过利用计算机视觉和深度学习模型,实时监测乘客行为和车厢客流密度,识别危
险动作,并及时预警相关工作人员以降低意外事故发生的风险,并提升轨道交通系统的整体安全性和服务质
量。系统已在合肥地铁部署,总体功能和相关技术指标满足合同要求,取得较好应用效果。基于人工智能深
度学习算法,突破了高峰期乘客密度高、遮挡度高、摄像头透射效应等问题,实现了乘客目标的高精准度捕
获,客流计数和客流密度的准确分析,数据处理延时低于1秒。基于对车厢客流数据的准确、快速分析,该
系统可提供客流诱导、客流管制、紧急疏散等服务,并对运维人员的应急指挥方案制定、值班安排、列车调
度提供科学数据支撑。
2.3无人机系列产品
公司从2014年持续投入无人机产品的研发与产业化应用,深耕大载荷、长航时无人机机型,目前公司的
赛鹰无人机系列产品种类丰富,涵盖系留无人机、油电混合动力多旋翼无人机、手抛式共轴双桨微型无人机
、无人直升机等多个型号,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①矿山爆破巡检:采用5G+网联无人机助力电信5G超级
上行技术,实时监控爆破范围,及时准确疏散人员;②应急通信:赛为智能系留多旋翼无人机搭载基站等通
信设备,多次配合某部队进行应急演练,以及配合运营商进行基站应急通信测试。当灾害来临时,能够快速
建立起临时通信网络;③空中喷洒:油电混动多旋翼无人机在疫情防控方面发挥了巨大功效,消毒覆盖喷洒
面积大,效率高,续航时间长,在消杀过程中大大减少了人工作业,避免交叉感染,取得了很好的防疫效果
;④应急照明:某应急前线指挥部,赛鹰系留多旋翼无人机搭载应急探照灯,为救援现场提供长时间滞空照
明;⑤物资投送:某洪水灾害现场,赛为智能大载荷油电混动无人机、无人直升机携带应急物资,对受灾群
众进行定向精准投放;⑥电力巡检:某配电线路,赛为智能多旋翼无人机完成了线路智能精细化巡检,相较
传统人工徒步巡线,极大地提高了巡检效率,有效保证工作人员人身安全。公司无人机系列产品包括:系留
无人机和油电混合多旋翼无人机、手抛型共轴反桨微小型无人机、无人直升机等系列。
(1)系留多旋翼无人机
系留多旋翼无人机是一种通过系留电缆由地面电源供电的无人机,具备长时间滞空悬停能力,可兼容多
样化的有效载荷。公司系留无人机产品线丰富,根据载荷和升限高度可广泛应用于不同领域:赛鹰SY4KT有
效载荷6公斤,悬停高度可达100米,系统体积小、重量轻、展开撤收便捷,主要应用于应急照明、电视直播
等领域;赛鹰SY12KT系留旋翼无人机是公司自主研发制造的第四代系留悬停无人机系统,采用上下分布旋翼
设计,拥有独特的高功率机载直流电源设计技术和出色的动力冗余系统,主要应用于通信中继、边境巡逻、
安防监控等;赛鹰SY14KT系留多旋翼无人机是针对高空无人机基站应用设计的一款飞行平台,具有快速响应
、机动布局、驻空时间长、载重大等特点,有效载荷15公斤,悬停高度200米。
(2)共轴双旋翼无人机赛鹰SY125CH无人机采用共轴双旋翼技术,对旋翼气动、变距结构进行创新设计
,最大起飞重量3KG,最大续航时间40分钟,是一款适用于严苛的环境,高度智能化、隐蔽性强的微小型无
人机,整机采用模块化设计,结构紧凑,维护方便,便于携带,全自主,高精度控制,定位准确,能够实现
在手中起飞降落,可广泛应用于军事侦查、对地打击、情报运营、公共安全、航空摄影、环境监测等。
(3)大载荷油电混动多旋翼无人机
赛鹰油电混动无人机采用先进的发动机、发电机一体化动力电源技术,结合油动和电动的优势,通过油
动发电保留了燃油的高能量,而电力驱动旋翼发挥了电驱动操纵灵活的特点。赛鹰SYOL50无人机机身由碳纤
维和铝合金打造,坚固耐用,有效载荷20公斤,续航时间2小时且具有长航时、环境适应性好等特点;赛鹰S
YOL100无人机采用北斗RTK技术辅助下的高精度组合导航定位,配备两台120cc电喷汽油发动机,动力强劲,
有效载荷可达到40公斤,兼容多样化载荷。赛鹰大载荷油电混动多旋翼无人机可广泛用于军事、运输、农业
、安防和科研教育等领域。
(4)大载荷无人直升机
赛鹰无人直升机是公司自主设计研发、具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的无人机产品。赛鹰SY120H无人直升机采
用34HP水冷转子发动机,可以根据用户特殊载荷需求进行机身外形设计,有效载荷35公斤,续航时间大于2
小时;赛鹰SY450H大载重无人直升机采用共轴双层旋翼设计,起飞重量可达450公斤,有效载荷150公斤,续
航时间大于2小时,采用115马力涡轮增压发动机,可在4000m海拔高度飞行。赛鹰无人直升机可用于物流运
输、边防巡逻、应急救援等领域。
(5)基于无人机的城市救护项目
赛为智能自主研发的多旋翼无人机搭载AED设备,实现扫码触发、自动起降、精准投递AED等功能,可用
于应急救援等领域,进一步提升城市应急救护能力。
(6)面向空天和低空领域的卫星智能算法服务
随着卫星技术在各行各业等的广泛应用以及其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前沿技术的深度融合,“
卫星+”产业正不断涌现创新技术、模式与业态。卫星数据的快速轻量化处理是卫星技术高效应用的关键。
面向空天和低空领域的产业发展需求,公司基于在智慧城市、无人机等领域的应用基础,联合哈尔滨工业大
学(深圳)、深圳北航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等知名院所,围绕卫星降本提质需求,开展软件定义卫星和智能
卫星大脑新一代卫星架构及原型实现研究。基于在人工智能算法领域的研究基础,赛为智能充分考虑星上存
储资源、处理器性能和能源功耗的有限性,采用星地协同等方式完成智能算法模型在边缘端的轻量化部署,
实现卫星在轨实时处理,有效提升了卫星服务的智能化和实时性。
2.4智慧城市解决方案
公司智慧城市板块主要承接智慧城市整体运营解决方案、建筑智能化、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化、数据中心
等业务,拥有较强的智慧城市综合性软件平台设计与开发能力,并在智慧吉首PPP项目中积累了智慧城市建
设、运营经验。目前主要产品包括智慧轨道交通系列产品、数据分析平台产品等。
2.4.1轨道交通系列产品
(1)无人驾驶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
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是一个高度集成的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通过对机电设备和机电系统的集中监控
功能和协调联动,实现对地铁弱电设备的集中监控和管理功能,实现相关各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调互动
功能。系统综合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网络通信、自动控制、建筑模型、地理信息和系统集成等先进技术,
实现网络融合、数据共享、智能协同和可视化管理,有效消除信息孤岛、避免重复建设,通过大数据分析技
术为决策指挥提供业务支撑,达到节约资源、优化管理和提升服务的运营目标。此外,系统融入人工智能技
术和无人驾驶控制模式,通过技术手段不断促使地铁运营管理更加安全、高效、科学和合理。目前该产品已
经较为成熟,并应用于国内多条地铁项目中。
(2)车载乘客信息系统
轨道交通车载乘客信息系统采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一体化的技术方案,以工业级模块化设计概
念集成了车载广播对讲系统、车载信息显示系统和车载视频监控系统以及车载网络通信系统,并融入基于人
工智能技术的客流统计分析系统。系统综合运用先进成熟的网络通信技术、媒体信息处理技术、现场总线控
制技术等,在列车内实现了视频监控、媒体播放、列车广播、司机对讲和乘客对讲以及各类信息发布、客流
统计分析等功能,有效实现了不同业务系统之间的系统联动和协同工作,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可为
乘客出行提供舒适的乘车环境,为列车在正常情况和紧急情况下的运营管理提供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公
司轨道交通车载乘客信息系统产品已经服务于国内多条轨道交通项目,提升了公司在轨道交通领域的整体市
场竞争力。
(3)综合安防集成平台软件
轨道交通综合安防系统主要通过集成视频监控、门禁控制、电子围墙、求助电话、防盗报警等系统功能
,应用智能视频分析、智能设备控制手段,整体提升综合安防系统的智慧化水平,用于安全防护、访问控制
、系统调度和设备管理等。通过融合智能视频分析技术,可以实现人脸视频、客流统计、物品看管、区域警
戒、徘徊逗留、人脸识别等系统功能。
轨道交通综合安防系统平台软件基于微服务架构,采用云化部署方案,支持线网级、线路级、车站级和
终端级四级结构,广泛适应于大规模系统组网、多级别远程联网的应用环境,可以无缝集成视频监控子系统
、门禁子系统、乘客求助系统、紧急告警系统、电子围墙系统、入侵报警系统和智慧安检系统等众多子系统
,并支持与综合监控系统平台软件在中央级和车站级互联,接受综合监控系统的模式控制信息,实现与防灾
报警系统、设备环境监控等系统之间的联动。系统以地理信息应用为基础,将各自独立的子系统连接起来,
为用户提供一个统一组织、统一处理的操作管理平台,具有监视、控制和管理一体化的系统集成处理能力。
(4)赛为智能智慧运维管控平台
赛为智能智慧运维管控平台是以现有赛为智能自主研发的综合监控系统为基础,应用预防性诊断智能化
模型,构建新一代的设备综合管理智能化信息系统。本系统是城市轨道交通行业首套集“监、控、管”于一
体的智慧化运维管理系统,贯穿业务管理层和基础控制层,可与综合监控系统数据直接对接,打通管理系统
与实时生产系统的闭环管理脉络,实现“一网到底”的状态管理和故障预警。同时也是首套完整的资产一体
化全寿命周期管理云服务平台,基于“资产一体化全寿命周期”的理念,从建设阶段资产前期采购管理开始
,覆盖检修维护过程,实现设备运维管理业务全过程的监督和管控。
智慧运维平台聚焦设备运维管理核心业务,以设备管理精细化为核心,运用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系统
管理方法和工具,建立贯穿运营公司、中心、工区的三级运营平台,打造设备标准的管理维护平台。通过建
立综合高效的运维管理服务,切实解决轨道交通行业运维管理存在的核心问题,进一步建立运维管理工作经
验知识积累、分享、利用的良性自运转体系。
(5)赛为智能智慧车站可视化管理平台
赛为智能智慧车站可视化管理平台是以现有赛为智能自主研发的综合监控系统为基础,在车站管理、运
营维护、安全保障和调度指挥等应用领域持续研发和系统迭代,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
云计算)驱动轨道交通技术、经验、知识的模型化、标准化、软件化、复用化,不断优化资源配置效率,实
现业务和组织的弹性伸缩,形成可快速迭代、资源富集、多方参与、合作共赢、协同演进的工业互联网信息
新生态。
智慧车站可视化管理平台为车站日常管理提供方便快捷的操作体验,借助各类先进的智能技术摆脱以往
定时、定点、定岗的管理运作痛点,构建基于设备全息感知、系统集成联控、终端移动操控的高度自运转的
全时全景车站管理模式。采用人、机、环境、事件、外部触发高度协作的方式,实现车站运行状态全方位精
准感知、信息指令一体化主动推送、自动巡检及一键开关站等功能,可对地铁的运营管理效率、对运营安全
将会有显著的提升,并可极大的提升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提升地铁人员管理效率。
2.4.2智慧城市平台软件
赛为智能大数据分析平台基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整合各类信息平台以及各应
用系统,消除信息孤岛,实现各信息系统与公共数据的互联共享,为各类应用系统提供权威可靠的公共数据
资源服务,时空信息承载服务,数据挖掘和决策支持服务。平台支持一站式城市级数据开发、分析及应用平
台支持,包含大数据存储、计算、安全、工具和服务等大数据应用解决方案。平台简单易用,数据分析人员
能够通过平台,快速实现城市级应用、行业及企业应用的深度数据分析,发现数据规律,预测未来趋势。赛
为智能大数据分析平台包括大数据统计分析子平台,大数据挖掘分析子平台,大数据可视化配置平台等。
3.主要经营模式
3.1生产模式
公司拥有自主可控的研发、采购和销售体系,采用“外包定制”的柔性生产模式。其中,核心技术、软
件等控制系统由公司自主完成;劳动密集型、工艺简单的低附加值生产环节采用委托加工或外包定制的方式
,依托专业化工厂提升制造质量和生产效率,并有效控制成本,为客户提供包括安全生产解决方案、智慧交
通解决方案、低空安全解决方案等一系列整体解决方案,并配套提供系统部署、持续运维及技术支持等全周
期服务,实现可持续的商业化运营与价值创造。
3.1.1定制化产品研发交付为主要运作方式:
(1)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结合行业相关领域技术发展趋势的研究和预测而开展长远战略及共性技术、
核心技术、产品开发及技术支持等相关工作,项目研发过程主要包括立项、设计方案审查、样品测试、结题
评审会等环节。
(2)在物料采购方面,主要通过定制化采购和通用标准件直接采购相结合的模式,另外还包括部分原
材料的基础委外加工和采购部分劳务以应对订单季节性需求集中导致的产能不足问题等。
(3)在生产制造方面,采取模块化设计,对多个具有独立功能的模块进行组装、联调。标准化的硬件
模块直接外购,特殊部件外协或定制采购;应用软件和驱动软件根据产品功能和硬件特点自行开发。
3.2营销模式
3.2.1人工智能产品:
(1)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自主设计研发人工智能产品,并向客户直接或者通过代理商或渠道合作进行销
售;
(2)根据客户对产品技术、质量规格等要求进行设计开发,经客户验证后,进行采购、现场安装调试
、交付使用,实现向客户的直接销售。
3.2.2轨道交通产品:主要基于公开招标信息,通过投标方式获得项目。结合客户需求实时快速响应,
售前、售中、售后体系联合运行,第一时间提供满足各级客户需求的产品和服务解决方案。
3.2.3大数据平台产品:公司大数据业务主要通过投标方式获取项目,项目采取总承包、分包方式实施
,公司与客户之间签订订单,并根据客户的需求研发设计,形成运营整体解决方案。
3.2.4网络游戏:北京开心人利用自身丰富的开发经验和IP品牌优势,采取自主运营、联合运营、授权
运营、代理运营等多渠道方式进行尝试,筛选生命周期稳定、表现较好的模式进行运营。
4.公司报告期内的经营情况
4.1聚焦主营业务,持续研发创新
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聚焦人工智能与轨道交通业务领域,持续投入人工智能核心技术和轨道交通技术
的研发,稳定人才。对现有的人工智能机器人产品和综合管理系统进行研发迭代升级,优化产品成本和性能
,满足客户需求,提升产品竞争力。同时根据对客户场景的深耕,结合自己的技术优势,拓展和延伸公司的
产品系列,为客户提供各类AI赋能产品及综合解决方案。随着新技术和新产品不断应用于轨道交通建设,公
司也在进一步提升轨道交通核心技术,积极探索轨道交通的运维服务领域。
4.2加强销售力量,积极拓展销售
报告期内,公司灵活调整营销策略,积极参与各类项目的投标和市场开拓。轨道交通方面,公司在现有
业务基础上加强了城轨云的研究投入,以适应技术革新的市场环境变化;无人机方面,依托无人机研发基础
参与了城市救护项目,利用自研多旋翼无人机搭载AED设备,实现扫码触发、自动起降、精准投递AED等功能
;面向空天和低空领域的产业发展需求,公司联合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深圳北航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
等知名院所,围绕卫星降本提质需求,开展软件定义卫星和智能卫星大脑新一代卫星架构及原型实现研究。
4.3优化公司经营,降本增效
2025年,公司严格控制经营成本,压缩非经营性开支;进一步开展人员优化,提升运营效率。2025年年
初,公司进一步进行组织架构的调整,将一些行政部门进行合并,并对合并后的部门进行了编制控制和岗位
职责调整,在现有的业务体量下,鼓励一人多岗,兼职办公。同时根据公司的经营分析,梳理公司合并报表
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