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002599 盛通股份 更新日期:2025-05-03◇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出版综合服务、教育培训服务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印刷综合服务(行业) 16.75亿 81.91 1.74亿 55.48 10.38
科技教育服务(行业) 3.70亿 18.09 1.40亿 44.52 37.71
─────────────────────────────────────────────────
印刷综合服务-出版印刷(产品) 13.92亿 68.04 1.60亿 51.00 11.49
印刷综合服务-包装印刷(产品) 2.84亿 13.86 1403.37万 4.48 4.95
科技教育服务-学员服务(产品) 2.71亿 13.24 8841.47万 28.21 32.66
科技教育服务-机构服务(产品) 9934.19万 4.86 5114.30万 16.32 51.48
─────────────────────────────────────────────────
国内(地区) 20.42亿 99.83 --- --- ---
国外(地区) 353.62万 0.17 --- --- ---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印刷综合服务(行业) 8.33亿 82.43 8465.09万 57.04 10.16
科技教育服务(行业) 1.78亿 17.57 6376.39万 42.96 35.90
─────────────────────────────────────────────────
印刷综合服务-出版印刷(产品) 6.90亿 68.28 7703.19万 51.90 11.16
印刷综合服务-包装印刷(产品) 1.43亿 14.14 761.90万 5.13 5.33
科技教育服务-学员服务(产品) 1.35亿 13.40 4135.16万 27.86 30.54
科技教育服务-机构服务(产品) 4222.39万 4.18 2241.23万 15.10 53.08
─────────────────────────────────────────────────
国内(地区) 10.11亿 99.98 --- --- ---
国外(地区) 16.29万 0.02 --- --- ---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印刷综合服务(行业) 19.64亿 81.96 2.07亿 57.62 10.56
科技教育服务(行业) 4.32亿 18.04 1.53亿 42.38 35.30
─────────────────────────────────────────────────
印刷综合服务-出版印刷(产品) 16.89亿 70.50 1.94亿 53.89 11.48
科技教育服务-学员服务(产品) 3.25亿 13.55 9724.58万 27.01 29.95
印刷综合服务-包装印刷(产品) 2.75亿 11.46 1342.67万 3.73 4.89
科技教育服务-机构服务(产品) 1.08亿 4.49 5532.92万 15.37 51.43
─────────────────────────────────────────────────
国内(地区) 23.91亿 99.81 --- --- ---
国外(地区) 457.65万 0.19 --- --- ---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印刷综合服务(行业) 9.80亿 84.10 9008.16万 62.85 9.20
科技教育服务(行业) 1.85亿 15.90 5325.52万 37.15 28.77
─────────────────────────────────────────────────
印刷综合服务-书刊(产品) 8.46亿 72.60 7983.46万 55.70 9.44
科技教育服务-学员服务(产品) 1.38亿 11.84 2970.12万 20.72 21.54
印刷综合服务-包装印刷(产品) 1.34亿 11.50 1024.70万 7.15 7.65
科技教育服务-机构服务(产品) 4726.00万 4.06 2355.40万 16.43 49.84
─────────────────────────────────────────────────
国内(地区) 11.63亿 99.83 --- --- ---
国外(地区) 202.32万 0.17 --- --- ---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2.07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0.14%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客户1 │ 7037.13│ 3.44│
│客户2 │ 4069.31│ 1.99│
│客户3 │ 3320.94│ 1.62│
│客户4 │ 3239.69│ 1.58│
│客户5 │ 3073.93│ 1.50│
│合计 │ 20741.00│ 10.14│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5.34亿元,占总采购额的48.70%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供应商1 │ 22525.70│ 20.55│
│供应商2 │ 10335.69│ 9.43│
│供应商3 │ 9412.00│ 8.59│
│供应商4 │ 6377.64│ 5.82│
│供应商5 │ 4720.50│ 4.31│
│合计 │ 53371.53│ 48.70│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一)印刷综合服务行业
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的《印刷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在“十四五”期间要继续推动我国印
刷业加快“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融合化”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继续提高我国印刷业的规
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水平,尽快实现由印刷大国向印刷强国跨越的重要转变。2024年,得益于政策支持和
政府引导,印刷行业整体的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持续推进,绿色低碳转型步伐加快。2024年2月1日,国
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正式施行,涉及多项印刷行业的鼓励政策,支
持行业智能化升级和转型。2024年3月,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
印刷行业的降碳改造、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方向得到进一步明确,为印刷企业提升整体竞争力指明了方
向。
2024年,印刷行业掀起新一轮并购热潮,优势资源加速向高效企业和大企业群体集中,行业进入加速分
化的阶段,大洗牌、大调整、大变革成为行业发展新常态。在此背景下,企业通过运用个性化、绿色环保的
印刷方式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加快推进生产流程的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进而提升综合竞争力。在出
版印刷领域,大型出版社和印刷企业通过整合资源、优化产能等方式,进一步抢占市场份额。
中国包装联合会发布的《中国包装工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曾提出“十四五”期间,包装产业
发展增速略高于国民经济平均增速;至“十四五”末,年总产值突破3万亿元,占全国GDP比重达到2.5%左右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2024年预测数据,至2029年,中国包装行业销售收入将会接近1.5万亿元。同时,包
装行业的数字化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是在食品、医药、饮料、个人护理、电子消费品等快速消费品领域,
头部企业之间的创新和技术竞争更加激烈,环保材料应用、智能包装、物联网技术等技术优势日益显现,成
为推动包装企业高速增长的重要引擎。
(二)科技教育服务行业
1、行业定义
STEAM教育属于素质教育的范畴,是集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
、艺术(Arts)、数学(Mathematics)多学科融合的综合教育。少儿编程教育是STEAM教育的一个重要分支
,是计算机科学教育的主体部分,具体指的是针对3到18岁学员,基于可视化图形编程工具和基础编程语言
,构建在线编程学习平台和开源硬件平台,培养学员的计算思维、创新能力等技能的教育。
2、少儿编程教育分类
根据工具系统,少儿编程教育主要分为软件编程和硬件编程。
少儿编程教育用户学习周期相对较长,每个年龄段都对应不同的学习目标和方向。
3、发展现状
(1)中央及地方政策体系逐步完善,人工智能教育引领变革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特别是人工智能教育正日渐成为引领科技革命和赋能教育
强国的重要资源。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中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对教育的深刻影响,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和
教育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是引领这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在此背景下,中央及地方针
对人工智能教育的政策体系逐步完善,为行业提供了明确的发展方向。
2024年2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公布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名单的通知》,通过基地试点,进一步探
索人工智能教育的新理念、新模式和新方案,形成可推广的优秀案例和先进经验,推动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
深入开展。
2024年3月,教育部启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行动,推出“AI学习专栏”、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升
级、教育系统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示范、搭建数字教育国际交流平台等4项具体行动,旨在用人工智能推动
教与学融合应用,提高全民数字教育素养与技能,开发教育专用人工智能大模型,同时规范人工智能使用科
学伦理。
2024年12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通知》,探索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实施途径
,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通知指出,要构建系统化课程体系,实施常态化教学与评价。进一步完善相关
课程中人工智能教育要求,小学低年级段侧重感知和体验人工智能技术,小学高年级段和初中阶段侧重理解
和应用人工智能技术,高中阶段侧重项目创作和前沿应用。鼓励各地各校将人工智能教育纳入课后服务项目
和研学实践,推动产学研用结合,研发一批人工智能教育学习类课程和教学案例,为教学提供支持。统筹信
息科技、科学类、综合实践活动、劳动等课程和课后服务,开展一体化实施。结合人工智能技术的特点,大
力推进基于任务式、项目式、问题式学习的教学。
与此同时,各地陆续出台了不同政策,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人工智能教育越发受到重视。
河北:2021年11月,河北省教育厅印发《河北省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河北省规划》,将编程教育融
入中小学课程体系,提升学生数字技能和素养。
山东:2022年5月,发布《山东省教育信息化“十四五”规划》,开设人工智能课程,推广STEAM教育、
编程教育。
江苏:2022年1月,江苏省教育厅发布《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实验教学的实施意见》,强化实验教学
体系建设,注重加强实验教学与多学科融合教育、编程教育、创客教育、人工智能教育、社会实践等有机融
合。
哈尔滨:2023年2月,哈尔滨阿城区教育局表示要建设“全国人工智能(机器人)科教特色示范区”,
全面推进编程教育。
浙江:2024年1月,发布《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实施科学课程教学提质
工程;全面强化实验教学;深化教学评价改革;探索工程启蒙教育;提升课后服务质量。
天津:2024年1月,发布《新时代天津市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支持实施素质教育提
升行动,重点做好构建“大思政课”体系、加强科学与文化素质培养、强化体美劳教育等3个改革项目。实
施数字化战略行动。重点做好提升智慧教育应用水平、推广应用国家基础教育管理服务平台等2个改革项目
。
新疆:2020年5月,乌鲁木齐发布《关于开展人工智能编程普及活动的通知》宣布将在小学初中和高中
年级里,分步开展图形化编程和Python;2024年1月,12所新疆中小学入选教育部人工智能教育基地名单。
贵州:2024年4月,开展贵州省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实践活动,涵盖AI艺术生成、AI交互设计、AI工程
实践、AI算法挑战等活动。
陕西:2024年4月,发布《陕西省新时代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强化全面育人,加强
科学与文化素质培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实施数字化战略行动,用好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和陕西
教育扶智平台等,加强省级智慧教育平台建设,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广泛共享。
甘肃:2024年5月,举行2024年甘肃省中小学生科创实践活动,其中科创实践类包含创意制造、人工智
能、智能机器人和人工智能虚拟机器人四项。
福建:2024年6月,发布《福建省新时代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坚持五育并举,全面
发展素质教育,加强科学与人文素养培育。
广东:2024年7月,发布《广东省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7年)》,开展关
键素养提质行动,全面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大力加强并着力培养学生数字素养,推动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发
展,组织开展中小学人工智能、机器人、数据分析研究等各类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活动。加大人工智能教育
引导,针对教学、实训、竞赛等场景,完善人工智能教育课程内容,创设高效互动、资源丰富的数字化学习
环境。
湖北:2024年7月,发布《湖北省数字经济发展2024年工作要点》,提出加快人工智能应用创新突破,
优化跨模态大模型通用人工智能平台,在教育环节加快运用人工智能技术。
湖南:2024年9月,发布《湖南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深入推动“人工
智能+”,加速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智慧教育等行业领域的场景应用,每年发布一批“人工智能+”典型应用
场景,引导推动千行百业智能化转型。
陕西:2024年10月,发布《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实施方案》,鼓励大中小学校和科研院所、
高新技术企业重点围绕秦岭科普、航空航天、5G、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基因工程、物联网等,整合资源力
量,联合开发具有西安特色的科学教育课程。
北京:2024年10月,发布首份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应用指南,将建设“人工智能+教育”示范应用基地,
打造100所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标杆学校。
河南:2024年10月,发布《河南省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参与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
试行)》,要充分挖掘非学科校外培训优质课程,遴选一批优质非学科机构参与学校课后服务。
四川:2024年10月,发布《关于在普通高等学校开设人工智能通识课程的通知》,自2025年春季学期起
,各高校在本专科生中开设不少于1学分的人工智能课程,纳入通识教育课程范围,授课内容涵盖AI历史及
概述、AI应用及生态、大模型实践、人工智能伦理、机器学习基本概念等。
上海:2024年12月,发布《上海市推进实施人工智能赋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方案(2024-2026
年)》,实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课程建设行动。义务教育阶段,在小学四年级、初中七年级开设人工智能
地方课程;高中阶段,在国家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等课程实施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人工智能应用教育教学内
容;实施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发展行动;开展人工智能赋能教师能力提升和发展行动;开展学生人
工智能整体素养提升行动等。
(2)技术赋能,智能化发展加速
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深入普及给科学素质教育行业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首先,OMO模式进一
步打破了时空限制,实现了资源优化配置与教学方式创新,全方位提升了教学效率与效果。其次,AI技术和
大模型逐渐应用到课程生成、课堂教学、课后管理等多个环节,落地场景不断增加。同时,XR技术使得软硬
件结合一体化成为主流趋势,高性能的头显设备、传感器等关键部件不断升级,三维建模、实时渲染等技术
日益成熟,有效增强了学习互动性和吸引力,加速推动着科学素质教育行业的创新与变革。
(3)进校业务空间广阔
受限于师资、课程、时间安排等诸多因素,校内科学课程需要课后服务作为辅助补充,这就为优质的第
三方科学素质教育企业提供了入口,并成为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方面,企业积极开展品牌建设,打造品
牌效应,提高知名度,赢得入场资格;另一方面,通过优化课程设计、提升科学性和系统性、提高服务质量
等方式,更好地配合学校实现课程的衔接,进而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可持续发展。
(4)准入门槛提高,行业洗牌明显
2022年12月,教育部等十三部委发布《关于规范面向中小学生的非学科类校外培训的意见》,明确指出
规范非学科类培训将作为重大民生工程,教学资质、收费模式均将纳入日常规范监管,非学科教育培训机构
均需取得办学许可证,控制预收规模。2024年2月,教育部发布《校外培训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对
校外培训的主管部门、资质许可、教学教研人员、费用监管等方面作出规定。在此背景下,部分机构已经因
现金流压力导致无法正常经营或退出市场,行业洗牌趋势越发明显;部分机构尚未改变收费制度,无法有效
控制学员负债规模和交付节奏,未来可能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至此,科学素质教育的准入门槛不断提高,
同时也督促头部企业不断进行规范和提升,充分发挥竞争优势,提高综合实力。
(5)少儿编程教育市场规模发展空间巨大
根据多鲸教育研究院数据,2024年中国少儿编程市场规模接近500亿元人民币,在国家政策支持、市场
需求激增、技术创新引领及资本强力助推等多重利好因素驱动下,预计未来几年将保持高速增长态势。若未
来政策推动力度加大,参培率进一步提升,会有加速渗透的趋势。同时以信奥赛为主的科创赛事和各类测评
认证也提供了实证支持。未来十年,少儿编程有望实现普及化、学科化,形成千亿元级别以上市场。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印刷综合服务业务
公司印刷综合服务业务分为出版印刷服务和包装印刷服务。
1.1出版印刷服务业务
公司立足出版综合印刷服务行业多年,在京津冀沪四地配备八个生产基地,除了原有自有产能加工服务
外,公司还提供包括创意设计、装帧排版、产能管理、原材料供应链、图书仓配等全产业链综合解决方案。
得益于公司业内领先的生产制造能力和全产业链综合服务能力,公司积累了丰富的客户、行业资源,并成为
公司重要的业绩驱动因素。
公司通过“出版综合服务云平台”进行统一生产调度和质量监控,有效简化图书生产流程,降本增效。
同时,依托于公司成熟的印刷技术和互联网平台优势,实现实时交流、在线传输、云端存储、网络跟单等,
进而更好地满足客户规模化、个性化服务要求。平台数据还可以服务于销售预测,便于优化产能计划,实现
数字化生产。公司将充分依托已经积累的数字化生产经验,不断提升智能化生产水平,不断进行工艺优化,
全面提升服务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2024年,国家新闻出版署再次从全国十万余家印刷企业中评选出24家国家印刷示范企业,公司复审通过
;公司同时荣获北京市出版物印刷服务首都核心功能重点保障企业复审第一名、北京市出版物印刷企业高质
量发展评价分级中一级企业第一名、北京市出版印刷企业高质量发展一级企业复审连续三年第一名、环境保
护绩效评价A级企业。
报告期内,公司荣获2024中国印刷包装企业百强第12名、2024北京制造业百强第50名、北京民营企业文
化产业百强第18位、2024北京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百强第69名、2024年度北京印刷质量知名品牌企业。公司是
北京印刷协会副理事长单位,同时也是拥有国家环保部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证书的国家首批绿色印刷企业
。公司连续12年蝉联四届中国出版界的最高荣誉-中国出版政府奖之印刷复制奖。公司也获得了绿色工厂、
绿色供应链、智能制造标杆企业-智能工厂等多项认证和荣誉。
1.2包装印刷服务业务
公司包装印刷服务业务以医药产品包装、食品产品包装为主,目前食品包装业务的主要客户有卫龙食品
、思念食品、稻香村、三全食品、迈大食品等,医药包装业务的主要客户有华润医药、复星医药、赛诺菲、
齐鲁制药、扬子江药业、以岭药业等。今后,公司将继续拓展包装业务,提升公司在包装领域的行业地位和
影响力。
(二)科技教育服务业务
公司主要为3-18岁的青少年提供编程教育、机器人教育、科学实验、人工智能等科学教育课程,业务涵
盖硬件生产、在线教学环境建设、课程体系研发、线下学习中心运营、测评和竞赛组织等多领域,拥有完备
的“产品+内容+平台”的青少年科技教育体系和全产业链生态,并在与大数据头部企业积极探索具有公司特
色的教育行业垂直大模型,构建了ToC、ToB和ToG的全方位科技教育服务体系。
公司门店以直营和加盟形式经营,直营门店主要在国内一、二线城市核心城区和其他主要城市设立分/
子公司进行本地化经营,加盟门店主要在一、二线城市郊区以及三、四线城市,为加盟商提供特许经营授权
、培训服务以及教具产品。公司向机构客户如学校、培训机构、青少年宫及其他合作伙伴提供培训教具研发
与销售、技术系统支持、课题研究、课程进校等多项服务。同时,依托全新的OMO教学服务平台,以“线上+
线下”“ToB+ToC”“直营+加盟”相融合的经营模式,将线上和线下、B端和C端的教学与服务全面打通,对
青少年科技教育培训提供全面的服务。
报告期内,公司教育业务进展如下:
1、产品方面
公司“乐博乐博4.0”课程体系学员粘性较高,得益于较早布局人工智能的经验,报告期内,公司把《
人工智能启蒙》和《Python编程课程》整合升级为《人工智能课程》系列,课程体系更加科学完善。
2、业务开展方面
TOC业务稳定开展的同时,公司持续开拓C端以外的渠道,并保持与中国儿童中心、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
、中国少年儿童发展服务中心、宋庆龄基金会、腾讯云、腾讯教育、少年宫等各类机构的战略合作,通过丰
富服务产品、拓宽合作渠道、提升业务效率、优化项目共建等方式不断强化业务交流,搭建多方机构与科教
企业常态化交流合作的平台,涵盖行业大模型、智能机器人、科技入校、人工智能实验室、学前教育装备、
校内课后延时服务、竞赛组织、智能产品销售等多个领域。
公司教育品牌中鸣机器人于2025年1月获得鸿蒙生态产品兼容性证书,标志着中鸣正式进入鸿蒙生态系
统,为公司获取更多技术支持、互动机会、产品灵感和市场需求带来更多可能。
3、海外业务方面
报告期内,中鸣机器人海外市场实现增长,代理商网络规模有所扩大,为全球化战略奠定基础。通过深
度参与国际赛事运营,中鸣机器人成功组织了墨西哥、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多场跨国竞赛活动,吸引全
球顶尖队伍参与;同时邀请国际团队来华交流,形成双向技术与文化互动,依托赛事平台展示中鸣科技创新
能力,有效提升品牌国际认知度,为开拓新兴市场构建战略支点。
4、科教研学方面
依托盛通教育研究院,结合多方资源优势,公司围绕人工智能、微信小程序等前沿科技产品,在校区或
者集中营地授课,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对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运用,助力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
公司积极参与各类行业交流。2024年4月,盛通教育携子品牌亮相第83届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以创新
推进科教服务解决方案。2024年7月,盛通教育携手多款科技教育产品亮相第32届书博会。2024年10月,盛
通教育亮相第84届中国教育装备展,展出了系列教育机器人软硬件产品、全新升级的课程体系、教育部白名
单技术支持赛项等。同月,盛通教育在北京承办了2024校外教育数字化建设暨第五届“创教育创未来”儿童
人工智能教育交流活动;2024年12月,盛通教育集团及清华大学出版社联合举行了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研讨
会,集结多方领域专家的智慧,共同探讨和推动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创新与发展。
5、所获荣誉
报告期内公司教育业务获得社会各界广泛认可。盛通教育在2024微信公开课PRO活动上荣获“年度教育
标杆企业”奖项。2024年1月,盛通教育研究院所设立的《基于天枢编程系统——探索数字人技术对于教育
教学的影响研究》(课题编号:CNCCYJY2023017)及《元宇宙展现技术在图形化编程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课题编号:CNCCYJY2023019)成功准予结项,并被颁发荣誉证书;2024年5月,盛通教育旗下乐博乐博及VIP
CODE少儿编程在2024(第五届)品牌创新发展大会分别荣膺“海诺奖-2024行业引领品牌”以及“海诺奖-20
24创新引领品牌”;2024年11月,盛通教育入选多鲸《2024年素质教育行业发展趋势报告》优质企业品牌案
例;2024年12月,盛通教育、乐博乐博在2024搜狐教育年度盛典荣膺“2024年度品牌影响力教育集团”“20
24年度品牌影响力教育机构”等奖项。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印刷服务业务的核心竞争力
1、全产业链综合服务能力
目前,公司在北京、上海、河北、天津拥有八个生产基地,能够为客户提供综合产能加工、创意设计、
装帧排版、原材料供应、图书仓储配送等全产业链综合解决方案。
2、业内领先的生产制造能力,为产品交付“保驾护航”
公司自2016年开始打造“盛通出版服务云平台”,将管理经验固化升级和推广,并荣获“中国印刷及设
备器材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第十六届毕昇印刷科技进步奖”。盛通出版服务云平台利用移动互联网、大
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联通了出版社及盛通股份在京、津、冀、沪等各个智能生产中心,实现生产、销售
、供应链、质量、财务全平台信息共享的模式。其外部通过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电子商务平台和
网络印刷平台,实现印刷产业链上客户、供应商及关联企业的互联;内部通过企业信息化与设备智能化,实
现企业内部资源、智能设备、信息系统和人的互联;最后,通过内部与外部的互联,实现产品“智能化”发
展。先进的设备与科学管理相结合,为本项目产品从印制、材料保障、装订、运输等环节高效、稳定地衔接
提供了保障,确保产品按时、按量、高质量地交付。
3、丰富的客户、行业资源
北京作为我国的出版中心,聚集了200家以上的出版社和一批在国内居于领先位置的民营图书公司,公
司在北京从事出版印刷业务多年,积累了丰富的客户和行业资源,与国内众多知名出版社建立并保持了牢固
的长期合作关系。
4、打造优秀人才队伍的能力
公司以具备丰富行业经验和前瞻性的管理团队为核心,多渠道、多方式、多手段优化人才资源配置。公
司不断优化激励机制,充分利用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工具,聚集了业内一流的技术人才、管理人才、营销人
才。公司还与国内多所高校签订了管培生计划,与对口专业院校共同成立了“盛通班”,进一步强化了人才
梯队的建设。
(二)科技教育服务行业的核心竞争力
1、完善的科技教育生态体系
公司产品涵盖编程教育、机器人教育、科学实验、人工智能等领域,构建了ToC、ToB和ToG的全方位科
技教育服务体系。科技教育服务涉及硬件生产、在线教学环境建设、课程体系研发、线下学习中心运营等多
个板块业务。公司是业内少数具备完整生态体系的企业,随着盛通教育集团中台支持体系的建设,各业务板
块相互融合,共同促进,集团化经营的优势日益突出。
2、拥有前沿课程研发能力
公司负责教育产品研发的盛通教育研究院是由盛通教育集团联合北师大科学教育研究院共同打造的科技
创新教育平台。教育研究院持续关注行业动态和技术趋势,不断推出富有创意和针对性的课程,以满足学生
和市场的需求,目前在元宇宙、数字人、AI绘画等课程都已经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应用。公司将持续探索前沿
课程,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迭代和发展,优秀的科技课程开发交付能力将是科
技类培训机构拉差距的核心竞争力和壁垒。
3、提升线上教学体验,注重学生成果展示
利用自研的一校数字化管理系统,提供丰富的线上课程资源和互动式学习平台,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
需求,有效提升学习效果。注重学生成果展示,通过组织学生作品展示等活动,多方位展示学生的创新成果
和技能水平,提高学生和家长的满意度。
4、依托双主业发展以及上市公司平台的独特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