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002459 晶澳科技 更新日期:2025-05-10◇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硅片、太阳能电池片及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太阳能光伏电站的开发、建设、运营等
。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新能源行业(行业) 701.21亿 100.00 31.41亿 100.00 4.48
─────────────────────────────────────────────────
光伏组件(产品) 666.28亿 95.02 32.15亿 102.33 4.82
其他(产品) 22.51亿 3.21 -6.46亿 -20.58 -28.72
光伏电站运营(产品) 12.42亿 1.77 5.73亿 18.25 46.14
─────────────────────────────────────────────────
境内(地区) 297.01亿 42.36 -23.69亿 -75.41 -7.98
美洲(地区) 163.86亿 23.37 51.51亿 163.96 31.43
欧洲(地区) 127.27亿 18.15 -4.47亿 -14.23 -3.51
亚洲及大洋洲(地区) 90.11亿 12.85 7.75亿 24.68 8.61
非洲及其他(地区) 22.96亿 3.27 3131.08万 1.00 1.36
─────────────────────────────────────────────────
直销(销售模式) 561.23亿 80.04 43.90亿 139.75 7.82
经销/分销(销售模式) 139.98亿 19.96 -12.49亿 -39.75 -8.92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新能源行业(行业) 373.57亿 100.00 14.60亿 100.00 3.91
─────────────────────────────────────────────────
光伏组件(产品) 353.21亿 94.55 16.02亿 109.68 4.53
其他(产品) 14.29亿 3.83 -4.66亿 -31.93 -32.62
光伏电站运营(产品) 6.07亿 1.62 3.25亿 22.25 53.53
─────────────────────────────────────────────────
境外(地区) 229.56亿 61.45 30.90亿 211.62 13.46
境内(地区) 144.01亿 38.55 -16.30亿 -111.62 -11.32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新能源行业(行业) 815.56亿 100.00 147.83亿 100.00 18.13
─────────────────────────────────────────────────
光伏组件(产品) 781.75亿 95.85 142.90亿 96.66 18.28
其他(产品) 25.38亿 3.11 1.32亿 0.89 5.20
光伏电站运营(产品) 8.43亿 1.03 3.62亿 2.45 42.89
─────────────────────────────────────────────────
境内(地区) 371.28亿 45.52 46.68亿 31.58 12.57
欧洲(地区) 176.20亿 21.60 24.95亿 16.88 14.16
美洲(地区) 135.72亿 16.64 49.62亿 33.56 36.56
亚洲及大洋洲(地区) 111.43亿 13.66 23.51亿 15.90 21.10
非洲及其他(地区) 20.94亿 2.57 3.07亿 2.07 14.65
─────────────────────────────────────────────────
直销(销售模式) 594.29亿 72.87 113.99亿 77.11 19.18
经销/分销(销售模式) 221.28亿 27.13 33.84亿 22.89 15.29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新能源行业(行业) 408.43亿 100.00 79.03亿 100.00 19.35
─────────────────────────────────────────────────
太阳能电池组件(产品) 392.41亿 96.08 75.19亿 95.14 19.16
其他(产品) 12.38亿 3.03 --- --- ---
光伏电站运营(产品) 3.63亿 0.89 --- --- ---
─────────────────────────────────────────────────
境外(地区) 239.64亿 58.67 51.82亿 65.57 21.63
境内(地区) 168.79亿 41.33 27.21亿 34.43 16.12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137.42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9.59%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346938.38│ 4.95│
│第二名 │ 315742.73│ 4.50│
│第三名 │ 252648.73│ 3.60│
│第四名 │ 235227.83│ 3.35│
│第五名 │ 223606.00│ 3.19│
│合计 │ 1374163.67│ 19.59│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96.14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1.66%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供应商一 │ 237269.33│ 5.34│
│供应商二 │ 217051.00│ 4.89│
│供应商三 │ 173895.53│ 3.92│
│供应商四 │ 167319.93│ 3.77│
│供应商五 │ 165831.06│ 3.74│
│合计 │ 961366.86│ 21.66│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1、全球光伏市场需求情况
近年来,随着光伏发电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迭代,光伏产品的量产技术逐渐进步和成熟,性能稳步提升、
生产成本不断下降。尤其是2024年以来,在全球性碳中和大背景下,叠加供需不平衡引起的上下游各环节产
品价格的大幅下跌,持续提升了光伏发电的竞争力。
(1)全球光伏装机量再创新高
2024年,全球能源转型持续加速,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成本下降、政策推动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全
球光伏装机持续增长。根据彭博新能源财经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达599GW,同比增长3
5%,再创新高;截至2024年底,全球光伏累计装机超过2TW。预计到2025年底,全球光伏发电累计装机规模
将超过煤电,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的装机电源。
(2)GW级市场不断增加,新兴市场潜力大
2024年全球前十大光伏市场,分别为中国、美国、印度、德国、巴西、西班牙、巴基斯坦、土耳其、沙
特阿拉伯和意大利,十大光伏市场占据全球超过75%的市场份额。同时,随着光伏发电成本的快速下降,全
球GW级市场不断增加。根据彭博新能源财经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GW级国家和地区市场达到36个,比2023年
增加4个,预计2025年数量将增加至40个。
(3)全球光伏市场发展前景光明
2023年在阿联酋迪拜召开的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8)上,超过100个国家达成重要协议,即
在203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增至3倍,至少达到11.2TW。2024年6月举办的G7峰会中、10月举办的二十
国集团(G20)环境与气候可持续部长会议,又提出的一些应对气候变化的具体举措。
展望2025年全球光伏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在全球能源转型和新能源投资带动下,全球光伏新增装机
仍将保持增长。同时,新能源占比提升后面临更多的电力系统平衡问题、产能过剩带来的价格波动和企业盈
利承压、地缘政治影响主流市场需求、贸易壁垒和本土化要求不断增多等一系列问题,也为全球光伏发展带
来不确定性。
总体来说,2025年中国、欧洲、美国依旧是全球光伏的主要增量市场,但增速逐步放缓;东南亚、拉美
、中东等新兴市场在电力刚性需求、能源转型迫切要求等多重因素驱动下,光伏装机增长迅速,市场占比持
续上升。
中国: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277.57GW(交流侧),同比增长28.3
%,连续11年位居全球第一;我国光伏累计装机突破880GW,连续9年位居全球第一。2025年,受到国家能源
局《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国能发新能规〔2025〕7号),以及国家发改委《关于深化新能源
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等政策的影响,预计新增光
伏项目将集中在2025年上半年并网,下半年装机存在不确定性,2025年中国光伏新增装机增速将放缓。
欧洲:根据欧洲光伏协会(SolarPowerEurope)报告显示,2024年欧洲27国新增光伏装机规模为65.5GW,
相对于2023年的62.8GW,同比增长4.4%,与2021-2023年41-53%的增速相比相形见绌。据欧洲光伏协会预测
,基于过去两年备案的存量集中式项目支撑,2025年欧洲新增装机将达到70GW(中性场景)。由于接入紧张
及市场不确定性,预计2026年增速将放缓至3%。整体来看,2025-2028年欧洲光伏新增装机将保持在3%~7%的
增速水平,主要市场为德国、西班牙和意大利等,预计前三大市场将在2025-2028年贡献139GW的新增规模,
占到欧洲区46%的份额。
美国:2024年9月,美国政府根据301条款对中国光伏产品关税提高到50%。2025年2月至4月期间,美国
政府多次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关税,中国光伏产品进入美国将面临更加高额关税。2024年美国商务部对越南
、泰国、马来西亚和柬埔寨等东南亚四国光伏产品发起反倾销发补贴调查,于2025年4月宣布了终裁结果,
对泰国、越南拟加征近400%关税,对柬埔寨拟加征651.85%关税,对马来西亚拟加征34.41%关税,此外对部
分不配合调查的企业惩罚性加征高额关税,部分企业配合调查而获较低税率获豁免。2025年特朗普上台后,
虽然对IRA政策是否继续执行存在不确定性,但美国对新兴工业的投资增长仍在持续,预计将调整一部分IRA
内容。彭博新能源财经预计2025年美国新增光伏装机将从2024年的49GW提升至2025年的54GW(直流侧),主
要由于科技企业对绿电采购需求,推动大型地面电站的建设。
2、全球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供给情况
根据PVinfolink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光伏产业链多个环节实现正增长,其中硅料产能同比增长接
近50%达到307万吨(折合约1426GW);硅片产能同比增长23%达到1147GW;组件产能同比增长15%,达到1350
GW。
尽管2024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增速较高,但600GW的光伏新增装机量相对于产业链各环节均超过1100GW
的产能来说,阶段性和结构性过剩明显,供需失衡导致全产业链光伏产品价格的大幅下滑。根据中国光伏行
业协会统计,2024年多晶硅价格下滑超39%、硅片下滑超50%、电池片下滑超30%、组件下滑超29%。价格的快
速下滑严重压缩了企业盈利空间,行业亏损面持续扩大,部分中小企业宣告破产。
全球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产能主要集中在中国,根据PVinfolink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多晶硅、硅片、电
池和组件产能分别占世界产能的95%、96%、91%和81%。面对当前供需失衡的态势,为支持光伏产业更加健康
的发展,国家加大政策引导力度,包括提高投资准入门槛、加大扶优扶强力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如20
24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对新建或改扩建项目从生产布局与
项目设立、工艺技术、资源综合利用及能耗、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环境保护、质量管理、知识产权维护、
安全生产和社会责任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
3、行业周期性
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和应对气候变化共识的日益深化,太阳能光伏发电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
源形式,发展速度迅猛,已成为当今世界能源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光伏行业规模与产业成熟度快速成长
的过程中,受各种因素影响,行业发展整体呈现波动上升的周期性特点。
政策因素在光伏行业的周期性变化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光伏行业的发展与政策风向密切关联,在
全球绿色发展共识的背景下,各国产业扶持政策不断涌现,光伏市场规模、上网价格均有稳定的预期和保障
。当前全球各国均在鼓励和扶持清洁能源发电,而太阳能是主要的清洁能源,尽管部分国家或地区政策上会
出现短暂调整(比如美国),但在可预见的未来,发生根本性骤变或重大转向的可能性很小。
市场需求的变化是影响光伏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一方面,光伏行业主要受到下游电力消费规模、电力
能源结构等方面影响,整体上与宏观经济发展保持一定的同步性。另一方面,随着太阳能光伏发电在越来越
大范围的国家和地区实现“平价上网”,光伏市场逐渐从“政策驱动”向“需求驱动”转变,光伏行业对市
场需求的变化将更加敏感,并随市场需求的波动呈现周期性特点。未来全球各主力市场需求增速放缓,再加
上电网消纳问题浮上台面,行业将进一步出现调整。
技术迭代与产能优化更新同样是光伏行业周期性的重要推动力量。随着光伏技术的不断进步,新型光伏
材料、高效光伏组件以及智能化光伏系统等不断涌现,为光伏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同时,新技术推
广和应用需要经历市场培育期,在新兴技术逐步替代传统技术的过程中,企业往往集中大力投资布局新产能
,短期内产业链各环节新建产能集中释放,造成产能周期性过剩,库存积压等问题。放眼长期,技术落后、
成本高昂的产能将被逐渐优化淘汰,从而产业结构将得到优化,并开启新一轮的行业增长周期。
4、公司在行业中的竞争地位
公司是行业领先的光伏产品解决方案供应商,同时也是国内光伏行业的先行者之一,已构建起包括太阳
能光伏硅棒、硅片、电池、组件及储能系统,光伏电站开发、建设和运营,光伏材料与装备在内的综合性产
业链链条,成为光伏行业中产业链完整、结构布局协调的龙头企业之一。
公司近年来通过产能扩建与产业链拓展,进一步加强光伏产品的供应能力,满足下游市场需求的增长与
多元化,巩固自身在光伏行业中的领军地位。根据第三方权威咨询机构PVInfoLink统计数据,截至2024年,
公司光伏组件出货量连续多年位居全球前列(2024年为前三)。得益于光伏组件方面的优势,2024年3月晶
澳科技作为第五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顺利通过复核,再次入选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名单。
晶澳科技在光伏行业长期耕耘,在技术研发、产品创新等方面成果丰硕。公司研发重点为开发太阳能电
池新型技术,大幅度提高其光电转换效率,力求接近理论极限。与此同时,致力于大幅度降低新型太阳能电
池的产业化生产成本,以太阳能光伏电池的进步带动整个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链的技术和市场竞争力的
不断提升。2024年6月,全球权威独立第三方光伏测试机构PVEL发布了《2024年光伏组件可靠性计分卡》,
晶澳科技凭借卓越的产品性能,连续九年被评为“最佳表现”组件供应商。2024年7月,在由澳大利亚新南
威尔士大学(UNSW)马丁·格林教授领导的国际研究小组在权威期刊ProgressinPhotovoltaics上发布了第6
4期“光伏电池效率榜单”,晶澳科技荣登TOPCon量产尺寸电池效率类别榜首。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立足于太阳能光伏产业链的垂直一体化模式,长期致力于为全球客户提供光伏发电系统解决方案,
主营业务为太阳能光伏硅片、电池、组件及储能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太阳能光伏电站的开发、建设、
运营,以及光伏材料与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等。公司生产工厂在国内和海外均有布局,国内主要分布在
内蒙古、河北、江苏、安徽、上海、浙江和云南,海外生产工厂包括越南北江以及正在筹建的阿曼工厂。
公司以主产业链“光伏与储能事业群”为依托,不断完善组织架构,拓展业务布局,设立“智慧能源事
业群”,加大下游光伏应用的投入,不断扩大集中式、工商业及户用分布式光伏电站开发建设规模,同步探
索多种光伏发电应用场景的开发,以及节能降耗、资源回收再利用、储能、碳管理等综合能源解决方案;设
立“材料与装备事业群”,加强光伏新材料和设备的研发力量,包括光伏材料(如接线盒、胶膜和焊带)及
光伏拉晶设备,为主产业链快速发展保障供应的同时,持续降低成本贡献力量。
公司坚持“稳中求进、降本增效”的指导思想,做强做大光伏智能制造业务,做精光伏新材料和设备产
业,积极开发下游光伏发电应用场景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最优质的综合能源系统解决方案。
(一)公司主要业务、产品
1、光伏与储能事业群
(1)硅棒、硅片
公司采购上游原材料---多晶硅,利用单晶炉的拉晶工艺生产出硅棒,经切割加工制成硅片。
公司生产的硅片主要为单晶硅片,用于加工单晶太阳能电池。公司生产的硅棒、硅片主要用于公司内部
的继续生产加工,少量对外销售。随着拉晶工艺持续改善提升,单晶炉的硅棒月产量快速提升,生产成本持
续降低,达到行业领先水平。线切过程中使用的线径和单耗持续改进,大尺寸硅片的产能爬坡周期短、成本
低,为公司高效率电池和高功率组件的技术迭代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2)光伏电池
公司上游生产的硅片,通过电池生产工艺加工成电池片,公司的电池片主要用于内部继续生产加工成组
件,少量对外销售。公司电池工艺类型主要为n型倍秀(Bycium+)电池技术。随着公司新建电池项目的顺利
投产、达产,电池转换效率大幅提升,生产成本明显下降,大尺寸电池在转换效率和生产成本上做到了行业
领先水平。
目前,公司最新的n型倍秀(Bycium+)电池量产转换效率最高已达到27%,工艺将持续改进,进一步降
低电池生产成本,提高电池的性价比。
(3)光伏组件
公司生产电池片以及部分外购的电池片通过封装工艺加工成组件,组件是公司的主要终端销售产品,组
件客户主要为国内外光伏电站投资商、工程承包商以及分布式光伏系统的经销商。公司主流组件产品包括单
晶多主栅半片组件、双玻/单玻组件、高密度组件等,产品规格主要有54片、66片、72片和78片。基于大尺
寸硅片技术、高效电池技术、高性能封装材料、高密度封装技术的高功率组件,能满足市场各应用场景主流
需求。此外,公司针对客户特殊应用场景需求可对光伏组件进行定制化开发。
公司以自身的研发优势为依托,开发了多款受市场欢迎的新产品。为实现产品更好客户端价值和满足客
户多种应用场景需求,2024年对DeepBlue4.0Pro产品进行了技术和产品性能升级,发布了(1)海上光伏系
列产品:“湛蓝”和“耀蓝”两个系列产品功率最高可达650W,组件效率最高可达23.3%,在继承晶澳科技
旗舰n型组件DeepBlue4.0Pro“高功率高效率高发电高可靠”的特性以外,同时还具备“抗盐雾抗紫外抗湿
热抗热斑”的优势,可以有效保障海上光伏电站的投资收益。(2)0BB(无主栅)电池高效组件产品解决方
案:基于晶澳科技多年来对主栅设计的深刻认知,该方案增大了光吸收的面积,降低了内阻损耗和小角度光
照损失,使组件功率高达655W,转换效率超过23.5%;同时,该方案通过低温焊接,减少了焊接过程中对电
池片造成的热应力,有效减少了隐裂的产生,再次提升了组件可靠性。(3)基于Bycium+电池技术的单玻防
积灰组件:该产品功率高达655W,组件效率超过23.5%,发电性能位居行业前列。同时,该产品采用了先进
的封装材料和技术,规避了单玻组件被水汽侵入腐蚀等一系列问题,大幅增强了可靠性;此外,这款产品还
应用了晶澳科技专利研发的防积灰边框,解决了积灰问题,令组件排水排污性更佳,进而消除了因灰尘遮挡
带来的发电量下降问题,也规避了组件底部积灰造成的热斑问题,大幅降低了运维成本。
2025年初,公司重磅展出了新品DeepBlue5.0超高性能组件。该产品基于公司Bycium+5.0电池技术平台
,集成前沿技术、结构优化、材料增强和电气架构升级等多项高水平创新成果,实现了组件性能的大幅提升
,功率高达670W,效率达24.8%。DeepBlue5.0组件基于公司智能制造和质量控制优势,成功继承了DeepBlue
家族可靠性出众的优秀基因,可全面适应极寒、高原、干热、沙尘、湿热、海洋等各类应用场景,开创了超
高性能组件全场景应用解决方案。
以上产品技术升级和应用场景解决方案,完美诠释了晶澳“为客户价值而生”的产品设计理念。
(4)储能系统
公司在储能领域坚持持续的技术创新和模式探索,为打造光储融合整体解决方案,围绕分布式户用、分
布式商用以及集中式光伏电站,推出了3个系列的储能产品,分别是BlueStar户储储能系统、BluePlanet工
商业储能系统、BlueGalaxy源网侧储能系统。
针对家庭光储场景,推出了户用光储一体化解决方案,包括户用光储一体机和户用光储分体机,可满足
不同客户应用需求。产品具有便捷安装、安全高效、智能运维等优点。户用光储系统,在2023年实现欧洲出
货之后,2024年在欧洲、非洲和南美洲都成功出货。
面向工商业应用场景,开发的工商业储能BluePlanet系列产品采用了allinone设计理念,将电芯、液冷
、温控、消防、3S等集成于一体,系统效率可达89.5%以上。2024年工商业储能产品已经在国内外成功出货
,在分布式能源、零碳园区项目中为终端客户显著降低用电成本,发挥积极作用。
在大型工商业以及集中式电站场景,推出了高效风液智冷的BlueGalaxy源网侧储能系列产品,电量覆盖
了2MWh到5MWh。根据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出具的并网性能测试报告,在运营的储能系统效率实测达到了88.9
3%,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三个系列的储能系统,广泛适用于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各个场景。针对这些应用场景,提供项目咨
询勘查、方案设计、工程实施和智能运维等全链条的“一站式”光储解决方案和技术服务。
2、智慧能源事业群
智慧能源事业群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一站式零碳解决方案提供商,通过全方位清洁能源技术、节能降
耗技术、资源循环利用技术,提供“多种能源协调互补、多种环节整合共治、多种场景融合发展”的综合能
源运营解决方案。
业务涵盖零碳能源业务单元、集中式业务单元、国际业务单元三大板块,构建了“产品+系统”“系统+
服务”的“双+”发展战略,在电力市场化背景下,以光储发电系统为核心,形成了集中式电站、分布式电
站以及城市光伏+等多场景系统解决方案能力。通过用户定制化设计、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分析能力,不
断提升电力工程设计施工(EPC)、智慧运维、综合能源服务水平,为各类应用场景赋能,探索可持续发展的
全球整合能源新路径。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持有的光伏电站规模约3.7GW。
3、材料与装备事业群
为降低供应链风险、技术创新、推动成本优化、提升综合竞争力,材料与装备事业群沿着“横向一体化
”的发展思路,着力于光伏材料与设备领域,打造业务专业性及与主产业链的战略协同性。目前主要产品有
光伏材料(如接线盒、胶膜和焊带)及光伏拉晶设备。材料与装备事业群做好现有业务、保障供应的同时,
不断提升高新技术产品比重,增强核心技术研发能力。
(二)经营模式
1、光伏与储能事业群
(1)采购模式
公司生产产品所需采购的原辅材料主要为硅料、金刚线、浆料、玻璃、背板等。公司设置供应链管理部
门负责采购计划的实施,实行集中采和分散购相结合的采购模式,供应链管理部门结合终端市场销售形势和
上游原材料市场变化,持续与供应商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互动,保障了生产所需的原材料供应,确保公司的正
常生产,保证原材料质量,降低采购成本,保障产品及时交付客户。
(2)生产模式
公司按照成本效益原则,主要采取“以销定产”的订单式生产模式组织生产,即以客户订单需求为指引
组织工厂生产。同时,公司对部分需求量大的主流产品进行少量备货。
公司在国内外的生产工厂,已具备从拉晶→硅片→电池→组件的光伏全产业链生产能力。除了发挥国内
生产工厂的成本优势,在东南亚生产工厂的光伏组件产品为全球客户保障供应。除了主产业链条外,公司辅
以生产少量的辅助材料,保障辅材供应,与主产业链结合技术创新,推动辅材降低成本。
一般流程上,结合各生产工厂的具体情况,生产部门会根据客户订单的产品类型、规格、交货期限等具
体需求信息进行排产,最终由各生产工厂完成产品生产。同时,公司总部和各生产工厂制定了一整套的《生
产流程管理办法》《安全生产管理程序》《污染物排放控制程序》等一系列管理制度来确保公司生产活动和
相关安全环保制度能有序的开展。
(3)产品销售模式及结算模式
公司产品主要包括硅片、电池及组件。公司生产的硅片、电池等中间产品少量对外销售或委外代工,绝
大部分用于继续加工成组件对外销售。公司的销售部门负责国内及海外销售业务,海外销售团队实现了本地
化,为海外客户提供高效的产品销售和技术服务。针对全球不同光伏市场的特点制定差异化的销售策略,在
新兴市场采取直销为主、分销为辅的销售模式,随着光伏市场的不断成熟,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的光伏市
场分销比例大幅提升。
在结算模式方面,通常要求发货前全额支付货款。如同意在发货后付款,通常要求在发货前提供不可撤
销的信用证、银行保函或来自可接受的信用保险提供商的全额信用支持已覆盖全额货款。对于信用良好的客
户,亦会会给与一到三个月的账期。对国内客户只接受转账以及经我们认可的不超过六个月期限的银行承兑
汇票对海外客户只接受转账以及不超过三个月的信用证。
(4)研发模式
公司研发模式主要包括两种,即“自主研发模式”和“与第三方合作研发模式”。公司以自主研发模式
为主,公司拥有一支高效的科研人才队伍,主要是公司内部培养的有科研能力和经验,精通硅片、电池、组
件的技术骨干人员。公司在维护核心技术人员稳定的同时,大力引进优秀技术研发人才,以适应光伏行业快
速的技术研发和生产工艺迭代。针对光伏全产业链业务,公司建立了完整的技术研发体系,包括晶硅研发中
心、电池研发中心、组件研发中心及储能研发中心,持续开展光伏领域的技术研发及生产工艺改进。
同时,公司也非常重视同外部第三方的研发合作,“产、学、研”相结合是公司开展研发工作的重要模
式之一,已与国内外多家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及国际知名企业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引进及合作开发光伏
前沿新技术,加快产业化步伐。同时,公司积极加入各标准组织/产业联盟,参与国家/行业光伏标准的制定
和推广。
2、智慧能源事业群
(1)采购模式
电站投资建设所需的主要产品包括:光伏组件、逆变器、汇流箱、箱变、电缆、支架等电气设备等,其
中光伏组件产品为公司自产。事业部设立供应链管理部,负责采购计划的实施,实施集中招标采购和零星比
价采购相结合的采购模式。
(2)经营模式
经营模式上,主要有自主投资和合作开发两种业务模式。自主投资模式方面,通过市场开发人员主动寻
找电站投资机会,获取电站建设指标,自主融资建设,并通过自行运维或者转让出售获取收益。合作开发方
面,公司与客户(业主方)、其他投资商通过合资合作等方式,以建设-经营-移交、合同能源管理等业务模
式获取收益。
零碳能源业务单元,负责分布式工商业电站业务、分布式户用光伏电站业务以及城市光伏+应用场景解
决方案,涵盖清洁能源解决方案、节能降碳应用技术、工业污水处理、污泥处理以及碳资产管理运营和电力
市场化交易等领域。其中分布式工商业电站业务,通过合作开发、EPC(Engineering、Procurement、Const
ruction)服务、合同能源管理、电站投资、资产转让等模式获取收益。户用光伏电站业务,公司立足华东
、华南市场,通过经销商开拓客户,以屋顶租赁、系统销售等形式开展业务,公司在电费结算系统、电站运
维、资产转让、渠道管理方面提供售后保障服务。同时针对别墅市场,公司推出光储充一体化系统产品,通
过经销商出售给客户,公司提供一体化定制解决方案与一站式全周期能源管理服务,充分利用屋顶、庭院、
车位、露台等空间,智能适配多元家庭场景,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打造低碳、智能、环保的家庭能源管家
。
集中式业务单元,以集中式电站业务为主,根据国家新能源大基地项目政策要求,以及各省市新能源发
展规划和建设地方社会经济综合要求,公司与各地政府合作洽谈,开展集中式电站投资建设,建成并网后自
主运维发电,或通过第三方评估、客户洽谈、成本测算后按公允市场价格出售给其他新能源运营商。
国际业务单元,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探索符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