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002039 黔源电力 更新日期:2025-05-03◇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水力发电站(厂)的开发建设与经营管理。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电力(行业) 19.21亿 99.41 9.51亿 99.14 49.51
其他(行业) 1144.53万 0.59 824.33万 0.86 72.02
─────────────────────────────────────────────────
水力发电(产品) 16.94亿 87.64 8.79亿 91.57 51.86
光伏发电(产品) 2.27亿 11.76 7263.80万 7.57 31.95
其他(产品) 1144.53万 0.59 824.33万 0.86 72.02
─────────────────────────────────────────────────
贵州省(地区) 19.33亿 100.00 9.59亿 100.00 49.64
─────────────────────────────────────────────────
电力(销售模式) 19.21亿 99.41 9.51亿 99.14 49.51
其他(销售模式) 1144.53万 0.59 824.33万 0.86 72.02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电力(行业) 8.69亿 99.56 4.72亿 99.44 54.30
其他业务(行业) 386.38万 0.44 265.91万 0.56 68.82
─────────────────────────────────────────────────
水力发电(产品) 7.47亿 85.66 4.22亿 88.99 56.48
光伏发电(产品) 1.21亿 13.90 4957.40万 10.45 40.87
其他(产品) 386.38万 0.44 265.91万 0.56 68.82
─────────────────────────────────────────────────
贵州省(地区) 8.73亿 100.00 4.74亿 100.00 54.36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电力(行业) 19.79亿 99.44 10.19亿 99.21 51.48
其他(行业) 1122.86万 0.56 807.94万 0.79 71.95
─────────────────────────────────────────────────
水力发电(产品) 17.01亿 85.45 8.94亿 87.07 52.57
光伏发电(产品) 2.78亿 13.98 1.25亿 12.14 44.81
其他(产品) 1122.86万 0.56 807.94万 0.79 71.95
─────────────────────────────────────────────────
贵州省(地区) 19.90亿 100.00 10.27亿 100.00 51.60
─────────────────────────────────────────────────
电力(销售模式) 19.79亿 99.44 10.19亿 99.21 51.48
其他(销售模式) 1122.86万 0.56 807.94万 0.79 71.95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电力(行业) 6.23亿 99.30 2.90亿 99.28 46.63
其他业务(行业) 439.38万 0.70 209.51万 0.72 47.68
─────────────────────────────────────────────────
水力发电(产品) 4.86亿 77.50 2.22亿 75.72 45.57
光伏发电(产品) 1.37亿 21.80 6892.15万 23.56 50.41
其他(产品) 439.38万 0.70 209.51万 0.72 47.68
─────────────────────────────────────────────────
贵州省(地区) 6.27亿 100.00 2.93亿 100.00 46.64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19.2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00.00%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190371.43│ 99.08│
│贵州华电乌江售电有限公司 │ 1767.32│ 0.92│
│合计 │ 192138.75│ 100.00│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0.92亿元,占总采购额的37.85%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3449.19│ 14.25│
│中航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 2345.01│ 9.69│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1621.39│ 6.70│
│浙江江能建设有限公司 │ 982.28│ 4.06│
│武汉力地液压设备有限公司 │ 762.26│ 3.15│
│合计 │ 9160.13│ 37.85│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根据中电联《2024—2025年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2024年,电力行业认真贯彻习近平总
书记关于能源电力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落实党
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弘扬电力精神,攻坚克难,经受住了年初大范围极端严寒以及夏季多轮高温、台风
等考验,统筹做好保供电、促转型、稳投资、优服务等各项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提供了坚
强电力保障。全国电力供应安全稳定,电力消费平稳较快增长,电力供需总体平衡,电力绿色低碳转型持续
推进。
(一)电力消费需求情况
2024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9.85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2024年,包括第一、二、三产在内的全国
全行业用电量比2020年增长了29.5%,“十四五”以来年均增长6.7%。国民经济运行总体稳定以及电气化水
平提升,拉动近年来全行业用电量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二)电力生产供应情况
截至2024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33.5亿千瓦,同比增长14.6%。包括风电、太阳能发电以及生
物质发电在内的新能源发电装机达到14.5亿千瓦,首次超过火电装机规模;2024年,全国全口径非化石能源
发电量同比增长15.4%,全口径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同比增量占总发电量增量的比重超过八成,达到84.2%,电
力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
(三)全国电力供需情况
2024年,全国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电力供需总体平衡。年初全国出现大范围寒潮天气,多地出现大幅降
温,用电负荷快速增长,华北、华东、南方等区域部分省份在用电高峰时段电力供应偏紧,通过源网荷储协
同发力,守牢了民生用电安全底线。夏季全国平均气温达到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全国统调最高用电负
荷达14.5亿千瓦,同比提高1.1亿千瓦,创历史新高;华东、华中、西南等区域夏季出现持续高温天气,部
分时段电力供应偏紧,通过省间现货、应急调度、需求响应等多项措施协同发力,保障了电力系统安全稳定
运行,未出现有序用电情况。冬季气温偏暖,全国最高用电负荷低于上年同期,同时,全国电煤库存整体处
于较高水平,全国电力供应保障有力有效,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提供了坚强电力保障。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作为一家从事电力供应相关业务的上市企业,报告期内,主要经营业务是水力发电站的开发、建设
与经营管理。公司上市以来致力于贵州境内“两江一河”(北盘江、芙蓉江、三岔河)流域梯级水电和清洁
能源开发,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投产总装机容量410.56万千瓦,其中:水电站装机容量为323.35万千瓦,光
伏电站装机容量为87.21万千瓦。报告期内,公司发电量为70.51亿千瓦时,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1.50%;其
中水电发电量为63.31亿千瓦时,同比增加3.35%;光伏发电量为7.20亿千瓦时,同比减少12.29%。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水电作为可再生的绿色清洁能源,长期以来得到国家政策的重点扶持。为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
改善能源结构,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清洁能源发展的支持政策。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生态文明历史性
地写入宪法,体现了我国目前对生态环境建设及环境保护的空前重视。水力发电使用可再生的水力资源发电
,不排放任何污染物,节能减排的环境效益明显,高度契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
公司主要厂站均实现水电提效计划要求的“远程集控”目标,通过建设集控系统,为流域梯级电站优化
调度、远程控制提供技术支撑,以集控系统为基础,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优化流域梯级调度,积极协调调
度拦蓄错峰,确保下游稳发满发。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2024年是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实施的关键之年,也是承上启下的攻坚之年。公司经营班子在党委的正
确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
中全会精神,围绕党委和董事会的决策部署和工作安排,明确目标、细化任务、狠抓落实,各项工作取得了
积极成效。公司安全生产保持平稳,全年完成发电量70.51亿千瓦时(其中:水电63.31亿千瓦时、光伏7.20
亿千瓦时),实现营业收入19.33亿元,利润总额4.96亿元,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2.18亿元。
一是深入开展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夯实本质安全基础,提升生态环保水平,圆满完成安全环保目标任务
。二是聚焦“一利五率”目标要求,围绕增发电量、增收节支两条主线,谋篇布局、科学施策,提质增效工
作取得明显成效。三是对标对表标杆企业,深入实施“双百行动”,充分激发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公司治
理能力和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四是坚持把党的领导贯彻到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的各个领域,把党的政治优势
、组织优势转化为公司发展优势。
●未来展望:
(一)行业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
根据中电联《2024-2025年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预计2025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
长6%左右。综合考虑我国目前阶段经济增长潜力、“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国家宏观调控政
策措施,预计2025年我国宏观经济将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根据不同预测方法对全社会用电量的预测结果,预
计2025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10.4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左右;2025年全国统调最高用电负荷15.5亿千瓦左
右(若2025年夏季全国平均气温偏低于2024年同期,则最高用电负荷在15.2亿千瓦左右,若夏季气温再创历
年新高,则最高用电负荷可能达到15.7亿千瓦左右)。预计2025年全国新投产发电装机有望超过4.5亿千瓦
,2025年底煤电所占总装机比重将降至三分之一。预计2025年全国新增发电装机规模有望超过4.5亿千瓦,
其中新增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超过3亿千瓦。2025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有望超过38亿千瓦,同比增长14%左
右。2025年太阳能发电和风电合计装机将超过火电装机规模,部分地区新能源消纳压力凸显。预计2025年迎
峰度夏等用电高峰期部分地区电力供需形势紧平衡。电力供应和需求多方面因素交织叠加,给电力供需形势
带来不确定性。从供应方面看,2025年,全国新增电源装机仍然保持快速增长,预计常规电源增量与用电负
荷增量基本相当,部分特高压直流工程投产,资源配置能力进一步增强;新能源发电装机占比持续提升,风
、光资源及来水的不确定性增加了局部地区部分时段电力生产供应的风险。从需求方面看,2025年我国宏观
经济将继续保持平稳增长,将为我国电力需求增长提供稳定支撑。但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外贸出口形势
以及极端天气等方面给电力消费需求带来不确定性。综合考虑需求增长、电源投产以及一次能源情况,预计
2025年迎峰度夏期间,华东、西南、华中、南方区域中部分省级电网电力供需形势紧平衡,通过增购外电、
最大化跨省跨区支援等措施,电力供需偏紧局势可得到缓解。迎峰度冬期间,随着常规电源的进一步投产,
电力供需形势改善。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统筹推
进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找准在新发展格局中的定位,着力固根基、扬优
势、补短板、强弱项,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在能源电力方面,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积极稳妥推进碳
达峰碳中和,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深入推进能源革命,
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涉及体系、机制、标准等重
建重构,需要多种类型能源和电源的协同互补发展。公司作为能源电力企业,在发展中应充分思考,提前谋
划,在国家构建新型能源体系进程中找准定位,为更好融入能源电力发展新格局奠定基础。
(二)公司发展战略
结合国家有关政策及贵州省发展规划,面对新形势,公司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
高质量发展是首要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高质量党建引领
高质量发展,以高质量发展实现高质量跨越,以高质量跨越推进一流企业创建,着力提升安全环保能力、价
值创造能力、绿色发展能力、改革创新能力和资本运作能力,公司要坚持“绿色清洁、多能综合”的零碳发
展道路,立足绿色发电优势,持续践行绿色、零碳发展的理念,进一步优化清洁能源结构,加快公司流域多
能互补清洁能源基地建设,稳步推进新型绿色清洁能源开发及示范,加快建设以水电为基础的国际一流“零
碳”综合能源上市公司。
(三)2025年经营计划
——安全环保目标:确保政治、经济、形象、生产安全,确保实现安全零事故环保零事件。高质量完成
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强基固本”年任务。
——生产经营目标:完成发电量87.85亿千瓦时,实现利润总额5.18亿元,归母净利润2.37亿元,资产
负债率同比下降约2个百分点。
——科技创新目标:牵头新承担或示范一个国家或部委攻关项目或华电集团重大科技项目,完成年度任
务目标。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1项华电集团科学技术成果奖,或1项省级、行业级(具备国家科学技术奖
推荐资格的社会力量科技奖)科学技术奖,或1项省级专利奖、标准奖。
——改革提升目标:完成年度主要改革任务。力争改革提升行动继续保持华电集团A级。
特别提示:公司2025年的经营目标不代表公司2025年度盈利预测,能否实现取决于来水量、政策及市场
变化等诸多因素,存在不确定性。
(四)发展规划资金来源及使用计划
2025年资本性投资支出预算共计2.11亿元,其中投资预算0.4亿元,为镇宁坝草一期光伏电站;前期费
用预计0.01亿元;技改费预计发生1.7亿元,其中:特大项目0.3亿元,重大项目0.6亿元,较大项目0.4亿元
,一般及零购0.4亿元。
(五)可能面对的风险
1、来水量波动的风险
水电企业发电量主要受流域来水量的影响。由于流域降雨量的不可控性,有丰水年和枯水年的区分,从
而导致公司水电站年度发电量的波动。枯水气候可能会造成公司经营业绩下滑,来水过于集中形成洪水,又
会增加水电站安全运行的风险。
相关措施:持续开展“两江一河”流域梯级电站优化运行,畅通调度业务联系沟通机制,在确保安全度
汛的前提下通过优化调度提高发电效率。
2、环保风险
随着新《环境保护法》《关于加强长江经济带小水电站生态流量监管的通知》等法规政策的修订和逐步
落实,电力行业面临全方位、更严格的环保监管。
相关措施:公司坚持“取之有道、用之有节、因地制宜”开发资源,科学选择开发方式,将环境保护的
理念贯彻于项目开发建设的每一个环节,按照有利于生态保护的原则优化项目设计,积极实施生物多样性保
护等措施。强化环保督查工作,对各水电厂站和光伏建设项目开展环保督查,配合长江委、省生态环保厅开
展引子渡生态流量调研,全面排查环保风险。
3、电价下降的风险
当前电改形势下,发电企业的电价定价模式面临政策调整和市场化调整的挑战,公司存在电价下调的风
险。
相关措施:为适应电力市场变化新要求,公司将加强对电力市场形势、市场交易规则的跟踪研究和分析
研判,推动建立有利于维护水电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统筹考虑西电东送、生态电价、水火发电
权交易等政策研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尽最大可能维护公司利益。
4、政策风险
新能源政策不断出新,新能源项目的开发、设计、建设、运营、土地流转政策及“两个细则”考核等存
在较多不确定性。
相关措施:公司将加大新能源政策研究,紧密结合新技术,紧跟行业新动向,合理有效规避风险。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提供的任何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原创性等,投资者使
用前请自行予以核实,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本公司
不对因上述信息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2、本公司无法保证该项服务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
性、安全性以及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3、本公司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本公司不对投资者依
据上述信息进行投资决策所产生的收益和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应谨慎至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