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001339 智微智能 更新日期:2025-08-02◇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教育办公类、消费类、网络设备类、网络安全类、零售类及其他电子设备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
。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5-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行业终端(行业) 10.43亿 53.57 1.19亿 25.14 11.45
ICT基础设施(行业) 3.07亿 15.78 4965.46万 10.45 16.16
智算业务(行业) 2.98亿 15.31 2.52亿 53.15 84.71
其他(行业) 1.53亿 7.88 1624.17万 3.42 10.58
工业物联网(行业) 1.45亿 7.46 3723.64万 7.84 25.64
─────────────────────────────────────────────────
行业终端(产品) 10.43亿 53.57 1.19亿 25.14 11.45
ICT基础设施(产品) 3.07亿 15.78 4965.46万 10.45 16.16
智算业务(产品) 2.98亿 15.31 2.52亿 53.15 84.71
其他(产品) 1.53亿 7.88 1624.17万 3.42 10.58
工业物联网(产品) 1.45亿 7.46 3723.64万 7.84 25.64
─────────────────────────────────────────────────
华南(地区) 5.53亿 28.41 9246.55万 19.47 16.72
华东(地区) 4.25亿 21.85 1.14亿 23.90 26.69
华北(地区) 3.42亿 17.56 1.99亿 41.86 58.17
西南(地区) 2.43亿 12.48 2444.99万 5.15 10.06
华中(地区) 2.24亿 11.49 1747.77万 3.68 7.81
境外(地区) 1.57亿 8.07 2763.57万 5.82 17.59
东北(地区) 174.67万 0.09 32.31万 0.07 18.50
西北(地区) 89.45万 0.05 25.73万 0.05 28.76
─────────────────────────────────────────────────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行业终端(行业) 25.97亿 64.38 2.66亿 39.09 10.25
ICT基础设施(行业) 6.31亿 15.65 7697.99万 11.30 12.19
其他(行业) 3.53亿 8.76 5883.76万 8.64 16.65
智算业务(行业) 3.01亿 7.46 2.46亿 36.18 81.89
工业物联网(行业) 1.51亿 3.75 3261.33万 4.79 21.58
─────────────────────────────────────────────────
行业终端(产品) 25.97亿 64.38 2.66亿 39.09 10.25
ICT基础设施(产品) 6.31亿 15.65 7697.99万 11.30 12.19
其他(产品) 3.53亿 8.76 5883.76万 8.64 16.65
智算业务(产品) 3.01亿 7.46 2.46亿 36.18 81.89
工业物联网(产品) 1.51亿 3.75 3261.33万 4.79 21.58
─────────────────────────────────────────────────
华中(地区) 9.13亿 22.63 6621.08万 9.72 7.25
华东(地区) 8.70亿 21.56 1.11亿 16.33 12.79
华南(地区) 7.88亿 19.54 8894.03万 13.06 11.28
华北(地区) 5.98亿 14.82 3.00亿 44.01 50.13
西南(地区) 5.26亿 13.04 5395.70万 7.92 10.25
境外(地区) 3.36亿 8.33 6038.89万 8.87 17.96
东北(地区) 201.18万 0.05 49.48万 0.07 24.60
西北(地区) 50.01万 0.01 12.59万 0.02 25.17
─────────────────────────────────────────────────
直销(销售模式) 37.25亿 92.33 6.25亿 91.70 16.77
代理销售(销售模式) 3.05亿 7.56 5633.80万 8.27 18.48
其他(销售模式) 459.00万 0.11 21.35万 0.03 4.65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行业终端(行业) 10.48亿 62.08 1.28亿 39.84 12.24
ICT基础设施(行业) 3.01亿 17.82 3557.39万 11.05 11.82
其他(行业) 2.75亿 16.31 1.43亿 44.35 51.86
工业物联网(行业) 6414.43万 3.80 1531.38万 4.76 23.87
─────────────────────────────────────────────────
行业终端(产品) 10.48亿 62.08 1.28亿 39.84 12.24
ICT基础设施(产品) 3.01亿 17.82 3557.39万 11.05 11.82
其他(产品) 2.75亿 16.31 1.43亿 44.35 51.86
工业物联网(产品) 6414.43万 3.80 1531.38万 4.76 23.87
─────────────────────────────────────────────────
华南(地区) 3.99亿 23.61 5173.74万 16.07 12.98
华东(地区) 3.90亿 23.07 5426.85万 16.85 13.93
华中(地区) 3.59亿 21.25 3165.78万 9.83 8.82
华北(地区) 2.51亿 14.87 1.38亿 42.89 55.01
境外(地区) 1.48亿 8.74 2701.56万 8.39 18.31
西南(地区) 1.42亿 8.41 1902.93万 5.91 13.41
东北(地区) 77.40万 0.05 15.11万 0.05 19.52
西北(地区) 14.74万 0.01 3.76万 0.01 25.51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行业终端(行业) 25.06亿 68.37 2.94亿 67.67 11.74
ICT基础设施(行业) 6.84亿 18.67 6945.95万 15.98 10.15
其他(行业) 3.73亿 10.18 4542.01万 10.45 12.18
工业物联网(行业) 1.02亿 2.79 2568.56万 5.91 25.13
─────────────────────────────────────────────────
行业终端(产品) 25.06亿 68.37 2.94亿 67.67 11.74
ICT基础设施(产品) 6.84亿 18.67 6945.95万 15.98 10.15
其他(产品) 3.73亿 10.18 4542.01万 10.45 12.18
工业物联网(产品) 1.02亿 2.79 2568.56万 5.91 25.13
─────────────────────────────────────────────────
华东(地区) 11.19亿 30.53 1.48亿 34.06 13.23
华南(地区) 9.60亿 26.20 1.11亿 25.52 11.56
华中(地区) 7.55亿 20.61 5999.66万 13.80 7.94
西南(地区) 3.65亿 9.94 3204.56万 7.37 8.79
境外(地区) 2.36亿 6.44 4707.56万 10.83 19.95
华北(地区) 2.27亿 6.20 3578.34万 8.23 15.73
西北(地区) 184.90万 0.05 53.31万 0.12 28.83
东北(地区) 113.98万 0.03 29.65万 0.07 26.01
─────────────────────────────────────────────────
直销(销售模式) 34.13亿 93.10 3.76亿 86.46 11.02
贸易(销售模式) 2.52亿 6.87 5887.30万 13.54 23.39
其他(销售模式) 106.05万 0.03 --- --- ---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21.8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54.25%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112404.16│ 27.86│
│第二名 │ 49600.93│ 12.30│
│第三名 │ 21077.38│ 5.22│
│第四名 │ 19689.62│ 4.88│
│第五名 │ 16110.21│ 3.99│
│合计 │ 218882.30│ 54.25│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15.27亿元,占总采购额的47.24%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68874.17│ 21.31│
│第二名 │ 29623.19│ 9.16│
│第三名 │ 24064.89│ 7.44│
│第四名 │ 19414.49│ 6.01│
│第五名 │ 10724.52│ 3.32│
│合计 │ 152701.26│ 47.24│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5-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公司的主营业务及行业地位
深圳市智微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1339)是国内领先的智联网硬件产品及解决方案提供
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司秉承“构建数智底座,共创智能未来”的使命
,致力于为产业数智化发展提供强大的硬件底座,全面推动智联网场景化应用。公司构建了基于多场景的产
品定义、多形态的产品研发、柔性制造与供应链、数智化信息化管理体系等核心能力。
智微智能以“ODM+OBM双轮驱动”为核心战略,依托自主研发创新能力,深度融合前沿技术应用,持续
优化产品结构与解决方案体系,构建了覆盖行业终端、ICT基础设施、工业物联网及智能计算四大核心业务
板块的完整产业布局。通过多元化、场景化的产品矩阵,公司全面赋能智慧教育、智慧办公、智慧金融、智
慧医疗、智慧工业等垂直领域,并前瞻性布局具身智能、AI智算及“AI+”创新生态,为千行百业的智能化
转型提供全栈式技术支撑与场景化服务。
行业终端板块核心产品包括PC、OPS、云终端等。公司早期与Intel共同发布了OPS-C的标准,作为标准
的制定者将该产品迅速推广,市场占有率位居行业前三;公司下游客户软通计算机、紫光计算机、宏碁股份
均为PC领域领先企业,公司是其PC产品的主要供应商之一;公司下游客户深信服、锐捷网络为云终端市场核
心厂商,公司是其在云终端业务领域的主要供应商之一。
ICT基础设施板块核心产品包括服务器、交换机、网络安全硬件等。公司是下游客户海康威视在服务器
主板及塔式服务器领域的核心供应商,是绿联科技NAS产品的核心供应商;公司下游客户深信服是网络安全
领域的知名企业,公司是其网络安全设备硬件的主要供应商之一;公司下游客户新华三是交换机领域的知名
企业,公司是其交换机的主要供应商之一。
工业物联网板块核心产品包括工控主板、工控整机、机器视觉及机器人控制器等。公司已与工业自动化
、医疗、能源、轨道交通、汽车电子、具身智能等领域的多家头部企业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其中包括比亚
迪汽车、理想汽车、奥普特、华大智造、汇川技术、云迹机器人、海康机器人等知名企业。
智算业务领域,公司已服务多家知名互联网客户、国企客户及IDC客户等,在行业内积累较好口碑,业
务规模逐步扩大。
(二)行业发展情况
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GB/T4754-2017),公司所属行业为“C制造业”,公司所生产的各具
体产品分属“C3911计算机整机制造”、“C3912计算机零部件制造”、“C3914工业控制计算机及系统制造
”和“C3915信息安全设备制造”。
公司所属行业属于国家统计局2018年发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国家统计局令第23号)
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内的“新型计算机及信息终端设备制造”行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
1、AI大模型迭代迅速,AI算力支出持续加大
2025年4月,OpenAI发布新款AI模型o3和o4-mini,模仿人类的推理过程,解决复杂编程和视觉任务的推
理。阿里巴巴通义千问发布并开源8款新版Qwen3系列“混合推理模型”。2025年6月,谷歌宣布Gemini2.5系
列模型全面升级,谷歌在大模型上又往前迈进了一大步。华为在开发者大会2025(HDC2025)上正式发布了
盘古大模型5.5,在自然语言处理(NLP)、计算机视觉(CV)、多模态、预测、科学计算五大基础模型全面
升级。
国内外知名AI大模型公司不断升级大模型是AI技术快速迭代的一个缩影。同时,各大企业也在积极加大
投入,抢占AI技术的制高点。根据美国亚马逊、谷歌、微软、Meta四大CSP(云服务提供商)公开披露的数
据,2024年美国四大CSP资本开支高达近2,500亿美元,同比增长65.4%。在2024年巨额资本开支的基础上,2
025年一季度美国四大CSP资本开支维持高速增长态势,达到766亿美元,同比增长64.38%。国内的字节跳动
、腾讯、阿里巴巴、百度四大CSP在2025年也加大资本开支力度,其中,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在2月24日
宣布,未来三年,阿里将投入超过3,800亿元,用于建设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总额超过去十年总和。
国内外大型CSP纷纷加大资本开支,直接拉动了AI基础设施建设需求的快速增长。根据TrendForce数据
,2023年全球AI服务器出货量达118万台,2024年较2023年增长40%至165.5万台,预计到2026年全球AI服务
器出货量将增长至241.3万台,2022-2026年CAGR达28.8%。2022年中国AI服务器市场出货量约达28.4万台,2
024年超过40万台,2025年中国AI服务器出货量将达到48.8万台。根据IDC的数据,2024年全球AI服务器市场
规模1,251亿美元,2025年将增至1,587亿美元;其中,2024年中国市场AI服务器市场规模达到190亿美元,
同比增长87%。公司服务器及智算业务板块受益于行业需求的拉动亦在近两年实现大幅增长。
2、AI应用层出不穷,AI智能终端新品竞相涌现
2025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
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AI算力能力的提升,AI模型的快速迭代,推动了AI应用在软件、硬件
层面快速落地,同时也推动了端侧AI新一轮创新周期。
软件层面,2025年3月份,中国创业公司Monica发布了全球首个通用型AIAgent产品—Manus,重塑人们
的工作、生活方式。硬件层面,随着生成式AI的蓬勃发展,在低功耗端侧设备进行边缘AI计算的需求也将显
著增加,而智能终端则是AI应用爆发的关键载体。AI端侧应用通过本地化数据处理实现低延迟、高隐私与强
交互体验,从单一语音助手拓展至多模态全场景,催生出了AI手机、AIPC、AI眼镜、AI耳机等端侧AI产品不
断涌现,人工智能终端产业规模有望迎来“排浪式”增长。
以AIPC为例,通过本地部署大模型,AIPC成为人们办公、娱乐、医疗等多个场景的重要辅助,也推动了
PC市场持续复苏,AIPC的渗透率不断提升。据Canalys数据预测,2025年全球AIPC出货量将超过1亿台,占PC
总出货量的40%,到2028年AIPC出货量将达到2.05亿台,渗透率达到约70%。其中,2024年第四季度,AIPC出
货量达到1,540万台,占季度PC总出货量的23%,出货量环比2024年三季度增长18%。根据CounterpointResea
rch数据,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PC市场出货量6140万台,同比增长6.7%,主要受美国关税预期提前拉货及AIP
C加速普及的推动。Canalys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大陆PC市场(不含平板)出货量达890万
台,同比增长12%;整体来看,PC市场在AI加持下,以及受支持消费者和企业采购的刺激政策影响下,PC行
业持续复苏。
3、具身智能产业日新月异,人形机器人量产速度加快
2025年以来,随着高性能计算算力持续提升、AI大模型快速迭代,AI与机器人融合进一步加深,加快了
人形机器人发展的进程,人形机器人正成为引领新一轮智能化变革的先锋。通过增加新型感知手段、发展VL
A(视觉-语言-动作模型)等模型,人形机器人的多模态融合感知、认知和决策能力大幅度提升;通过运用
强化学习、模仿学习、以及混合路径等新型运动控制方法,机器人在未知、复杂、动态环境下的轨迹规划和
运控能力得以优化。与此同时,下游的汽车工业、物流、安防等领域对智能化、无人化、自动化解决方案的
需求,也推动了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的进程。以英伟达、特斯拉、Figure、华为、小米、小鹏、宇树机器
人、智元机器人为主的国内外科技巨头、初创企业、科研机构纷纷入局,具身大模型成果不断涌现,人形机
器人技术加速演进。与此同时,国家密集出台机器人产业发展的规划和政策,2025年“两会”首次将“具身
智能”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重庆、山东等地方政府积极贯彻落实《“机器
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和《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将具身智能定位为科技竞争的
新高地、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竞相支持本地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打造人形机器人产业集群。未来,随着应
用端、成本端、软件端迎来突破,以及机器人技术成熟、成本下降,机器人市场规模也即将迎来新一轮高速
增长。根据赛迪顾问数据,2024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69亿元,预计2027年将达到254亿元。
4、鸿蒙PC发布,国产操作系统、信创迎来新纪元
2025年5月8日,在深圳举行的鸿蒙电脑技术与生态沟通会上,搭载鸿蒙操作系统的“鸿蒙电脑”正式亮
相,国产操作系统在PC领域取得新突破;5月19日,鸿蒙PC正式发布,鸿蒙PC特点突出,可折叠设计、自研
芯片与增强的安全性的特点,充分发挥了华为对全栈自研的掌控力;AI深度集成与多设备互联体验的特点;
应用生态逐步丰富,首批鸿蒙PC已支持超过1,000款应用,其中包括150款原生PC应用,目标是在2025年底前
突破2,000款,覆盖通用办公、设计创作、金融理财、影音娱乐等核心场景。数据显示,鸿蒙系统已更新30
多次,新增功能150多项,日均应用版本更新超400个。将鸿蒙PC放进国产操作系统发展史来看,意义更加重
大,标志着中国PC产业开辟了一条自主创新、独立发展的道路,填补了消费级国产操作系统的空白,能够有
效带动产业链自主化。截至目前,鸿蒙操作系统生态设备已经突破10亿台,相关注册开发者达到720万,代
码超过1.1亿行,鸿蒙已经实现从操作系统内核、文件系统到编程语言和大模型等环节的全部自研。
信创产业本质上是建立自主可控的信息技术底层架构和标准,涉及芯片、基础软件、操作系统、中间件
等多个关键领域,核心是突破核心技术,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提高我国在信息技术领域的自主创
新能力,完成信息技术的自主可控。自信创产业大规模推广以来,国家政策大力支持,79号文中明确提出20
27年实现央企国企100%信创替代的目标,2025年将是这一政策推进的深化落地的一年,在“2+8+N”信创体
系的推动下,党政信创持续下沉,通信、金融、能源信创向核心系统渗透,信创产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
25年信创产业市场规模呈现加速增长态势。根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当前市场规模约2.44万亿元,预计2025
-2026年增速分别为14.5%和14.9%,2027年达3.7万亿元,中国信创市场正释放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5、政策强力驱动工业转型,工业自动化市场迎来战略机遇期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与《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的收官之年。在2025年“两会”工作报告中明确
提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加快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实施重
大技术改造升级和设备更新工程,推动数字化转型”,“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同时,在“两会”期
间,再次释放增量政策,安排大规模设备更新超长期特别国债2,000亿元。国家发改委《工业自动化创新发
展行动计划(2025-2027)》提出,到2027年全国工业机器人密度达到400台/万人,较2020年增长60%,重点
支持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等新兴产业自动化升级。在国家发展新质生产力政策的强力推动下,促进了产业技
术升级和市场需求扩大。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也推动着行业从单
机自动化向系统自动化的范式转变,下游制造业对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设备的需求也愈发迫切,行业技
术革新、范式转变有望重塑行业生态,也为工业自动化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工业自动化行业市场空间
广阔,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国内外工业自动化行业全景研究与趋势展望报告》显
示,未来行业将保持12%以上的复合增速,2025年中国工业自动化市场规模将突破3,225亿元,占全球市场规
模的25%,2030年市场规模将突破4,000亿元。在政策与AI为代表新技术的双轮驱动下,工业自动化行业不仅
是传统制造业转型的关键基础设施,更是孕育万亿级别机遇的战略高地。
与此同时,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国产化进程不断加快,国产设备依托明显的性价比高、本地化服务、适配
性好的优势,正逐步从中低端市场向高端市场渗透,在PLC、伺服系统、工业机器人、减速器等细分领域国
产化率不断提升。
(三)公司的主要产品
公司提供行业终端、ICT基础设施、工业物联网硬件产品及方案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并基于行
业积累及上下游资源为客户提供端到端的智算中心全流程综合服务。
1、行业终端
公司行业终端业务主要基于Intel、NVIDIA、AMD、Rockchip、海光、龙芯、飞腾等主流通用计算机芯片
平台推出多行业物联网智能终端产品,覆盖智慧教育、智慧办公、智慧医疗、智慧金融、智慧政务、家庭、
商业等多个下游应用领域及关键应用场景,产品形态主要有PC、OPS、云终端等,并通过部署开源模型进行
全面AI升级。
PC产品包含消费级台式机及主板、一体机AIO及主板、MINIPC、笔记本电脑、泛信创整机、平板等多种
产品形态,可充分满足家庭、企业办公、网吧网咖、游戏、教育等应用场景需求。
OPS产品(开放式可插拔规范电脑模块)是一种经过系统布局,具有标准化接口的微型电脑,可为教育
、办公所需要的交互显示设备提供便捷、高效的解决方案,主要应用于智能交互平板、电子交互白板、电子
黑板等。OPS即插即用的便捷性、高效的协作交互功能、高度的定制集成能力、系统模块的可扩展性,可满
足学校教学、会议办公场景下的多样化需求,极大提高教学、办公效率。同时,OPS产品也可应用于广告、
交通、媒体、医疗、金融等众多商业显示场景。
云终端产品是指依托虚拟化、通信技术,使用云终端设备通过网络运行远端服务器桌面的计算机解决方
案,是替代传统电脑的一种新模式。云终端具有部署响应迅速、维护简单、数据存储便捷、能耗低等优点,
广泛应用于政企办公、教育教学、医疗和安全领域。在政企办公领域,通过云终端集中化管理、简化运维,
可以解决政企办公故障多、维护难、使用体验差、数据安全等问题。
公司IoT产品与开源鸿蒙系统完美适配,可为行业端侧和边缘侧提供可适配OpenHarmony的产品线共计20
余款,包括OPS模块、物联网终端、边缘融合终端和平板等产品线,可用于智慧教育、商显、新零售、工业
自动化和个人家庭等场景,为行业用户创造更加无缝、智能化的使用体验。
2、ICT基础设施
公司ICT基础设施包括数据通信产品、服务器、网络安全产品,主要应用于数据中心、数据库、企业园
区、政企办公、云计算、金融机构等领域。
数据通信产品主要包括交换机、网关等以太网通信设备,主要面向企事业单位、工业、个人终端用户等
群体。交换机业务又分为企业级和工业级两大类别,按照应用层级不同,公司可提供接入层、汇聚层、核心
层、数通交换机等产品;根据端口带宽,公司可提供从100M到100G不同容量的产品,满足市政、教育、金融
、轨交、工矿等多领域的需求。网关产品包含网络安全网关、SDWAN、边缘多业务网关以及4G或5G工业网关
。
服务器产品线专注于为客户提供标准服务器主板及定制型整机产品,主要包括通用服务器、存储服务器
、AI服务器、AI工作站、AI算力一体机、NAS、信创服务器等产品类别,服务于政企、安防、教育、交通、
医疗、数据中心等行业客户。公司提供的NAS产品,具有容量大、可玩性和可靠性高、扩展性强、数据安全
等特点,充分满足企业用户、个人用户和技术爱好者的私有化存储部署需求。公司为满足AI行业对高性能服
务器的多样化需求,推出了一系列AI推理服务器,包含面向专业创作的塔式服务器系列、适配Qwen等大模型
的机架式系列以及可用于端侧部署的边缘系列服务器等。
网络安全产品是基于Intel、MTK等主流通用计算机芯片平台开发的符合网络安全场景应用的硬件设备,
产品通过客户的深度适配后,广泛应用于金融网络、教育网络、政务网络、公安网络、企业网络等对安全性
要求更高的网络环境,覆盖网络接入、网络安全及网络优化等关键场景,包括网络行为管理、防火墙、网闸
、VPN等设备。网络安全产品采用模块化设计,涵盖SOHO桌面式、机架式等多种类型,便于功能扩展与灵活
部署,能够为客户提供完整的网络安全解决方案。
3、工业物联网
智微工业是公司旗下的自主品牌,结合云计算、大模型、边缘计算、机器视觉、5G等技术,提供从云网
边端各层级的硬件产品到整体多场景的解决方案服务,为多个行业提供高品质、高性能、高可靠的多形态工
业计算机、边缘计算融合终端、工业ICT产品、机器人控制器、PAC控制等产品线,协同软件生态,助力工业
的数智化转型。目前方案已广泛应用于智能制造、智慧医疗、智慧能源、智慧交通、智慧物流、智慧电力等
多个领域。
智微工业拥有多平台、多规格工业主板和整机解决方案,提供ATX/MATX/MiniITX/3.5"/4"多系列主板产
品以及上架式IPC/嵌入式工控机/PAC控制器/PPC工业平板电脑多系列整机产品,可搭配X86、ARM等多种芯片
平台,涵盖入门至服务器级性能,并且重点进行AI能力接入,实现AI边缘推理全场景硬件布局。智微工业产
品采用宽温配置,具有设计强固、接口丰富、通用性强的特点,提供长生命周期供货,可满足工业客户多样
化需求,被广泛应用于制造、仓储、物流等行业,满足丰富嵌入式场景需求。
在工业自动化的机器视觉细分场景中,智微工业推出了全系列机器视觉硬件产品,涵盖4U机架式、可扩
展BOXPC、导轨式BOXPC等多个品类,可广泛用于深度视觉和轻度视觉的应用中,采用CORE+GPU/ASIC加速卡
和ARMSOC等多个芯片解决方案,致力于提供更高效、易于部署的解决方案,满足工业锂电、光伏、3C、半导
体、医疗影像、新能源汽车制造、食品包装、物流分拣等场景应用。目前,智微智能机器视觉方案已经在多
个场景应用,如AOI表面缺陷检测、尺寸与形状检测、字符与符号识别、精准定位与拾取、路径规划与导航
等。
智微工业还推出行业专用系列产品,机器人控制器产品线基于Intel、Nvidia、Rockchip等核心芯片平
台开发,可广泛应用于工业机器人、AGV/AMR移动机器人、服务类机器人、人形机器人等多种应用场景,该
系列产品深度融合大算力智能升级与传统工业控制技术,凭借卓越的实时响应能力、抗震抗干扰性能,广泛
应用于3C电子、半导体、汽车制造、制药及食品包装等领域,助力工业企业提升智能制造水平,推动行业智
能化转型。
在新能源行业,智微工业针对光伏储能以及锂电池检测制造等应用,提供多环节的视觉检测解决方案,
方案经过精心设计和严格测试,确保在高精密的生产设备中稳定运行,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并提
供“光储充”采集网关专用产品,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降低能耗和减少维护成本,帮助实现长期的投资回
报。
在激光领域,智微工业提供包含激光控制器、激光操控面板、嵌入式视觉方案、远距离显示传输的一体
化解决方案。激光控制器具备集成度高、尺寸小巧、灵活安装的特点;操控面板具备不同尺寸类型、依据场
景快速定制;嵌入式视觉方案具备AI深度学习能力外,集成光源控制,便于灵活部署。
此外,智微工业推出PAC自动化控制方案,实现IPC+软PLC+视觉应用等多个功能的整合,进一步简化自
动化的多层架构,降低工厂实施部署难度,提升工厂运行效率。
4、智算业务
公司智算业务包括AI算力规划与设计、GPU及高性能服务器设备交付、运维调优、算力调度与优化管理
平台服务、算力租赁+MaaS、算力及网络设备售后及置换等,为客户提供端到端的智算中心全流程服务,致
力于成为AIGC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综合服务商(Fulllife-cycleserviceproviderofAlcomputing)。公司核
心团队拥有超过20年资深行业经验以及服务器运维经验,与设备原厂亦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FAE工
程师及原厂技术支持资源丰富,可提供高标准专业化的技术支持,根据客户需求灵活升级和配置服务器;同
时,公司在北京、深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