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001215 千味央厨 更新日期:2025-05-03◇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面向餐饮企业的速冻面米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速冻食品行业(行业) 18.54亿 99.25 4.32亿 97.68 23.28
其他行业(行业) 894.38万 0.48 724.68万 1.64 81.03
餐饮行业(行业) 512.26万 0.27 298.80万 0.68 58.33
─────────────────────────────────────────────────
主食类(产品) 9.14亿 48.90 2.46亿 55.75 26.97
小食类(产品) 4.39亿 23.48 8670.91万 19.62 19.76
烘焙甜品类(产品) 3.65亿 19.55 8054.55万 18.22 22.05
冷冻调理菜肴类及其他(产品) 1.42亿 7.58 2106.40万 4.77 14.87
其他业务收入(产品) 894.38万 0.48 724.68万 1.64 81.03
─────────────────────────────────────────────────
长江南(地区) 13.04亿 69.81 2.90亿 65.73 22.27
长江北(地区) 5.21亿 27.88 1.37亿 31.00 26.30
其他业务收入(地区) 4313.14万 2.31 --- --- ---
─────────────────────────────────────────────────
经销(销售模式) 10.51亿 56.23 2.73亿 61.72 25.97
直营(销售模式) 8.09亿 43.29 1.62亿 36.64 20.02
其他业务收入(销售模式) 894.38万 0.48 724.68万 1.64 81.03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速冻食品行业(行业) 8.86亿 99.28 2.21亿 98.10 24.91
其他行业(行业) 416.67万 0.47 293.11万 1.30 70.35
餐饮行业(行业) 229.22万 0.26 --- --- ---
─────────────────────────────────────────────────
油炸类(产品) 3.74亿 41.94 9331.09万 41.48 24.93
蒸煮类(产品) 2.11亿 23.61 5901.15万 26.23 28.01
烘焙类(产品) 1.70亿 19.03 3737.10万 16.61 22.01
菜肴类及其他(产品) 1.33亿 14.95 3231.24万 14.37 24.22
其他业务收入(产品) 416.67万 0.47 293.11万 1.30 70.35
─────────────────────────────────────────────────
长江南(地区) 6.20亿 69.52 1.44亿 64.15 23.26
长江北(地区) 2.51亿 28.15 7387.19万 32.84 29.41
其他业务收入(地区) 2078.94万 2.33 --- --- ---
─────────────────────────────────────────────────
经销(销售模式) 4.76亿 53.31 1.33亿 59.18 27.99
直营(销售模式) 4.12亿 46.23 8888.86万 39.52 21.55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416.67万 0.47 293.11万 1.30 70.35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速冻食品行业(行业) 18.90亿 99.42 4.41亿 97.91 23.34
其他行业(行业) 753.15万 0.40 737.60万 1.64 97.94
餐饮行业(行业) 358.81万 0.19 203.11万 0.45 56.61
─────────────────────────────────────────────────
油炸类(产品) 8.70亿 45.78 1.90亿 42.07 21.78
蒸煮类(产品) 3.73亿 19.60 9180.56万 20.38 24.64
烘焙类(产品) 3.55亿 18.69 8067.57万 17.91 22.71
菜肴类及其他(产品) 2.95亿 15.53 8111.29万 18.00 27.48
其他业务收入(产品) 753.15万 0.40 737.60万 1.64 97.94
─────────────────────────────────────────────────
长江南(地区) 12.89亿 67.79 2.88亿 64.04 22.39
长江北(地区) 5.75亿 30.25 1.46亿 32.33 25.32
其他业务收入(地区) 3720.95万 1.96 --- --- ---
─────────────────────────────────────────────────
经销(销售模式) 11.18亿 58.82 2.80亿 62.20 25.06
直营(销售模式) 7.75亿 40.78 1.63亿 36.16 21.01
其他业务收入(销售模式) 753.15万 0.40 737.60万 1.64 97.94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速冻食品行业(行业) 8.46亿 99.40 1.93亿 97.82 22.87
其他行业(行业) 347.15万 0.41 339.30万 1.72 97.74
餐饮行业(行业) 163.97万 0.19 --- --- ---
─────────────────────────────────────────────────
油炸类(产品) 3.91亿 45.94 8085.59万 40.89 20.69
烘焙类(产品) 1.85亿 21.77 4360.11万 22.05 23.54
蒸煮类(产品) 1.59亿 18.70 3716.36万 18.79 23.35
菜肴类及其他(产品) 1.12亿 13.18 3273.62万 16.55 29.20
其他业务收入(产品) 347.15万 0.41 339.30万 1.72 97.74
─────────────────────────────────────────────────
南区(地区) 5.90亿 69.30 1.32亿 66.57 22.33
北区(地区) 2.44亿 28.67 5853.06万 29.60 23.99
其他业务收入(地区) 1720.95万 2.02 --- --- ---
─────────────────────────────────────────────────
经销(销售模式) 4.67亿 54.93 1.11亿 56.33 23.83
直营(销售模式) 3.80亿 44.66 8296.36万 41.95 21.83
其他(补充)(销售模式) 347.15万 0.41 339.30万 1.72 97.74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6.36亿元,占营业收入的34.21%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客户1及其关联方 │ 36067.50│ 19.40│
│客户2及其关联方 │ 11125.93│ 5.98│
│客户3及其关联方 │ 10319.26│ 5.55│
│客户4及其关联方 │ 3691.62│ 1.99│
│客户5及其关联方 │ 2397.50│ 1.29│
│合计 │ 63601.81│ 34.21│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3.95亿元,占总采购额的42.87%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供应商1及其关联方 │ 18285.20│ 19.86│
│供应商2 │ 9881.48│ 10.73│
│供应商3 │ 4477.67│ 4.86│
│供应商4 │ 4458.01│ 4.84│
│供应商5 │ 2375.14│ 2.58│
│合计 │ 39477.49│ 42.87│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一)公司所处行业
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公司所处行业为“食品及酒
制造相关业”;根据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所处行业为“C1432速冻食
品制造”。
(二)行业发展情况
1、速冻食品行业规模稳步扩大
速冻食品制造业近几年一直处于稳健发展阶段。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整体提升,以及配套的冷链物流体
系的不断完善,我国速冻食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产品分类,速冻食品是指采用新鲜原料制作,经过适当的处理和急速冷冻,在-18℃至-20℃的连贯
低温条件下送抵消费地点的低温产品。目前速冻食品主要包括速冻调制食品、速冻菜肴制品、速冻面米制品
以及其他(如速冻汤羹制品等)。
从业务特征上看,速冻食品可分为零售市场(即“C端市场”)和餐饮市场(即“B端市场”)。零售市
场主要面向家庭消费,产品集中在大型商超、零售网点、农贸市场、线上电商等终端进行销售,销售模式为
B2C模式。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对方便、快捷食品的需求不断提升,直接带动了速冻食品的需求;
餐饮市场是速冻食品近年蓬勃兴起的新领域,主要面向餐饮业和企业团餐,通过直接采购或者由专业餐饮批
发市场经销商配送到门店,销售模式为B2B模式。近年来,餐饮端对半成品食材的需求日益增强,也为速冻
食品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根据艾媒咨询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速冻食品市场规模已达1,835.4亿元
,预计2025年将达2,130.9亿元。
在渠道层面,目前速冻面米制品销售渠道以C端为主,格局相对稳定,销售产品以汤圆、水饺为主,消
费者画像集中于居家百姓,以商超、便利店、电商为核心销售渠道;B端渠道主要是为满足各类餐饮企业需
求而产生的业务用市场,相比C端市场规模较小。但近几年我国餐饮行业稳步发展,餐饮连锁化趋势日益显
现,而速冻食品可以起到提高出餐速度、减少后厨面积、丰富品类、降本控效等作用。“餐饮行业发展”+
“餐饮连锁化”+“企业降本增效”,共同带动速冻食品需求提升。同时,速冻面米产品本身具有标准化、
生产工业化和品质稳定性等特征,越来越多的餐饮企业选择通过统一采购半成品,以实现管控质量、提高出
餐效率、降低成本等目的,因此餐饮B端市场成为驱动速冻面米制品市场规模扩大的重要引擎,B端渠道尤其
是餐饮业务用市场发展速度较快,目前渠道占比有进一步提高的趋势。
报告期内,基于线上红利消退、消费升级和成本压力,以及年轻客群偏好“一站式体验”,对生鲜品质
、加工食品便捷性和购物环境提出更高要求,传统商超亟需重塑“人货场”关系。许多传统商超选择通过扩
大餐饮熟食区、增设烘焙现制场景等,通过感官营销(现制食品香气、色彩陈列)增强线下吸引力,打造“
即逛-即买-即食”沉浸式体验,通过感官刺激提升转化率;通过开发自有品牌,构建差异化商品矩阵,重点
布局即食类、健康食品,提升商品溢价能力,提高毛利;通过建立源头直采体系,减少中间环节,降低采购
成本并保障产品品质,提升供应链效率。以上传统商超品类重构、供应链提效及场景创新的需求,给以餐饮
供应链为核心业务的速冻食品企业,带来了新的商机。
总体来讲,速冻食品的行业规模仍然处于逐年扩大的阶段,其中速冻面米制品C端占比大,消费场景集
中在家庭端,B端餐饮渗透率较低,未来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市场大有可为。
2、餐饮连锁化加速,降本增效持续进行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8.8万亿元,同比增长3.5%,增速较2023年降
低了3.7%,而2024年全国餐饮收入接近5.6万亿元,同比增长5.3%,增速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高出1.8%,
充分展现了餐饮行业的韧性以及对整体消费市场的显著贡献。餐饮市场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我国餐饮行业
的连锁化进程持续加速,红餐产业研究院整理的数据显示,全国连锁化率从2020年的15%稳步上升至2024年
的22%,并预计在2025年进一步提升至24%左右。
餐饮连锁化率提升,为后端的餐饮供应链企业带来了增长机遇。连锁经营意味着在餐饮供应链管理中需
要追求食材的质量稳定和标准化,同时连锁餐饮门店基本以快餐为主,注重出餐速度,对食材和烹饪工艺的
标准化程度要求也较高,而速冻面米制品自身具有产品标准化、安全标准化和操作标准化特征,贴合餐企需
求,因此速冻面米制品是餐饮食材的主要品类之一,这为速冻面米制品企业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机会。
连锁化率对于餐饮供应链发展有巨大的拉动作用,而且随着连锁化程度的不断提升,新的需求也源源不断创
造出来。
3、行业规范化带来机遇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关于行业规范的重要文件,包括《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促进产业高
质量发展的通知》《关于促进餐饮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推动绿色餐饮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
促进食品工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意见》《居民生活服务业发展“
十三五”规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十四
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等,鼓励绿色餐饮企业发展连锁经营,进社区、进学校、进医院、进办公集聚区、
进交通枢纽等重要场所,加快发展早餐、团餐、特色小吃等服务业态,鼓励食品工业往规模化、智能化、集
约化、供给质量和效率显著提高方向发展,支持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其中《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促
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首次在国家层面明确预制菜范围,要求强化原料质量管控、严格食品添加剂使
用,并推进预制菜标准体系建设。国家政策层面通过规范预制菜定义、强化全链条监管、完善冷链基础设施
,推动行业向标准化、品牌化方向升级,一方面,健康、安全的预制菜能够进入更多的消费场景,扩大了行
业规模;另一方面,预制菜和速冻食品企业需投入更多资源完善原料检测、生产工艺合规性(如禁用防腐剂
)及冷链设施,中小型企业面临更高的准入门槛,而行业内管理能力较强、规模较大的企业则可通过技术创
新、市场细分和产业集群布局抢占发展先机。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主要为餐饮企业提供定制化、标准化的预制半成品。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68亿元,同比下
降1.71%;实现归母净利润0.84亿元,同比下降37.67%。不考虑股权激励的影响,公司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1
亿元,同比下降31.99%(2024年公司因股权激励产生费用952.21万元,考虑当期所得税及解禁后可抵扣所得
税影响,股权激励事项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为1,676.91万元)。报告期内,受市场竞争环境影响,公司经营
业绩承压。
从产品上看,公司主营的预制半成品按照传统的加工方式可分为油炸类、烘焙类、蒸煮类、菜肴类及其
他四大类。
报告期内,下游客户为积极应对市场竞争调整产品及采购策略,同时受产品生命周期影响,部分传统产
品更新迭代,而新品处于上市初期,市占率尚不及传统产品。受此影响,公司油炸类核心单品主食油条、芝
麻球、春卷以及烘焙类单品蛋挞皮均出现销售收入下滑情况,因该等单品在各自品类中占比较大,导致油炸
类产品和烘焙类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出现下滑;蒸煮类产品销售收入同比有所上升主要原因是公司咸包产品在
报告期内增幅较大,同时子公司味宝食品自2023年4月起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而2024年完整纳入合并报
表,因计算周期差异等导致上期基数较低;菜肴类以及其他销售收入增幅较大,主要是公司在预制菜产品上
通过优化选品、加大新品研发,在市场上快速放量带来的积极影响。
近年来速冻食品市场结构发生较大变化,餐饮业连锁化趋势的快速推进对标准化餐饮食材的需求显著增
长、冷冻调理菜肴类市场迅猛发展、烘焙甜品类市场持续扩容,为更精准地掌握市场变化,更好地满足不同
餐饮场景客户需求,报告期内公司按照产品类别并结合餐饮行业特性,对产品分类进行了基于菜单结构的重
新划分,将产品划分为主食类、小食类、烘焙甜品类、冷冻调理菜肴类及其他四大类。
上述分类中,主食类产品主要为油条、蒸煎饺、咸包、象形面点、烧麦、水饺、汤圆、糕类、八宝饭等
;小食类产品主要为芝麻球、地瓜丸、春卷、糍粑、粉面粥、饼类、其他油炸产品等;烘焙甜品类主要为蛋
挞类、丹麦类、派类、曲奇类等;冷冻调理类及其他主要为爪类、鸡肉调理类、猪肉调理类、蔬菜制品等。
从生产模式看,公司生产模式主要分为通用品生产和定制品生产。其中,通用品主要为公司根据市场需
求自主开发的产品,面向全体B端客户销售,一般通过经销商渠道在中、小B端实现放量,属于产品导向,主
要由公司自产,少量对外委托加工。定制品主要是与大B客户联合研发或根据客户要求做工艺定制、包装定
制,先有定制客户,再有定制产品,业务模式是以定制客户为基础和核心,企业与定制客户之间是一种紧密
型的客户关系。定制生产模式围绕大B端需求出发,提供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属于服务导向。
从销售模式看,公司作为国内知名的餐饮速冻面米制品供应商,主要为连锁餐饮企业、团餐、酒店、宴
席及新零售自有品牌提供定制化和标准化的速冻面米制品,公司主要采取直营和经销两种模式进行销售。公
司对经销客户主要销售通用品,对直营客户主要销售定制品。
报告期内受经济形势变化及餐饮市场竞争结构变化的影响,公司经销商模式同比有所下滑,直营模式增
速也有所放缓。
直营模式是公司和部分餐饮企业客户直接签约、直接合作的销售模式,客户主要是全国性的品牌连锁餐
饮企业,如百胜中国、海底捞、华莱士、老乡鸡、盒马、九毛九、三米、曼玲等。公司针对该类客户的消费
群体及菜单提供产品设计、产品开发、产品销售、技术支持、干线物流运输以及后续服务,以建立长期合作
的同盟关系。公司与餐饮客户定期研讨产品升级方向,调整供应产品的配方、口感、包装等要素,共同讨论
解决方案及新品提案,同时对产品的后续加工条件、餐饮企业的后厨布局设计提供建议。2024年公司加大对
大客户的服务力度,截至2024年12月底,公司大客户(合并关联方后)数量为173家,2023年底同口径大客
户数量为159家,同比增加8.81%。另外公司积极开发潜力餐饮客户,2024年公司直营模式销售额为80,880.4
9万元,同比增幅为4.34%。
经销模式是公司通过经销商作为渠道向中小餐饮企业、团餐、酒店等实现产品供应的模式。由于各个中
小餐饮企业门店较为分散,公司通过经销商渠道向这些中小门店提供产品和服务。公司向经销商的销售均为
买断式销售,即公司向经销商销售后公司产品所有权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已转移至经销商,经销商在公司销售
指导价格的基础上自行定价销售。
报告期内,餐饮消费整体更趋于理性,消费者对性价比追求愈发强烈,为了迎合消费者对性价比的追求
,导致诸多餐饮企业纷纷选择降价以吸引顾客,同时逐步向供应链压价以谋求利润,这对以餐饮为核心业务
的公司形成较大压力。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公司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首先,公司增加了销售市场的人
员投入,持续推行厂商联合项目制服务模式,合力出击,协助经销商拓展当地的各类渠道用户,开拓网点,
推广新品,增加销量。以项目制为契机,协助经销商提升内部管理水平,提高组织力,充分调动经销商团队
成员的积极性;其次,推行全国大单品策略,公司在区域试销成功的产品中选择有市场潜力、区域局限小、
适销场景广、有制造优势和品牌优势的产品予以全国推广,设定清晰目标,公司团队联合经销商团队,首选
向当地优势渠道推介议入,动销支持,全力打造大单品;第三,通过组织经销商参与重点行业展会、专业奖
项申报评选、样板点用户建设、广宣氛围营造、旺季市场攻坚活动、试吃推广活动等各种措施,助力渠道深
耕,助推战略产品的推广与销售。电商渠道以旗舰店为引领,采取组合推广模式,探索线上爆品打造,利用
线上的流量增加品牌及品类曝光,实现产品的线上爆量、线下同步联动的互相赋能的销售模式;同时,公司
在原来的优势渠道餐饮类B端客户的基础上,结合KA商超调改的行业趋势,协助经销商扩充商超熟食区的产
品销售。主要销售模式
公司作为国内知名的餐饮速冻面米制品供应商,下游客户主要为餐饮企业(酒店、团餐、宴席)等B端
客户。公司主要采取直营和经销两种模式进行销售。直营模式是公司和部分餐饮企业客户直接签约、直接合
作的一种销售模式,客户主要以品牌知名度较高的全国性的连锁餐饮企业为主;经销模式是公司通过经销商
作为中介向各个中小餐饮企业实现产品供应的模式,即通过经销商向中小餐饮企业提供产品。
公司经销模式下,除个别经销商外,公司对经销商客户一般采用“先款后货”的结算方式。公司向经销
商的的销售均为买断式销售,即公司向经销商销售后公司产品所有权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已经转移至经销商,
经销商在公司销售指导价格的基础上自行定价组织销售。
主要生产模式公司的生产模式主要包括公司自主生产、委托加工和外采三种类型。自主生产为公司进行
原料采购和生产资源组织,在自有生产车间完成整个生产的全过程,委托加工是指公司委托第三方加工企业
为公司进行生产,但部分原料和工艺由公司指定,公司介入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过程;外采是公司从第三方
直接购买成品,公司不介入第三方的原料采购和生产过程,但对产成品设定详细的检验标准,确保产品质量
和品质。公司核心产品大部分属于自主生产,部分工艺成熟、生产成熟的产品由公司委托加工,对于个别产
品如公司生产资源不足、客户个性化要求的,采取外采形式。报告期内,公司以自主生产为主,委托加工及
外采为辅。
公司委托加工方为辽宁实维天、鹤壁鑫发、鹤壁盛黎。公司委托辽宁实维天加工的产品主要为芝麻球、
地瓜丸等,委托鹤壁鑫发加工的产品主要为油条、卡通包、年年有鱼等,委托鹤壁盛黎加工的产品主要为春
卷,销售对象主要为经销商客户。公司委托加工的工序为全部生产和包装工序,委托加工的产品均为加工设
备较为普通、生产工艺较为成熟的通用品,不涉及公司核心技术和工艺。委托加工产量本期变动为5.03%。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1、产品定制化优势
公司是国内较早针对餐饮B端提供定制化研发和生产的企业之一,拥有较强的产品研发创新能力,能够
根据客户类型不同、需求不同开展定制化、专属化的产品研发。中国餐饮业态繁多、形式各异,不同消费场
景下食材需求存在差异,下游餐厅对菜单更新、新品推出速度要求较高。公司在郑州、上海分别建有产品研
发基地,拥有多名高技术研发人才,一方面能够根据客户厨房设备情况与出餐要求定制专属产品,通过解决
产品在不同餐饮场景中的应用痛点,推进产品不断创新迭代;另一方面,研发团队也充分吸收各地美食精华
,结合公司现有产品线的技术平台优势,应对不同餐饮场景,推出创意产品。
2、服务专属化优势
公司深耕餐饮供应链,是国内头部餐饮企业如百胜中国、海底捞、华莱士、老乡鸡等的优质供应商。在
合作过程中,公司并非简单地向这些客户提供半成品,而是针对不同客户类型和不同需求,提供专属的服务
。中国的连锁餐饮业态较为丰富,大类上可以分为西式快餐、中式快餐、火锅、小吃麻辣烫等不同品类,而
且每种品类都有较大的连锁企业占据头部位置,不同品类的头部企业对于供应链的要求不尽相同,有的品牌
要求供应链的响应速度,能够及时地回应品牌的要求,主动提供产品解决方案;有的品牌要求供应链的研发
实力,能够提供有创新型的产品研发思路;也有品牌更侧重要求供应链供应的稳定性。千味央厨合作的大客
户几近横跨所有品类,因此能够针对不同品类的头部企业开展专属化的服务,提供符合不同客户需要的售前
、售中、售后贴身服务。综上,公司能够针对不同的客户,提供专属化的产品解决方案和服务。
3、创新优先化优势
作为一家以创新求发展的企业,公司秉承创新优先的企业管理思想,建立鼓励创新发展的制度与组织管
理机制,支持千味央厨品牌在市场战略、产品技术、服务体系、生产管理等全领域,勇开行业先河,引领餐
饮供应链行业的前瞻方向。截至目前,公司已经拥有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共计85项。公司从2012年就开
始对油条细分场景下的市场研究,逐步推出外卖油条、火锅油条、安心油条、香脆油条、麻辣烫油条、茴香
小油条、蛋芯油条、墨鱼汁油条等多种油条类产品,涵盖了火锅、快餐、自助餐、宴席、早餐、外卖六大场
景,基本覆盖了餐饮油条消费的主流场景。
4、品质标杆化优势
公司主要业务是根据连锁餐饮企业、团餐、酒店、宴席等客户的需求提供预制半成品的研发和生产。多
年来,公司始终坚守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不放松,是各领域头部连锁餐饮企业的核心供应商。公司内部执行
严格的质量管控机制,并建立了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从原材料的采购、产品生产、产成品检验、运输等各
个环节严格控制。公司制订并执行的产品质量检验标准,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在行业内起到树立标杆的引领
作用。公司已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FSSC22000国际食品体系安全认证、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
P)认证、诚信管理体系认证、BRCGS认证、国家级实验室CNAS认证,并按照公司制定的标准每年对供应商进
行审核评估,生产过程实现全程可追溯。
5、价值最大化优势
所谓价值最大化是从客户的视角看,公司拥有优化成本的竞争能力,能够扩展客户的产品价值空间。公
司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坚持总成本最低的产品设计理念,对成本的精准控制体系覆盖采购、研发、生产、运
营、客户使用、消费者体验全过程,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与合作伙伴实现共赢。与此同时,对产品不断创
新,同时坚守产品品质,提高产品的标准化程度,确保客户的客诉率不断降低,通过这些方式为客户提供最
大价值,以“与客户在一起”的经营理念,实现与客户间“共赢生态”的构筑。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68亿元,同比下降1.71%;实现归母净利润0.84亿元,同比下降37.67%。不
考虑股权激励的影响,公司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1亿元,同比下降31.99%(2024年因股权激励产生费用952.2
1万元,考虑当期所得税及解禁后可抵扣所得税影响,股权激励事项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为1,676.91万元)
。报告期内,受市场竞争环境影响,公司经营业绩承压。
●未来展望:
1、主营业务:核心目标是保持主营业务的稳定健康发展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68亿元,同比下降1.71%,报告期内公司实现的归母净利润为0.84亿元,同
比下降37.67%。在行业消费趋于理性、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公司的发展面临一定的压力。展望未来,公
司的核心目标是主营业务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主要考虑如下:
首先,公司所处行业目前虽增速有所放缓,但整体规模及发展趋势仍处于增长期,市场空间依然很大,
公司希望抓住这一行业机遇,迅速做强做大。公司行业定位为餐饮供应链行业,随着餐饮连锁化率的提升,
以及餐厅后厨食材原料预制半成品替代手工的大趋势,餐饮供应链行业本身已经进入快速增长期,公司作为
国内较早从事餐饮供应链的企业之一,在客户、研发和产品上都具有较强的先发优势,公司应该牢牢抓住这
一行业机遇,快速做强做大。
其次,公司坚定聚焦主营业务,抓住新的传统商超增加自有品牌建设及定制化产品的零售市场机会,通
过加强内部各经营环节的管理,提升运营效率;严格把控原材料采购、生产、运输等过程中的产品质量控制
,优化产品结构,加强品牌建设;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客户服务质量,避免无谓的价格竞争,以保证公
司的健康、稳定、高质量发展。
最后,行业竞争不断加剧也决定了快速发展才具有核心竞争力。随着餐饮供应链行业的蓬勃发展,不少
以传统C端消费为主的速冻食品企业开始进入B端市场,这些企业在规模上和渠道上都具有一定优势,相比之
下公司体量较小,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市场规模是很重要的竞争力,公司希望在保证发展质量的前提下,
扩大销售规模。
2、渠道建设:深耕大客户,聚焦核心经销商,积极拓展新渠道
在销售渠道建设上,公司围绕直营和经销两种销售模式,有针对性地开展渠道建设。
在直营大客户层面,要深耕细作,围绕客户需求,开发更多产品。百胜中国是公司开发相对比较成熟的
客户,是公司深耕大客户的样板,未来公司将围绕海底捞、华莱士、老乡鸡等大客户,不断提升服务能力,
满足客户多种需求,有针对性地研发、上新各类产品,拓宽产品线。在服务好现有大客户的同时,逐步开拓
地方特色连锁餐饮、咖啡茶饮、新零售等客户。目前公司和主要客户长期合作,对客户的运营情况和需求把
握比较准确,在现有产品的基础上,努力拓展供应的品类,除了速冻面米制品以外,围绕消费发展新趋势,
增加烘焙类产品、预制菜肴类产品的占比。同时,以大客户市场下沉策略为导向,调整公司产品开发方向,
以更具有质价比的产品来更好地支持连锁客户的发展战略。
在经销商渠道上,要继续服务和支持核心经销商做优做强,开发餐饮渠道商。在策略上,主要通过三种
模式为核心经销商“赋能”:一是提升对核心经销商的支持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