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隆平高科(000998)经营分析主营业务

 

查询个股经营分析(输入股票代码):

经营分析☆ ◇000998 隆平高科 更新日期:2025-05-03◇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凭经营和生产许可证进行以水稻、玉米、蔬菜为主的高科技农作物种子、种苗的生产、加工、包装、培育 、繁殖、推广和销售;土地整理及修复。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农业(行业) 85.66亿 100.00 31.34亿 100.00 36.58 ───────────────────────────────────────────────── 玉米种子(产品) 50.21亿 58.62 17.39亿 55.49 34.63 水稻种子(产品) 20.08亿 23.44 7.55亿 24.09 37.60 农化、棉花、油菜及其他(产品) 8.48亿 9.90 1.91亿 6.10 22.56 蔬菜瓜果种子(产品) 3.21亿 3.75 1.97亿 6.29 61.43 杂谷种子(产品) 2.10亿 2.45 1.36亿 4.35 64.94 向日葵种子(产品) 1.58亿 1.85 1.15亿 3.67 72.60 ───────────────────────────────────────────────── 国外(地区) 35.36亿 41.28 9.79亿 31.25 27.69 华中地区(地区) 16.56亿 19.33 6.27亿 20.00 37.84 华东地区(地区) 13.31亿 15.54 5.29亿 16.90 39.76 华北地区(地区) 9.83亿 11.48 5.16亿 16.46 52.45 东北地区(地区) 3.45亿 4.03 --- --- --- 西南地区(地区) 2.87亿 3.36 --- --- --- 西北地区(地区) 2.29亿 2.68 --- --- --- 华南地区(地区) 1.97亿 2.30 --- --- ---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农业(行业) 25.82亿 100.00 8.19亿 100.00 31.74 ───────────────────────────────────────────────── 玉米种子(产品) 12.28亿 47.58 2.23亿 27.18 18.13 水稻种子(产品) 8.37亿 32.43 3.31亿 40.42 39.55 农化、棉花、油菜及其他(产品) 1.98亿 7.67 6085.49万 7.43 30.74 向日葵种子(产品) 1.40亿 5.43 1.02亿 12.41 72.47 杂谷种子(产品) 9103.71万 3.53 5915.07万 7.22 64.97 蔬菜瓜果种子(产品) 8679.85万 3.36 4386.61万 5.35 50.54 ───────────────────────────────────────────────── 国外(地区) 11.13亿 43.10 1.28亿 15.62 11.50 华中地区(地区) 5.16亿 19.99 2.17亿 26.46 42.01 华北地区(地区) 3.54亿 13.72 2.10亿 25.65 59.33 华东地区(地区) 2.43亿 9.40 9177.37万 11.20 37.81 西南地区(地区) 1.22亿 4.73 5883.78万 7.18 48.16 华南地区(地区) 9872.11万 3.82 4286.55万 5.23 43.42 西北地区(地区) 7225.50万 2.80 4035.29万 4.92 55.85 东北地区(地区) 6297.64万 2.44 3063.05万 3.74 48.64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农业(行业) 92.23亿 100.00 36.67亿 100.00 39.76 ───────────────────────────────────────────────── 玉米种子(产品) 60.30亿 65.38 24.13亿 65.79 40.02 水稻种子(产品) 17.77亿 19.27 6.46亿 17.62 36.37 农化、棉花、油菜及其他(产品) 7.67亿 8.32 2.06亿 5.63 26.91 蔬菜瓜果种子(产品) 3.19亿 3.45 1.91亿 5.19 59.80 杂谷种子(产品) 1.94亿 2.10 1.27亿 3.46 65.53 向日葵种子(产品) 1.36亿 1.48 8429.51万 2.30 61.79 ───────────────────────────────────────────────── 国外(地区) 42.89亿 46.51 --- --- --- 华中地区(地区) 17.94亿 19.45 --- --- --- 华东地区(地区) 14.92亿 16.18 --- --- --- 华北地区(地区) 8.08亿 8.76 --- --- --- 西北地区(地区) 2.44亿 2.65 --- --- --- 东北地区(地区) 2.38亿 2.58 --- --- --- 西南地区(地区) 2.14亿 2.32 --- --- --- 华南地区(地区) 1.42亿 1.54 --- --- ---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农业(行业) 17.85亿 100.00 7.54亿 100.00 42.22 ───────────────────────────────────────────────── 水稻种子(产品) 7.00亿 39.22 2.64亿 34.98 37.66 玉米种子(产品) 5.71亿 31.99 2.39亿 31.70 41.83 农化、棉花、油菜及其他(产品) 1.77亿 9.94 3825.21万 5.08 21.57 向日葵种子(产品) 1.36亿 7.63 8401.31万 11.15 61.71 蔬菜瓜果种子(产品) 1.26亿 7.05 7364.36万 9.77 58.52 杂谷种子(产品) 7444.13万 4.17 5518.04万 7.32 74.13 ───────────────────────────────────────────────── 华中地区(地区) 5.67亿 31.79 2.34亿 31.05 41.23 华北地区(地区) 3.53亿 19.78 1.76亿 23.32 49.77 华东地区(地区) 3.47亿 19.47 1.55亿 20.63 44.75 国外(地区) 2.23亿 12.51 7127.56万 9.46 31.92 西北地区(地区) 1.10亿 6.18 4278.44万 5.68 38.79 华南地区(地区) 7693.60万 4.31 3349.09万 4.44 43.53 东北地区(地区) 5647.94万 3.16 2737.17万 3.63 48.46 西南地区(地区) 4998.91万 2.80 1351.25万 1.79 27.03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5.0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5.94%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17915.00│ 2.09│ │第二名 │ 12453.51│ 1.45│ │第三名 │ 9232.56│ 1.08│ │第四名 │ 5678.41│ 0.66│ │第五名 │ 5650.99│ 0.66│ │合计 │ 50930.48│ 5.94│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7.12亿元,占总采购额的13.09%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24911.09│ 4.58│ │第二名 │ 23667.57│ 4.36│ │第三名 │ 9426.10│ 1.73│ │第四名 │ 6748.04│ 1.24│ │第五名 │ 6409.63│ 1.18│ │合计 │ 71162.43│ 13.09│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一)行业基本情况 从全球农作物种业市场来看,生物育种技术的发展为种业市场注入强大动力,如通过基因编辑、全基因 组等技术培育出抗虫、抗病等优良性状品种,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与质量。伴随着生物育种的种子市场渗透 率提高、人们对于植物蛋白质和蔬菜的需求不断增加等多种因素共同驱动,全球农作物种业市场规模呈现稳 步增长态势。亚洲种业市场正经历结构性变革,政策驱动与技术革新形成双轮驱动,即政策扶持、生物育种 技术等方面的广泛应用使得市场增长迅速。 南美地区作为新兴农业市场,对种子产品有着旺盛的需求,并拥有改良的种子品种和新技术,随着采取 农业信贷补贴、种子认证体系优化等措施,推动了南美种业市场的扩张和规范化发展。北美地区是全球最大 的商业种子市场,具有农业高度现代化的特征,注重种子研发和技术创新,该地区需求主要来自作物品种的 更新换代以及对特定作物特性的改进等。根据Kynetec数据,全球种业的市场规模由2017年的459亿美元增长 至2023年540亿美元,预计到2026年将增至578亿美元,2017年至2026年期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96%。 从全球市场分布来看,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全球种业进入持续的行业整合期,行业集中度大幅提升, 前几大种业巨头的规模优势日益凸显。20世纪70年代至21世纪初,种业经历了两次并购浪潮。2014年开始, 随着全球经济下滑、粮价持续走低,国际种业集团开始积极谋求以兼并的方式来整合资源,如杜邦与陶氏合 并、拜耳收购孟山都以及中国化工收购先正达,种业的全球化整合大力推动了全球化布局的加速,提升了市 场的集中度,实现了规模的快速扩张,并在全球竞争中占据了优势地位。根据行业数据统计,早在2020年, 全球种业中前五大种业公司(拜耳、科迪华、先正达、巴斯夫和利马格兰)市场份额合计已超过50%。 从中国种业市场来看,自2021年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方案以来,随着扶强扶优政策的持续加码和市场化进 程的加速,相关主管部门相继出台政策鼓励种企并购重组,我国种业进入重要的市场整合期,具有育种能力 、市场占有率较高、经营规模较大的“育繁推一体化”种企加速整合育种力量和资源,实现优势互补、资源 聚集,从而提升核心竞争力。众多规模较小、科研水平落后的种子企业将逐步退出市场,市场地位将进一步 强化,推动种业市场不断向集中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目前,国际地缘政治的变化以及中美贸易摩擦的加剧,为国内种业科技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一方 面,贸易摩擦加剧了国内对种源自主可控的需求,促使国内种企加快技术研发与创新,减少对国外种源的依 赖。国内龙头种企逐步在转基因玉米、大豆等关键领域取得技术突破,转化体已通过安全认证并实现商业化 种植,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加强。另一方面,贸易摩擦推动了进口替代的进程,国产种子在市场中的份额逐渐 扩大。未来,随着生物育种技术在国内推广与发展,具备研发实力的龙头种子企业的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提升 。国家将持续加大资金投入与政策扶持力度,聚焦种业创新、基地建设等关键环节,全力提升我国种业核心 竞争力,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在全球市场中,国内种企也将通过生物育种技术创新、市 场拓展和资源整合,逐步提升竞争力,实现做大做强 (二)新公布的法律法规及政策对行业的影响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2024年是我国种业振兴行动从 “三年打基础”迈向“五年见成效”的关键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攻坚之年。中央政策体系持续 释放强农信号,各重要会议及文件均聚焦农业强国、农业科技、种业振兴、粮食安全等关键议题,提出了加 快推进种业振兴行动的具体措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严守耕地红线,严格耕地占补平衡管理,抓好粮 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要坚决扛牢保障国家 粮食安全重任,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中央一号文件则明确部署了 “加大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选育推广生产急需的自主优良品种,推动生物育种产业化扩面提速”的 实施路径。在一系列政策的有力推动下,2024年种业振兴行动取得了显著进展,为种业发展注入政策动能, 推动形成“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的创新闭环。 近年来国内外种业政策密集发布,鼓励种业行业发展与创新。在国内,自2021年《种业振兴行动方案》 审议通过以来,我国构建了涵盖知识产权保护、企业扶持、鼓励研发创新等多维度的政策支持体系,推动实 质性派生品种制度(EDV)的实施。2022年新修订的《种子法》实施,为种业科技自强自主、种源自主可控 提供了法治保障。2023年制定的《粮食安全保障法》进一步强化了种业在粮食安全中的核心地位。同时,种 业监管执法力度不断加强。农业农村部印发《2024年全国种业监管执法年活动方案》,提出严格许可审批、 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推进监管执法协同联动等措施,完善种业法规制度建设。此外,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也在提升。农业农村部会同相关部门出台《关于保护种业知识产权打击假冒伪劣套牌侵权营造良好环境的指 导意见》,着力打击侵权行为,为种业发展与创新提供了有力保障。 公司子公司隆平发展主要通过其子公司隆平巴西在境外巴西开展玉米种子业务。巴西作为全球大豆出口 和玉米生产大国,已成为我国农产品进口的重要替代渠道。同时中巴两国在农业全产业链的深度合作,涵盖 作物种植、农资供应、加工储运等环节,不仅提升了我国农业资源的全球调配效率,同时带动了国内农化产 品、农业机械等配套产业的出口增长。目前巴西政府推出了多项支持种业发展的政策,包括土地支持政策( 保障规模经营的土地政策)、农业销售政策(产品售空计划、期权合约补贴、农产品的最低价格保证、农业 低税政策)、农业金融支持政策(信贷支持政策、设立地方开发银行和基金)、农业贸易支持政策(关税支 持、进口管理、出口补贴、出口信贷支持)等,通过“市场+政策+产业链”的多维协同,为中国在巴西拓展 业务提供了有利条件,进一步推动中巴农业合作向更高水平发展。 (三)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 在种业振兴行动中,公司充分发挥“种业国家队”的主力军、排头兵作用,按照中信集团“主业清晰、 核心突出、行业领先、治理先进、管理高效”的总要求,通过内生增长和外延并购,已成长为一家聚焦种业 主业、统筹国内国际,拥有现代治理体系,具备国际经营能力,营业规模达近百亿级的综合性跨国种业集团 ,构建起新的“中信大隆平”格局,并跻身世界种业企业前八强。 公司是国内首批“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先后被认定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创新型试点企 业”“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中国种子行业十年AAA信用企业”。在推进落实国家种业振兴行动 中,公司被认定为农业农村部“国家农作物种业阵型”领军企业。公司还连续五届蝉联“中国种业信用明星 企业”榜首。2024年,公司荣获第五届中国质量奖,成为中国农业领域首家获得此项殊荣的企业。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主营业务及主营产品 公司构建起以水稻、玉米、小麦三大主粮作物,辣椒、黄瓜、谷子、食葵、甜瓜等专精特新作物为主业 ,大豆、油菜等油料作物为拓展,种粮一体、农民培训、农业援外等农业服务为配套,覆盖“研、育、繁、 推、服、管”全业务链条的产业体系,实现主粮、蔬菜、杂粮多品类作物的覆盖,不断为民族种业的崛起和 先进农业技术的全球传播贡献力量。 (二)主要生产采购模式 公司种子生产和采购一般采取“公司+代制商(大户)”的委托代制模式和“公司+基地+农户”的自制 模式以及公司流转/租赁土地自办基地模式,其中委托代制模式和自制模式为公司目前主要的生产采购模式 。 (三)销售模式 公司主要采用收取预收款的方式来执行“先款后货”的销售政策,所有销售均以销售协议确定各方权利 义务,并按照销售协议约定的销售内容和发货时间向经销商发货,对于少数合作时间长、信用等级高的经销 商,公司会适度给予一定的授信赊销。公司产品主要通过物流公司发货,在产品发出并取得物流公司货运单 时,产品风险已转移至各级经销商。对于部分品种或区域,公司按照约定的退货标准接收退回的种子,并及 时进行拆包等处理,确保种子质量不受影响,超过协议约定退货比例的,经销商须承担一定的退货费用。 (四)研发模式 公司以自主研发和体系化创新能力为核心竞争力,构建了覆盖水稻、玉米、蔬菜等作物的全球化研发网 络,涵盖60余个国内外育种站和试验站、1.6万多亩试验基地、10余个先进的生物技术实验室,研发体系、 平台设施及团队实力均居行业领先地位。报告期内,公司以“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集约化、智能化” 为目标,持续优化“工厂化、分段式”的水稻育种创新模式,强化国内外研发协同,通过种质资源共享与国 际化穿梭育种,突破国内玉米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瓶颈。依托隆平巴西科研团队10余年的生物育种经验,帮 助公司构建了成熟、可复制的生物育种技术产业化应用体系和标准化操作流程,并推动建立高效、低成本的 玉米生物育种研发体系,有力提升公司市场竞争力,推动公司业绩持续稳定增长。 01研发布局 生物育种技术板块,公司紧密围绕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化战略,持续完善全球研发体系,形成“前端技术 突破+后端品种转育”双轮驱动的生物技术全链条布局。国内,公司以分子育种为核心,依托种业科学研究 院生物技术实验室、玉米生物技术中心、天津德瑞特蔬菜研发中心,以及内蒙古三瑞农科实验室,深度融合 分子标记、基因编辑等生物技术与传统育种体系,显著提升种质资源创制效率。针对转基因创新方面,公司 前端布局杭州瑞丰、国丰生物等4个生物技术平台,并于报告期内新增投资杰美奥生物,强化性状研发与合 作能力;后端以玉米科学院、联创种业为主体,推进品种转育及产业化应用,构建“性状开发-品种适配-市 场推广”闭环。同时,公司以南美规模最大、最先进的巴西生物育种分子实验室为枢纽,开展基因测序、分 子标记、基因挖掘及生物育种技术攻关,同步整合国际种质资源与本地化育种需求,加速技术成果向商业化 品种转化。 水稻作物板块 公司构建了覆盖国内外市场的水稻全产业链商业化育种体系,种业科学研究院以国内籼稻研发为核心, 深度布局长江流域、华南及武陵山稻区,通过全基因组选择模型与分子标记技术的应用,持续推出适应不同 生态区的高产多抗品种,推动杂交中籼水稻品种迭代升级。南方粳稻研究院聚焦南方粳稻区域品种改良,通 过精准定向育种与抗逆性提升,满足优质食味与机械化生产需求。隆平高科(三亚)海外种业研发有限公司 以国际水稻研发为重点,立足海南,辐射菲律宾、孟加拉、越南及巴基斯坦等东南亚水稻主产国,结合本地 化品种选育与种质资源创新,加速优势品种在海外的适应性推广。 玉米作物板块 公司以联创种业与玉米科学院为玉米核心科研载体,持续强化生物育种技术攻关与品种适应性研究。通 过增设区域性定位试验基地及配套制种技术平台,推动黄淮海高产耐密植品种迭代升级,加速东华北早熟抗 逆品种选育,完成西南湿热区品种适应性改良,实现全国玉米主产区品种全覆盖。公司整合科研院校及区域 种企优势资源,有效补齐区域品种抗逆性与适应性短板,显著提升品种商业化推广效率。公司依托隆平发展 的热带及亚热带玉米种质资源库,与巴西、墨西哥等海外研发团队开展种质资源互换、穿梭育种合作,突破 国内玉米种质遗传多样性不足的瓶颈,为商业化品种开发奠定基础。 专精特新作物板块 公司以主要推广区域为重点,各作物研发团队不断推出广受市场好评的新品种。黄瓜、甜瓜、番茄和南 瓜种子以天津、山东为核心市场,辣椒种子以湖南、海南为核心市场,同时将黄瓜、辣椒等优势作物布局到 海外市场,积极抢抓对外合作良机,并引进国外优秀蔬菜品种,丰富国内生产线。在河北、内蒙古等作物资 源优势地区,建立健全了行业领先的谷子、食葵商业化育种自主创新体系和流程。 02团队建设 公司构建以“自主培养+高端引进”相结合的人才发展体系,通过定制化激励政策与战略性人才引进计 划,打造一支覆盖水稻、玉米、蔬菜瓜果、谷子、食葵等作物的国际化科研团队。公司拥有包括“中国种业 十大杰出人物”“全国劳动模范”水稻首席专家杨远柱,“中国种业十大杰出人物”玉米育种专家王义波、 巴西玉米育种专家埃迪米尔森 利纳雷斯(EdimilsonLinares),蔬菜产业领军人物马德华、刘荣云等科研骨干。截至报告期末,公司 国内外水稻、玉米等专职研发及研发服务人员达712人,占公司总人数17.02%。 报告期内,依托中国农业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高校资源,构建“基础研究-应用开发产业 化”全链条人才培养生态,联合培养10余名博士、硕士人才参与研发。报告期内,公司荣获中国农业科学院 科学技术成果奖杰出科技创新奖、中信集团科技进步特等奖、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等多个奖项。 03新品种的测试评价与审定(登记) 国内,公司构建了覆盖南方稻区、黄淮海玉米带、西北制种基地等核心农业区的多维度生态测试网络, 形成杂交水稻、玉米、蔬菜等作物品种适应性评价体系,建立“预试-区试-生产试验”评价机制,实现水稻 4年、玉米5年、蔬菜3年的测试周期,测试质量领跑国内种业行业。通过自主选育、科企协同以及聚合全球 种质资源,公司同步开展国内主产区与东南亚、南美等国际目标市场的适应性测试,确保符合市场需求的品 种持续稳定地投放市场。在国外,隆平巴西的玉米品种在经过多年多位点全方位田间产量测试后,经农业、 畜牧业部登记后方可上市销售。 04科企合作 公司秉承市场和产业导向,积极携手优势科研院校,通过独家技术授权与产学研深度合作,加速核心作 物种质资源创新与商业化应用,有效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打通技术到产品的 快速通道,为探索有效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奠定了坚实基础。 报告期内,公司与万建民、曹晓风、柏连阳等院士团队在内的20余家科研院校建立深度合作,联合攻关 水稻、玉米育种关键技术。与“杂交谷子之父”赵治海合作,加速推进耐旱谷子研发及技术成果转化。公司 聚合业内系列优秀水稻内源抗螟虫基因和种质,夯实抗虫育种资源基础;建立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玉米创新机 制,引进QD001等优势自交系、扩区域优势品种和抗病分子育种技术等,有效补齐区域品种抗逆性与适应性 短板,显著提升品种商业化推广效率;聚合多抗高产小麦新品种中麦801,丰富高产品种类型。此外,公司 与湖南大学刘选明教授团队在《MolecularBreeding》联合发布研究成果,首创“品质表型可塑性”评价模 型,量化分析气象因子对稻米食味值的影响,为精准选育提供数据支撑。2024年12月,公司参与共建由浙江 大学、英国国立农业植物研究所牵头的“中英植物表型联合实验室”,将聚焦“植物表型检测关键技术与装 备”开展科研联合攻关。 05品种权归属 01获得的品种权情况 2024年,公司申请植物新品种权207件,其中水稻119件,玉米72件,黄瓜8件,辣椒8件。获得授权植物 新品种权113件,其中水稻36件,玉米37件,黄瓜15件,食葵11件,甜瓜8件,辣椒2件,谷子3件,小麦1件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有效植物新品种权979件。 02专利情况 2024年,公司申请国家专利17件,其中发明专利10件,实用新型专利7件。获得授权专利25件,其中授 权发明专利11件,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4件。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共拥有有效专利122件,其中发明专利72件 ,实用新型专利40件,外观专利10件。 (六)公司制种产量及变化、销售退回情况 2024年度,公司制种产量为33489.63万公斤,相比2023年度减少15.43%。水稻退货金额排名前十的品种 的销售退回总金额为7956.60万元;玉米退货金额排名前十的品种的销售退回总金额为38022.13万元。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品牌与文化优势 公司是以袁隆平院士的名字命名、中信集团实控管理的民族种业领军企业。近年来,公司通过内生增长 和外延并购,持续打造和汇聚了一批种业行业的优秀品牌,构建了以“隆平高科”品牌为“领头雁”,“隆 平、亚华、联创、湘研、德瑞特、巡天、三瑞”等为专精特新“小巨人”的“大隆平”雁阵格局。其中,杂 交水稻领域的隆平、亚华,玉米领域的联创,辣椒领域的湘研,黄瓜领域的德瑞特,谷子领域的巡天,食葵 领域的三瑞农科,均是各作物细分领域的领军品牌。其中“隆平高科”“湘研”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巴西玉米品牌Morgan和Forseed在巴西玉米市场中占据龙头地位。公司连续五届蝉联“中国种业信用明星 企业”榜首,子公司天津德瑞特、湘研种业入选“中国蔬菜种业信用骨干企业”。同时,公司及旗下主要产 业子公司分别入选国家种业阵型企业名单,种业振兴主力军形象突出。 公司“内生外延”发展的动力源自文化和情怀的传承与激励,公司自成立26年以来始终传承袁隆平院士 “推进种业进步、造福世界人民”的情怀,与“遵纪守法、作风正派、实事求是、开拓创新、谦虚谨慎、团 结互助、勤勉奋发、雷厉风行”的中信风格有机融合,增强了“大隆平”的发展自信,建立起服务“国之大 者”光荣使命感,努力将愿景变为实景,推动公司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种质资源和研发优势 01育种技术优势 公司构建了从种质资源创新到品种选育的商业化育种体系。报告期内,公司在水稻、玉米、小麦等核心 作物板块的育种技术实现多项重要突破,有力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 水稻板块 公司在水稻不育系选育领域实现重大突破,成功聚合关键基因,创制出兼具绿色早熟特性的两系不育系 。通过分子标记技术筛选出双抗(稻瘟病、褐飞虱或白叶枯病)及高产优质恢复系。同时,利用基因编辑技 术创制了一批产业亟需种质。 玉米板块 公司实现技术体系升级与玉米高产品种突破,通过抗锈病回交群体精准筛选,大幅节约田间测试面积, 完成矮秆基因定位,为耐密高产品种选育奠定基础。自主研发的玉米品种晋级分析平台(CHAAP)投入应用 ,逐步形成标准化、信息化品种晋级体系。同时,隆平发展拥有全球领先、分布广泛的生物育种研发体系, 本年持续推进两隆融合,将其全基因组选择预测育种模型、大数据抗病鉴定及品种选育技术、产品开发流程 等核心技术体系引入国内,实现国内外育种资源高效穿梭利用。 小麦板块 公司进入小麦分子育种阶段,建成小麦分子与品质分析实验室,实现育种技术从传统表型筛选向分子标 记辅助选择的跨越。 专精特新作物板块 依托2023年成功开发的10K黄瓜基因PANEL技术,公司完成黄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深度解析及抗病基因 精准定位。自主研发的首款辣椒50K-5K液相育种芯片投入应用,结合耐低钾评价体系筛选出抗逆性突出的辣 椒新品种。针对食葵列当危害,公司通过分子标记辅助回交技术推出抗列当系列新品种,实现主栽品种抗性 升级,极大延长优良品种市场生命力。继谷子不育系A2后,新选育的AL2不育系测配品种展现出优势,成为 继A2系后的核心育种材料;同时建立国内首个谷子饲用营养快速检测标准曲线,为饲用品质高通量检测奠定 基础。 02种质资源优势 公司拥有水稻、玉米、蔬菜等作物种质资源10余万份,常年开展种质资源收集、筛选、鉴定、评价、保 护、利用与创新攻关,年组配数量超30万份,通过审定及登记的品种数量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公司创新积 累了大量符合市场需求的种质资源品系,可组织开展覆盖我国水稻、玉米大部分生态区域,以及东南亚、南 亚等水稻主要种植国家的品种测试评价;组织小麦品种国家级联合体试验,参加省级小麦筛选试验。依托主 产区产业优势,稳定开展蔬菜、谷子等新品种测试。一大批黄瓜、南瓜、辣椒、食葵、谷子等作物完成品比 初选试验、区域试验评价和示范试验。隆平巴西拥有丰富的热带及亚热带区域为主的玉米种质资源,与国内 温带玉米种质资源之间远缘杂交优势突出,进一步丰富了公司种质资源库,为公司的全球玉米研发布局奠定 了坚实基础。公司创新积累了大量符合市场需求的种质资源品系,可组织开展覆盖我

www.chaguwang.cn & ddx.gubit.cn 查股网提供数据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