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昆股份:2022年年度报告摘要
公司代码:601233 公司简称:桐昆股份
桐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摘要
第一节 重要提示
1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www.sse.com.cn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
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3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4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5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经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计,桐昆股份母公司2022年度实现净利润191,716.53万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和《公司章程》规定,因本年度提取5,596.08万元法定盈余公积后,公司累计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积已达到注册资本的50%,故本年度不再计提其余的法定盈余公积。公司2022年可供分配利润总计为870,331.44万元,2022年利润分配方案为:本年度不进行现金分红,不送红股。同时也不实施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此预案尚需提交公司2022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
第二节 公司基本情况1 公司简介
公司股票简况 | ||||
股票种类 | 股票上市交易所 | 股票简称 | 股票代码 | 变更前股票简称 |
A股 | 上海证券交易所 | 桐昆股份 | 601233 | / |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 董事会秘书 | 证券事务代表 |
姓名 | 周军 | 宋海荣 |
办公地址 | 浙江省桐乡市梧桐街道凤凰湖大道518号 | 浙江省桐乡市梧桐街道凤凰湖大道518号 |
电话 | 0573-88187878 | 0573-88182269 |
电子信箱 | zj@zjtkgf.com | freedomshr@126.com |
2 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1、行业整体发展情况
聚酯涤纶长丝行业在国内经过四十年的迅猛发展,已进入技术、工艺成熟,运用领域广泛的稳定阶段,我国也已经成为世界上涤纶长丝产量最大的国家,并随着上下游产业链配套的完善,聚酯涤纶长丝行业成为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产业之一。
根据中国化纤协会统计,2022年化纤产量为6488万吨,同比微减0.55%,这是近四十年来化纤产量首次出现负增长。粘胶长丝、腈纶产量分别同比增加7.45%、16.70%外,其他主要产品的产量均呈现负增长,其中涤纶长丝产量4276万吨,同比减少0.24%。从终端需求来看,纺织品服装内销市场需求不足,但出口额再创新高。具体情况如下:
内需方面,2022年,受居民收入增长放缓、消费场景恢复缓慢等因素影响,国内消费市场承压。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限额以上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减少6.5%,自3月以来增速持续为负;网上穿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3.5%,增速较2021年放缓4.8个百分点,但6月以来持续正增长,运动户外、健康保健等服装服饰消费仍具有良好增长韧性。
外需方面,2022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再创新高,连续第三年保持在3000亿美元以上,出口价格提升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海关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达3409.5亿美元,同比增长2.5%。主要出口产品中,纺织品出口金额达1568.4亿美元,同比增长1.4%,纺织面料、化纤等产业链配套产品出口是重要增长点;服装出口金额达1841.1亿美元,同比增长
3.4%。
2、行业发展呈现的特征
(1)周期性特征
涤纶长丝行业及PTA行业,因上游原料及所生产的产品均为石油炼化产品的衍生品,受到国际原油价格波动的影响,叠加行业间企业之间竞争策略的不同,再加上下游需求受宏观经济、消费升级、出口政策等因素的影响,行业运行具有一定的周期性。
(2)区域性特征
涤纶长丝及PTA行业作为纺织产业链的中游行业,在欧美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中国、印度和东南亚国家凭借市场和劳动力成本优势,承接了大部分的化纤产能。在国内,随着产业链一体化优势愈发明显,涤纶长丝行业的区域分布向浙江省、江苏省、福建省集中,同时也呈现出产业梯度转移的特征。
(3)产业链一体化特征
化纤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步意识到,单纯依靠单一产业的竞争,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比较弱,企业盈利的波动性比较大。近年来,涤纶长丝行业和PTA行业的扩产,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行业中龙头企业综合实力的进一步增强,主要体现在行业龙头企业间的扩产和增量,且各企业纷纷向其现有产业的上游产业进行延伸,做大做强产业链,以抵抗行业波动的风险,打造一体化产业链的趋势愈发明显。
3、主要业务情况概述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从事各类民用涤纶长丝的生产、销售,以及涤纶长丝主要原料之一的PTA(精对苯二甲酸)的生产。公司的主要产品为各类民用涤纶长丝,包括涤纶POY、涤纶FDY、涤纶DTY、涤纶复合丝、ITY、中强丝六大系列一千多个品种,覆盖了涤纶长丝产品的全系列,在行业中有“涤纶长丝企业中的沃尔玛”之称。
公司产品主要用于服装面料、家纺产品的制造,以及小部分用于产业用(如缆绳、汽车用篷布、箱包布等)。报告期内,公司完成嘉通项目三套30万吨合计100万吨聚酯涤纶长丝装置顺利试运行。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具备800万吨原油加工权益量、720万吨PTA、910万吨聚合、960万吨涤纶长丝年生产加工能力。
4、公司经营模式
公司主要的经营模式为:通过购买PX(对二甲苯)生产PTA(精对苯二甲酸),并将自产和部分外购的PTA与MEG(乙二醇)等作为主要生产原料,经过一系列的化工、化学反应,生产出各类合格的涤纶长丝产品进行市场销售,从而实现赚取加工费的过程。
(1)采购模式
公司根据生产开工负荷安排采购计划,采用长约采购保障和临时现货采购调剂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主要原料的采购。公司的主要原料为PX、PTA、MEG、醋酸和切片,其价格变化与原油价格的相关性比较大,公司建立健全了采购业务流程,并基于对宏观经济及市场行情的判断,根据供应商的报价、结算交割模式等因素,凭借自身的规模优势,与供应商开展业务合作,保障原料的供应和原材料采购成本的控制,规避价格波动的风险。
(2)生产模式
涤纶长丝--公司主要采用大容量熔体直纺技术和切片熔融纺技术生产功能性差别化涤纶长丝产品。大容量熔体直纺技术以PTA、EG为原料,经过聚合、纺丝工艺生产涤纶长丝,具有“大容量、高配置、高品质、柔性化、功能差别化、低能耗、低排放、短流程、低成本”等特点;切片熔融纺技术以切片为原料,经过干燥和再熔融生产高品质、高性能、高附加值纤维,具有“生产品种丰富、灵活性大、混炼均匀”等特点。
PTA--嘉兴石化、嘉通能源PTA项目引进了国际上先进成熟、稳定可靠的KTS科氏技术(原英威达)工艺,从能耗、物耗,运行成本、投资成本,都有较强的竞争力。特别是嘉通能源项目选择的是KTS科氏技术(原英威达)优化后的P8++工艺技术,在原辅料单耗、单位能耗和单位产品排污量等方面有了较大幅度的降低,超低压蒸汽回收技术每小时发电量在8万度左右,除满足主装置正常用电外,还有多余电力可供全厂公用工程设施用电,再将多余电能并网上网,实现资源循环绿色利用。
(3)销售模式
公司生产的PTA基本自用,缺口部分向市场采购。公司的涤纶长丝在国内市场销售基本采用库存销售的模式,根据市场行情以每日报价进行结算,实行款到发货的原则;外销方面,采用接受订单,并以信用证或TT结算方式,以收到部分或全部预定款项后发货。
5、行业情况说明
报告期内,由于原油价格中枢快速抬升,下游需求低迷,公司2022年涤纶长丝销售和价格较2021年同期有明显提升,但涤纶长丝价差在低位徘徊,公司经营效益大幅下滑。尽管2022年行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但公司仍抓住周期底部机遇,逆势扩张,公司产能、产量以及市场占有均呈现稳步提升趋势。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720万吨PTA的年生产能力,聚合产能约为910万吨/年,涤纶长丝产能约为960万吨/年。报告期内,公司涤纶长丝产量在全行业总体产量下降的背景下逆势增长,继续领跑行业。3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3.1 近3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2022年 | 2021年 | 本年比上年 增减(%) | 2020年 | ||
调整后 | 调整前 | ||||
总资产 | 90,140,027,522.54 | 69,826,113,321.20 | 69,694,907,470.52 | 29.09 | 47,063,423,238.4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 | 34,698,022,970.04 | 35,968,544,998.50 | 35,836,258,509.54 | -3.53 | 25,742,817,642.30 |
营业收入 | 61,993,349,371.81 | 59,157,202,368.45 | 59,130,953,267.02 | 4.79 | 45,832,692,811.9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130,209,410.96 | 7,464,486,120.27 | 7,332,199,631.31 | -98.26 | 2,837,118,088.0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 8,511,848.09 | 7,423,774,149.84 | 7,291,487,660.88 | -99.89 | 2,766,894,028.7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1,072,585,797.15 | 2,793,938,316.07 | 2,793,938,316.07 | -61.61 | 3,344,401,313.57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 0.37 | 24.22 | 23.85 | 减少23.85个百分点 | 13.65 |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 0.05 | 3.23 | 3.17 | -98.45 | 1.52 |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 | 0.05 | 3.23 | 3.17 | -98.45 | 1.39 |
3.2 报告期分季度的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第一季度 (1-3月份) | 第二季度 (4-6月份) | 第三季度 (7-9月份) | 第四季度 (10-12月份) | |
营业收入 | 12,994,286,185.50 | 16,857,463,616.15 | 17,337,027,122.32 | 14,804,572,447.8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1,503,205,268.29 | 798,405,236.36 | -366,177,584.74 | -1,805,223,508.9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1,486,575,068.61 | 771,818,445.16 | -380,577,721.21 | -1,869,303,944.4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3,733,478,502.12 | -710,434,635.63 | -24,115,983.06 | 5,540,614,917.96 |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适用 √不适用
4 股东情况
4.1 报告期末及年报披露前一个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和持有特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及前 10 名股东情况
单位: 股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户) | 73,847 | ||||||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户) | 75,463 | ||||||
截至报告期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 | 0 | ||||||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 | 0 | ||||||
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 | |||||||
股东名称 (全称) | 报告期内增减 | 期末持股数量 | 比例(%) | 持有有限售条件的股份数量 | 质押、标记或冻结情况 | 股东 性质 | |
股份 状态 | 数量 | ||||||
桐昆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0 | 464,908,884 | 19.28 | 无 | 境内非国有法人 | ||
嘉兴盛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 0 | 225,207,402 | 9.34 | 无 | 境内非国有法人 | ||
浙江磊鑫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0 | 123,588,456 | 5.13 | 123,588,456 | 无 | 境内非国有法人 | |
陈士良 | 0 | 106,647,464 | 4.42 | 无 | 境内自然人 |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 | -32,995,034 | 61,472,617 | 2.55 | 无 | 其他 | ||
桐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 | 35,476,673 | 35,476,673 | 1.47 | 无 | 其他 | ||
枣庄铁新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 0 | 18,413,886 | 0.76 | 无 | 其他 | ||
浙江恒逸集团有限公司 | -1,743,637 | 17,776,583 | 0.74 | 无 | 境内非国有法人 | ||
陈重孚 | 15,226,181 | 17,398,381 | 0.72 | 无 | 境内自然人 | ||
章骁铭 | 1,467,885 | 17,397,885 | 0.72 | 无 | 境内自然人 | ||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明 | 桐昆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为公司的控股股东,桐昆控股持有浙江磊鑫实业股份有限公司94.19%的股份,陈士良先生为本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同时持有桐昆控股集团有限公司66.7%的股份,持有浙江磊鑫实业股份有限公司3.96%的股份,陈士良先生同时担任浙江磊鑫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和嘉兴盛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上述股东之间存在关联关系,属于《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规定的一致行动人。 | ||||||
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及持股数量的说明 | 无 |
4.2 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3 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4 报告期末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 名股东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 公司债券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1 公司所有在年度报告批准报出日存续的债券情况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债券名称 | 简称 | 代码 | 到期日 | 债券余额 | 利率(%) |
2021年度第二期超短期融资券 | 21桐昆SCP002 | 012102394 | 2022-03-27 | 0.00 | 2.95 |
2021年度第三期超短期融资券 | 21桐昆SCP003 | 012103279 | 2022-05-31 | 0.00 | 2.89 |
2021年度第四期超短期融资券 | 21桐昆SCP004 | 012103366 | 2022-06-10 | 0.00 | 2.80 |
2021年度第五期超短期融资券 | 21桐昆SCP005 | 012103814 | 2022-07-18 | 0.00 | 2.82 |
2021年度第六期超短期融资券 | 21桐昆SCP006 | 012105493 | 2022-09-19 | 0.00 | 2.79 |
2022年度第一期超短期融资券 | 22桐昆SCP001 | 012280389 | 2022-10-21 | 0.00 | 2.78 |
2022年度第二期超短期融资券 | 22桐昆SCP002 | 012280714 | 2022-11-22 | 0.00 | 2.40 |
2022年度第三期超短期融资券 | 22桐昆SCP003 | 012280944 | 2022-12-06 | 0.00 | 2.40 |
2022年度第四期超短期融资券 | 22桐昆SCP004 | 012281150 | 2022-12-18 | 0.00 | 2.35 |
2022年度第五期超短期融资券 | 22桐昆SCP005 | 012281470 | 2023-01-10 | 305,017,751.05 | 2.35 |
2022年度第六期超短期融资券 | 22桐昆SCP006 | 012281615 | 2023-01-20 | 304,779,338.84 | 2.33 |
2022年度第七期超短期融资券 | 22桐昆SCP007 | 012282184 | 2023-03-18 | 607,163,307.02 | 2.27 |
2022年度第九期超短期融资券 | 22桐昆SCP009 | 012282591 | 2023-02-07 | 302,980,057.47 | 2.25 |
报告期内债券的付息兑付情况
债券名称 | 付息兑付情况的说明 |
2021年度第二期超短期融资券 | 到期正常付息兑付 |
2021年度第三期超短期融资券 | 到期正常付息兑付 |
2021年度第四期超短期融资券 | 到期正常付息兑付 |
2021年度第五期超短期融资券 | 到期正常付息兑付 |
2021年度第六期超短期融资券 | 到期正常付息兑付 |
2022年度第一期超短期融资券 | 到期正常付息兑付 |
2022年度第二期超短期融资券 | 到期正常付息兑付 |
2022年度第三期超短期融资券 | 到期正常付息兑付 |
2022年度第四期超短期融资券 | 到期正常付息兑付 |
报告期内信用评级机构对公司或债券作出的信用评级结果调整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2 公司近2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主要指标 | 2022年 | 2021年 | 本期比上年同期增减(%) |
资产负债率(%) | 61.16 | 48.25 | 26.76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 | 8,511,848.09 | 7,423,774,149.84 | -99.89 |
EBITDA全部债务比 | 0.06 | 0.33 | -81.82 |
利息保障倍数 | 0.67 | 14.10 | -93.94 |
第三节 重要事项
1 公司应当根据重要性原则,披露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19.93亿元,同比2021年上升4.79%,实现利润总额-32,538.51万元,同比2021年下降104.01%;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020.94万元,同比2021年下降98.26%,实现基本每股收益0.05元,与2021年相比下降98.45%。截止到2022年底,公司总资产901.4亿元,同比增长29.0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346.98亿元,同比减少3.53%。
公司于2023年1月31日发布了《桐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年度业绩预减公告》,预计2022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000万元至42,000万元;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
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0,000万元至30,000万元。现经审计,公司2022年度实现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020.94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851.18万元,与原预计的净利润差异较大,主要原因为:公司重要联营企业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原预计审前归母净利润为684,483.50万元,经审计调整后的归母净利润为605,278.11万元,两者差异按本公司持股份额20%计算对公司当期净利润影响15,841.08万元,从而对公司扣非前后的归母净利润产生较大影响。
2 公司年度报告披露后存在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应当披露导致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原因。
□适用 √不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