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纳智能:国元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瑞纳智能设备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年报问询函回复的核查意见

查股网  2024-06-01  瑞纳智能(301129)公司公告

国元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瑞纳智能设备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年报问询函回复的核查意见

瑞纳智能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瑞纳智能”)于2024年5月24日收到深圳证券交易所下发的《关于对瑞纳智能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年报问询函》(创业板年报问询函〔2024〕第204号)以下简称“《年报问询函》”)。国元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元证券”或“保荐机构”)作为瑞纳智能持续督导的保荐机构,现对《年报问询函》提及的相关问题出具核查意见如下:

7.年报显示,你公司募投项目“智能供热设备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和“研发检测中心建设项目”的建设进度分别为48.18%、8.69%;预定达到可使用状态日期分别为2023年12月31日、2024年6月30日。

请你公司:

(1)说明上述募投项目已投入金额的开支明细,形成的主要资产情况,相关资产的后续使用安排;

(2)结合募投项目所在行业的整体发展情况、下游客户的实际需求与影响因素等,说明公司对上述募投项目建设进度较慢的原因,公司前期立项是否审慎,上述影响因素是否可以预见,立项时是否已充分考虑。

请保荐机构对上述问题进行核查并发表明确意见。

回复:

【披露与说明】

(一)说明上述募投项目已投入金额的开支明细,形成的主要资产情况,相关资产的后续使用安排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募投项目已投入金额的开支明细,形成的主要资产情况,相关资产的后续使用安排具体如下:

1、智能供热设备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公司“智能供热设备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已于2023年12月31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公司已进行试生产,形成了智慧供热生产基地厂房及配套设施、智

能模块化换热机组生产线、智能水力平衡装置相关产线等,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智能供热设备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已投入金额为11,803.49万元,资金支付进度为48.18%,尚余3,048.03万元尾款尚未支付,加上后续需要支付的尾款,公司该项目资金支付进度预计将达到60.62%左右,具体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开支明细累计开支金额形成资产资产的后续使用安排
工程设计建造款8,829.06厂房及配套设施、智能模块化换热机组生产线、智能水力平衡装置相关产线等。智能供热设备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已建设完成,预计后续需支付尾款3,048.03万元。相关资产将用于换热机组、水力平衡装置相关产品的生产。
设备款2,012.79
设备安装材料款612.04
软件系统采购款50.14
其他299.45
合计11,803.49

注:截至2024年4月30日,公司后续已支付尾款844.39 万元,剩余尾款2,203.64 万元尚未支付。公司从项目实际情况出发,本着保障募集资金的使用效果、降低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风险、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率的原则,对生产工艺进行改进、自主设计建造部分产线等,降低项目建设过程中成本费用,从而节余部分募集资金。

2、研发检测中心建设项目

截至2023年12月31日,研发检测中心建设项目具体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开支明细已投入金额形成资产资产的后续使用
工程设计建造款484.71在建工程公司为了适应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市场需求的变化,公司于2023年11月份对“研发检测中心建设项目”的建设内容进行调整,保留一部分原计划实验室,同时新增一部分实验室。2024年4月,由于新增实验室的建设标准较高,建设周期长,验收也较为严格,故无法按时完成,基于审慎性原则,决定将募投项目“研发检测中心建设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调整为2024年12月。更新后“研发检测中心建设项目”将形成的实验室包括:数据中心阀门性能实验室、环境耐久实验室检测实验室、水源热泵实验室、空气源热泵低温环境实验室、离心压缩机实验室、线性压缩机实验室、噪音实验室、办公场地机房会议室其他公共区域。研发形成的资产后续均运用于上述研发实验室,用于与公司产品相关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研发,持续进行技术储备
软件系统采购款38.00
设备款0.73
其他32.48
总计555.91

以适应行业的技术发展,保持在行业内的技术优势地位。

注:截至2024年4月30日,公司已投入金额为1,149.90万元。未来公司将持续关注相关市场、行业环境及技术更新等因素变化情况,严格按照《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2号——创业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等法律法规,妥善使用募集资金,并根据相关规定及时披露“智能供热设备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和“研发检测中心建设项目”的实施进展情况。

(二)结合募投项目所在行业的整体发展情况、下游客户的实际需求与影响因素等,说明公司对上述募投项目建设进度较慢的原因,公司前期立项是否审慎,上述影响因素是否可以预见,立项时是否已充分考虑

1、募投项目所在行业的整体发展情况

公司投入的智能供热设备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研发检测中心建设项目紧紧围绕公司主营业务开展,是对公司主营业务的巩固和提升,从而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1)我国城镇供热面积稳步提升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7年,我国城市集中供热面积仅为83.09亿平米,2022年我国城市集中供热面积已达112.79亿平方米,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6.08%。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我国城市集中供热面积将不断增大,同时将带动供热节能设备产品需求进一步增加,为我国供热节能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2017-2022年,我国城市集中供热面积具体情况如下: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供热节能行业得到政策的大力支持

公司所处供热节能行业得到政策的大力支持,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郑重宣布:“中国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2021年10月,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出要积极推进供热改造,推动煤电向基础保障性和系统调节性电源并重转型;加快推进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持续推动老旧供热管网等市政基础设施节能降碳改造;提升城镇建筑和基础设施运行管理智能化水平,加快推广供热计量收费和合同能源管理,逐步开展公共建筑能耗限额管理。

2022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又联合发布《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见》明确了工作方向:推进供热计量改革和供热设施智能化建设,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前提下有序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建立和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相关技术标准及相应的碳排放量、碳减排量等核算标准等。2022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印发“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的通知》:统筹推进城市及县城供排水、供热等其他管道老化更新改造。

2023年,国务院、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能源局先后出台多项政策如《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加快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工作方案》《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方案》《推进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设备更新工作实施方案》《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快推进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若干意见》等。相关政策均要求持续推进供热设施设备更新改造,提升供热等基础设施节能低碳水平;积极推进供热计量改造,按照供热计量有关要求,更新加装计量装置等设备,逐步推动具备条件的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按用热量计量收费。

供热节能改造是国家实现“2030碳达峰”目标的重要一环,北方各省、市级政府贯彻落实国家各项政策及文件,积极出台各项供热节能改造相关政策及措施,推动当地智慧供热节能改造建设。国家及地方各级政府有关政策及措施,不仅鼓励支持发展智慧供热节能产业,也推动了供热行业高效高质量发展。

综上,募投项目所在行业的市场环境、政策环境并未发生重大不利变化。

2、下游客户的实际需求与影响因素

供热是北方地区冬季生产、生活的基本保障,随着国内经济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镇供热面积不断增加。截至2023年底,中国北方城镇供热面积由2022年底167亿平方米增加到175亿平方米,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预计城镇集中供热面积还将继续增长,未来市场对智慧供热相关产品和相关服务的需求也将随之增加。智慧供热主要涉及物联网、云计算、信息安全、“互联网+”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多项技术领域。随着相关技术逐渐发展成熟并在传统工业落地应用,为智慧供热的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并将加快行业升级改造的速度。但智慧供热市场需求的释放亦受宏观经济、财政支出等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政府供热改造的进度有所放缓。

3、说明公司对上述募投项目建设进度较慢的原因

公司的智能供热设备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已按照可行性分析报告按期建设完成。

研发检测中心建设项目建设进度较慢的主要原因:一是募投项目在实施过程受到了外部环境的影响而导致工作进展不达预期,研发大楼的建设、实验室的设计和要求、设备供应商招标等后续工作进展缓慢,从而导致募投项目实施进度滞后。二是为了适应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市场需求的变化,保障募集资金的使用效果,经审慎研究和充分的论证,公司于2023年11月根据发展的实际需要对原“研发检测中心建设项目”进行相应的调整,保留一部分原计划实验室,同时新增一部分源端类产品的研发实验室,包括阀门性能实验室、水源热泵实验室、空气源热泵低温环境实验室、离心压缩机实验室、线性压缩机实验室、噪音实验室,并同步调整建设面积,加大了对研发检测中心建设项目的投入,新产品技术方向和实验室的论证等因素影响了建设工程布局和研发进度,导致项目进度有所放缓。

调整后的研发检测中心建设项目更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和产品技术发展的趋势。公司高度重视研发检测中心建设项目的推进情况,目前,上述项目已按调整后的时间计划正常推进,相关土建主体工程已完工,正在验收中,研发实验室相关设备已完成选型,处于商务议价阶段,整体进度符合预期。

未来,公司将继续统筹协调,采取定期召开例会、安排专人负责项目跟踪、设备采购任务责任到人、加强项目实施过程控制等措施,定期了解项目进度,协

调解决问题,全力推进本项目,在市场环境和技术环境等因素未发生重大变化的前提下,确保募投项目在调整后的时间计划内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4、说明前期立项是否审慎,上述影响因素是否可以预见,立项时是否已充分考虑募投项目前期立项时,公司经过市场调研、论证并结合公司实际经营状况而确定的,已根据当时的市场环境、政策导向审慎考虑了募投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符合公司的实际发展需求,但研发项目自2020年立项至今已有四年,考虑到外部环境以及市场环境、技术环境发生的变化,公司立项时难以提前对外部环境及技术环境进行预判,为进一步提升公司技术研发能力、产业链、供应链的自主可控能力,公司对研发项目进行延期并对研发内容进行变更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和技术发展的趋势,符合项目的客观情况。

【核查情况】

(一)核查程序

针对上述事项,保荐机构履行了如下核查程序:

1、查看募集资金使用明细表并咨询公司采购经理,了解募集资金使用情况;咨询公司生产总监,了解募投项目进展情况,募集资金使用结余的原因,募投项目资产后续使用情况。

2、查阅公司募投项目固定资产清单,了解募投项目形成的资产情况。

3、查阅项目立项时可行性分析报告,查阅《中国清洁供热产业发展报告(2023)》、公开网站等了解募投项目所在行业发展情况、政策环境、市场需求与影响因素。

4、访谈公司总经理了解募投项目所处行业的市场前景、客户的实际需求,了解市场环境变化、技术环境变化对公司募投项目的影响,立项时对募投项目的考虑因素。

(二)核查意见

经核查,保荐机构认为:

1、“智能供热设备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已按计划建设完成,相关资产已投入正常使用。“研发检测中心建设项目”尚处于建设期间,尚未形成可使用的资产,后续形成的资产将按照募投项目要求安排使用。

2、我国城镇供热面积不断增加,相关政策均要求持续推进供热设施设备更新改造,提升供热等基础设施节能低碳水平,智慧供热行业下游市场需求和市场空间广阔。

3、募投项目前期立项时,公司根据当时的市场环境、政策导向已审慎考虑了募投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调整募投项目内容是对市场环境和技术环境变化的应对,更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和技术发展趋势。

(此页无正文,为《国元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瑞纳智能设备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年报问询函回复的核查意见》之签章页)

保荐代表人:
徐祖飞葛剑锋

国元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年 月 日


附件:公告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