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风采】通源环境出席长江经济带环保产业创新推进会,共话“十五五”发展新路径
(来源:安徽上市公司协会)
10月23日,一场聚焦长江生态保护与环保产业创新的盛会在合肥盛大启幕——由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安徽省环保产业协会及长江经济带11省市环保产业协会联合主办的“长江经济带环保产业协同创新推进会暨第十四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减排与控制会议”,以“新质赋能长江绿携手共护母亲河”为主题,汇聚业界力量共话发展。通源环境董事长杨明受邀出席核心圆桌对话,结合企业实践分享“十五五”环保产业机遇判断,就区域协同与商业模式创新提出建设性思路。
长江经济带占据全国五分之一国土面积的沃土,以磅礴动能贡献近半数全国经济总量,既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中枢引擎”,更是区域协调的“关键纽带”。如今迈入“十五五”关键期,环保产业作为支撑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力量,正站在机遇与挑战交织的转型路口:如何以科技创新破局、用制度创新赋能,推动产业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成为全行业共同探索的核心命题。

此次大会的圆桌对话环节,江苏环保集团、江西华赣集团、安徽省生态环境产业集团三家省级国企“掌舵人”,与同兴科技、通源环境两家民企上市公司负责人齐聚一堂,围绕“趋势研判、布局谋划、区域协同”三大议题,分享深度思考与真知灼见。

“‘十五五’是环保产业战略转型的关键期。”杨明在对话中明确指出,当前环保产业重心正从“治理”向“质效”跨越,从单要素治理到全要素、全领域、全地域、全过程的系统治理转变。这一转型的背后,既是“双碳”目标深入推进的时代浪潮,更是环保产业重塑价值定位的历史契机。就“十五五”环保产业机遇判断,杨明指出“要牢牢抓住资源化、智能化、低碳零碳负碳化、国际化这四化方向”,强调未来通源环境将持续强化生态治理与资源循环技术积累,推动环保产业从“成本中心”转向创造经济与生态双重价值的“价值中心”,让环保真正成为发展“新动能”而非“负担”。
在区域协同层面,长江经济带环保产业“一盘棋”布局至关重要。通源环境提出,破解技术及数据“孤岛”难题,如何建立公信力的安全数据库及标准互认下一步需要顶层设计及凝聚各方力量。除区域协同,环保企业之间也需要充分进行产业链协同,强化产业链上下游内循环,以“分层规划、分级落实、分工协作”实现精准聚焦发展,促成长江经济带环保产业优势互补、协同共赢。
未来商业模式的“自我革新”同样关键。通源环境的探索颇具启示:不仅升级传统服务模式,更在产业融合领域大胆突破,开拓“环保+新能源”“环保+新材料”等多元路径,在守护生态的同时创造更多增值溢价。
“挑战与希望并存,机遇与责任同在。”在“十五五”新征程上,通源环境愿与行业各界携手,在探索中突破、在创新中前行,为推动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