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合光能“烦恼”知多少?
光伏行业的“困境”已进入关键阶段。
激烈的内卷让行业内的每一家企业都付出了沉重代价。
作为“行业老兵”,天合光能(688599.SH)在过去二十余年间历经风雨,始终屹立不倒。然而,2024年的光伏寒冬,给这家行业龙头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根据2024年业绩预告,天合光能实现营业总收入803.34亿元,同比下降29.15%;净利润亏损34.55亿元,而上年同期净利润为55.31亿元,同比由盈转亏。
拉长周期看,这是天合光能过去十年来表现最差的一年。
值得关注的是,其下半年的业绩情况。财报显示,2024年上半年天合光能净利润尚为5.26亿元,换算可知,下半年至少亏损39亿元,其中第四季度更是“暴雷”。
受业绩下滑拖累,天合光能近几年股价表现低迷。截至目前,其股价较2022年高点已跌去近80%,市值蒸发超1400亿元。
与此同时,该公司整体处境亦不容乐观。先是109亿元定增计划未能落地,后有子公司天合富家折戟资本市场,再叠加光伏行业周期性波动的影响,天合光能正面临严峻考验。
一、扩张风险浮现
“打价格战,失去的只是利润;不打价格战,失去的则是市场和生存权。” 这句话精准诠释了当下光伏行业的价格战现状。
受供需错配影响,从硅料、硅片到电池片、组件,整个光伏产业链企业几乎全线亏损。导致业绩下滑的核心原因,仍归结于产能过剩与供需失衡下产品价格的持续下跌。
根据InfoLink 数据,2023年硅料价格下跌约70%,硅片及电池片价格下降60%,组件价格更是下跌 50%。进入2024年,硅片、硅料价格相继跌破成本线,跌幅均超过 30%,光伏组件价格更是逼近“崩盘”边缘。
2024年初,主流光伏组件平均价格已降至0.93元/W,至年底更跌至历史低点,182mm 单面光伏组件价格为0.65元/W,210mm 单面光伏组件价格为0.67元/W,相较2023年初,价格已缩水近三分之二。
而天合光能的主营业务正是组件,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该公司光伏组件业务营收达300.6亿元,占总营收7成。
然而,受组件价格持续下跌影响,毛利率不断承压。2024年上半年,组件业务毛利率仅为11.13%,较2023年四季度的15.54%进一步下滑。
近年来,为了抓住TOPCon 产业风口,天合光能不惜举债扩张。
数据显示,2019年,天合光能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合计107.94亿元;到了2024年三季度末,这一数字已激增至364.3亿元,5年间增长3倍以上。
凭借此轮产能扩张,天合光能在2022年和2023年分别实现净利润36.81亿元和55.31亿元,同比增长104.03% 和50.26%,一度赚得“盆满钵满”。
与此同时,天合光能的负债也越滚越大。
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天合光能总负债已高达1011亿元,资产负债率74.57%。其中,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高达357.5亿元,而同期货币资金及交易性金融资产合计仅263.3亿元,资金缺口明显,短期偿债压力较大。
同期,隆基绿能、晶澳科技和晶科能源的总负债分别为918.7亿元、839亿元、907.2亿元,资产负债率分别为59.2%、72.15%、71.89%。
从上述数据中不难看出,不论是总负债规模还是资产负债率,天合光能均高于上述3家光伏企业。
对于资产负债率高的风险,天合光能也坦言,“如果公司不能有效进行资金统筹及资金管理,可能对公司的日常经营及偿债能力造成不利影响。”
二、何去何从?
资料显示,天合光能的核心业务涵盖光伏产品、光伏系统及智慧能源等四大板块。自2020年成功登陆A股以来,该公司市值一度突破千亿元。其实际控制人高纪凡在2022年以525亿元身家荣登“常州首富”宝座。
谈及天合光能,不得不提到其去年终止子公司天合富家的拆分上市计划。对于上市公司而言,贴近终端消费者的业务渠道往往更具价值,拆分计划的搁浅或对公司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从天合富家的诸多举措中,亦可窥见端倪。
2025年2月,天合富家经历了一场大规模高管调整,涉及客户、运营、人力资源等九大业务体系,共有九位高层被撤换。同时,部分业务已由天合光能高层直接接管并深度管理。其中,高纪凡本人更是亲自担任天合富家联席总裁,全面指导公司的经营管理。
相较于拆分上市未果,如何妥善安排新股东的股权退出,或许更考验管理层的智慧。
早在2023年4月,天合光能宣布拆分计划仅四天后,天合富家便启动新一轮增资扩股,融资总额高达19亿元,引入包括天合光能、上海富勤汇、上海富晖晟、上海富兆旭、交汇新动力等13家公司。
其中,上海富勤汇、上海富晖晟、上海富兆旭三家为天合富家员工激励平台,其执行事务合伙人高海纯通过个人控制的上海利合、富佳昇共计出资1.33亿元。
2023年5月,天合富家再度完成7.21亿元战略融资,新增禹泽资本、兴银资本、得道投资、兴投资本、和嘉资本、麦顿投资等投资方。增资完成后,天合富家最终估值超过220亿元。
然而,随着天合富家上市计划的终止,天合光能不得不独自面对庞大的债务压力,尤其在光伏行业整体步入寒冬的大背景下,该公司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短期来看,天合光能正承受业绩亏损与债务沉重的双重压力;从长期发展角度,行业竞争格局仍存在变数,天合光能的技术路线或面临颠覆风险。
尽管天合光能在2024年经历了巨额亏损,但风险尚未完全释放,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光伏见闻」认为,为应对当前困境,天合光能并不排除未来考虑赴港上市的可能。
尽管港股市场的维护成本较高,IPO估值相较A股偏低,且投资者更倾向于稳定增长、现金流稳健的企业,但在港股市场回暖的大环境下,若天合光能选择赴港上市,或将为其在光伏行业下一阶段的竞争中争取更有利的战略地位。
资本市场风云变幻,光伏行业的淘汰赛仍在继续,且看天合光能如何破局突围?
(转自:光伏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