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合、晶澳、隆基三家光伏企业参加!整治“内卷式”竞争 市场监管总局召开企业公平竞争座谈会

2月25日,市场监管总局召开部分企业公平竞争座谈会,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孟扬主持会议,与天合光能、晶澳科技、隆基绿能、阿里集团、京东集团、北汽集团、奔驰集团等7家企业有关负责人围绕整治“内卷式”竞争进行深入交流,听取意见建议。
参会企业结合实际,介绍面临的市场环境、竞争状况和存在的困难,并从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公平竞争审查、企业合规指导等方面提出具体建议。
孟扬向参会企业介绍了总局整治“内卷式”竞争、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有关工作情况,有关司局负责人对企业提出的问题和意见一一作了回应。孟扬表示,定期召开企业公平竞争座谈会,是市场监管总局及时回应企业关切、营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市场环境的重要举措。总局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加强与企业的常态化沟通交流,强化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监管执法,强化公平竞争审查刚性约束,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积极推动解决企业在公平竞争中遇到的问题,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希望企业坚定信心、把握机遇,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加强合规能力建设,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积极有序拓展国内外市场。
反垄断总监王铁汉,有关司局和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参会。
参会企业横跨光伏、电商、汽车几大行业。这些行业在过去一段时间或多或少都被认为是“内卷式”竞争的高发地。
近年来,中国光伏产业快速发展,在全球占据重要地位。
自2022年,超过110家其他行业的上市公司相继宣布投资光伏行业。同时,金融资本受行业前两年高盈利吸引,也大举进入光伏行业,使得行业流动性泛滥。
随后,光伏各环节产能快速上升。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统计,目前,光伏各环节年产能均超过1100GW,而2025年全球与中国光伏市场乐观需求量仅分别为600GW和250GW,由此带来严重的供需失衡,致使中国光伏行业进入价格深度调整期。
从上游的硅料生产,到中游的硅片、电池片制造,再到下游的光伏组件组装和系统集成,各环节都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企业为了争夺市场份额,纷纷扩大产能,导致市场供过于求,价格战愈演愈烈。
而不仅仅是利润空间被压缩,不正当竞争的事件愈演愈烈,行业生态受损严重。
2024年开始,光伏行业的专利诉讼明显增多。从晶科能源与隆基绿能的“恩怨”,到天合光能与阿特斯的纠纷,光伏企业之间的专利博弈大战持续升温。业内人士分析称,国内光伏行业技术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在技术相同的情况下,企业往往会在产能上进行竞争,加剧供需失衡。
去年10月,光伏行业协会召开了防止行业内卷式恶性竞争座谈会,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近期,国内组件价格的上涨,一定程度上便是行业自律逐渐发挥作用的体现。据财联社2月25日消息,从多个经销渠道获悉,光伏组件主要品牌单瓦价格上涨了2至5分钱。
有头部组件厂人士表示,公司近期确有调价,行业自律逐渐发挥作用,市场调节机制逐渐回归理性。天合光能方面回应涨价原因时也提到,国内的行业自律逐渐发挥作用,市场调节机制逐渐回归 。
(转自:亚太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