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遥感卫星产业招商清单:长光卫星、中国卫星、中科星图等最新投资动向【附关键企业名录】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 明确提出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深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并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推动商业航天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这是继2024年“商业航天”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后,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加码的标志性信号。
商业遥感卫星是我国航空航天体系的重要分支。近年来在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的多重推动下,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黄金阶段。国家积极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民间资本广泛参与商业遥感卫星的研制、发射和运营,这一举措有力地推动了行业朝着市场化和专业化方向迈进。

在政策的引导下和市场发展下,中国商业遥感卫星行业已逐渐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商业遥感卫星产业链主要分为三个关键环节。上游主要包括商业遥感卫星制造、发射及地面设备制造商,他们是整个产业链的基石,承担着卫星硬件设施的生产与搭建任务。中游为商业遥感卫星运营商,主要负责提供卫星遥感数据服务、相关技术服务,以及开发出售基于卫星遥感数据的软件,是连接上下游的关键纽带。下游则是应用领域,其范围极为广泛,涵盖了气象观测、国土测绘、海洋观测、灾害监测、环境监测等诸多领域,为各行业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与决策依据。

在政府运营中,商业遥感卫星的应用场景更是广泛且多元化。在国土资源管理领域,通过遥感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土地利用变化,为土地规划和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在环境保护方面,能够及时发现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助力政府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在农业生产中,遥感数据可用于监测农作物生长状况、评估灾害损失,为农业生产决策提供支持;在灾害防控方面,能够提前预警自然灾害,为应急救援争取宝贵时间;在城市规划中,为城市布局和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详细的空间信息;在国防安全领域,发挥着重要的监测和预警作用;在海洋监测方面,实时掌握海洋环境变化和海洋资源分布;在交通物流领域,可优化运输路线,提高物流效率;在社会治理方面,为城市管理和社会稳定提供数据支持。

随着国家对商业航天的政策支持不断加强,各地政府也纷纷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商业遥感卫星企业入驻。土地优惠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税收减免减轻了企业的负担,研发补贴鼓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人才引进支持则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了智力保障。这些政策旨在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加速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为商业遥感卫星行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目前,中国商业遥感卫星行业已展现出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巨大的经济潜力,吸引了众多企业投身其中,涌现出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主要企业。(注:数据来源:企查猫,排名不分先后)

根据UCS截至2022年5月发布的数据,从各机构发射卫星占比角度来看,长光卫星发射的商业遥感卫星占比第一,占比达26%。

商业遥感卫星龙头企业——长光卫星
企查猫资料显示,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长光卫星)成立于2014年12月,注册资金为197,059.02(万人民币),公司总部位于长春市,是我国第一家商业遥感卫星公司,由吉林省政府、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长春光机所)、社会资本以及技术骨干共同出资组建。


长光卫星依托“星载一体化”“机载一体化”等关键核心技术,是国内唯一一家集卫星研发、生产、发射、运营到应用全产业链运行的商业公司。其核心产品“吉林一号”星座是全球最大的亚米级商业遥感卫星星座,目前已有117颗卫星在轨运行,可对全球任意地点实现每天23~25次重访,具备全球一年覆盖2次、全国一年覆盖6次的能力。该星座为国土安全、地理测绘、土地规划、农林生产、生态环保、智慧城市等多领域提供高质量的遥感信息和产品服务。
长光卫星的业务范围广泛,涵盖卫星及无人机遥感信息服务、整星、整机、零部组件、配套设备及应用系统等。公司现有员工近800人,硕士以上学历占比88%,已获授权的发明专利250余项。2020年,长光卫星成为东北地区首家独角兽企业。
长光卫星在2025年取得了多项重要进展。公司成功实现了全国0.5米分辨率卫星影像的双月度业务化更新服务,从2025年3月10日起,通过吉林一号网遥感商城及APP发布相关数据,首次发布的影像有效覆盖率超过99.4%。此外,长光卫星还完成了100Gbps星间、星地超高速激光通信试验,初步建立了空间高速激光数据传输网络试验系统。
在星座建设方面,截至2025年5月,长光卫星已累计发射各类卫星219颗,其中“吉林一号”星座组网卫星数量达140颗,成为全球最大的亚米级商业遥感卫星星座。
商业遥感卫星行业现状及前景分析
中国商业遥感卫星商业模式分析
主要有数据即服务Daas、增值服务与定制化、卫星即服务SaaS等。数据即服务方面,企业通过卫星获取遥感数据,并将这些数据通过云平台或API接口提供给客户;增值服务与定制化方面,在基础数据服务的基础上,企业通过提供定制化的数据处理、分析和应用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卫星即服务SaaS方面是企业为客户提供整套卫星解决方案的服务,包括卫星设计、发射、数据采集和处理等。客户可以租赁或购买卫星服务,而无需自行构建卫星系统。

融资规模出现爆发式增长
截至2025年4月,2016-2024年,商业遥感卫星领域总投资数量接近100件,投资金额超过200亿元,体现出该领域强劲的投资吸引力。每年投融事件数量相对稳定,投资金额最高的是2024年,超过120亿元,投资事件19件。

2027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00亿元
由于我国对遥感数据需求的提升,商业遥感卫星市场的发展与完善,“十四五”规划中对于商业遥感卫星行业的支持。结合行业代表性企业经营状况、行业招投标规模、投融资事件以及上市公司营收表现预计2022-2027年我国遥感卫星市场将进入稳定成长期,行业保持15%左右的增速,2027市场有望超过200亿元。

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测绘与地理信息领域的权威专家李德仁认为,商业航天应作为传统航天的重要补充,是我国航天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更是未来大国博弈的战略高地。他强调我国商业遥感卫星的发展必须坚持自主创新引领,积极营造有利于商业航天创新发展的政策环境,推动商业航天企业不断提升航天产品竞争力。此外,他还指出商业遥感卫星应以大众用户为突破口创新服务模式,布局航天应用新赛道,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商业遥感卫星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新赛道研究、投资可行性研究、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产业大数据、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十五五规划等解决方案。如需转载引用本篇文章内容,请注明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更多企业数据、企业资讯、企业发展情况尽在【企查猫APP】,性价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业查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