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辉光电赴港上市关键时期,四位百万年薪高管却各要减持一二十万,意
图片来源:摄图网
赴港IPO的关键节点,和辉光电(688538)部分高管却意外公告要A股套现了。
和辉光电6月25日发布公告,因个人资金需求,公司董事、总经理刘惠然,副总经理陈志宏、张斌,总会计师、董事会秘书李凤玲计划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公司股份,合计减持不超351,600股,占总股本比例不超0.0025%,减持将在7月16日至10月15日进行。
根据和辉光电公告前一个交易日,即6月24日收盘价2.37元计算,这30多万股的股份总金额也就80多万元人民币,还不如其中任何一位高管2024年的薪酬多,难道各位高管如此急迫用钱?
四高管合计减持80余万
根据公告,截至公告披露日,和辉光电董事、总经理刘惠然持有公司股份463,000股,占公司当前总股本的0.0034%;公司副总经理陈志宏持有公司股份364,289股,占公司当前总股本的0.0026%;公司总会计师、董事会秘书李凤玲持有公司股份315,000股,占公司当前总股本的0.0023%;公司副总经理张斌持有公司股份265,000股,占公司当前总股本的0.0019%。
上述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持有的公司股份来源均为集中竞价取得的股份,为无限售流通股。
公告还披露了各位高管的减持数量上限,再结合6月24日收盘和辉光电股价为2.37元,以此计算各位高管的减持金额:
刘惠然:减持不超过115,700股,按公告日收盘价2.37元计算,套现约27.42万元;
陈志宏:减持不超过91,000股,套现约21.57万元 ;
李凤玲:减持不超过78,700股,套现约18.65万元;
张斌:减持不超过66,200股,套现约15.69万元 。
简单加总计算,4位高层共计套现金额约83.33万元(以7月8日收盘价也为2.37元),金额不大但耐人寻味,公告中的减持理由说是“因个人资金需求”,笔者查看了和辉光电2024年年报中披露的各位高管薪酬发现:
刘惠然2024年薪酬207.14万元,比2023年增加10.90万元;
陈志宏2024年薪酬258.05万元,比2023年增加11.87万元;
李凤玲2024年薪酬142.63万元,比2023年增加9.19万元;
张斌2024年薪酬108.12万元,比2023年增加3.43万元。
难道这4位高管这么急迫用钱,要靠这次减持的十几二十来万才行吗?
且本次减持发生在和辉光电赴港IPO上市关键节点,不禁令人“遐想联翩”。
上市四年多累计亏损近90亿
2021年5月28日,和辉光电在科创板上市,募集资金合计约81.72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募资净额约80.02亿元。
从股价看,和辉光电可以说上市即巅峰,21年5月28日创下5.14元的最高价后,便一路震荡下行,近两三年股价绝大部分时间在3元以下徘徊。
和辉上市后股价走势
来源:Choice数据,截至7月7日收盘
上市以来,和辉光电就没有盈利过,目前依然存在巨大的累计未弥补亏损。
以归母净利润口径,2021年亏9.45亿元、2022年亏16.02亿元、2023年亏32.44亿元,2024年亏约25.18亿元,合计亏约83.09亿元。
以扣非归母净利润口径,2021年亏10.70亿元、2022年亏17.81亿元,2023年亏33.32亿元,2024年亏25.86亿元,合计亏约87.69亿元。
今年一季度,和辉归母净利润亏损5.08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5.19亿元。
四年+一季的时间,和辉归母净利润合计亏88.17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合计亏92.88亿元。
当然了,这只是上市后这四个年度+一个季度的亏损,如果加上上市前有数据可寻的年份,累计亏损将逾百亿。
OLED面板作为典型的重资产行业,亏损的很大原因是巨额折旧,因此,有一些投资者认为,应该从现金流的角度去看。
那么我们来看和辉光电上市后这四年的EBITDA情况,2021年为2.22亿元,2022年为1.64亿元,2023年为-10.13亿元,24年是0.21亿元。
也就是说,和辉即使抛开息税折旧摊销这些因素,这两年经营也不理想。
从经营性净现金流情况,2021年为0.94亿元、2022年为-0.29亿元、2023年为-2.78亿元,2024年为-1.72亿元。
从经营性净现金流情况看,这两三年和辉的日常经营都是流出状态,这和期间OLED面板一度跌破现金成本的行业情况是吻合的。今年一季度,数据有所好转,经营性净现金流为1.63亿元。
(本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