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亿并购“赌”明天,南新制药连亏4年能否险中求胜?

查股网  2025-09-08 21:09  南新制药(688189)个股分析

撰稿|湘江财经工作室

当一家上市公司的货币资金还没交易对价多,却要发起一场现金收购时,难免会让人捏一把汗。顶着连续四年亏损的压力,南新制药再次走上了资产重组的道路。

2025年8月26日,南新制药宣布拟以现金不超过4.8亿元收购未来医药持有的标的资产组,包括已上市品种“多种微量元素注射液(Ⅰ、Ⅱ)”和在研品种“多种微量元素注射液(Ⅲ)”及相关知识产权。

这笔交易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和争议。截至2025年6月30日,南新制药货币资金余额为4.39亿元,而交易对价高达4.8亿元。如果完成收购,意味着公司所持货币资金可能被“掏空”,甚至难以覆盖1.48亿元的短期借款。

01业绩连年下滑,核心产品遭围攻

南新制药于2020年3月登陆科创板,曾是被看好的抗病毒药物龙头企业。上市初期,公司确实表现不俗,2019年营收曾突破10亿元大关。

然而好景不长。从2021年开始,公司业绩急转直下,连续四年出现亏损。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184.63万元,同比减少71.28%;归母净利润亏损4000.23万元。

业绩下滑的背后,是核心产品面临的巨大挑战。南新制药的当家产品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是国内首个上市的抗流感1.1类创新药,曾为公司带来过辉煌。

2016至2019年间,该产品销售收入从0.23亿元增长至5.2亿元,推动公司2019年营收站上10亿元大关。

然而,随着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的新药证书和药品生产批件届满,南新制药未能取得帕拉米韦三水合物专利在国内的授权,其他药企纷纷涌入这一市场。

目前,国内已有近40家企业的帕拉米韦注射液获批。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南新制药在2023年将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降价43.51%,但仍未挽回业绩疲软的局面。

更糟糕的是,2024年帕拉米韦注射液以“最卷品种”被纳入第十批集采,共有9家企业中选,整体降幅高达90%左右,进一步挤压了南新制药的市场空间和利润。

02“掏空钱包”再次资产重组

面对主业不振的困境,南新制药选择了外延式扩张的道路。2025年8月26日,公司宣布拟以现金不超过4.8亿元收购未来医药的资产组。

这笔交易之所以引发市场质疑,主要是因为南新制药自身的资金状况并不宽裕。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货币资金余额为4.39亿元,甚至不足以覆盖交易对价。

与此同时,公司二季度末的短期借款为1.482亿元。如果完成收购,南新制药的货币资金减少后将难以覆盖短期负债。

这已经不是南新制药第一次尝试资产重组。2020年11月,上市仅8个月的南新制药就抛出了逾26亿元的资产重组计划,拟收购兴盟生物100%股权。

但那笔交易在拉锯了近2年后最终终止,理由包括“交易各方未能就交易方案及核心条款达成一致意见”。

03并购贷新政成“救命稻草”?

在9月5日举行的半年度业绩说明会上,南新制药对市场质疑作出了回应。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张世喜表示,目前该收购事项还处于初步筹划阶段,正式方案还未确定。

公司解释称,一般收购会采用部分自有资金加并购项目贷,以及分阶段支付的方式。目前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修订后的《商业银行并购贷款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中,已将并购贷款的比例从60%提升到70%,期限从七年提升到十年。因此,南新制药认为此次收购对上市公司不会形成较大资金压力。

从收购标的来看,未来医药的多种微量元素注射液确实有一定的市场价值。摩熵医药全终端医院销售数据显示,2024年,未来医药的多种微量元素注射液(Ⅰ、Ⅱ)分别实现销售收入2.65亿元、2.57亿元,合计销售额达5.22亿元,占市场份额的29.5%。

公司表示,本次收购既有对“大健康”发展战略的考量,也将进一步丰富公司的产品管线,完善公司“全年龄健康管理”的产品矩阵,并优化公司“抗感染-慢病-营养支持”产品布局。

04医药并购贷款风险不容忽视

南新制药计划采用的并购贷款方式,在医药行业并不罕见。

2025年1月,北陆药业就与北京银行签署了1.6亿元人民币的《借款合同》,贷款期限为5年,用于置换前期以自有资金支付的收购天原药业80%股权的部分对价款。

2025年3月,陇神戎发也宣布按照与中国银行签订的《境内并购借款合同》继续申请提取贷款2300万元,用于支付收购普安制药70%股权的交易价款。

并购贷款作为一种融资方式,确实可以帮助企业在不动用大量自有资金的情况下完成收购。但这种方式也带来了额外的财务风险和经营压力。

北陆药业的案例就显示出并购贷款的一些特点:贷款期限一般为5年,利率通常为LPR利率减去一定的基点(如北陆药业的贷款利率为LPR利率减145基点),并且需要提供担保。

对于南新制药来说,采用并购贷款方式完成收购,意味着公司将在本已不乐观的财务状况基础上,再增加一笔负债和利息支出。

05“豪赌”前景几何?

南新制药的这次“豪赌”能否成功,取决于多方面因素。

收购标的的未来表现是关键。多种微量元素注射液(Ⅲ)作为在研品种,目前在国内上市的仅有一款国产和一款进口产品。其能否顺利上市并实现商业化,将决定南新制药本次收购的最终价值。

公司的整合能力也至关重要。即使收购完成,如何将新产品线融入现有业务体系,如何利用未来医药已搭建并运行成熟的全国销售渠道及学术推广体系,为公司产品开拓新的销售渠道,都是南新制药需要面对的挑战。

此外,公司的研发进程也需要关注。南新制药在业绩会上表示,下半年将全力推动改良型新药帕拉米韦吸入溶液的Ⅲ期临床试验;加速完成1类创新药盐酸美氟尼酮片的项目数据分析与疗效评估;同步启动丁苯酞口服冻干粉的I期临床试验工作。

这些研发项目的进展,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公司的长期价值。

湘江财评

南新制药2020年上市时手握国内首个抗流感1.1类创新药,曾一年卖出5亿元。如今面对近40家企业的同质化竞争,主力产品降价43.51%后仍难止跌,四年亏损让公司走到了必须求变的时刻。

并购贷款提供了资金解决方案,新收购的产品线可能带来2.65亿和2.57亿的销售收入。然而赌注已下,胜负未卜。南新制药的这次选择,将决定它是迎来第二增长曲线,还是陷入更深的财务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