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亿买亏损兄弟!华康股份“甜蜜陷阱”让5万股民彻夜难眠

查股网  2025-07-13 12:57  华康股份(605077)个股分析

在超市货架上那些标注"无糖"的饮料、零食背后,藏着一个低调的行业巨头——华康股份。这家从1962年起步的企业,用六十余年时间在功能性糖醇领域筑起护城河,2021年登陆A股市场后,更以全球五分之一的晶体木糖醇市场份额,成为健康代糖赛道的关键玩家。

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的一组数据足以说明其江湖地位:2021年,华康股份在国内晶体木糖醇市场吞下58.5%的份额,相当于每两瓶无糖饮料里,就有一瓶用了它的原料。在全球市场,其25.5%的占有率仅次于国际巨头罗盖特,稳居第二。

这种优势并非单点突破。在晶体麦芽糖醇和山梨糖醇领域,它以39%和33%的国内市占率双双位列亚军,形成"一超两强"的产品矩阵。如今,从可口可乐的生产线到元气森林的配方表,从亿滋国际的饼干车间到同仁堂的中药蜜丸工序,都能找到华康股份的身影。

但这位巨头正经历成长的阵痛。2022年还以38%的营收增速狂奔,2024年就几乎踩了刹车——全年营收28.08亿元,同比仅增0.93%。更刺眼的是净利润:2024年骤降至2.685亿元,同比暴跌27.72%,这是其上市以来最难看的成绩单。

拆开财报可见端倪:一方面,赤藓糖醇等新兴代糖的价格战,迫使公司调整产品结构,拉低了综合毛利率;另一方面,舟山基地建设产生的3700万元待摊费用,叠加股权激励摊销的2100万元,像两块巨石压在利润表上。

转机出现在2025年一季度。8.17亿元营收同比激增28.63%,净利润8103万元实现微增,让人看到回暖迹象。但这究竟是反弹还是昙花一现?答案藏在其最新的战略动作里。

2025年3月27日晚,华康股份抛出的收购预案震动行业:拟以现金加股权方式收购豫鑫糖醇100%股权。这家年营收近10亿元的同行,手里握着华康最看重的两张牌——年产3万吨的木糖醇产能,以及与伊利、娃哈哈深度绑定的渠道资源。

这场并购暗藏精妙算计:华康的淀粉糖产能可直供豫鑫的麦芽糖醇生产线,豫鑫的销售网络又能消化华康扩张的产能。更关键的是,合并后两者将控制国内70%以上的晶体木糖醇产能,彻底掌握定价话语权。

但风险同样刺眼。豫鑫2024年9.19亿元营收背后,是高达62%的资产负债率,以及标的资产评估增值率187%的溢价压力。这场豪赌能否成功,将决定华康能否在代糖战国时代继续领跑。

在山东菏泽的生产基地,巨大的玉米淀粉储罐正在扩容。这里是华康"100万吨玉米精深加工项目"的主战场,已投产的晶体山梨糖醇产线每天能产出300吨产品,相当于3000万瓶无糖饮料的原料用量。

按照规划,2025年这里将新增三个重磅产线:年加工10万吨玉米胚芽的榨油车间,能产出可用于婴幼儿奶粉的高端植物油;年产10万吨的麦芽糊精生产线,瞄准保健品赋形剂市场;还有那条技改后的植脂末产线,专门供应蜜雪冰城等茶饮巨头。

这些投资正在转化为竞争力。公司晶体糖醇总产能已达12.33万吨,相当于全球年需求量的15%。有券商测算,全部产能释放后,华康有望年增利润超1.2亿元,重新站上3亿元净利润台阶。

当消费者对着配料表寻找"无糖"标签时,这个市场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一方面,全球代糖需求以每年8%的速度增长,WHO的减糖倡议更让行业长期看好;另一方面,三氯蔗糖的专利到期、阿洛酮糖的法规松绑,都在重塑竞争格局。

华康的应对之策颇具看点:在研发端,其与江南大学合作开发的低GI麦芽糖醇,已通过临床验证;在市场端,针对Z世代推出的"零卡糖浆"定制方案,成功打入奈雪的茶供应链;在成本端,自建玉米种植基地,将原材料价格波动幅度控制在5%以内。

但挑战依然存在。赤藓糖醇价格从2021年的3万元/吨跌至如今的8000元/吨,迫使企业重新计算投产节奏;而国际巨头嘉吉正在东南亚布局的年产5万吨木糖醇项目,将在2026年释放产能,这意味着全球价格战可能升级。

编辑有话说

华康股份的故事,是中国制造业升级的微观样本:从简单加工到掌握核心工艺,从国内市场到全球竞争,从单一产品到产业链布局。其2024年的业绩波动,更像是行业转型期的阵痛。

对于投资者而言,需要关注三个关键节点:豫鑫收购案的审批进度、舟山基地的产能爬坡速度、新产品在大客户中的渗透率。而对于消费者来说,当你下次拿起无糖饮料时,或许会想起,在浙江衢州的生产基地里,正有一批晶体木糖醇完成结晶,即将开启它们的甜蜜旅程。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投资参考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uahuang.com/62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