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鸿高科拟投6.3亿布局新材料 研发费近五年超3.2亿
长江商报消息●长江商报记者张璐
TPES龙头长鸿高科(605008.SH)持续引领行业绿色转型。
1月15日,长鸿高科公告,为进一步提高协同效应、降低生产能耗,全资子公司长鸿生物拟投资建设5万吨/年高端纤维弹性体新材料及配套10万吨/年PBAT黑色母粒装置项目,项目计划总投资约6.3亿元。
上述项目的建设期为18个月,预计将于未来三年内实现达产。长鸿高科强调,此项目预计将有助于提升公司的盈利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作为新材料行业的领军企业,长鸿高科构建了以热塑性弹性体(TPES)和生物降解塑料(PBAT)双轮驱动的产业发展模式,公司TPES产能位居全国第三。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创新业务的持续优化成功引领其盈利水平显著提升。据2024年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长鸿高科实现营收25.33亿元,同比增长129.32%;扣非净利润超7400万,同比增长675.34%。
拟投6.3亿元建新材料项目
1月15日,长鸿高科发布公告,公司计划投资约6.3亿元,在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市城北工业区建设“5万吨/年高端纤维弹性体新材料及配套10万吨/年PBAT黑色母粒装置项目”。该项目的核心在于对PBAT装置副产的THF(四氢呋喃)进行深加工,实现从原料到产品的闭环管理。
自成立以来,长鸿高科一直专注于TPE/TPES领域的业务开展。2021年至今,公司陆续建成年产60万吨全生物降解热塑性塑料产业园PBAT/PBS/PBT灵活柔性生产项目(一期12万吨/年)、6万吨/年PBAT生物降解黑色母粒技术改造项目和广西长鸿生物降解母粒产业园项目等。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为了深化业务布局,长鸿高科还在去年11月拟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3亿元,主要用于5万吨/年TPE黑色母粒技术改造项目、余热回收技改项目、办公用房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长鸿高科表示,本次募投项目的顺利实施,有利于公司扩大市场份额,深化公司在相关板块的业务布局,有效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及市场占有率。同时,部分募集资金用于补充流动资金有利于满足公司业务快速增长带来的资金需求,进一步增强公司资金实力。
研发费近五年累超3.2亿元
长鸿高科是一家热塑性弹性体(TPE)行业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于2020年8月登陆上交所。
上市之前的2017年—2019年,公司实现营收分别为4.91亿元、10.21亿元、11.57亿元;实现净利润分别为0.69亿元、1.81亿元、2.15亿元,连续三年双增长。
2020年,上市当年,长鸿高科的营收、净利润分别为12.97亿元、3.02亿元,同比增长12.09%、40.18%。但是,公司上市后业绩变脸,2021年—2023年,净利润连续三年下降。2023年首次出现营收、净利双降,当年的营收为14.16亿元,同比下滑40.3%,扣非净利润亏损922.9万元,为上市后首亏。
进入2024年后,在双轮驱动的产业发展模式下,长鸿高科的业绩表现回暖,公司去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25.33亿元,同比增长129.32%;净利润为1.03亿元,同比增长0.32%;扣非净利润为7432万元,同比增长675.34%。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公司盈利水平显著提升的背后,离不开创新业务的持续优化。在TPES领域,长鸿高科不断强化技术研发优势,产能位居全国第三,是国内领军企业。其SEBS加氢技术达到同行业先进水平,是国内第一批具备SEPS研发能力并具备产业化能力的企业。
财报显示,2020年—2024年前三季度,长鸿高科研发费用分别为4149.97万元、5746.64万元、8617.53万元、5511.6万元、8012.19万元,近五年累计达超过3.2亿元。
此外,为寻找可降解新材料的利润增长点,长鸿高科还计划推进“丙烯酸产业园”的建设,预计总投资115亿元,将丰富公司的产品结构,助力转型升级。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