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应流股份上市委会议现场被问的3个问题,有何感想?你会买应流股份的股票不?

查股网  2025-07-25 11:22  应流股份(603308)个股分析

净利三连降,15亿可转债过关!应流股份募资疑云重重

7月24日,上交所上市委2025年第25次会议上,安徽应流机电股份有限公司(603308.SH)一笔15亿元的可转债融资计划顺利通关。会议公告简洁利落——“符合发行条件、上市条件和信息披露要求”。

但翻开公司账本:2022年归母净利润4.02亿元,2023年跌至3.03亿元,2024年进一步下滑到2.86亿元——连续三年净利润下滑,累计跌幅近30%。业绩下行通道中,应流股份却要伸手市场拿15亿巨资扩张产能,这合理吗?

01 业绩滑坡中的激进扩张:钱往何处去?

翻开应流股份的募资计划书,15亿资金被切成三块:5.5亿投向“叶片机匣加工涂层项目”,5亿用于“先进核能材料及关键零部件智能化升级项目”,剩下4.5亿则用来“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贷款”。

表面看逻辑清晰:加码航空、核能高端制造。但魔鬼藏在细节里

其中4.5亿的“补流还贷”占募资总额30%,恰好卡在监管允许的上限边缘。公司声称这是为“优化资产负债结构”,但明眼人一看便知——这等同于把股市当提款机,缓解自身财务压力。

更令人疑虑的是前两个实体项目。叶片机匣项目总投资高达11.5亿元,募集资金投入占比不到一半(5.5亿)。这意味着即使成功募资,公司仍需自筹6亿巨资填坑。在净利润连续三年下滑的背景下,钱从哪来?

上交所的问询一针见血:结合“报告期相关铸件毛坯产品销售情况、客户工艺性能验证进展”,说明项目实施的“重大不确定性”。可惜答案依旧朦胧。

02 叶片机匣:画出来的“大蛋糕”?

应流股份对叶片机匣项目的描绘令人神往: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完整的叶片、机匣生产、加工及涂层生产链”,产品能承受“高温、高腐蚀等极端环境”,市场空间似乎无限广阔。

公司预测更让人心跳加速:内部收益率高达17.25%。但支撑如此高收益的基石何在?

问询函直指要害:要求说明“投产运营期的预计收入及需求产能、在手订单”。航空发动机叶片这类高精尖产品,从技术突破到商业落地往往隔着万水千山。应流股份号称已“与GE Aerospace签署长期战略合作协议”,却未披露具体订单量或交付时间表。

更关键的是工艺验证问题。航空零部件需经过严苛的适航认证和客户验证,周期漫长且变数极大。公司2024年才“开发完成其他型号叶片并实现首套交付”,量产能力尚未得到验证。募资5.5亿押注一个尚未完全打通的技术路线,是否在豪赌?

03 核能项目:客户谜团与产能消化隐忧

核能项目的叙事同样宏大:“对推动我国核电事业发展具积极意义”。应流股份自称“国内核电设备研制生产先行者”,拥有“业内知名客户”。但具体是谁?合作深度如何?公告语焉不详。

上交所显然嗅到异常,第二问直指“客户稳定性”和“产能消化风险”。核电属高度管制行业,供应商认证壁垒极高,但订单节奏却受政策影响极大。

中国广核集团曾是应流股份2016年定增的拟认购方,却在最后时刻与国开金融一同“爽约”,导致募资规模从15亿缩水至不足9亿。尽管公司解释称系“证券市场调整及定增锁定3年的时间太长”,但市场难免疑虑:是否核心客户对其信心不足?

更现实的是核电建设周期长,而本次募投的核能材料项目预计年增产能几何?申报材料未明说。在缺乏明确订单保障下砸入5亿巨资,未来产能闲置风险谁来买单?

04 账本上的“魔术”?应收账款埋着雷

财务数据中最扎眼的莫过于应收账款处理。上委会第三问锋芒毕露:“结合报告期末账龄1年以上应收账款的具体情况,说明对应客户是否存在重大信用风险”,并犀利质疑“是否应当按照单项计提坏账准备”。

这相当于直接点破:是否存在通过坏账计提操纵利润?

按会计准则,应收账款是否计提坏账需评估“所有合理且有依据的信息”,当出现“债务人发生重大财务困难”或“很可能破产”等迹象时,必须单项计提。但许多企业为美化报表,往往选择“一刀切”按账龄计提,回避高风险客户单独处理。

应流股份财报显示:2022-2024年营收从21.98亿增至25.13亿,但净利润却反向下跌。营收增长而利润缩水的背后,是否藏着对问题应收款的“温柔处理”?若经济下行导致部分债务方财务状况恶化,这颗雷随时可能引爆。

05 历史魅影:那些“消失”的认购方

这不是应流股份第一次募资遇“意外”。

2016年非公开发行中,原本高调参与的中广核财务公司和国开金融突然“未在规定时间内向指定账户足额缴纳认购款”。这两家“国字头”机构的临阵退出,迫使募资规模腰斩。

按协议,违约方需支付5%的违约金,中广核和国开金融分别面临1000万和2250万赔款。但后续公告未见追偿结果。国资背景投资机构宁可违约赔钱也不愿入股,是否暗示他们看到了普通投资者忽略的风险?

九年后的今天,当公司再度伸手资本市场,这些历史遗留问号依然飘在空中。

交易所的关基本已过,15亿可转债发行只待证监会注册。霍山县的生产线上,工人们或许正为“两机两业”的蓝图加班赶工。但资本市场的老手们不会忘记:应流股份股价曾在定增价下徘徊,最低跌至14.5元,深度套牢一批投资者。

当公司用PPT描绘航空发动机叶片在万米高空翱翔、核能材料点亮千家万户时,审计师们却在账本里反复核对着那些逾期未回的应收账款。

资本盛宴中,数字不会说谎,但讲故事的人可以选择说哪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