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铝业上市18年市值缩水过半:曾达2385亿,如今仅1101亿,营收回暖仍难掩压力

查股网  2025-04-30 09:27  中国铝业(601600)个股分析

本文源自:金融界

2025年4月30日是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登陆A股市场满18周年的日子。作为中国有色金属行业的龙头企业,中国铝业自2007年上市以来,在原材料供应链、技术研发与国际化方面不断推进转型。但18年过去,公司总市值已从当初的2385.31亿元大幅缩水至1101.39亿元,跌幅超过53%,资本市场对其未来发展的信心波动显著。

中国铝业的业务涵盖铝土矿、煤炭资源的勘探开采,氧化铝、原铝及铝合金的生产销售,同时涉足炭素材料制造、火电与新能源发电以及国际贸易与物流服务。公司产业链较为完整,具备资源整合和规模协同优势,是全球铝行业的重要参与者之一。

近五年来,公司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表现波动明显。2021年公司营收达到2988.85亿元,同比增长60.70%,归母净利润大幅跃升至57.59亿元,增长653.55%。但2022年行业进入调整周期,营收降至2909.88亿元,同比下滑2.64%,利润下滑更为剧烈,跌至41.92亿元,降幅达27.21%。2023年营收进一步下滑至2253.19亿元,同比减少22.57%,但净利润却逆势增长至66.89亿元,增长59.56%,反映出公司降本增效初见成效。2024年,中国铝业实现营收2370.66亿元,恢复增长5.21%;净利润达12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85.38%,创下近年新高。2025年一季度数据延续了良好势头,公司实现营收557.84亿元,同比增长13.95%;净利润35.38亿元,同比增长58.78%,盈利能力显著改善。

然而,市值变化却呈现出另一番景象。自上市以来,中国铝业市值经历了长期震荡,从2007年高点的2385.31亿元,跌至当前的1101.39亿元,缩水超半。尽管公司近年盈利修复明显,但估值修复仍未同步体现。当前公司市盈率(TTM)为8.11倍,市净率1.52倍,市销率0.46倍,估值处于行业偏低水平,反映市场对其周期属性与盈利持续性的担忧仍存。

市值的长期缩水背后,不仅有行业周期波动、原材料价格扰动,也有市场对企业中长期增长逻辑的再评估。尽管财务数据在近两年回暖,中国铝业要实现市值回升,还需进一步释放其产业链一体化优势,在稳定盈利的同时推动转型升级,以赢得资本市场更稳固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