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重集团:水冷科技点“菇”成金 书写乡村振兴大文章
转自:新华财经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在安徽宿州泗县东风村一座座现代化的香菇大棚内,菌香四溢,一粒粒饱满的香菇,承载着致富的希望,在科技赋能下,撑起了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新天地。而这背后,离不开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的精准帮扶与科技力量的深度融入。
央企担当,筑就产业高地
中国一重集团积极履行央企责任,目前已累计投入帮扶资金1050万元,并成功撬动外部资本600万元及政府配套资金100万元,在东风村精心打造了占地135亩的现代化香菇种植基地。基地内,110栋温室大棚整齐排列,6座冷库保障鲜度,形成了年种植菌棒150万棒、产值超千万元的产业规模。这不仅成为村集体经济年增收75万元以上的稳定来源,更直接带动了300余名村民就近就业,累计发放工资超400万元。

科技赋能,破解生产瓶颈
由中国一重集团支持、东风村驻村第一书记李海旺推动引进的八十台智能化水冷空调系统,有效解决了传统香菇种植的痛点:菌棒在智能恒温环境下生长,成活率从约70%跃升至98%,奠定了丰产基础;基地年种植能力实现跨越式增长,从70万棒提升至150万棒,释放规模效益;精准控温使鲜菇得以在反季节(春节)抢“鲜”上市,显著提升产品价值和效益,市场竞争力增强;成功避免“越夏”,有效规避了夏季高温高湿导致的高损耗难题,大幅降低生产成本和风险。
多元融合,绽放振兴之花
科技之力让香菇在智能温室中稳定生长,实现了效益与效率的双提升。智慧菇棚正深刻改变着东风村的面貌:土地效益激增,昔日的135亩农田,年收益仅约35万元,如今依托现代化菇棚,年产值轻松突破千万元,土地效益增长近30倍;家门口就业增收,基地稳定提供300余个就业岗位,吸纳百余名村民就业,人均年增收2万至3万元,成为村民增收的“致富园”;产业链条延伸,构建起“农业废弃物-食用菌-有机农业”的绿色循环链,产品从鲜菇延伸至干香菇等高附加值品类;销售渠道拓宽,依托“电商+内购+展销”立体化营销网络,产品销路不断扩展。
持续投入,绘就未来新图景
东风村的振兴故事仍在续写。中国一重集团表示将继续加大帮扶力度,协调政府支持,对接央企资源,进一步夯实产业发展基础。今年年内计划新建11栋智能大棚、3座冷库并改造提升50栋现有大棚。引入可移动层架技术,实现香菇育种与生产“一棚两用”,将香菇产能从150万棒进一步跃升至200万棒,持续提升土地利用效能。
从中国一重集团的倾力帮扶,到水冷科技的精准应用;从资源循环利用,到全产业链的蓬勃发展——东风村以小小的香菇,做出了乡村振兴的大文章。(谢奕林)
编辑:幸骊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