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通证券副总姜诚君辞职,曾被监管处罚,分管的投行业务屡收罚单
海通证券今年有12名保代进入保荐代表人分类名单C(处罚处分类)。其中,姜诚君在列。
7月31日盘后,海通证券(600837.SH)公告,公司副总经理姜诚君因个人原因辞职。

银柿财经就此联系海通证券,但其投资者热线及财报上提供的董秘电话均无法接通。海通证券某投行员工表示,目前还不清楚姜诚君的离职原因。
在海通证券官网上,姜诚君的名字依然列在高管名录上。资料显示,姜诚君自2023年6月30日起担任海通证券副总经理。此前曾担任过海通证券投行部总经理、总经理助理、联席公司秘书、联席授权代表、董秘等职务。

投行业务收入缩水、频收罚单
资料显示,2000年8月至2023年3月,姜诚君在海通证券投行部工作,先后担任投资银行部副总经理、投资银行部副总经理(主持工作)、投资银行部总经理、投资银行总部总经理等职位。
而据海通证券上述投行员工透露,在离职前,姜诚君依然是海通证券投行部总经理。
Wind数据显示,海通证券的投行业务收入自2020年登上49.39亿元的高峰以后,已经连续三年出现下滑。

2023年年报显示,海通证券投行业务手续费收入34.21亿元,较2022年同比下降18.14%,与经纪业务、资管业务手续费净收入相比同比降幅最大。
今年一季报显示,海通证券今年一季度投行业务收入仅4.13亿元,同比下降54.37%。
投行收入下滑的同时,海通证券还在不停地撤回IPO。三大交易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海通证券共撤回22单IPO,在所有券商中撤单量位居第三。
此外,因为投行业务违规,今年上半年海通证券共收到14张证监会与三大交易所开出的罚单,在所有券商中被处罚次数最多。其中,因为参与中核钛白违规定增一案,海通证券还在4月被证监会立案调查,最终被罚没776.44万元。
今年1月,海通证券及姜诚君等3位相关责任人收到上交所的监管措施决定书,表示在现场督导时发现海通证券存在首发保荐业务履职尽责明显不到位、投行质控内核部门未识别项目重大风险及对尽职调查把关不审慎等缺陷。上交所表示,有关责任人对海通证券上述行为负有责任,未能审慎勤勉执业。当时,海通证券被予以监管谈话,海通证券时任保荐业务负责人姜诚君、时任内核负责人张卫东、时任质控负责人许灿分别被予以监管警示。

值得关注的是,中证协官网显示,海通证券今年还有12名保代进入保荐代表人分类名单C(处罚处分类),是被处罚保代人数最多的券商。其中,姜诚君在列。

业绩大幅下滑,掉出头部阵营
海通证券曾是头部券商之一,但近两年业绩滑坡明显。2022年、2023年,海通证券营收分别下滑39.94%、11.54%,归母净利润更是分别大幅下滑48.97%、84.59%。同花顺iFinD显示,2023年,海通证券归母净利润仅10.08亿元,在50家上市券商中已掉至第27位。
2024年上半年,海通证券业绩也不如人意,其半年度业绩预告显示,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9.19亿元~11.67亿元,同比减少69.53%~76.00%。对于下滑原因,海通证券表示,因市场行情波动,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减少;股权融资规模下降,投行业务收入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