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储凡星》系列报道(十四) | 挑战“库存”极限,书写仓储华章 中储股份河南分公司南阳寨园区“双突破”背后的“硬核”力量
为弘扬中储人迎难而上、拼搏奋进的精神风貌,展现基层一线员工和攻坚团队的风采,公司特开设“中储凡星”专栏,聚焦身边人、身边团队,用真实事迹传递“把普通做到极致”的非凡力量,鼓励全系统干部员工汲取力量撸起袖子加油干,在平凡的岗位上绽放不平凡的光芒,用实际行动践行使命担当。

2025年2月18日,注定是中储股份河南分公司南阳寨园区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天。这一天,园区库存量突破9.7万吨,刷新以人力作业为主的库存历史峰值;单日吞吐量突破4700吨,同步刷新纪录。这振奋人心的“双突破”,是南阳寨团队以“团结、奋进、创新、奉献”的河南分精神为引领,凭借超前谋划与日夜鏖战,交出的辉煌答卷。
科学运筹,多管齐下筑根基

辉煌成绩的取得,源于未雨绸缪的战略眼光和科学高效的运营管理。河南分公司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早在2024年9月便预判到新疆白糖将迎来增产,届时会带来更多白糖交割业务,随即果断决策,启动库房保温、隔热、防火升级改造工程,将普通库房改造升级为高标准白糖交割库房,为新榨季白糖的“应接尽接”提供了坚实保障。
仓储部经理伊绵伟则是这场“战役”的现场指挥官。他科学统筹,多措并举:在入出库环节,结合货物物理特性,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将每托货物码放层数从8层提升至10层,显著提高单位面积仓储效能;用库内货物堆码的软托盘、吨包袋替代传统托盘,释放出宝贵的托盘资源用于室外堆码,最大化提升有限物料的承接能力;根据篷布规格精心设计室外货垛堆码垛型与苫盖标准,并制作操作视频以便严格执行,有效防范雨雪渗漏,保障露天货物堆码安全;尤为关键的是,提前组织清空专用线存储货物,不仅释放了核心作业区的空间潜力,更有力保障了卸车效率和车辆周转速度。
正是这套周密详尽的“组合拳”,为应对到货高峰做足了准备,也为成功化解货物爆仓带来的极限挑战积蓄了充足能量。
全员鏖战,风雪无阻保畅通

2025年春节,铁路运输货物迎来集中到达高峰。面对这场“硬仗”,南阳寨团队展现出高度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他们义无反顾选择坚守岗位,主动放弃与家人团聚,打响了一场争分夺秒的“保供战”。
深夜12点,当城市已沉睡,调度员王高仲仍在紧张地与车站沟通协调取送车事宜。由于园区专用线与繁忙的京广客运线共用京广铁路主线,每日仅有23:30至次日3:30这短短4小时的取送车窗口期。为确保园区车皮及时取送、精准对位,王高仲在这一关键时段常常连续奋战,直到完成当晚取送车计划和车皮对位,才拖着疲惫的身躯短暂休整。仅小憩1小时后,他便又投入新一天的工作,根据车皮情况制定装卸计划,通知各作业班组开启新一天的战斗。
凌晨5点半,理货组长闫静已迎着寒风骑行在上班路上,到单位后,她根据调度安排迅速部署理货班组作业、精准规划货位,为即将到来的货物入库做好万全准备。为应对每日密集的入库、出库任务,理货员们化身“多面手”,一人同时兼顾多个作业点,在各个库房与露天货垛间穿梭往返,日行3万步成为常态。寒冬时节,大风、雨雪天气频发,随着室外货垛增多,现场管理难度骤增。仓储部副经理谭龙,带领贺超杰、张清海、朱晓田、贺敬然、辛艳华等理货员,无数次在风雪中穿梭,仔细巡查每一个货垛的苫盖情况,奋力加固被狂风掀起的篷布。寒冷的天气冻得人指尖发僵,可守护货物安全的责任心、完成任务的成就感,既驱散了刺骨寒意,更化作了咬牙坚持的动力。
聚力实干,担当协作谱华章

在业务量激增的2月,一线理货员主动放弃轮休、主动请缨,全员扑向作业现场,投身保通保畅大会战;中层干部秉持“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以库为家,风餐露宿,披星戴月,靠前指挥,带领全体员工打赢了一场又一场攻坚战。面对恶劣天气,他们迅速组建突击队,加强夜间巡查,严密监控货垛苫盖与专用线安全,全力保障生产运营安全有序。
经过全员齐心协力、夜以继日的奋战,南阳寨团队创下半月人工卸车660车的记录——这在常规情况下绝无可能完成:正常每天最多只能接22节车皮,而在调度团队主动攻关下,实现了平均每日两次送车。2月吞吐量较去年同期实现翻番,白糖库存量突破6.25万吨,当月库存量、吞吐量及白糖库存量均创历史新高!
库存9.7万吨!日吞吐4700吨!这两个沉甸甸的数字,不仅镌刻着南阳寨园区仓储能力的历史性跨越,更凝聚着南阳寨团队非凡的智慧、科学的组织、无畏的奉献和坚韧的拼搏。他们以实干担当诠释了“河南分精神”的深刻内涵,谱写了一曲荡气回肠的仓储物流壮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