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流连续三年为负,应收账款激增53%!新安股份的真正风险在哪里?

查股网  2025-08-29 21:50  新安股份(600596)个股分析

在硅基新材料行业遭遇前所未有的产能过剩和价格下行寒潮之际,新安股份(600596.SH)作为行业中的重要参与者,正面临自上市以来最严峻的考验。2025年中报数据显示,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首次出现亏损,主营业务盈利能力明显衰竭。这一系列变化不仅揭示了企业自身的困境,也折射出整个有机硅行业的结构性危机。

2025年上半年,新安股份实现营业总收入80.58亿元,同比下滑5.07%;归母净利润为6907.34万元,同比大幅下降47.71%。更值得关注的是,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2391.77万元,同比暴跌197.73%。这意味着公司利润已经严重依赖政府补助、非流动资产处置等非经常性损益。这也是自2017年以来公司首次在半年报中出现扣非净利润为负的情形,显示出主营业务造血能力的急剧恶化。

新安股份的核心业务包括作物保护与硅基新材料两大板块,其中硅基新材料是市场关注的重点。公司围绕有机硅单体合成,构建了从硅矿开采、单体合成到下游深加工产品的完整产业链。当前,公司拥有有机硅单体产能50万吨/年,其中约80%用于自产下游产品。然而,这条曾被寄予厚望的产业链,如今却成为拖累业绩的主因。

行业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国内有机硅中间体DMC的市场价格先涨后跌,均价较去年同期明显回落。供给端方面,2022-2024年行业多个扩产项目集中落地,截至2024年底,国内有机硅总产能(折DMC)已达320万吨。尽管2017-2024年国内DMC表观消费量年复合增长率达10.7%,但仍难以消化快速扩张的产能。供需失衡导致价格持续下跌,进一步压缩企业盈利空间。

更为严峻的是上游原料工业硅价格的暴跌。Wind数据显示,昆明工业硅(421#)现货均价从2023年底的1.59万元/吨一路下跌至2024年底的1.22万元/吨,全年跌幅达23%。进入2025年,价格继续下滑,至6月底已跌至9350元/吨,年内再跌23%。这意味着在短短一年半内,工业硅价格几乎“腰斩”。这一趋势迅速传导至企业盈利,进一步加剧了新安股份的经营压力。

面对价格下跌带来的资产减值风险,新安股份上半年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合计8393万元,其中存货跌价准备高达6854万元,应收账款坏账损失计提1539万元。大幅计提背后,是公司存货和应收账款规模的持续攀升及变现风险的加剧。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应收账款余额高达21.57亿元,同比增长7.68%,占最近一期归母净利润的比例达到惊人的4195.51%。应收账款增速远高于营收增速,显示出公司在回款管理或客户信用政策上面临巨大压力。

与此同时,公司存货账面价值高达21.43亿元,占净资产比例的17%。在工业硅、有机硅价格持续下行的通道中,存货跌价风险仍在持续累积。销售费用方面,上半年同比增长31.77%,部分原因是市场竞争加剧导致销售服务费增加。在营收下滑的背景下,销售费用的逆势上升不仅未能提升业绩,反而进一步压缩本已稀薄的利润空间。

现金流状况同样堪忧。2023年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活动及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持续为负,分别为-12.1亿元、-10.92亿元和-1.72亿元。主业造血功能薄弱,投资支出巨大,对外部融资高度依赖。债务结构也在恶化,虽然公司资产负债率略有下降,但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同比大增171%至5.29亿元,近期偿债压力显著上升。

在行业寒冬中,新安股份此前募资18亿元投入的开化合成项目也已明确延期。该项目整体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日期由原计划的2025年9月底推迟至2026年3月底。公司解释称,近两年宏观经济形势和市场情况发生了一定程度变化,细分市场竞争加剧,部分产品需进一步升级迭代。但业内人士指出,当前市场产能过剩、价格低迷,许多有机硅企业都在寻找各种借口放缓投资节奏,以避免项目投产后即陷入亏损。

新安股份面临的困境,是整个有机硅行业的结构性缩影。产能扩张周期遭遇需求增速放缓,价格战愈演愈烈,企业盈利空间被极度压缩。即便公司具备一定产业链一体化优势,也难以抵挡产品价格全面下行的冲击。值得注意的是,公司仍在推进工业硅产能的规划建设,意图加强上游资源掌控。但在工业硅价格已跌破多数企业成本线的背景下,继续扩张是福是祸,尚难断言。

当经营现金流持续为负、应收账款高企、存货减值压力巨大时,企业的生存问题浮出水面。注册会计师李磊指出:“新安股份必须警惕资金链断裂风险。”面对主营业务首现亏损、行业周期未见底、债务与减值压力叠加的严峻局面,新安股份的“硅基新材料故事”正迎来前所未有的质疑。而那些曾经看好其产业链协同效应的投资者,也不得不重新审视:在产能过剩的寒风中,一体化带来的究竟是成本优势,还是更沉重的负担?

唯有行业出清、产能优化之后,真正的龙头企业才能穿越周期。在当前环境下,企业需要更加理性和务实的战略调整,而非盲目扩张。如何在严冬中守住现金流、优化资产结构、提升运营效率,成为新安股份乃至整个有机硅行业亟需解决的问题。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投资参考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uahuang.com/654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