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剑指假发龙头 瑞贝卡为何引爆A股信任危机?
随着年轻群体对潮流发饰需求的激增,源自明朝戏曲道具的假发产业正在创造商业奇迹。占全球市场超六成份额的河南许昌,见证着这个古老行业焕发新生机。在这个千亿级赛道中,23年行业老将瑞贝卡近日却因涉嫌信披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三次监管警示揭冰山一角
公开资料显示,这家假发龙头企业自今年4月起已连续收到三份监管警示。河南证监局在专项核查中发现,该公司存在未按规定披露非经营性资金往来、存货跌价准备计提不足等多项违规操作。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涉及连续四个会计年度的定期报告问题。
- 与关联方资金往来存在近三年未披露
- 2023年末存货减值计提涉嫌调节利润
- 业绩预告披露时限违反交易所规定
上市21年首见亏损之谜
财报数据显示,这家2003年登陆资本市场的行业元老遭遇历史性转折点。2024年12.39亿营收背后净亏损1.17亿元,创下自公开财务数据以来的首度亏损记录。公司方面将其归因于跨境电商推广费用激增62%,但业内人士注意到异常减值迹象。
双重减值暗藏玄机
接近监管层人士分析,占总资产63%的31.8亿存货始终是审计关注焦点。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若严格计提存货减值准备,公司当年微利1264万元或将转为亏损。而2024年突然全额计提境外收购产生的1586万商誉减值,更引发市场对财务操作真实性的质疑。
值得玩味的是,2024年应收账款余额下降至2.5亿时,公司却逆向操作计提3041万信用减值损失。这种异于常规会计处理的方式,被解读为可能存在的财务数据调整信号。
整改承诺遭遇二次监管
尽管公司5月公告称已完成整改,但次月因未按时披露年度业绩预告再收警示函。现控股股东涉案加剧投资者担忧,监管档案显示,公司主要高管已有四人被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目前证监会的立案调查仍在进行中,这家承载着许昌百年假发产业荣光的上市公司,正面临资本市场信任重建的严峻考验。
(本文基于上市公司公开披露信息整理分析,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