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锐钴业半年净利1.27亿元 实控人梁建坤父子累计减持套现超9亿元
长江商报奔腾新闻记者 邹平
8月26日晚,寒锐钴业(300618.SZ)公布了2025年上半年财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68亿元,同比增长23.77%;净利润1.2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02.94%。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2025年一季度扣非净利润为2223万,同比下降63.59%,但二季度就上升到8307万,迅速扭转颓势,显示产能爬坡后的盈利弹性。
回溯公司近两年业绩,2023年到2024年,寒锐钴业经历了业绩从承压到复苏的周期:2023年受钴价下跌拖累,全年净利润1.38亿元,同比降超34%。2024年受刚果(金)钴出口禁令延长引发供应收紧影响,钴价反弹叠加产能利用率提升,公司业绩迎来拐点,全年净利润回升至2.01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公司重要股东连续减持。
2017年,上市之初,实控人梁建坤、梁杰父子分别持有寒锐钴业21.95%、18.69%股权,分属第一、二大股东,二人为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但自2020年限售股解禁后,梁建坤父子便开始连续减持。
2020年11月底,第一轮减持计划完成,梁建坤父子二人减持774.90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2.56%,套现金额约为5.1亿元。2021年、2022年,梁建坤父子抛出两份减持计划,不过均提前终止,分别套现3.1亿元、1.32亿元。
也就是说,限售股解除限售后的三年,梁建坤父子合计减持套现9.52亿元。
2025年7月,江苏拓邦、江苏汉唐等股东宣布拟减持不超过3%股份(约360万股),理由均为“自身资金需求”。
长江商报奔腾新闻记者注意到,8月15日,寒锐钴业公告为全资子公司香港寒锐提供不超过1.2亿美元银行授信担保,资金专项用于印尼年产2万吨镍金属量高冰镍项目建设。
高冰镍是制备硫酸镍的核心原料,而硫酸镍占三元电池正极材料成本40%。项目2026年3月投产后,可满足40万辆电动汽车需求,补足公司“钴粉-前驱体”产业链短板。该项目投产后预计年营收23.7亿元,毛利率29.2%,将成为第二增长曲线。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高速扩张中暗藏挑战:2025年一季度,公司销售毛利率降至11.2%,而2024年同期为16.57%,这反映了铜钴价格波动对盈利的持续性影响。
寒锐钴业虽然业绩复苏,但股东持续减持与毛利率向下波动,折射出资源类企业在周期波动中的脆弱性。
若印尼镍项目如期落地,公司或可突破“以钴为生”的单一定位,但在此之前,投资者需在增长红利与减持隐忧间谨慎权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