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思科技:净利润同比增长281.90% 运营质量和效率稳步提升
作者:吴晓雨
8月18日晚间,国内智能设备结构件领军者——蓝思科技(证券代码:300433.SZ)对外披露了2023年半年度报告。公告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1.77亿元,同比增长5.1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54亿元,同比增长281.90%;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4.53亿元,同比增长192.19%;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3.63亿元,同比增长27.64%。
对此,有市场人士分析表示,该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充裕,资产负债率稳步下降,抗风险能力不断增强。总体来看,蓝思科技能够率先摆脱疫情的影响,并实现如此快速的增长,业务结构也更加健康,这是非常难得的。这一系列成绩向资本市场展示了蓝思科技在运营实力和市场竞争中的突出地位。展望2023年下半年,传统消费电子旺季即将来临,同时新能源汽车产业仍保持热度,该公司全年业绩增长潜力值得期待。
2023年“上半场”业绩亮眼
核心板块业务均实现健康发展
多年来在行业的俯首耕耘,使如今的蓝思科技拥有了业内领先的创新力量和技术水平。如今,该公司已经发展成为全方位平台型ODM龙头,业务范围不仅涵盖智能手机,还扩展至AIoT、AR/VR等领域以及智能汽车组件等。尤为令人瞩目的是,蓝思科技的产品不仅涉及传统材料,更涵盖了玻璃、金属、蓝宝石、陶瓷、塑胶等新材料,展现出对产品创新的不懈追求。
回顾上半年的经营情况,蓝思科技的业绩主要得益于智能手机和电脑类产品。随着新一代处理器、高分辨率显示屏、快速网速和大容量存储等技术的不断提升,消费者为了获得更好的使用体验而持续更新迭代相关产品。稳定的下游市场需求为蓝思科技的收入提供了根本保障。上半年,该类产品实现了161.35亿元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4%,实现温和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如今,绿色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国际、国内发展的新主题,也为蓝思科技稳步拓展的汽车领域,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相关业务带来了更多可能。据悉,该公司已围绕智能座舱进行产品布局,能够研发、生产中控屏、仪表盘、显示屏、B柱、C柱、充电桩等模组,并已与超过30家业内知名新能源及传统豪华汽车品牌建立合作。报告期内,该公司新能源汽车及智能座舱类产品实现营业收入22.82亿元,同比增长54.98%,产品订单与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势头。
此外,智能头显与智能穿戴类亦贡献了11.91亿元的营收。在该领域,蓝思科技是最早开始对光学、结构件及功能件模组开展研发、创新的企业之一。该公司表示,目前已有量产产品落地,具有丰富的技术储备和全球优质客户资源。
上述市场人士还提到,同核心业务收入增长形成明显对比的,是该公司不断下降的管理费用。财报显示,上半年蓝思科技销售费用同比减少9.02%;管理费用同比减少12.55%;财务费用同比减少81.54%。这充分说明,公司运营质量以及运营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而运营能力的整体提升,会对未来企业的加速向上生长产生积极影响。
政策加码促进消费
蓝思科技正迎“风口”而上
今年七月末,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介绍,《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以下简称:《措施》)围绕6个方面提出20条具体政策举措,经国务院同意,已由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各地方、各部门,并向社会公开发布。他表示,促进消费是当前恢复和扩大需求的关键所在。在稳定大宗消费方面,将优化汽车购买使用管理,扩大新能源汽车消费。《措施》中还指出,要推进智能家居、智能可穿戴产品、超高清、虚拟现实、柔性显示等新兴技术产品的升级换代。
同时,作为传统消费电子旺季,三季度消费电子市场新品频出,也将对产业链产生正向拉动作用。由此来看,无论是政策端的持续加码,还是行业的强劲回暖趋势,都有望对蓝思科技多端业务线带来积极影响。
回望企业自身。无论是从产品布局还是“出海”情况来看,蓝思科技具备抓住机遇的强大实力。
据悉,该公司湘潭园区智造能力领先,业务不断扩展。该园区主要经营各类智能终端的整机组装业务,现已实现了物联网、智能仓储、产线全线自动化、单片流、在线检测等领先技术,具有领先的产品良率和效率,同时也承接了很多新产品开发。
另一方面,蓝思科技在墨西哥等海外的布局,亦充分展现出客户对该公司实力的信任。在今年的业绩说明会上,蓝思科技提到,为了配合海外客户新需求,就近更好地为客户提供生产制造与售后服务,进一步开拓北美市场,公司在墨西哥成立了子公司专门从事汽车电子零配件业务。
华泰证券分析师指出,在智能化、电动化发展大趋势下,国内传统零部件实现国产化替代,包括玻璃、车身内外饰等子领域。在汽车玻璃领域,随着全景玻璃装配率进一步提升,汽车玻璃的配套价值也将继续抬升,看好板块龙头企业从中能够获得的成长空间。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