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1亿元收购ST浩丰,新主人薛杰与至芯网络的挑战刚刚开始
一家成立不足三个月、尚未开展实际经营的公司,正准备接手一家深陷财务造假和连续亏损困境的上市公司,资本市场上的“逆向操作”正在上演。
2025年9月10日晚间,ST浩丰(300419.SZ)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华软实业与义乌至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签署《股份转让协议》。根据协议,华软实业以协议转让方式向至芯网络转让其直接持有的公司5518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15.0046%),转让价格为6元/股,转让价款总额为3.31亿元。
对比ST浩丰停牌前7.48元/股的收盘价,此次转让价格约打八折。交易完成后,至芯网络将成为ST浩丰的控股股东,薛杰将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公司股票自2025年9月11日开市起复牌。
收购细节
本次收购的核心标的ST浩丰是一家以AI数智化服务为核心业务的高新技术企业,构建“智能金融、智能安全、智能商业”三大核心业务矩阵。
截至2025年6月30日,ST浩丰实现营业收入1.01亿元,归母净利润为-705.98万元。此前的2023年和2024年,该公司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62亿元和-321.12万元。
连续亏损并非ST浩丰唯一的问题。2024年10月,公司因财务造假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股票简称由“浩丰科技”变更为“ST浩丰”。
2024年10月25日,北京证监局下达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显示,2020年公司未正确核算某项信息系统集成业务,虚增营业收入7312万元,导致2020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
至芯网络成立于2025年6月20日,安徽卓智科技有限公司持有至芯网络99%股权,为其控股股东,薛杰持股1%。截至信息披露日,至芯网络成立未满一年,暂未开展实际经营。
ST浩丰将安徽卓智科技定义为“产业方”。资料显示,安徽卓智科技成立于2015年5月22日,注册资本2.5亿元,公司实际控制人为薛杰。
官网资料显示,卓智集团拥有知识产权数百项,为超过万家的高校、政府、企事业单位提供数字化升级服务。目前,卓智集团深度服务了近1200所高校/职校/职培客户,近1000万师生是其用户。
但据公告披露,安徽卓智科技除对外投资外,暂未开展实际经营。
历史控股权变更
这并非是ST浩丰第一次“易主”。2021年9月,公司原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孙成文与华软实业签订《股份转让协议》。
孙成文以10.88元/股的价格,通过协议转让的方式向华软实业转让其直接持有的5518万股股份(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15.0046%),转让价款总额为6亿元。
2021年11月,股份过户完成后,华软实业成为ST浩丰第一大股东、控股股东,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为王广宇。从2021年到2025年,四年间两次控制权变更,ST浩丰的股价从当年的10.88元/股转让价跌至如今的7.48元/股。
尽管面临财务困境,ST浩丰仍在持续推进其业务发展。在智能金融领域,报告期内公司旗下山东华软金科成功将 DeepSeek大模型私有化部署到智能客服平台,智能客服效率与精准度得到大幅提升。
在智能安全领域,公司持续加大对AI软硬件及配套产品的研发投入,推出了“神算”大模型一体机,深度适配国产GPU智算卡,兼容麒麟V10、欧拉等操作系统,具有安全稳定特性,且满足信创认证要求。
在智能商业领域,期内公司旗下子公司浩丰品视与百度签署联盟协议,通过资源整合、运营支持、生态协同,为其提供从营销资源接入到高效投放的全流程支持。
市场反应与投资者担忧
截至9月10日,华软实业持有上市公司股份总数为5518万股股份(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15%),均为无限售条件流通股,其中5012万股处于质押状态。
市场对此次交易存在多种疑虑。首先,至芯网络成立未满一年且暂未开展实际经营,其收购资金实力和后续整合能力令人担忧。
其次,本次控股股东6元/股的转让价格,较ST浩丰停牌前7.48元/股的收盘价和过去20个交易日的成交均价6.77元/股均存在一定折价。
这种折价转让可能反映了对公司前景的谨慎态度,也可能是基于交易本身特点的安排。
本次股份转让过户完成将导致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至芯网络将成为公司控股股东,薛杰将成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公告称,本次交易事项不会对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至芯网络表示,本次收购是基于对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内在价值及行业前景的认可,拟通过本次权益变动获取其控制权。
然而,考虑到ST浩丰近年来的业绩持续亏损和历史上的财务造假问题,新控股股东面临的任务相当艰巨。
投资者需要关注至芯网络及其背后卓智集团的后续整合计划,以及如何通过业务协同帮助ST浩丰摆脱经营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