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济医药当选广东省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协会副会长单位,董事长王廷春献智“粤秀药洲”产业大会
(来源:博济医药)
9月9日,第二届“粤秀药洲”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广州中心皇冠假日酒店隆重举行。本次大会汇聚大湾区生物医药院士专家、省地政府相关部门、生物医药产业精英500余人,集聚粤港澳三地政、产、学、研、医、金等“春雨行动”全要素资源,共商“临床-研发-产业-应用”全链条创新生态构建,推动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会议期间,博济医药成功当选广东省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协会副会长单位,董事长王廷春博士当选为协会副主任委员,外用制剂研究中心主任、子公司杏林中医药副总经理吴才梅担任协会常务委员。此外,王廷春博士还受邀参与圆桌对话,以博济智慧为医药研发创新贡献力量。

本届大会以“聚焦创新转化前沿,加力医药产研融合——医疗器械审评审批改革与医院创新成果转化高质量发展交流”为主题,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24〕53号)及国家药监局“春雨行动”部署,聚焦医疗器械创新研发、临床试验、审评审批全链条改革,探索医院源头创新与产业转化的协同路径。
在院内制剂与医工融合分会场中,博济医药作为国内CRO行业的领军企业,凭借在行业内的深厚积淀与突出贡献,正式获授“广东省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协会副会长单位”牌匾。董事长王廷春当选协会副主任委员,外用制剂研究中心主任、子公司杏林中医药副总经理吴才梅担任协会常务委员。


博济医药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非常荣幸加入协会,这是对博济医药综合实力的高度认可。多年来,博济医药始终深耕临床研究领域,累计参与数百个创新药的临床试验项目,在助力生物医药创新成果转化方面积累了扎实的实践经验。
在后续的圆桌对话环节,王廷春博士与参会嘉宾共同围绕院内制剂及医疗器械开发、成果转化、产业集聚与监管难点展开深入探讨。现场气氛热烈,与会嘉宾畅所欲言,分享真知灼见。

针对院内制剂发展瓶颈,王廷春博士指出,国家近年来对院内制剂发展高度重视,出台多项政策予以支持,但当前院内制剂仍存在布局分散的问题——备案制剂数量众多,但单个制剂月均使用量小,导致生产批次繁杂、效率低下;部分传统制剂工艺落后,保质期短,企业因担心过期风险不敢扩大产能,只能维持小批量生产,严重影响了院内制剂的产业化进程。”

为破解上述难题,王廷春博士介绍了博济医药的实践探索:“博济医药在外用制剂领域持续发力,已成功研发水凝胶贴、热熔胶贴等多款产品,并建立了中试生产线;同时,位于广州增城的博济生物医药科技园按照高标准药厂监控要求建成商业化生产线,可为有需求的医院提供专业生产支持。通过合作,医院可借助现有产能实现快速转化。此外,我们还希望推动院内制剂实现一定程度的集聚发展,按照更严格的GMP标准组织生产,进一步提升外用制剂的产品质量与疗效稳定性。”
未来,博济医药将持续发挥CRO全产业链服务优势,加强与各方的合作与交流,为推动医药行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关于博济医药:
新药&医疗器械一站式综合服务CRO
博济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博济医药”, 股票代码为300404)创建于2002年,2015年在深圳创业板上市,注册资本金3.82亿元,是一家为国内外医药企业提供药品、医疗器械研发与生产全流程“一站式”外包服务(CRO+CDMO)的新型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拥有12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办公、实验和生产场所,目前有超1400名员工,旗下拥有三十多家全资、控股子公司以及十余家关联业务的参股公司;目前获得中国医药外包公司10强、中国医药服务最具竞争力企业10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广东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广州市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中国最具投资价值企业50强、中国医药质量管理协会CRO分会会长单位等荣誉称号;是国内首屈一指的全流程服务CRO,亦是以临床试验为主的CRO上市公司企业。
博济医药“一站式”服务包括:新药立项研究和活性筛选、药学研究(原料、制剂)、药物评价(药效学、毒理学)、小分子创新药一体化服务、临床研究(含医疗器械)、药械中美双报(注册服务)、CDMO生产(MAH落地)、技术成果转化等,涵盖了新药研发各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