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极信息股价涨停背后的业绩困境:AI芯片能否成为扭亏良方?
深交所互动易平台上,投资者对旋极信息的质疑接连不断,而公司股价却在9月1日意外涨停,背后是市场对其AI芯片业务的高预期与公司持续亏损现实的巨大反差。
9月1日,旋极信息(300324)股价暴涨20.06%,以7.72元涨停收盘,成交额高达33亿元,换手率25.6%。
此次涨停主要受到旗下浙江曲速“TGU01芯片”及其服务器产品Bumblebee推出的影响,该芯片号称能够支持6710亿参数大模型的高效推理。
嵌入式测试与信息安全的领军企业
旋极信息成立于1997年11月,总部位于北京中关村高科技园区。
公司是主营嵌入式系统研发与应用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业务覆盖智能装备、智慧税务、智慧城市三大领域。
2012年,旋极信息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公司持有双软认证、GJB9001A军工质量体系认证及ARM中国首家授权培训中心资格,并获得CMMI 5级认证及华为鲲鹏技术认证。
发展过程中,公司逐步从单一的嵌入式测试服务扩展到多业务布局,通过战略投资进入信息安全、智慧城市等领域。
据市场分析,旋极信息9月1日的涨停主要源于三方面因素。
首先是AI芯片突破。子公司浙江曲速开发的“TGU01芯片”及其服务器产品Bumblebee已上市销售。专业机构检测结果显示,Bumblebee服务器能够配备2024GB DDR内存,实际带宽可达2869Gbps。
其次是军工大单落地。市场传闻公司中标某型导弹智能测试系统项目,合同金额高达12.7亿元,同时全资子公司旋极安辰拿下智慧广电固边工程项目,金额9.15亿元。
但公司在深交所互动平台上否认了12.7亿订单的真实性,表示“平台上发布的12.7亿订单信息不属实”。
第三是治理结构优化。公司取消监事会并设立审计委员会等改革措施,提升了决策效率。同时,公司涉及9000万元投资款的胜诉案件改善了现金流预期。
持续亏损的尴尬现实
与股价表现相反的是,旋极信息的财务数据持续承压。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51亿元,同比增长7.81%,但净亏损扩大至1.38亿元,亏损同比扩大20.46%。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05亿元,同比下滑38.68%。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应收账款高达15.43亿元,对现金流管理构成挑战。
回顾过往业绩,2022年,公司净利润为-5.89亿元,同比大幅下降422.13%。2023年,亏损收窄至-2.68亿元。2024年,净利润再次下滑至-2.74亿元。
同花顺财务诊断大模型对其本期及过去5年财务数据1200余项财务指标的综合运算显示,旋极信息近五年总体财务状况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总评分为1.27分。
投资者在深交所互动易平台上直言不讳地问道:“贵司所涉各领域均呈现良好发展,尤其是嵌入式技术在行业内取得了良好口碑且具有较高的市场地位,既然如此那为何始终难以转化成商业业绩致使公司多年来持续亏损?”
公司回应称:“面对市场周期的变化,行业竞争更加激烈,同时材料成本增加等原因,以及部分项目进展不达预期,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了一定冲击。”
对于营业收入增加但盈利反而变差的问题,公司解释称:“净利润下降主要系本报告期材料成本增加”。
财务数据显示,公司的销售毛利率确实持续下降,从2022年的30.09%降至2023年的22.55%,再到2024年的19.16%。
AI芯片布局:未来增长的关键所在
旋极信息正将扭亏希望寄托在AI芯片上[brief]。
公司在互动平台上表示,浙江曲速的TGU01芯片支持“fp16, bfp8, mxint4等精度,bfp8,mxint4相对于fp16可以降内存和降延时,提高性能”。
公司还声称,该芯片“目前已经适配deepseek软件”。
针对投资者对浙江曲速“PPT式虚假研发”的质疑,公司回应称:“浙江曲速目前拥有员工100余人,并在北京、上海设立了研发机构,核心团队都具有专业的设计能力,具备设计芯片成功的经验。”
公司表示:“对该芯片性能进行了现场核验,同时专业机构出具了检测结果。”
旋极信息当前市值约133亿元,与其在六大高景气赛道中占据的头部地位形成鲜明对比。
TGU01芯片的量产进度和军工订单的执行情况将成为公司价值重估的核心催化剂。
然而,投资者需要警惕的是,公司澄清市场上传闻的12.7亿军工订单“不属实”。
面对市场的高预期,旋极信息需要尽快证明其AI芯片技术的商业价值,才能将股价的短期暴涨转化为长期的业绩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