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天科技年报“难产”触发退市危机:未聘年审会计师,整改期限已过,终止上市风险加剧

查股网  2025-04-23 14:40  紫天科技(300280)个股分析

本文源自:金融界

2025年4月22日,紫天科技发布公告,宣布因未聘请年审会计师,预计无法在法定期限(2025年4月30日)前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及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这一消息再次将这家深陷财务造假、拒不配合监管调查的上市公司推至风口浪尖。自2025年3月17日停牌以来,紫天科技已面临退市风险警示,若整改仍未完成,公司股票可能被终止上市。

未聘年审会计师,年报披露“失约”

紫天科技原定于2025年4月23日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及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但因未与审计机构签订业务约定书,年报编制工作陷入停滞。2024年5月20日,公司股东大会通过聘请北京亚泰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2024年度审计机构的决议,但截至2025年4月11日,双方仍未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且紫天科技欠付2023年度审计费用,导致亚泰国际终止合作。公司表示将继续联络审计机构,但时间紧迫,年报“难产”已成定局。

财务造假与拒不整改,监管重拳出击

紫天科技的危机并非始于年报披露问题。2025年2月14日,福建证监局因公司拒不配合监管调查、财务会计报告存在虚假记载等事项,责令其30日内整改并披露更正后的年度报告。然而,截至2025年3月16日,紫天科技仍未聘请具备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也未提交整改报告,导致公司股票自3月17日起停牌。根据相关规定,若停牌后两个月内仍未完成整改,公司股票将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若此后两个月内仍未达标,则可能被终止上市。

多重违规暴露内控缺陷,投资者利益受损

紫天科技的违规行为远不止于此。2022年及2023年年报中,公司存在大额预付账款与存货列示不正确、虚增营业收入等问题;同时,因合同纠纷、民间借贷纠纷涉及多起诉讼、仲裁案件,累计金额超过3亿元,但未按规定及时披露。2025年2月,福建证监局对紫天科技及相关高管处以总计420万元罚款,并对董事长宋庆、总经理李琳、财务总监李想等高管采取10年市场禁入措施。此外,公司独立董事孟繁锋因内控失效及长期拖欠津贴等问题于2025年3月底辞职,进一步暴露了公司治理的严重缺陷。

主营业务持续亏损,退市风险加剧

紫天科技主营业务包括互联网广告、云服务和电商贸易三大板块,但近年来业绩持续恶化。2023年,公司因大额资产减值陷入巨额亏损,亏损额超12亿元;2024年,预计净利润为-2.2亿元至-1.5亿元,亏损状态仍未扭转。公司解释称,互联网广告业务客户预算缩减、市场竞争加剧导致营业收入和毛利率下滑。在财务造假、拒不整改、年报“难产”等多重压力下,紫天科技的退市风险已不可忽视。

结语

紫天科技的危机是资本市场违法违规行为的典型案例。从财务造假到拒不配合监管,从未及时披露重大诉讼到年报“难产”,公司的一系列行为严重损害了投资者利益,扰乱了市场秩序。随着整改期限的临近,紫天科技能否避免退市仍存悬念,但其教训已为资本市场敲响警钟:唯有合规经营、诚信披露,方能赢得投资者信任,实现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