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甘肃电科院构建大电网多资源综合立体防御系统
转自: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
记者近日从国网甘肃电科院获悉,该院主导申报的项目“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的多资源综合防御关键技术与应用”获2023年度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也是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唯一的获奖项目。
近年来,甘肃新能源进入大规模发展阶段。截至今年11月底,甘肃新能源装机达到4836万千瓦,占全省发电装机容量的58.92%,创历史新高。随着甘肃新能源装机规模不断增长,将海量新能源纳入故障防御体系,提升多资源的快速协调控制能力至关重要。
据了解,国网甘肃电科院此次获奖项目“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的多资源综合防御关键技术与应用”历时5年,围绕大规模新能源汇集对电网送出稳定性开展研究,提出了新能源毫秒级感知与精准控制技术,有效解决电网稳定控制过程中对新能源发电单元感知速度慢且能力不足、控制手段少的问题。同时,项目基于“机-场-网”实时可控能力评估的新能源可控资源池构建方法,研发了新能源可控资源监视和预警系统,为新能源参与电网紧急控制奠定了基础,进一步提升新能源消纳水平,有效促进电网安全、稳定、高效发展。
目前,该项目研发的基于新能源全景监控的大电网多资源综合立体防御系统,应用于甘肃风电、光伏新能源场站100余座,参与紧急控制的新能源装机规模达18800兆瓦。系统整体运行期间,累计增发电量8.21亿千瓦时,项目成果社会经济效益显著。(经济日报记者 陈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