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入新动力!成都经开区产学研用科技创新基地揭牌
今日(12日)下午,“校企双进·找矿挖宝”成都经开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发展大会在蓉举行。活动旨在促进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的深度融合,共同挖掘和释放创新潜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为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来自吉林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上海国际技术交易所、宝马-阿里云创新中心等100余位国内外知名机构和企业、产业要素服务机构代表等参与了此次活动。

本次活动整合产学研用多方力量,聚焦“创新服务搭平台,四链融合促转化”,大会发挥桥梁作用,把握汽车科技发展领域结构性需求,汇聚了众多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代表,会议中,与会者通过主题演讲、项目路演、研究成果发布、合作签约等形式,深入探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新模式和新路径。
据介绍,本次大会集中发布了高新技术企业技术需求清单和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清单。需求清单一共220项,详细列出了各类技术研发、产品开发、创新平台建设等方面的需求,以及高校科技创新平台的合作机会。与会者们表示,这些信息为企业和高校提供了一个交流与合作的平台,有助于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成都经开区产学研用科技创新基地”在会上揭牌,该基地旨在促进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和创新合作,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基地将发挥其平台优势,为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提供更广阔的合作空间和机会,共同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
在签约仪式上,西南交通大学转化成果集中签约、校企合作项目签约以及成都大学双创学院与汽车城集团的战略合作签约等环节相继进行。这些签约项目不仅标志着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在成都经开区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同时也为未来的合作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院校科研成果转化路演环节中,吉林大学和西南交通大学的三位专家学者则展示了共50余项重磅新技术新产品,从氢燃料电池、车用局域共振声子晶体/声学超材料,到汽车热管理技术、燃料电池系统集成控制技术、复合喷射发动机中的氢燃料应用与控制技术、物联网技术、无人协同控制、智能驾驶与大数据,产业前沿的科技创新技术成果集体亮相。
红星新闻记者 雷浩然 图据龙泉驿区
编辑 陈怡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