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创新之光照亮世界——记优秀民营企业晨光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查股网  2025-04-02 09:41  晨光生物(300138)个股分析

转自:邯郸新闻网

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 用创新之光照亮世界——记优秀民营企业晨光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总部位居冀南县城,生产线和原料基地却建在了我国的新疆、云南、贵州,以及印度、赞比亚、美国和东南亚等地;

20多年前还弄不懂啥是辣椒红色素分离技术,到如今握有400多项国家专利,建有22个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平台,自主创新品牌价值进入全国“五强”,拥有六大类100多种产品;

三个产品产销量世界第一,远销欧洲、美洲及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成为全球瞩目的行业领军企业、国际重要的天然提取物生产供应商。

这家位于曲周县经济开发区的晨光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用创新之光照亮了世界。

向新奋进,辣椒红登顶世界之巅

上世纪末,曲周县五金厂接到上级主管部门指示,接收一家濒临破产的小色素厂。当时,五金厂厂长卢庆国正为企业发展寻觅出路,他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个机遇,于是他力排众议,接纳了小色素厂。从此,这群原本与铁件打交道的人,踏入了植物提取行业。

当时,国内天然色素企业大多是作坊式经营,工艺设备落后,生产效率低下。全国年总产量不足百吨,国际市场被印度和西班牙等国家垄断。

“以往,干辣椒加工工序不连贯。人工去柄、籽皮分离……仅预处理环节就有8道作坊式工序。”晨光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卢庆国回忆起2002年去山东进货的经历时说,“现场有很多人,支着筛子筛辣椒籽,气味呛人,效率还很低。”那时,我国辣椒提取加工业虽已发展多年,但年产量始终不足世界总量的2%。

为了改变这一落后的生产状态,晨光人通过集成创新,研制出世界上第一条可连续投料、连续生产的原料加工线;自主研发并改良工艺,多次攻克困扰业界多年的核心技术难题,创建了逆流萃取、超临界萃取等高科技连续生产线。如今,晨光生物辣椒红年产量从最初的3—4吨增长至1万多吨,溶剂消耗由吨料300公斤降至2—3公斤,色素获得率从85%提高到98%,产品品质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从此,我国辣椒红色素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也从不足2%提升到80%以上。2014年,晨光生物“辣椒天然产物高值化提取分离关键技术与产业化”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近年来,晨光生物不断研发新技术,开发新产品,积极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叶黄素、水飞蓟素、番茄红素、葡萄籽提取物、甜菊糖、花椒提取物等多个产品的规模化生产以及产品全程质量监测控制等方面,均取得重大创新突破,推动我国多个植物提取物产品的产销量跃居世界第一。

晨光生物甜菊糖精制车间员工在巡岗。(资料片) 李卫国 摄晨光生物甜菊糖精制车间员工在巡岗。(资料片) 李卫国 摄

持续创新,打造植物提取行业制高点

在晨光生物邯郸厂区,两幢五层大楼格外引人注目。米黄色外墙典雅气派,门窗洁净,走廊一尘不染。楼内,身着洁白制服的工作人员在摆满实验器具和仪器的工作台前,有条不紊地忙碌着。

这是晨光生物新研发楼,建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植物有效组分萃取分离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26个科研平台,汇聚了200余名高技术人才。企业每年投入约1亿元用于研发,先后取得440件专利技术,研发出6个大类100多个产品,荣获55项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

“就植物提取技术而言,过去我们一直追随西方脚步,所做的多是扩大规模、降低成本等从‘1到10’的工作。而如今,随着我国植物提取技术取得突破,一些研发成果已步入‘无人区’,我们更需要去开拓从‘0到1’的新产品、新应用、新品种。”卢庆国说。

晨光生物改变单一化提取方式,促进原料的多部位、多成分综合利用。公司创新发明番茄皮渣高温、瞬时烘干技术,以及复合溶剂提取番茄红素工艺,建成日加工500吨番茄皮渣连续化生产线,创造了番茄红素加工“零成本”的世界纪录。2017年,“番茄加工产业化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进一步提升了“中国制造”的国际影响力。

以徐美利博士为代表的晨光生物科研团队通过科技攻关,打破传统甜菊糖苷提取理念和工艺,首创甜菊叶短链醇混合溶液同步提取甜菊糖苷和绿原酸、异绿原酸关键技术。该技术不仅使甜菊糖苷收率从80%提高到95%以上,还同步提取出具有抗氧化、抗炎、抗病毒功效的绿原酸和异绿原酸两种新产品。同时,实现绿色高效生产,不再消耗大量硫酸亚铁等化学物质,用水量减少一半以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该技术被农业农村部评为2023年10项农业农村重大新技术之一。

依托上述科技成果,晨光生物正按照他们在植提行业首次提出的“吃干榨净”理念,有序推进开发甜叶菊、万寿菊、棉籽加工剩余物有效成分系统分析、功效评价及分离技术研究。这种持续创新,让晨光生物站在了行业的制高点。

创新模式,优势融合促进高质量发展

“带着人才、技术、资金、设备‘走出去’,到具有资源优势的地方建设原料基地、开办加工厂,实现工艺技术优势、设备优势和原料优势的融合,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卢庆国说。

晨光生物在河北、新疆、云南、贵州等地实施订单农业生产模式,通过统一种植标准、统一供给种苗、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病害防治、统一风险定保五个方面的具体扶持,鼓励农民参与种植,并实行保护价订单收购,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截至目前,晨光生物通过成立产业化联合体、特种种植合作社,支持兴办家庭农场等模式,辐射带动植物提取原料种植面积达180万亩,带动30万户农民每年增收近20亿元。

此外,晨光生物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在印度设立子公司,利用当地优质辣椒资源生产辣椒油树脂,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实现又一个产品销量世界第一。

乘着共建“一带一路”的东风,晨光生物加快海外布局,业务遍及亚洲、欧洲、美洲、非洲等地。

晨光生物始终向新而行,凭借创新走在行业的前沿。这几年,在严峻的外部环境下,晨光生物实现高质量发展,经营收入从2019年的32亿元增长到2024年约70亿元,实现了企业规模的翻倍增长。

邯郸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谢伟娜 通讯员 李卫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