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创医惠涉嫌欺诈发行 曾多年实施“掏空式”分红

查股网  2025-09-07 16:00  思创医惠(300078)个股分析

江苏经济报记者 刘照和 通讯员 高 荣

8月23日,思创医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思创医惠”)披露半年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亏损 2.23亿元,幅度较同期有所收窄。但此数据却是基于公司出售房屋及所属设施,同时领取高额补贴的基础之上。

四年半累计亏损近30亿元

多年实施“掏空式”分红

半年报数据显示,思创医惠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45 亿元,较去年同期的3.97亿元增长37.3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5183.15万元,较去年同期的亏损 2.23亿元增长 76.7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亏损6255.52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72.08%。

从历史数据来看,自2021年起,思创医惠便陷入了亏损泥淖。其中,2021年至2024年公司的亏损额度分别为6.85亿元、8.78亿元、8.74亿元、5.02亿元。经核算,4年时间里,该公司的亏损额度已达29.39亿元。叠加上半年的亏损5183.15万元,四年半亏损总额为29.91亿元。

而从上半年的经营数据来看,其亏损幅度较同期有所收窄。但不容忽视的是,今年上半年该公司产生的非经常性损益金额为1072.38万元,其中占比最大的为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包括已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冲销部分)808.62万元,这其中包括本期出售医惠科技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医惠科技”)位于滨江区的土地房屋及所属设施的净额834.89万元。此外,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313.56万元。

江苏经济报记者发现,2020年,思创医惠在归母净利润仅为1511.1万元的前提下,却拿出了1086.69万元进行分红,分红比率高达71.91%。而且这并非分红比率最高的年份。在公司刚刚上市的2010年、2012年和2013年,该公司现金分红与归母净利润比率分别达到了118.43%、117.68%和97.62%。

另据同花顺数据,自思创医惠2010年上市至今,股东累计减持套现已超19.48亿元。

多家子公司配合财务造假

上半年忙于出售涉案主体

公开信息显示,思创医惠成立于2003年11月21日,2010年4月30日在创业板上市,主营业务是商业智能产品、智慧医疗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的主要产品是智慧医院板块、区域医疗协同板块、医疗健康数据要素化板块、数字化人工智能服务平台板块。

在半年报中,思创医惠表示报告期内公司重点推进智慧医疗板块业务的重大资产出售,将智慧医疗板块业务子公司医惠科技100%股权出售给苍南县山海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海数科”),并于 2025 年 8 月完成交割,剥离智慧医疗相关业务。这一举措有效优化了公司的业务结构和资源配置,使公司能够聚焦商业智能业务,进一步夯实优势主业,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增强公司的可持续经营能力。

8月5日,思创医惠曾发布《关于重大资产出售暨关联交易实施完毕的公告》,内容显示,公司向山海数科出售公司持有的医惠科技100%股权,截至公告披露日,交易对方山海数科已按约定,支付了全部股权转让价款,即3亿元,且医惠科技于2025年8月5日就本次交易完成了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并取得由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滨江)市场监督管理局换发的《营业执照》。

在更早的2024年1月22日,深圳证券交易所便已经对思创医惠下发《处罚决定书》,其中就指出思创医惠通过全资子公司医惠科技与杭州闻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杭州闻然”)、上海洗凡科技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洗凡”)、深圳市雨淋科技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雨淋”)开展虚假业务等方式虚增营业收入和利润。

另据同花顺网站披露的《处罚决定书》内容,思创医惠公开发行文件存在编造重大虚假内容。其中包括:(一)2020年7月5日,思创医惠公开披露《募集说明书》申报稿。2020年10月22日,该所创业板上市委员会召开会议,对思创医惠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申请予以审核通过。2020年12月16日,思创医惠公告称其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申请已获得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批复。2021年1月22日,思创医惠公开披露《募集说明书》,其中包含公司2017年、2018年、2019年及2020年1—9月的财务数据。2021年2月1日,思创医惠披露《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结果公告》称,本次发行的可转债规模为81700.00万元。(二)思创医惠公开发行文件编造重大虚假内容。思创医惠通过全资子公司医惠科技与杭州闻然、上海洗凡、深圳雨淋开展虚假业务等方式,2019年累计虚增营业收入3492.94万元,虚增利润3302.17万元,占当期利润总额的20.03%。思创医惠通过全资子公司医惠科技与杭州闻然、上海洗凡、深圳雨淋、医信惠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开展虚假业务,以及提前确认与广东华上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曾用名广州华上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河南裕景医疗器械销售有限公司相关业务的收入、成本等方式,2020年1—9月累计虚增营业收入6096.02万元,累计虚增成本628.81万元,虚增利润5237.07万元,占当期利润总额的56.81%。

同时,该《处罚决定书》还显示,思创医惠2019年、2020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 。根据思创医惠的违法事实,深圳证券交易所作出如下处分决定:对思创医惠给予五年不接受其提交的发行上市申请文件的处分;对思创医惠时任董事长、总经理章笠中给予公开认定十年不适合担任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处分;对思创医惠给予公开谴责的处分;对思创医惠时任董事长、总经理章笠中,时任财务总监王凛,时任副董事长、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孙新军,时任监事会主席、职工监事汪骏给予公开谴责的处分。同时,对于思创医惠、章笠中、王凛、孙新军、汪骏上述违规行为及给予的处分,将通报中国证监会,记入上市公司诚信档案,并向社会公开。

公安部门已介入调查

数亿募集资金划入公司账户

今年8月15日晚间,思创医惠曾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杭州市公安局出具给公司的《调取证据通知书》【杭公(经)调证字〔2025〕00481号】。《调取证据通知书》显示,杭州市公安局侦办的公司涉嫌欺诈发行证券案需调取公司有关证据材料。

思创医惠在公告中表示,截至目前,上述案件尚处于公安机关侦查阶段,尚未有明确结论。公司将积极配合公安机关的调查取证工作。

2024年1月5日,思创医惠发布公告称,章笠中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公司董事长、董事、战略决策委员会主任委员及审计委员会委员职务,辞职后章笠中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今年8月18日公司公告,副总经理华松鸳因个人职业规划原因申请辞去职务,辞职后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

目前,尚且不知两名高管的辞职是否与本次所涉事件有关。

8月15日晚间,思创医惠还同时发布了《关于募集资金专项账户全部注销完成的公告》,表示该公司已经审议通过《关于终止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并将剩余募集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的议案》,同意终止公司2018年度非公开发行股票项目中的“物联网智慧医疗溯源管理项目”和“医疗大数据应用研发中心”,同意终止公司2020年度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项目中的“互联网+人工智能医疗创新运营服务项目”“营销体系扩建项目”及“基于人工智能和微服务云架构新一代智慧医疗应用研发项目”,并将剩余募集资金全部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

根据公告内容,该公司2019年11月共募集资金5.73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5.65亿元。该募集资金已于2019年11月12日全部到位;2021年2月扣除发行费用后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8.06亿元。该募集资金已于2021年2月全部到位。

思创医惠表示,公司五大项目对应的剩余募集资金已全部划入公司自有资金账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