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财富:H1净赚55.7亿,交投回暖引爆业绩弹性,妙想大模型加速商业化落地
(来源:财评社)
出品 | 财评社
文章 | 宝剑
编辑 | 笔谈

2025年上半年,中国资本市场在政策支持与市场情绪回暖的双重驱动下,呈现出交投活跃、结构优化的积极态势。在此宏观背景下,作为国内领先的互联网财富管理综合平台,东方财富(300059.SZ)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中期业绩答卷。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68.56亿元,同比增长38.6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55.67亿元,同比增长37.27%,盈利能力持续增强。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E)为6.69%,同比提升1.17个百分点,展现出强大的盈利修复能力与经营韧性。这一系列数据不仅印证了公司作为行业龙头的稳固地位,更揭示出其在市场机遇面前卓越的业务弹性和战略执行力。
从业绩构成来看,东方财富的增长动力主要来自于证券业务的强劲释放。2025年上半年,沪深京三市日均股基交易额达到1.64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65.7%,市场活跃度显著提升。公司凭借其深厚的互联网流量基础与高效的平台运营能力,充分把握市场回暖带来的红利。报告期内,公司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实现38.47亿元,同比增长60.62%,成为推动整体营收增长的核心引擎。其中,东财证券股基交易额高达16.03万亿元,同比增长74.05%,远超市场整体增速。更为重要的是,公司经纪业务市占率稳步提升至4.25%,较2024年同期提升0.25个百分点,较2024年全年市占率亦有明显进步,充分体现了其在互联网券商领域的领先地位和持续扩张能力。尽管行业整体佣金率呈下行趋势,但东方财富通过规模效应与客户粘性优势,有效对冲了费率压力,维持了稳定的收入增长。
在信用业务方面,公司同样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利息净收入达14.31亿元,同比增长39.38%,主要得益于两融业务的稳健扩张。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融出资金规模为583亿元,两融市占率提升至3.15%,较年初微增0.01个百分点,显示出公司在融资融券领域的客户基础持续夯实。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积极拓展业务边界,已成功获批上市证券做2025年上半年,公司积极布局做市业务,获批上市证券做市交易业务资格,并加快研究业务发展,机构业务服务能力显著提升,为未来多元化收入来源奠定了坚实基础。相比之下,公司的自营业务表现则相对承压。报告期内,投资净收益与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合计为13.95亿元,同比下降14.66%。这一下滑主要受利率波动影响,导致自营固收类业务收益下降。尽管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规模较年初大幅增长45.7%至1,072亿元,债券、银行理财等资产均获增配,但上半年债市表现弱于去年同期(中证综合债指数仅上涨1.0%,而去年同期上涨3.9%),拖累了整体投资回报。测算显示,公司年化投资收益率约为2.73%至3.08%,较去年同期有所回落。这一板块的表现虽不及预期,但也反映出公司在市场波动中主动调整资产配置的审慎态度,为未来市场回暖时的收益回升预留了空间。
基金代销业务作为东方财富另一大核心支柱,在经历前期行业性调整后,正逐步走出低谷,进入企稳修复通道。2025年上半年,公司金融电子商务服务收入为14.16亿元,同比增长0.31%,增速虽低,但在公募基金管理费下降、渠道端费率持续下滑的行业背景下,已属难得。这一微增的背后,是销售规模与保有规模的双重改善。报告期内,天天基金平台基金销售额达1.06万亿元,同比增长24.18%;其中非货币基金销售额6260亿元,同比增长25.29%,显示出投资者入市意愿增强,市场活跃度带动基金销售回暖。更为关键的是,存量保有规模持续扩张且结构优化。截至2025年6月底,天天基金权益类基金保有规模达3838.10亿元,非货币市场公募基金保有规模达6752.66亿元,分别较年初增长0.38%和10.45%。特别是在沪深300指数上半年收平的背景下,权益类保有规模基本持平,反映出申赎趋于平衡,客户持仓稳定性提高,这为未来市场上涨时的净申购拐点奠定了基础。同时,固收类基金因具备稳健收益特征,申购热度延续,保有规模同比增长显著,显示出客户资产配置的多元化趋势。当前,公募基金销售费率改革持续推进,市场普遍关注《公募基金销售费用管理规定》的出台可能带来的影响。然而,据多家机构测算,即便销售服务费下调30%,对天天基金收入影响约-15%,对公司整体利润影响仅约-3%,影响有限。原因在于公司以零售客户为主,受机构端费率调整影响较小,且庞大的保有规模可有效缓冲费率下滑冲击。此外,公司正积极推动从“产品销售”向“买方投顾”转型,通过“一键配置全球”战略深化高净值客户服务,提升用户生命周期价值。
在实现收入高增长的同时,东方财富的成本管控能力同样令人称道,展现出卓越的精细化运营水平。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总成本同比仅增长2.3%,远低于营收增速,体现出强大的成本控制能力。具体来看,销售费用同比下降7.19%至1.40亿元,销售费用率降至2.05%,同比下降1.01个百分点;研发费用同比下降10.27%至4.99亿元,研发费用率降至7.28%,同比减少4.03个百分点。这两项费用的下降并非源于战略收缩,而是由于前期“妙想”大模型研发投入高峰已过,当前重心已转向技术的应用落地与优化。管理费用虽同比上升5.81%至12.16亿元,但管理费用率仍同比下降5.51个百分点至17.73%,规模效应正在显现。得益于严格的成本控制,公司整体盈利能力显著提升。以归母净利润与(营业总收入+投资收益)之比计算,2025H1利润率高达64.9%,同比提升5.1个百分点,这不仅增强了短期财务表现,也为长期战略布局提供了充足的资源支持。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东方财富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战略布局已进入全面收获期。2025年上半年,公司持续深化“AI+金融”战略,自主研发的“妙想”大模型实现从被动响应到主动服务的智能化升级,并深度融入各业务条线。公司依托“妙想”大模型底座,在智能体构建、金融场景应用创新等领域取得突破,实现智能化能力与智能化用户规模双增长。该模型已广泛应用于资讯、行情、自选、客服等核心场景,推动AI在金融行业的规模化落地与全场景延展。Choice金融终端搭载“妙想”后,已成为金融行业鸿蒙生态中的重要智能体,支持多信源分析、深度思考、智能研报生成等功能,用户体验显著提升。同时,公司推出“妙想AI研究员”“妙想会议助手”等模块,赋能机构客户服务,提升投研效率。这一系列举措不仅优化了现有业务流程,更在重塑金融服务的边界,为公司构建智能化财富管理生态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东方财富2025年上半年的经营业绩堪称卓越。公司不仅在市场机遇面前充分释放了证券业务的高弹性,实现了经纪与两融市占率的双升,同时在基金代销业务上展现出强大的修复能力,保有规模稳居行业前列。成本管控卓有成效,盈利能力持续优化,而AI战略的全面落地则为公司构筑了长期竞争壁垒。
总体而言,东方财富凭借“流量+牌照+科技”三位一体的竞争优势,在居民财富管理需求持续释放的大趋势下,有望长期受益。其卓越的经营业绩与前瞻的战略布局,不仅巩固了其作为互联网券商龙头的地位,更彰显出引领行业变革的深远潜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