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亿元有息债务压顶 埃斯顿四个月内两度出售资产“回血”
新华日报财经讯 10月20日,埃斯顿(股票代码:002747.SZ)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南京鼎控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拟将持有的扬州曙光光电自控有限责任公司48%股权转让给无锡鑫宏业线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交易价格为2.448亿元。交易完成后,鼎控机电将不再持有扬州曙光的股权。这已是埃斯顿四个月内第二次出售扬州曙光股权。

今年6月,埃斯顿已以9400万元的价格将扬州曙光20%股权转让给由扬州曙光经营管理团队和核心骨干员工共同设立的员工持股平台曙光蓝风启。通过这两次交易,埃斯顿合计回笼资金3.388亿元。
出售资产“回血”3.4亿,解救48亿有息债务困局
具体来看,本次股权转让交易中,扬州曙光的整体估值达到5.1亿元,较今年6月交易中4.68亿元的估值水平提升约9%。除了鼎控机电外,曙光蓝风启也拟向鑫宏业转让所持扬州曙光14%股权。
根据公告,鑫宏业本次收购扬州曙光62%股权的交易总价为3.162亿元,其中与鼎控机电的交易价格为2.448亿元。交易完成后,鑫宏业将持有扬州曙光62%股权,成为控股股东,而曙光蓝风启持股比例将降至6%。
此次交易还设置了业绩承诺条款。根据约定,2026年、2027年和2028年,扬州曙光需实现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不低于3000万元、3500万元和4000万元,业绩承诺期累计实现归母净利润不低于1.05亿元。
剥离军工资产“断腕”,主业首亏后战略收缩
对于再次出售扬州曙光股权的原因,埃斯顿在公告中表示,本次交易有利于优化公司资源配置和产业布局,使公司更加聚焦于当前主业与目标市场。
埃斯顿的业务覆盖了从自动化核心部件及运动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机器人工作站到智能制造系统的全产业链。
2017年,埃斯顿作价3.26亿元收购扬州曙光68%股权,意图快速切入军工行业。通过该交易,埃斯顿计划在发展武器装备特别是海军装备用伺服系统及光电对抗设备基础上,向军用机器人和其他高精度自动化军用装备控制领域延伸。
如今剥离扬州曙光股权,标志着埃斯顿战略重心重新回归工业机器人主业。公告显示,以本次收购为契机,鑫宏业、鼎控机电、曙光蓝风启、埃斯顿及扬州曙光将在工业机器人、具身智能等前沿产业深化协同、优势互补。
埃斯顿此次出售资产背后,是公司近年来面临的显著经营压力。2024年,埃斯顿实现营业收入40.09亿元,同比下降13.83%;净利润亏损8.1亿元,同比下降700.14%。
这是公司自2015年上市以来首次出现业绩亏损。2025年上半年,埃斯顿实现营业收入25.49亿元,同比增长17.5%;净利润668.23万元,同比增长109.1%。但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仍亏损1760.28万元,尽管同比已减亏81.85%。
更为引人关注的是埃斯顿的债务状况。截至2025年6月末,埃斯顿资产总额109.27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81.84%。期末公司货币资金14.59亿元,但有息债务规模达48.41亿元。两次出售扬州曙光股权回笼的3.388亿元资金,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埃斯顿的债务压力。
港交所IPO,境外子公司持续亏损仍增资
在出售资产的同时,埃斯顿也在推进全球化战略布局。
埃斯顿同日公告,公司拟向全资子公司鼎派机电增资2.2亿元,全部计入资本公积。鼎派机电完成增资后,再由其向全资孙公司CloosHolding增资2500万欧元,全部计入资本公积。埃斯顿称,本次增资主要用于CloosHolding偿还银行贷款,减少利息费用,优化财务结构,支持其日常经营和业务发展。
财务数据显示,2024年和2025年上半年,CloosHolding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48万元、78万元,净利润亏损1512万元、791万元。为深化全球化战略布局,加快海外业务发展,2025年6月,埃斯顿已启动赴港上市计划,并向港交所递表IPO。
作为本次交易标的的扬州曙光,其业绩表现保持稳定。财务数据显示,2024年和2025年上半年,扬州曙光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亿元、3319.52万元,净利润2061.82万元、1318.55万元。
截至2025年6月末,扬州曙光资产总额2.91亿元,资产净额2.18亿元。此次交易设置的业绩承诺要求扬州曙光2026年至2028年平均归母净利润达到3500万元/年,较其当前盈利水平有显著提升。这一业绩承诺对未来扬州曙光的经营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埃斯顿此次出售扬州曙光股权,是公司优化资产结构、聚焦主业战略的一部分。与此同时,公司向境外亏损孙公司CloosHolding增资2500万欧元。在港交所递交IPO申请的埃斯顿,正试图通过一系列资本运作,在工业机器人这片红海市场中寻找突围。
新华日报·财经记者 詹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