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花药业深陷转型阵痛:业绩腰斩、高管洗牌,战略重构能否破局?

查股网  2025-07-28 17:20  葵花药业(002737)个股分析

曾经以"小葵花妈妈课堂"广告深入人心的葵花药业,交出了一份令市场瞠目的成绩单:上半年净利润预计仅7000万至8500万元,同比暴跌82.52%-85.61%,扣非净利润更缩水至4000万至5500万元,跌幅突破90%。这场始于2024年四季度的业绩滑坡,将企业拉回七年前的利润水平。

业绩断崖式下滑背后,是公司战略转型的阵痛与高管团队的剧烈震荡——从广告驱动到数字化运营的转型能否成功?管理层“大换血”能否扭转颓势?市场正等待答案。

葵花药业的业绩崩塌并非偶然。根据财报数据,2024年公司营收33.77亿元,同比下降40.76%;归母净利润4.92亿元,同比腰斩56.03%,已退至2018年水平。而2025年上半年,这一颓势进一步加剧:一季度营收6.63亿元,同比下降56.30%;二季度归母净利润预计仅1288万至2788万元,不足2024年同期的1/8。

渠道库存危机成为业绩崩塌的直接导火索。公司解释称,受前期市场非理性波动影响,下游医药商业端备货与终端用户囤货导致产业链库存高企。2025年上半年,企业主动控制发货量,持续梳理渠道库存,这一策略虽使渠道逐步趋于良性,却直接冲击了当期业绩。更严峻的是,原材料成本高位运行与生产规模下降导致的固定成本分摊增加,进一步挤压了利润空间。2024年,中成药与化学药板块收入分别下滑40.55%和47.59%,毛利率更大幅减少9.75和8.69个百分点,形成"量价齐跌"的恶性循环。

葵花药业的困境,与其过度依赖广告驱动的增长模式密切相关。2015年上市以来,公司销售费用常年超10亿元,2023年达13.67亿元峰值,广告及业务宣传费占销售费用80%。然而,2024年销售费用骤降至4.31亿元,同比缩减68.46%,广告投入占比降至50%。这一"急刹车"式费用管控虽降低成本,却也导致品牌曝光度下降、渠道动销乏力。

面对业绩寒冬,葵花药业的管理层正在经历一场密集的人事更迭。2024年9月至2025年7月,公司先后有四位副总经理离职,涵盖人力资源、品牌运营、生产管理等核心领域。这场人事地震中,既有服务企业十余年的老将因退休或个人原因离场,也有新生代管理者携数字化营销经验入局。

新晋管理团队的背景颇具深意:副总经理肖淋拥有老字号药企与医药投资公司的复合经验;杨阳曾操盘康恩贝、叮当快药等企业的营销体系,更曾担任葵花药业销售系统总经理;"80后"刘光涛则从基层商务代表成长为普药板块负责人,深谙终端市场运作。这种"老中青"结合的团队配置,既保留了对行业生态的深刻理解,又注入了数字化渠道运营的新鲜血液。

新任高管团队能否在短期内扭转业绩颓势?首仿药与创新药管线能否成为新增长极?答案或将在2025年年报中揭晓。但可以确定的是,在医药行业集中度提升、数字化浪潮席卷的当下,葵花药业的转型已无退路——要么在阵痛中重生,要么在竞争中掉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