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连锁人事变动引关注:“80后”董秘上任

来源|中访网
责编|李晓燕
近日,成都红旗连锁股份有限公司的管理层变动引发行业关注。公司公告显示,44岁的“80后”副总经理谭柳正式接棒董事会秘书一职,而此前代行该职责的董事长袁继国则专注于核心管理事务。在实体零售行业加速洗牌的2025年,这场人事调整与公司半年报呈现的“营收微降、利润增长”态势形成呼应,勾勒出区域零售龙头在转型期的战略布局。
作为西南便利连锁超市的标杆企业,红旗连锁此次董秘更替暗藏管理层年轻化的信号。公开资料显示,谭柳于2024年12月加入红旗连锁,短短9个月便从副总经理升任董秘,其党校研究生学历背景与企业管理经验成为任职关键。从公司高管结构来看,这一任命显著降低了管理团队的年龄门槛——数据显示,红旗连锁董事及高管平均年龄为51岁,谭柳在21名核心管理成员中年龄排名第17位,较73岁的总经理曹世如年轻近30岁。更值得关注的是,谭柳与公司主要股东及高管无关联关系且无监管惩戒记录,这种“独立性”为其履行信息披露职责奠定了基础。
卸下董秘职责的袁继国则将精力聚焦于战略决策。这位1975年出生的博士同时担任四川省乡村发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双重职务背景曾让市场担忧其精力分配问题。此次职务调整后,袁继国仍保留公司董事长、非独立董事及党委书记职务,形成“战略掌舵+专业执行”的管理分工,这与年初公司四位副总经理辞职后调整的管理架构形成衔接。
管理层优化的同时,红旗连锁交出了一份彰显经营韧性的半年报。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2.81亿元,同比增长5.33%,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速更是达到8.63%,显著跑赢行业平均水平。值得注意的是,这份利润增长是在48.08亿元营收微降的背景下实现的,核心驱动力来自“提质增效”战略的深化。
半年报披露的“以费用节约对冲毛利压力”策略在运营数据中得到印证:报告期内三项期间费用同比下降6.5%,而这一成果源于系统性的管理升级。事实上,红旗连锁早在2024年就启动了降本行动,通过关闭无利润贡献门店、推行扁平化管理等举措,已实现管理费用同比3.79%的降幅。2025年上半年,公司进一步依托“红旗云平台”的数据赋能,在供应链管理、库存调配等环节提升效率,配合咖啡、生鲜等新品类的引入优化商品结构,既控制了成本又增强了消费粘性。
从行业背景看,红旗连锁的转型实践具有典型意义。2025年上半年,国内实体零售额同比增长3.75%,增速不足网上零售额的一半,12家重点超市企业中8家营收下滑,关店止损成为行业常态。在这样的环境下,红旗连锁通过技术赋能与管理优化实现利润逆势增长,为区域零售企业提供了转型样本。公司在2024年已通过抖音直播实现超10亿元销售额,并成为支付宝“碰一碰”会员数字化合作伙伴,线上线下融合的布局在2025年持续释放效能。
对于新任董秘谭柳而言,其任期内将面临多重考验:既要延续公司信息披露的规范性,应对股东减持带来的市场问询;也要配合管理层推进“川南城市群拓展”与AI技术应用等战略落地。从行业趋势看,盒马等头部企业正加速开店,胖东来等区域品牌凭借特色运营抢占市场,红旗连锁需在巩固川内优势的同时防范外部竞争。
截至9月27日,红旗连锁股价报5.56元,市值75.62亿元。从长期表现看,公司股价自2022年末以来累计上涨15.85%,跑赢同期多数区域零售企业。市场期待,年轻董秘的上任与管理层架构的优化,能为这家老牌零售企业注入新活力,在行业淘汰赛中进一步巩固“西南便利王”的地位。而如何平衡成本控制与营收增长、应对股东结构变化,将成为检验其转型成效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