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榨菜:10月31日接受机构调研,创金合信基金、国投瑞银等多家机构参与
证券之星消息,2025年11月3日涪陵榨菜(002507)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10月31日接受机构调研,创金合信基金张小郭、国投瑞银张鸿、红土创新基金张洋、华安证券周韵、华创证券严文炀、华福证券童杰、华鑫证券张倩、华源证券周翔、金科投资张诚、金信基金黄飙、民生证券范锡蒙、东兴证券孟斯硕、前海开源基金张安华、青骊投资赵栋、瑞银集团宋婷、瑞银证券黄任悠、天风证券何宇航、天风自营丁灵效、西南证券舒尚立、羊角基金解睿、长安基金江博文、长江证券陈硕旸、方正证券王泽华 黄馨平、招商证券任龙 杜雯钰、浙商证券隋牧含、浙商自营叶小米、中信建投证券夏克扎提、中信证券江皓云、中邮基金郑玲、刘歉、光大证券汪航宇、光大证券资管严可人、广发证券廖承帅、国海证券齐晓石 刘洁铭、国盛证券李梓语 黄越 吴林轩参与。
具体内容如下:
问:从收入端看,未来各品类的发展趋势。
答:公司产品中榨菜品类占比最高,且市场终端目前竞争格局较为稳定,未来整体增长幅度不会太大,未来增长主要依靠存量竞争,待根据市场终端情况判断并制定适当的市场规划进行竞争;另一方面公司将持续开发新品,寻求佐餐开味菜行业中新增长赛道。
问:第三季度毛利下降的原因,明年成本展望。
答:毛利下降的原因一方面是公司第三季度上新品数量较多,配套投入了更多的推广支持,同时新品推出规模较小,成本有所上涨,另一方面榨菜品类进行了部分规格调整,导致榨菜品类毛利减少。成本方面主要判断明年青菜头原料价格,目前原料种植正常推进中,预计原料成本不会大幅波动。
问:并购项目终止的情况。
答:公司推出并购预案后积极协调各中介机构进行了审计、评估等工作,但在后续的收购协议对价等核心条款商讨中双方未达成一致意见,并购项目当前无法继续开展;未来公司将持续保持对佐餐开味行业、复合调味料行业内的企业关注,不排除在未来各方意见达成一致时,继续开展并购工作。
问:目前各大渠道增长情况。
答:家庭端消费渠道目前仍然占比最大,包含了终端大型商超、社区超市、农贸市场等;餐饮端今年维持了一定增长,前三季度增速达到20%;电商渠道今年以来增加了推广费用投放,目前增速10%左右,但整体基数依然较小,各渠道综合来看占比较为稳定。
问:公司对萝卜品类的费用投入规划。
答:公司对萝卜品类投入推广均根据品类优化的需求进行阶段性投入,萝卜品类受众广泛、食用场景多样,近两年公司未对其进行大范围优化,未投入过多推广支持;今年初公司推出风干萝卜干“嘎吱脆”新产品,对萝卜产品味型、包装等均进行了优化,同步加大了推广投入,未来公司仍将阶段性判断产品推广需求进行费用投入。
问:目前终端价格战情况,公司如何应对。
答:榨菜行业属于完全竞争型行业,行业内价格战从过去到未来始终存在,各企业面向消费者群体有所区隔,公司产品始终定位于行业内中高端,以精品战略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产品品质要求。
问:公司已推出新品中表现如何。
答:今年以来公司推出新品较多,其中风干萝卜干增长较快,“爆炒”系列,以及新品酱类系列整体表现均衡,合计调货额2000万左右。8、餐饮端有何新进展。
公司餐饮端截至目前已完成了20%的增长,其中主要来源榨菜品类的增长,另一方面公司研发了餐饮端适用的泡菜系列产品,拓宽了餐饮渠道的产品范围。
问:公司看来培育新品类产品的难点。
答:公司品类目前占比最大的榨菜,经过了近20年的产品培育、渠道培育,经历时限较长,当前消费环境在不断变化,消费市场培育新品、爆品时有出现,但难以持续,公司开发新品需综合考虑产品适用持续性、毛利率均衡、产品规模等多方面因素。
问:终端库存情况。
答:最近以来的终端库存情况保持较好,平均周期7周左右,进入四季度及年末公司将逐步督促经销商控制库存周期,减少跨年度产品库存。
问:公司是否有回购股份计划。
答:购并注销是公司开展馈股东的一种方式,需综合多方因素而定,公司将充分兼顾公司需求与股东建议,持续探索购事项可行性,如有相关情况我们将及时进行公告。
问:公司投资收益增加,是否可持续。
答:目前投资收益主要来源于闲置资金理财,今年以来公司购买的固定收益理财份额增多,同时所购买的浮动收益理财产品出现敲出高利率情形较多,综合来看提升了投资收益,总体来说收益水平较为稳定。
问:公司如何平衡收入和利润。
答:在稳健状态下公司希望维持收入、利润的稳步双增长,但根据目前市场情况的判断,公司在当前推出新品较多的阶段,所投入的推广费用会更多,在这类情形下,以提升新品收入为主,费用投入增加会对利润有一定影响。
更多近期调研情况及高频问题,可查阅公司近期于互动易平台刊载的各期《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涪陵榨菜(002507)主营业务:主要从事榨菜、下饭菜、泡菜、调味菜、下饭酱(榨菜酱)和其他佐餐开味菜等方便食品的研制、生产和销售。
涪陵榨菜2025年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公司主营收入19.99亿元,同比上升1.84%;归母净利润6.73亿元,同比上升0.33%;扣非净利润6.15亿元,同比下降3.43%;其中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6.86亿元,同比上升4.48%;单季度归母净利润2.32亿元,同比上升4.34%;单季度扣非净利润2.0亿元,同比下降5.63%;负债率6.62%,投资收益5937.28万元,财务费用-6586.86万元,毛利率53.73%。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18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14家,增持评级4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15.27。
以下是详细的盈利预测信息:

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该股近3个月融资净流入4656.4万,融资余额增加;融券净流入74.82万,融券余额增加。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