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诚稳健经营中报业绩双增 手握31亿现金连续派现19年

查股网  2025-07-28 07:28  中国海诚(002116)个股分析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徐阳

中国轻工集团旗下的上市平台中国海诚(002116.SZ)继续稳健前行。

2025年半年度业绩快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海诚完成营业总收入27.45亿元,净利润1.52亿元,同比均实现增长。2025年上半年,公司新签合同42.09亿元,在手订单充足。

作为中国第一家专业工程设计服务业上市公司,中国海诚在制浆造纸、食品发酵等传统业务领域具备竞争优势。近年来,公司持续进行战略转型,加速新能源新材料行业布局,做大业务增量。

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末,公司手握超31亿元的货币资金,有息债务不足亿元。这也给了公司持续分红的底气,中国海诚已经连续19年分红回馈股东。

半年度净利润创同期新高

资料显示,中国海诚是我国轻工行业工程领域提供全过程服务的大型综合性工程公司之一。其由原国家轻工业部八家部属设计院改制而来,2007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中国第一家专业工程设计服务业上市公司。2017年,其随中国轻工集团并入中国保利集团。

在经营业绩方面,中国海诚总体保持稳健。2024年,公司收入、利润均创历史新高,实现营业收入68.21亿元,同比增长2.54%;实现净利润3.35亿元,同比增长8.06%。

近日,中国海诚披露2025年半年度业绩快报,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7.45亿元,同比增长0.67%;净利润1.52亿元,同比增长8.52%,二者双双创下历史同期新高。

在订单方面,2025年上半年,中国海诚新签合同42.09亿元,同比下降8.93%。不过,公司在手订单依旧饱满,截至2025年第二季度末累计已签约未完工工程总承包项目数量143个,金额约80.83亿元;2025年第二季度已中标未签约项目3个,金额4.86亿元。

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末,中国海诚合同负债余额达14.61亿元,较2024年末的11.46亿元,增加了3.15亿元。手握大量合同,如果能够顺利履行,中国海诚的业绩将继续提升。

派现融资比为199%

依托70年的深厚底蕴与发展创新,中国海诚在工程全过程服务领域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实力与管理经验。公司业务范围遍布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领域涉及制浆造纸、食品发酵、精细化工、烟草、民用公建等传统行业以及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主题乐园、现代物流、绿色建筑等新兴产业。

2024年年报显示,中国海诚连续第二十一年入围“ENR/建筑时报”中国工程设计企业60强,位列第37位;荣居中国勘察设计企业工程项目管理营业额第8位,总承包营业额第52位;境外工程项目管理排名第22名,境外工程总承包排名第26位。

收入结构中,2024年,工程总承包业务完成营业收入50.45亿元,同比增长8.02%,占营业总收入的73.96%,是公司的第一大主营业务;工程设计业务完成营业收入10.86亿元,同比下降15.83%,占比15.92%;工程监理业务完成营业收入4.15亿元,同比增长1.17%,占比6.09%;工程咨询业务完成营业收入1.38亿元,同比下降12.10%,占比2.02%。

海外业务是中国海诚业务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公司以优势行业为突破口,聚焦“一带一路”沿线项目,重点布局成长性较好的国外市场,加大海外市场开拓力度。

中国海诚在2025年5月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称,近三年,公司累计海外业务营收占总营收的14%,未来公司海外业务的目标是达到营业收入的20%—30%。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海诚2023年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投向数字化转型升级和“双碳”科创中心项目。此举是为把握“双碳”经济发展机遇,使公司加快数字化转型,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科技型工程公司。

研发投入方面,2021年至2024年,中国海诚的研发费用金额分别为1.80亿元、2.07亿元、2.55亿元、2.64亿元,对应的研发费用率分别达到3.42%、3.62%、3.83%、3.86%,保持高投入。

在财务方面,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末,中国海诚资产负债率为58.82%,较2024年年末减少0.45个百分点;期末,公司账面货币资金高达31.49亿元,与之对应的是,长短期债务仅有2290万元。流动性充足,使得公司具备较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

中国海诚持续现金分红回报投资者。数据显示,从2006年到2024年,公司连续派现19年,累计现金分红12.2亿元。而公司在A股累计融资约6.12亿元。据此计算,派现融资比高达199%。

视觉中国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