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鑫能科预计上半年净利最高5.55亿,储能布局加速落地
(转自:储能早知道)
提示:点点关注不迷路,每天分享储能热点。
编者按: 清洁能源与储能业务协同发力,协鑫能科交出一份亮眼的半年度成绩预告单。
7月14日,协鑫能科(002015.SZ)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1-6月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93亿元至5.55亿元,较上年同期的4.11亿元增长20.01%至35.11% 。
更引人注目的是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表现,预计达到4.3亿元至5亿元,同比增幅高达55.55%至80.87%。
公司业绩增长主要源于能源服务业务收入和利润的显著提升,以及风电、燃机热电等存量电厂业绩的稳步增长。
业绩增长的双引擎
储能早知道注意到,能源服务业务成为协鑫能科此轮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公司近年来持续优化资产结构,在夯实核心热电联产业务的同时,大力拓展分布式光伏和储能业务。
截至2025年一季度,公司并网运营总装机容量已达5978MW,其中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提升至58.23%。
据了解,燃料成本下降为传统电厂业务带来利好。煤炭等燃料价格同比下降,使存量电厂业绩同比提升。这一趋势延续至二季度,为整体盈利增长提供了稳定支撑。
双轮驱动下,公司盈利能力显著增强。基本每股收益预计达到0.3117元/股至0.3509元/股,较去年同期实现稳步提升。
广东最大用户侧储能项目并网
7月8日,由协鑫晟能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三菱电机(广州)压缩机有限公司储能项目顺利并网。
该项目规模达2.9兆瓦/15兆瓦时,是协鑫能科在广东区域投运的规模最大的用户侧储能电站。
项目占地仅220平方米,却配置了3台磷酸铁锂储能舱和2台变流升压一体舱,通过三菱电机10千伏高压配电装置向全厂供电。
采用防逆流、需量自动跟踪的调控方式,预计首年即可为三菱公司提供超400万千瓦时的优惠电能。
用户侧储能的商业逻辑
用户侧储能项目通过峰谷电价差套利为企业降低用电成本。该项目利用夜间低谷电价充电,白天高峰时段放电供企业使用,大幅降低企业电力支出。
协鑫晟能正以此项目为支点,加速推进广东区域虚拟电厂建设。未来将通过需求响应、辅助服务等多元化模式,助力企业参与市场互动,创造增值收益。
这一布局深化了协鑫能科与三菱电机在能源领域的战略伙伴关系。协鑫晟能此前已为三菱电机提供绿电等服务,此次储能项目并网进一步强化了双方合作。
储能版图加速扩张
协鑫能科的储能布局早已超越单一用户侧项目。截至2025年一季度,公司电网侧储能总规模达650MW/1300MWh,在建项目150MW/300MWh。
在用户侧储能领域,已建成总规模12.55MW/33.82MWh,另有20MW/52MWh在建项目。
更早的公开信息显示,公司在全国多地并网投运了多座独立储能电站,总规模达1.4GWh。这些电站在省级电网迎峰度夏(冬)期间,对保障电力安全运行和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资产-服务”双轮驱动战略
协鑫能科独特的商业模式日渐清晰——以热电联产机组、新能源分布式等实体资产为触点,快速获取客户,精准识别客户需求。
在此基础上,提供绿电交易代理、负荷聚合运营等轻资产服务,实现客户资源跨业务线的价值传导。
2025年1-3月,公司参与市场化交易服务电量59.7亿kWh,完成绿电交易1.3亿kWh,国内国际绿证对应电量合计6.1亿kWh。
在江苏省,公司虚拟电厂可调负荷规模约550MW,占江苏省内实际可调负荷规模比例约30%,显示出较强的区域市场影响力。
---
西南证券研报指出,协鑫能科已形成规模化、场景化的能源服务网络。随着公司在虚拟电厂、售电及新型储能领域的持续发力,“资产-服务”双轮驱动模式将释放更大协同效应。
协鑫能科在广东加速推进虚拟电厂建设,未来将通过需求响应、辅助服务等多元化模式,助力企业参与市场互动。这种从单纯能源生产向能源综合服务的转型,为公司打开了更广阔的成长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