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投产融重组方案获国资委批复 中国第三家核电巨头将破茧而出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沈右荣
央企核电资产大整合有了新进展,中国第三家核电巨头将破茧而出,登陆A股市场。
4月10日晚,电投产融(000958.SZ)发布公告,近日,公司实际控制人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简称 “国家电投集团”)收到国务院国资委出具的批复,原则同意公司本次资产重组及配套融资方案。
根据电投产融此前披露的重大资产重组方案,本次重组分为三部分,即由重大资产置换、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及募集配套资金组成,置出金融资产,置入核电资产,加上募资配套资金,交易完成后,国家电投集团旗下的核电资产将实现 “借壳” 上市。
公开信息显示,早在 2015 年,国家电投集团就谋划旗下核电资产上市。10 年后的今天,这一计划正在变成现实。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本次重组顺利完成,电投核能将成为A股市场上第三家核电公司。
截至目前,电投核能在运核电机组权益装机规模745万千瓦。控股在建机组2台,装机 250万千瓦。
此次重组,拟配套募资50亿元,用于山东海阳核电站3、4号机组项目建设。
核电资产上市再进一步
电投产融的重大资产重组事项顺利推进。
根据电投产融公告,近日,公司实际控制人国家电投集团收到国务院国资委出具的关于公司资产重组及配套融资有关事项的批复,国务院国资委原则同意公司本次资产重组及配套融资方案。
电投产融公告称,公司正积极推进就本次交易相关工作安排,并已组织中介机构及相关各方对标的资产进行加期审计、尽调工作,公司将在本次加期审计、尽调工作等事项完成后,召开股东大会审议本次交易相关事项。
本次交易尚需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并经相关监管机构批准后方可正式实施。
电投产融的本次资产重组,始于2024年9月底,公司宣告停牌筹划重组,随后,公司披露了重组预案。
今年3月28日,电投产融重组草案修订稿。根据修订稿,本次交易仍然由重大资产置换、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及募集配套资金组成。上市公司重大资产置换与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互为前提、同步实施;募集配套资金以重大资产置换及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成功实施为前提,但重大资产置换及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不以募集配套资金的成功实施为前提。
具体方案为,本次交易的拟置入资产为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国家核电”)及中国人寿合计持有的国电投核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电投核能”)100% 股权,拟置出资产为电投产融所持的国家电投集团资本控股有限公司(简称 “资本控股”)100% 股权。置入资产和置出资产的差额部分,由电投产融发行股份向国家核电及中国人寿购买。同时,电投产融拟向不超过 35 名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
本次拟置入资产电投核能的定价为 571.23 亿元,拟置出的资本控股定价为 151.08 亿元,购买资产的发行股份价格为 3.53 元 / 股,发行数量约为 119.02 亿股,占本次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后(不考虑募集配套资金)公司总股本的 68.86%。
本次交易,拟置入置出资产均按资产基础法评估法定价,资本控股、电投核能 100% 股权估值分别为571.23 亿元 、151.08 亿元,增值率分别为105.88% 、46.95%。
本次交易前,电投产融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均为国家电投集团。交易完成后,其控股股东转变为国家核电,实际控制人仍为国家电投集团,中国人寿及一致行动人对电投产融持股比例跃升至 25.054%,跻身第二大股东。
在运机组权益装机规模745万千瓦
A股第三家核电巨头即将破茧而出。
根据重组草案修订稿,本次重组交易完成后,电投产融将置出现有金融业务,注入主要从事建设、运营及管理核电站的资产,从 “能源 + 金融” 双主业转型为国家电投集团旗下专业化核电平台,成为国家电投集团核能发电业务的唯一资产整合平台。
本次重组完成后,电投产融将成为继中国广核、中国核电之后的 A 股第三家核电巨头。
电投核能上市,筹划了已有10年。
公开信息显示,2015年,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与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重组成立国家电投集团,成立之初,就酝酿推动旗下核电资产上市。
2015年12月,时任国家电投集团董事长王炳华在内部会议上透露,2016 年将启动国家电投核电资产板块即国家核电技术公司整体上市,谋求赴港借壳上市。
2015 年底,中国电力新能源公告称,与国家电投集团签订了谅解备忘录,国家核电将择机转让其全部核电资产及业务至公司,公司将增发股份或支付现金,有关重组方案需经相关政府部门批准。
不过,上述重组一直未见实质性进展。2019 年,中国电力新能源私有化退市。
有人士分析称,国家电投集团旗下核电资产上市不顺利,与内核电建设遇冷相关。
继 2015 年核准 8 台新建核电机组后,2016 年中国未核准新的核电项目,2017 年唯一开工的项目是性质相对特殊的中国示范快堆工程。2018 年,国内新建核电项目再度出现 “零核准”。2019 年,山东荣成等三个核电项目获得核准,此后核电审批再度出现一年多的沉寂。
最近三年,国内核电核准节奏重回正轨。2022 年、2023 年,均有 10 台核电新机组在年内获得核准,2024 年 11 台新机组获批。
电投产融重组,A 股第三家核电巨头即将现身 A 股市场。
电投核能拥有 6 家合并范围以内的子公司,包括山东核电有限公司、上海禾曦能源投资有限公司等,山东核电总体规划 6 台核电机组,目前在运机组为 1 号、2 号机组(一期工程),在建机组为 3 号、4 号机组(二期工程),此外 5、6 号机组(三期工程)正在规划中,拟建设 2 台国产化 CAP1000 压水堆核电机组。
上海禾曦的定位是管理国电投参股的核电资产,目前持有秦山三核 20% 股权、江苏核电 30% 股权等。
目前,电投核能控股在运核电机组 2 台、合营在运核电机组 6 台,在运核电机组权益装机规模 745 万千瓦。控股在建机组 2 台,装机 250 万千瓦。
此外,国家电投集团控股尚未注入电投核能的在运和在建机组共有6台,合计装机规模807万千瓦。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