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发展加码水电并购,省属能源资产整合迈入新阶段
近日,湖南发展并购铜湾水电、清水塘水电、筱溪水电、高滩水电四家水电站控制权一事,迎来关键进展——已获得湖南省国资委批复。
这一动作不仅是湖南发展聚焦清洁能源主业的重要布局,更是湖南省属能源资产专业化整合的标志性事件,对公司长远发展及区域能源结构优化具有深远意义。
01
15亿并购+8亿募资,夯实水电业务版图
从交易方案来看,湖南发展此次并购采用“发行股份+支付现金”结合的方式,总交易对价达15.12亿元,同时拟募集不超过8亿元配套资金,资金主要用于支付交易现金对价、补充流动资金及支付中介机构费用。
具体而言,公司拟收购湖南能源集团电力投资有限公司(简称“电投公司”)持有的四家水电站控股权:铜湾水电90%股权、清水塘水电90%股权、筱溪水电88%股权及高滩水电85%股权。
从资产质量看,四家标的公司均深耕水力发电业务,合计在运装机容量达50万千瓦,且均位于湘西水电基地核心流域——铜湾水电、清水塘水电地处沅水干流,高滩水电位于沅水一级支流酉水流域,筱溪水电坐落于资水干流,流域来水稳定,发电效率具备天然优势。
从定价公允性来看,本次交易以2025年3月31日为评估基准日,采用资产基础法评估结果作为定价依据,标的资产合计评估增值率40.35%,对应市盈率12.02倍、市净率1.40倍,显著低于水电行业可比上市公司平均水平(市盈率22.76倍、市净率2.19倍)及可比交易平均水平(市净率1.77倍),充分保障了上市公司及中小股东利益。
02
三重逻辑支撑,清洁能源布局再升级
此次并购并非简单的资产注入,而是湖南发展基于政策导向、自身发展及行业趋势的三重战略选择。
国家“双碳”目标下,水电作为清洁、稳定的可再生能源,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支撑。
《“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明确提出“因地制宜开发水电,力争2025年常规水电装机容量达3.8亿千瓦左右”,湖南发展加码水电资产,正是响应国家能源战略的具体实践,也契合湖南省“打造省级能源资产证券化标杆”的国资改革方向。
从公司发展角度,本次并购是湖南发展聚焦主业的关键一步。
此前,公司已逐步剥离与电力主业关联度较低的业务,此次注入的四家水电站与现有水力发电业务高度协同——并购完成后,公司水电装机容量将实现翻倍增长,发电量及营收规模显著提升。
据备考财务数据显示,2024年公司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将从6.78亿元增至19.35亿元,基本每股收益从0.15元/股提升至0.34元/股,资产规模与盈利能力同步增强。
水电资产具备“现金流稳定、抗周期性强”的特性,且四家标的公司均与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签署长期购售电协议,电费回收有保障。
通过整合不同流域水电资产,湖南发展可有效分散单一流域来水波动风险,进一步增强盈利稳定性,巩固在区域清洁能源领域的竞争优势。
03
协同效应落地,国资证券化提速
本次交易完成后,湖南发展控股股东仍为湖南能源集团,实际控制人为湖南省国资委,控制权稳定,为后续资产整合奠定基础。
从整合路径看,公司将从三方面释放协同价值:一是运营协同,通过统一调度、集中运维,降低四家水电站的管理及检修成本;二是财务协同,借助上市公司平台优化融资结构,降低标的公司财务费用;三是战略协同,依托标的公司成熟的水电运营经验,为后续拓展新能源业务积累技术及管理能力。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并购也是湖南省属能源资产证券化的重要进展。作为湖南能源集团旗下唯一能源上市平台,湖南发展通过此次交易承接优质水电资产,不仅提升了国有资产证券化率,更实现了省属能源资产的专业化管理,为后续更多能源资产注入埋下伏笔。
总体而言,湖南发展此次并购四家水电站控制权,是公司深耕清洁能源、落实国资改革的关键举措,长远来看将显著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与抗风险能力。
随着后续整合落地及协同效应释放,湖南发展有望成为湖南省属能源资产整合的核心平台,为区域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贡献更大力量。